為什麼學佛人晚上有一團紫氣
❶ 為什麼有些人學佛會有很多的幻相
不僅是學佛的人會有幻相,而是所有的相都是幻相,都不能執著。比如我們現在的生活,世界眾生,看起來好像真實的,其實和夢一樣,都是虛幻的。包括您所說的「我」和「別人」,都是屬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佛法是講諸法無我,比如你的身體來源於父精母卵,和吃的飲食,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既見如來。」
❷ 學佛女人身上有三種氣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福氣,在佛教當中,福氣可分為許多種,而一個人福氣的來源也可以從許多方面來的。福氣的來源最重要的是取決於我們在生活當中的行為和處世之道,在佛教當中,可以用身意念來解釋。
那麼我們每個人的福氣都是不一樣的,取決於我們之前所做下的事情是否是有智慧,是否有善良的因素呢?因此,我們在分辨一個人是否有福氣的時候,就可以從他所做下的事情當中來分析。那麼我們該如何知曉怎樣的女生,才是有福的女生呢?而老僧人就這樣子說:''女有三氣,最有福。有這3''氣''的女人,造福全家。''
一、好脾氣
在佛教當中,一個人懂得包涵世間的萬物,能夠懂得寬容的人,那麼這個人一定是有一個比較好的脾氣的。在生活當中,真正美麗的女生不僅僅是她外表的光鮮亮麗,更多的是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所體現出來的一種氣質。而真正有福氣的女人,他們的性格是比較柔和的,而且在待人處事方面是比較有一個好脾氣的,能夠讓身邊的人覺得與他相處非常的舒適。
一般有著好脾氣的人比較有大智慧,因為他們懂得少說惡語,少發脾氣,就能夠給自身帶來最大的福氣。因為一個脾氣好的人,生活和事業都會比較順風順水。而一個脾氣暴躁,不懂得包容容的人,他便是會將自身的福氣消耗殆盡。
老僧人說:''真正有福氣的人,他的脾氣是很小的,而且這種人是懂得感恩,懂得包容,有一顆感恩的心。''在佛教當中,感恩是人的第一福田,而包容則是福田的因。而且一切的福田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心性,而真正有福氣的女人脾氣都是非常順好的。
二、有大氣
若一個女子能夠做到事事不計較,心胸非常的寬廣,不吝嗇,而且在做事方面非常的大方,這是一個女生最有福氣的體現。可以說大氣是我們一個人的內在素養,這個素養是不會因為別人的閑言碎語而去使使自己懷疑自己,或者去傷害別人。剛剛好這種素養在人世間的所有事情當中,卻顯得相得益彰,一個人談吐大方得體的話,那麼她在這個人世間處事自然就非常和諧。
佛教引導的,我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而大氣便是寬容心的其中一種。如果一個女生能夠不去計較自己的得與失,而是將自己活成另外一種高的境界,品位那麼這種大氣是一種謙虛,也是一種人們的尊重,而這樣的人在待人問題上面就會平等,而不會去輕易地輕視任何人,容易給別人帶來溫暖。如果在生活當中有人與她產生誤會的時候,他也不會有報復的念頭,因為他有一顆包容的心,能夠用寬容來化解彼此的矛盾。
三、有人氣
那麼第三種氣就是人氣,人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在生活當中所接觸的人的數量。一個人有多少人氣,那麼就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少福氣。當然,若是一個女生,她的人氣旺盛的話,自然他的福氣也就會越多。
在佛教當中,磁場相同的人自然會感召相同磁場的人。同樣一個道理,一個溫柔,而且善良的人,他的身邊自然就會感召一些善良的人。因此,這些善良的人的福氣聚集在一起的話,福氣聚集一起也就會非常的多。老僧人這樣說:''人貴在自己有福有福的人,自有貴人相幫忙,沒有人氣的人,自然就沒有福氣。'
❸ 一團紫氣什麼意思
一團紫氣,意思是一團紫色的祥瑞之氣。形容一片祥和的景象。
古時有「紫氣東來」的說法,比喻吉祥的徵兆。傳說老子過函谷關之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這就是「紫氣東來」的由來。
紫氣,即紫色雲氣,古代以為祥瑞之氣。 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四:「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例句:宅旁、籬下、林中、山頭、土坡、湖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團紫氣,間以白霧。(出自季羨林《二月蘭》)
❹ 在佛教里如何解釋在家裡見到的一團紫光
在佛教里如何解釋在家裡見到的一團紫光,用《金剛經》解釋就是諸法空相。
佛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管是修的有了定力,出現了境界,還是打妄想,觀想所出現的境界,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因為我們想修佛,直到成佛為止。所以說不管出現哪種的現象,我們都不應該住在這里。
大多數下,這里有可能是你打妄想而出現的情況,比如說「我想像一下」,有時候想像也會觀出一種相來,這種相是非常危險的。
有的在讀經,讀得很用心很有定力,出現了一種境界,比如說聞到一股香氣,或看到一道光,或是看到一種景象。這種相也是假的,但是這種假相說明你有了修行的定力。有了定力,這是好事,
絕不能以這個為修行的一種標准,不應該住在這里,應該不把它放在心上,繼續修行就可以了。不管是修行過程里產生什麼樣的現象,都不要住在里邊,畢竟路上的風景並不是目的,修行的目的是成佛,異象只是修行的產物;
有時候只是眼睛的幻覺,並不是什麼佛法,往上流傳不少,眼睛盯著一個地方再轉移,就會出現令人驚訝的情況。
❺ 人身上有紫氣
紫氣東來,幸運的意思
❻ 紫氣東來是什麼意思來自哪裡
紫氣東來 ( zǐ qì dōng lái )
解 釋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比喻吉祥的徵兆。
出 處 漢·劉向《列仙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用 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清·洪升《長生殿·舞盤》:「~,瑤池西望,翩翩青鳥庭前降。」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 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司馬貞索隱引漢劉向《列仙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後遂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
尹喜,字公文,相傳是西周王朝中的一位賢大夫。他自幼究覽古籍,精通歷法,善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見天下將亂,他便辭去大夫之職,請任函谷關令,以藏身下僚,寄跡微職,靜心修道。尹喜上任後,在關旁結草為樓,稱之為樓觀,每天在這里觀察天象。有一天夜裡,尹喜在樓觀上凝視,忽見東方紫雲聚集,長達三萬里,形狀猶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十分驚喜,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里,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駕車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知有大聖人將從此經過,他便立刻召見守關兵卒孫景說:「傳令下去,九十天內將有大聖人路經此關,汝等要時刻留意,如有形容奇特、車服異常者從東而來,要求度關,切勿放行,立即稟報,不得有誤。」同時,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齋戒,凈身等待。
七月十二日午後,日已偏西,光華東射,關卒孫景不敢懈怠,仍在關上守望,忽見行人中有一青牛之車,其牛大而車小,車板薄而載人重。車上坐著一位白發老翁,紅顏大耳,雙眉垂鬢,胡須拂膝,身著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孫景飛奔下關稟報。尹喜聞報大喜,迎接在牛車數丈前,跪拜道:「關令尹喜叩見聖人!」老子有意試其神智,故意說道:「吾乃一介貧賤老翁,如此非常之禮,不知有何見教?」尹喜道:「請大聖人暫留神駕,到關中小住,指點修行之道。」老子說:「老夫家居關東,田在關西,今往田中取點柴禾,怎麼會是聖人呢?」尹喜道:「尹喜早得神明示象,已掃路焚香、沐浴凈身,在此恭候多日,誠望聖人賜教。」老子笑道:「你說的聖人是古先生,此人善修施教,有綿綿永存之術,老夫正欲西去求教,還望大人放行。」尹喜再拜道:「今視聖人真姿超絕,望聖人略為尹喜指路,尹喜感恩不盡。」老子道:「汝何以知道老夫是神仙?」尹喜道:「尹喜好觀天文,略知變化。今月之初,和風立至,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紫氣浩盪,滾滾如龍,長達三萬里,知來者至聖至尊絕非一般之神;而紫氣之首有白雲繚繞,聖人當為白發,是老翁之狀;紫氣之前有青牛之星相牽,聖人必乘青牛之車來也。」數試尹喜之後,見其態度誠懇,所言真切,確是可度之才,便怡然含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知汝,當得度汝也。」尹喜聞言大喜,叩頭問道:「敢問大聖人姓名?」老子道:「吾姓字渺渺,無世不出,本人現在姓李,字伯陽,號老聃。」尹喜焚香叩首,行拜師大禮,做了老子的入室弟子。
老子在函谷關住下後,見尹喜心慈人善,氣質純清,於是融靜修、服葯、畫符之效為一體,取其精華而為尹喜著書,名為《道德經》。《道德經》寫成後,老子對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言宇宙根本,含天地變化之機,蘊神鬼應驗之秘;下篇為《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研習不止,苦修不懈,終有所成!」言罷,老子飄然而去。
老子去後,尹喜辭去關令之職,終日在樓觀之上修習,初時不甚明了,誦之口熟,漸漸品出其中妙蘊。後終於悟出真諦,修成大道,成為文始先生無上真人。
尹喜在升天之前,來到老子故里,並把自己的軀體留在這里,讓自己的忠魂永遠守護恩師的家門,以報答五千至言教誨之恩。
❼ 為什麼學佛人會經常被附體
這是修學的人不依止正法修行的緣故,其實一般的都不是附體,都是暗示!
你可以查一查佛教歷史,你什麼時候聽說佛弟子整天的搞怨親債主了?絕對的沒有,但現在的人就是要搞,整天的搞,不搞誦經、持戒、念佛,卻整體的搞鬼。搞怪,所以就「附體」了!其實說白了,搞這些就是為了搞權威、搞迷信。搞供養而已!
正信缺失。不讀經論是現在人的通病!
❽ 為什麼我自從學佛以來睡覺時總是有鬼壓床的感覺
個人感覺你功夫還不到家。試著先理經書中的含義,最好用現代漢語把佛經上的專有名詞一一弄明白,然後再試著理解的意思去讀,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些經書是在講明白一些道理。當我個人明白了經書想講些什麼給我們聽的時候,那麼你自然而然的就會對世間的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
其中我覺得「相由心生,亦由心滅」。相是指世間萬物的外在形態,從你的視覺、聽覺等對外界的感知,通過大腦加上以前零碎的記憶、恐怖的聯想、惡心的經歷。編織成一種很真實的感覺,讓你覺得很辛苦。要對外界事物不起反應,沒有看法,沒有感受,沒有感覺,沒有往下聯想或想像的念頭。這個就是「不增不減」。當你的心對外界不起反應的時候,內心會很害怕很驚慌,前所未有的怕和慌,比明天就要上斷頭台還要驚怕。因為這個時候大腦里頭的「自我」就快要失去這個身體的控制權。這個時期稱為「天人交戰」,因為這樣繼續修煉下去,佛性將占據你的身體,而「自我」將被驅趕。
這個時期很多人都會走火入魔,莫名其妙的大哭大鬧、出現幻覺、感覺有人跟你講話、勸你這么辛苦不要再繼續下去、甚至教你做壞事。
這個坎挺過來了後,才真正的開始入了佛教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