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為什麼老下雨
1. 為什麼昆明今年這段時間天天下雨
因為這幾天是在夏至後
夏至來臨之時,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已進入梅雨季節,而梅雨天氣溫高、濕度大、日照少,正是農作
物病蟲害的高發季節
又因為這剛過完端午節不久
所以有人也說這是「龍舟水」
「龍舟水」就是南方暖濕空氣活躍,北方還時有冷空氣南下,在江南和廣東,冷暖空氣交匯,往往會出現大而集中的降水。加上4月以後,雨水會明顯增多
因此,這段時間降水較多
2. 為什麼夏天老是下雨
我們知道,下雨必先有雲。雲是接近地面的暖濕空氣上升遇冷後,裡面的水蒸氣凝結成的。雲里的小水滴或冰晶逐漸變大以後,空氣支持不住了,落下來就是雨。可見,下雨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潮濕的暖空氣;二是空氣要有強烈的上升運動。夏天,我國經常刮從海上吹來的東南風,就把海上潮濕
的空氣源源不斷地送到陸地上來了。同時,夏天,正是太陽直射地面的時候,比哪一個季節都熱,接近地面的空氣也最熱,很容易發生強烈的上升運動。因此,夏天下雨的時候比較多。
夏天經常下的雨有四種:
1.北來的冷空氣跟南來暖空氣交鋒的時候,形成大片雲雨區下的雨。
2.接近地面的暖濕空氣急劇上升,形成雷雨雲下的雷雨。
3.由台風帶來的台風雨。
4.暖濕空氣受到山坡阻擋,順著山坡上升遇冷凝結成雲下的地形雨。
其中冷暖空氣交鋒下的雨最大,次數也最多,幾乎佔全年下雨量的60%以上。
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也有南來的暖空氣,但是冬天北來的冷空氣還沒有完全撤退,很容易形成交鋒的場面下大雨。同時,夏天的天氣熱,空氣經常處在頭重腳輕不穩定的狀態之下,很容易沿著山坡上升,給地形雨創造條件。另外,台風和打雷閃電也是夏天的特產,別的季節很少。這樣一來,夏天的雨水就自然比別的季節多了
我們知道,下雨必先有雲。雲是接近地面的暖濕空氣上升遇冷後,裡面的水蒸氣凝結成的。雲里的小水滴或冰晶逐漸變大以後,空氣支持不住了,落下來就是雨。可見,下雨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潮濕的暖空氣;二是空氣要有強烈的上升運動。夏天,我國經常刮從海上吹來的東南風,就把海上潮濕
的空氣源源不斷地送到陸地上來了。同時,夏天,正是太陽直射地面的時候,比哪一個季節都熱,接近地面的空氣也最熱,很容易發生強烈的上升運動。因此,夏天下雨的時候比較多。
夏天經常下的雨有四種:
1.北來的冷空氣跟南來暖空氣交鋒的時候,形成大片雲雨區下的雨。
2.接近地面的暖濕空氣急劇上升,形成雷雨雲下的雷雨。
3.由台風帶來的台風雨。
4.暖濕空氣受到山坡阻擋,順著山坡上升遇冷凝結成雲下的地形雨。
其中冷暖空氣交鋒下的雨最大,次數也最多,幾乎佔全年下雨量的60%以上。
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也有南來的暖空氣,但是冬天北來的冷空氣還沒有完全撤退,很容易形成交鋒的場面下大雨。同時,夏天的天氣熱,空氣經常處在頭重腳輕不穩定的狀態之下,很容易沿著山坡上升,給地形雨創造條件。另外,台風和打雷閃電也是夏天的特產,別的季節很少。這樣一來,夏天的雨水就自然比別的季節多了。
3. 為什麼最近老下雨呀什麼時候這種天氣才會結束
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下的,明天應該就停了
4. 為什麼最近天氣老下雨雨是怎麼形成
雨的成因一共有4樣:
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台風雨。
四種雨的成因各不相同,但相同的前置條件是:
水蒸氣蒸發,上升,在高空絕熱膨脹液化(注意主因並不是在高空遇到冷空氣!)
空氣中存在灰塵之類的凝結核,易於讓液化的水蒸氣吸附,集合成大團,重力超過上升氣流,從而降落到地面
而四種雨的差別,則是這個促成水蒸氣上升的上升氣流是啥玩意:對流雨是因為地面空氣被加熱,變輕,所以上升;地形雨是因為山或者丘陵阻攔,氣體沿著山形爬坡;鋒面雨是冷暖空氣交匯,暖空氣沿著冷暖交界面上升;台風雨則是高空有一團暖氣團在釋放潛熱,整個系統在它的帶動下像抽水機似得汲取下方氣流。
之後就是你的問題,你在問為啥最近老下雨。這就要問你人是在哪裡了。
如果你是在我國的西南,也就是雲貴一帶,那你遇到的就是地形雨。
而如果你是在我國的東部地區,那遇到的就是鋒面雨。
如果你是在我國的南沙群島,那遇到的就是對流雨。
台風季節還沒來,所以最後一種雨暫時最近沒出現在我國的土地上。
5. 為什麼一直下雨呢
那是因為你那進入了梅雨季節,以下是一些有關梅雨的資料:1.梅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後,是梅雨季節。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時大時小。所以我國南方流行著這樣的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持續連綿的陰雨、溫高濕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徵。與同緯度地區的氣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區和一定季節內發生的天氣氣候現象。研究發現,歐亞大陸在20N至40N之間,為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的地帶。大陸西岸,夏季受副熱帶南壓東側下沉氣流控制,天氣晴朗少雲,氣候炎熱乾燥;冬季在西風帶影響下,從大西洋帶來暖濕空氣,形成較多的降水,使氣候變得溫和多雨。即表現為副熱帶夏干冬濕的地中海式氣候。大陸東岸,夏季受副熱帶高壓西側控制,下沉空氣原來也較干,但從暖濕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帶來豐沛的降水,產生了副熱帶濕潤氣候。這里由於海陸對比十分強烈,形成了獨特的季風氣候,其顯著特點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與地中海式氣候相反。如果和同緯度的英國東岸比,也是截然不同。美國東岸中緯地帶夏季風來臨前後就不會出現長時期的陰雨天氣,人們從未有長期天氣悶熱之感,發霉現象難以出現。可見,在同一緯度上降水季節迥然不同。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國長江中下游兩岸,大致起自宜昌以東、北緯29度至33度的地區,以及日本東南部和朝鮮半島最南部有黃梅出現。也就是說,梅雨是東亞地區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在我國則是長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2.雨帶雖然梅雨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特有的天氣氣候,但它的出現卻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圍雨帶南北位移緊緊相連的。在110E以東的我國東部地區,在汛期從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帶擺動在南嶺山脈和南嶺以南地區。在個別年份,雖然在某一段時間內移到南嶺以北地區,但是從一個候(五天為一候)或一個旬的多年平均情況來看,它往往是維持在28N,29N以南。這個時期就稱為"江南雨季"或"華南前汛期"。6月中下旬,主要雨帶北移到29N-33N范圍內(即西自我國宜昌,東經長江口,然後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國兩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穩定少動。這時南嶺以南地區已處在雨帶之外,陰雨天氣結束;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告別了風和日麗的初夏,迎來了陰雨綿綿的季節,大雨、暴雨時而出現,一直維持到7月上旬,這就是長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節。7月中旬開始,雨帶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區。先後在黃河、淮河流域以及華北、東北等地停滯、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強降雨過程,分別稱為"黃淮雨季"、"華北雨季"此時,長江中下游梅雨結束,驕陽高掛,進入了炎熱的盛夏季節。這種天氣一直要維持到8月下旬,然後雨帶才隨著冷空氣的逐漸活躍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使雨帶一直退到華南沿海地區。雨帶的這種規律性變化,說明長江中下游的梅雨並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天氣氣候現象,而是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季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主要雨帶向北移動過程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停滯的反映。...
為什麼一直下雨?請採納評分下
http://www.kb20.com/so
6. 2020年7月,最近為什麼天天下雨
是梅雨季節。梅雨季里空氣濕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同音的「霉雨」。 連綿多雨的梅雨季過後,天氣開始由太平洋亞熱帶高壓主導,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梅雨主要出現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和中國台灣、遼東半島、朝鮮半島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緯度的其他的地區沒有梅雨。華南地區沒有明顯的梅雨現象。
(6)這一段時間為什麼老下雨擴展閱讀
梅雨季節注意防霉防潮
很多市民認為梅雨季節來了,家裡就要天天關門關窗,避免潮氣進屋。其實這個做法是錯誤的,空氣不流通更會導致蟎蟲的滋生,因此,每天適當開門開窗,保持室內通風。
但值得注意的是,防潮的最重要時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這兩段時間的空氣濕度較午間更高,所以,平時愛開窗通風的市民要特別注意,這個時間段盡量不要開窗通風。
另外還要特別注意關閉朝南和東南的窗戶,同時,房間濕氣太大,細菌也很容易滋生,所以拖完地後一定注意開窗、開風扇、空調或除濕機等,及時把水份乾燥。
7. 今年為什麼雨水這么多2022今年為什麼老是下雨
就以往的數據來看2022年降雨量比2021降雨量多,那今年為什麼雨水這么多2022?今年為什麼老是下雨?今年為什麼雨水這么多2022
雨水多是大氣活動過於活躍造成的,當暖濕氣流遇到冷空氣時,暖濕空氣就會形成雨,雨水多未必是壞事,只要分布均勻那是絕對的好事,但有時,某一暖濕氣團長時間停留在某一地區,就會給這一地區造成長時間的降雨,由此會引發洪災。
對於原因,有網友懷疑是不是和此前的湯加火山有關系。
湯加火山噴發後,在巨大能力釋放的沖擊力下,火山雲直沖2萬米高空,場面甚是壯觀。有數據顯示,該區域內的雲層溫度,已經下降到了零下100攝氏度。
火山噴發,作用力是向上,給人的第一印象,似乎湯加火山噴發,確實會導致大氣向上運動,與空氣抬升,有些類似。
不過,我國與湯加火山相距超過1萬公里,而且這次湯加火山噴發的威力,比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噴發的等級要小很多,對我國此輪降水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一直在下雨家中肯定很潮濕。由於外面下雨,所以在下雨時盡量少開窗。如果間歇雨停了,可以開窗吹吹去去濕氣。這個是利用環境去濕。也可以使用認為方法去濕,首先,可以使用空調,開啟除濕模式。其次,可以去超市買買一些除濕的炭包或者其他除濕劑等放在家中吸濕。還有可以買一個烘乾機,可以出去衣物上的濕氣。
8. 為什麼這段時間老是下雨呀
到季節了——梅雨 梅雨是初夏季節長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我國長江中、下游兩岸(或稱江淮流域)區域內往往有一段連續陰雨時段,它是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帶北移過程中在長江流域停滯的結果,是由北上的暖空氣和冷空氣交匯形成的降雨過程。這時,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時期,故稱「梅雨」。古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生動地描繪了當地梅雨季節的自然景象。因為梅雨季節里空氣濕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霉,因此也有稱之為「霉雨」的。梅雨結束,盛夏隨之到來。
9. 最近為什麼老是下雨
因為全球變暖,大氣、海洋和整個地球系統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在最近的幾十年內,看到全球氣溫上升。尤其是北極地區和中緯度地區。2019年裡,每一個月的溫度都是一次次達到最高值,全球變暖正在到來。
極端寒冷事件的發生似乎跟寒潮變少有些許沖突。對此,王遵婭解釋說,寒潮的減少並不表示它就不發生了,只要寒潮到來,就會帶來劇烈降溫,並伴隨出現低溫、大風、雨雪等天氣。寒潮強度和頻次的變化會受到全球氣候背景,以及不同時空尺度環流和外強迫因子的影響。
有專家認為,全球變暖背景下,不同地區的增暖不均勻,北極地區的增暖幅度較中緯度和低緯度地區都要大,這使得低緯和高緯之間的溫度梯度變小,並進一步促使歐亞中高緯度地區的環流經向度增大,從而使冷空氣更容易向中緯度區域爆發。
也有學者表示,全球變暖促使北極海冰加速融化,極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層覆蓋,其海面相對溫暖的空氣就會向寒冷的高空移動,影響極地大氣循環。如此一來,極地冷空氣在高壓系統推動下,向北半球大陸地區南下進發,導致氣溫驟降。
(9)這一段時間為什麼老下雨擴展閱讀:
遇有持續低溫冷凍天氣時,人們對全球變暖的質疑總是此起彼伏。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表示,全球變暖是一種平均趨勢,如果僅從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看,今後全球變暖的速度將會呈加劇可能,但仍存在不確定因素。
其實,全球變暖與寒潮頻次和強度變化的關系很復雜。目前,科學界已經認識到:未來20至30年間,對這種相對短尺度氣候變化預測的重要性,要明確回答全球氣候近期變化的詳細和可信的演變軌跡,仍需數年之後。
10. 2022年為什麼一直下雨
雨水多是大氣活動過於活躍造成的,當暖濕氣流遇到冷空氣時,暖濕空氣就會形成雨,雨水多未必是壞事,只要分布均勻那是絕對的好事,但有時,某一暖濕氣團長時間停留在某一地區,就會給這一地區造成長時間的降雨,由此會引發洪災。
一直在下雨家中肯定很潮濕。由於外面下雨,所以在下雨時盡量少開窗。如果間歇雨停了,可以開窗吹吹去去濕氣。這個是利用環境去濕。
湯加火山噴發後,在巨大能力釋放的沖擊力下,火山雲直沖2萬米高空,場面甚是壯觀。有數據顯示,該區域內的雲層溫度,已經下降到了零下100攝氏度。
老下雨怎麼辦
火山噴發,作用力是向上,給人的第一印象,似乎湯加火山噴發,確實會導致大氣向上運動,與空氣抬升,有些類似。不過,我國與湯加火山相距超過1萬公里,而且這次湯加火山噴發的威力,比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噴發的等級要小很多,對我國此輪降水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也可以使用認為方法去濕,首先,可以使用空調,開啟除濕模式。其次,可以去超市買買一些除濕的炭包或者其他除濕劑等放在家中吸濕。還有可以買一個烘乾機,可以出去衣物上的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