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為什麼到晚上發熱出汗
Ⅰ 冠心病患者總是出汗怎麼辦
專家指出,如果冠心病患者突然出現汗流浹背、心前區出現疼痛等症狀,要提防可能是心絞痛發作或者是急性心肌梗塞病情發作,這種情況的冠心病患者最好是盡快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 冠心病患者如果經常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就比較容易出汗。所以冠心病患者應該少吃耗陰傷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魚類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冠心病患者為防止晚上出現盜汗的現象,可以在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浸泡雙足,並按摩足心湧泉穴,以加速血液循環,減緩病情。
Ⅱ 冠心病病人老出汗怎麼回事
很多冠心病病人有愛出汗的毛病,即使在涼爽的大氣里也總是大汗淋漓。他們總是有這樣的用心:愛出汗是不是病情加重的表現。冠心病病程較長,患者年齡偏大,多有氣陰兩虧之症狀,其由多汗由氣陰兩虛、心血淤阻所致,是冠心病病人在穩定期或心功能不全時出現的伴隨症狀,並不預示冠心病病情的加重。
在起居飲食方面,應保持居室通風,注意保暖,但也不要穿得太多,以避免出汗後著涼。出汗較多者,應經常更換內衣,以保持清潔。盡量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多食魚類、水果、蔬菜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晚上睡眠前用熱水浸泡雙足半小時,並按摩足心的湧泉皮,以加速血液循環。臨睡前,喝一杯高鈣低脂的熱牛奶以幫助睡眠,也可養心陰。每天堅持鍛煉,如散步和打太極拳等。
Ⅲ 71歲冠心病白天一動和晚上睡覺時容易出汗,渾身乏力,有什麼特效葯和較好的治療方法
盜汗
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 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怎樣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盜汗的發生率很高,有時弄得家長非常緊張,這就需要掌握如何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1)生理性盜汗:小兒時期,皮膚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多,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在睡眠時,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於散熱。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此外,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二)病理性盜汗:有些小兒入睡後,出汗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但盜汗並非是佝僂病特有的表現,應根據小兒的喂養情況,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除此還有,面色潮紅、低熱消瘦,食慾不振,情緒發生改變等症狀。檢查血沉,抗結核抗體、胸片等,常可發現異常。有一點要注意,詳細查頸部有無淋巴結腫大,這對小兒結核病的診斷極有價值。
綜上所述,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兒盜汗。作為家長,應仔細觀察小兒,綜合分析後再作出判斷,不可盲目服葯,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盜汗病人應怎樣自我養護?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葯物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上得到恢復。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涼曬,以保持乾燥,並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
(5)重症盜汗且長期卧床的病人,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護理,避免發生褥瘡。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變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Ⅳ 冠心病晚上睡覺出汗會有這樣的現象
冠心病一般不會引起出汗。 如夜間出汗要考慮:
1、心衰引起,一般發生多發生在凌晨12點到2點左右,這種情況如果是經常反復發作,建議去醫院做個心電圖、心臟彩超、抽血查心衰指標檢查,然後根據情況用葯治療。
2、考慮腎虛。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盜汗,一般是血管擴張功能不好,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來調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盜汗,心悸少寐,宜補血養心,以歸脾湯加減方來治療;如果是陰虛體質引起,身體出現燥熱症,也會有盜汗的情況這個需要積極對症治療。看看中醫醫生辯證施治。
Ⅳ 冠心病出汗的人比不出汗的人病情嚴重嗎
冠心病的患者在突發心絞痛的時候,可以出現嚴重的胸痛,同時伴有大汗的症狀。汗水是否多需要根據疼痛的嚴重程度以及每個人的神經調節功能等,有很大的區別。
心絞痛發作時,會有明顯的心前區悶痛、絞痛或刀割樣疼痛,同時伴有胸悶、心悸、大汗以及疼痛向後背部的放射,在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的基礎上,症狀會有明顯的緩解,符合這樣特點的患者,需要及時到醫院去就診。
人一旦上了年紀,各種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就會大大增加,而在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類型中,冠心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
一、莫名出汗也可能是冠心病?
上周,好朋友心臟交流群里的50多歲的李大爺在群里反饋,最近一段時間總覺得自己身體不對勁,明明天氣也不熱,但一睡覺就容易發熱出汗。
一開始沒怎麼在意,以為是肝火旺盛,吃了熱的辣的食物引起的,但清淡飲食後,發現症
狀並沒有得到改善。
白天坐著也會特熱心煩胸悶,然後出汗,22度左右的溫度,也沒做什麼體力活,按理說不應該會這樣莫名其妙的容易出汗的。
後來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覺得不能這樣拖著,要去醫院看下才放心。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經過一系列心電圖、冠脈CT等檢查後,醫生說李大爺的冠心病已經很嚴重了,血管堵塞超過70%,要馬上放支架,不然隨時會有心臟猝死的風險。
李大爺馬上進行了相關心臟支架手術,情況也終於得到改善。
說到此事,李大爺還一直心有餘悸,畢竟才當爺爺不久,還想享幾年福呢。
二、出汗是冠心病的徵兆
一般情況下,冠心病的常見徵兆是胸悶,胸痛,氣促,氣喘,心慌等,部分患者會比較容易出汗。
很多人不知道,出汗也可能是心臟異常的一個徵兆,它可能導致患者心臟病輕微發作而不自知。
其主要表現有:
1)突然大汗淋漓,伴有心前區不適或疼痛、胸悶、氣喘等徵兆;
2)無其他特別明顯徵兆,白天不運動,坐著莫名出汗;
3)夜間睡覺,易驚醒,莫名發熱、出汗;
出汗看似與心臟關系不大,但實際上冠心病患者出汗是跟心肌缺血缺氧程度有關,也就是說跟病情的嚴重程度有關。
可以說,冠心病患者的突然出汗,是能提供給患者一些危險訊號的。
因此,一旦出現以上幾種情況,要拖延,請立即就醫檢查,最大化的減少損失。
有家族心血管疾病史或自身有三高症狀的,建議在家備用一個好朋友心電圖機,隨時隨地在家自查心電圖,警惕心臟風險。
三、如何辨別是不是冠心病出汗?
出汗是我們身體常見的現象,一般我們出汗都是額頭出汗比較常見,這與冠心病發作的出汗部位不太一樣。
通常,在冠心病發作前,身體的頭皮、脖子、後背、手心或者腳心都會大量出汗,此時應該提高警惕,可能猝死即將發生。
當你突然間大汗淋漓而沒有明確原因時,就要高度懷疑是心臟出問題了,因為心輸出量的大量減少和交感神經的過度活躍會造成冠心病發作的出汗症狀。
四、哪些人要特別注意出汗情況?
以下幾種人群要特別留意出汗情況,異常出汗一定要警惕:
1)自汗人群
一般表現在醒來以後出汗,稍微運動以後更加嚴重,即使天氣變冷也沒有減輕的趨勢。
一般自汗的人經常伴隨氣短、乏力、容易疲勞等症狀,多是心臟疾病和心律異常引起的。
2)三高人群
高血脂、高血壓、高血血糖等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極高。
尤其是高血壓,長期的高血壓,能夠導致冠狀動脈硬化。
冠狀動脈硬化以後如果合並有糖尿病的話,糖尿病本身對血管就有損傷。
Ⅵ 冠心病患者經常出現煩躁不安出汗心律加快,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冠心病是一種關於心臟的疾病,生活中有很多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一些朋友也會出現胸悶、氣短等不適的症狀,那麼冠心病的症狀都有哪些呢?冠心病人晚上心臟突然加快該怎麼辦?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冠心病人晚上心臟突然加快是怎麼回事?冠心病患者夜間睡覺時突然出現心跳加速的情況,主要是由於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跳加快,臨床常伴有或不伴有心律失常。如果只是偶爾發生,可以先進行臨床觀察,但如果反復發生。然後建議患者進一步檢查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心臟超聲、必要時甲狀腺超聲,並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等,如發現異常及時治療。
Ⅶ 冠心病患者總是出汗怎麼辦
冠心病患者如果經常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就比較容易出汗。所以冠心病患者應該少吃耗陰傷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魚類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冠心病患者為防止晚上出現盜汗的現象,可以在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浸泡雙足,並按摩足心湧泉穴,以加速血液循環,減緩病情。
Ⅷ 冠心病 患者夜間出汗且體表冷,平時也愛出汗,是何因
您好,上述情況,可能是冠心病的症狀表現之一,要積極治療冠心病,不知患者的年齡和症狀?相關檢查結果?冠心病的治療手段有:葯物治療、微創及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醫院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療。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Ⅸ 冠心病人無緣無故反復發燒是不是有疾病
出汗本身是一種調節體溫、散熱的一種方式,比如勞動、運動、情緒激動、緊張之後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出汗是一種很正常的表現。中醫認為出汗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黃帝內經》中就有相關記載。人與人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會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會少一些,這都屬於正常范疇。出汗一定要分出來是生理性出汗還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總體概括起來就是一種中樞神經功能失調的表現。中醫認為出汗是一種陰陽失調引起的.中醫是怎樣認為每個人出汗的情況:
醫學對於出汗是有分類規定的,有自汗、盜汗、頭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見的還是自汗和盜汗。所謂自汗就是無緣無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並不炎熱也沒有運動的環境下。盜汗醫學上認為就是在夜間睡著了時候出汗,而睡醒了後汗就止了。當然其它還有很多出汗的情況都有分類。自汗和盜汗有一部分在醫學上是病理性的,是合並在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時是由於體內中樞神經紊亂有關.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關系,比如一些高熱性的疾病如發燒、肺炎、風濕熱等疾病。另外還有一些內分泌紊亂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更年期綜合征,還有一些代謝性疾病引起的如甲亢。還有一些一般疾病的情況如糖尿病的低血糖狀態或者冠心病疼痛缺氧狀態。其它還有葯物引起的出汗如吃阿司匹林等。因此自汗的原因還是很多的。
人都會出汗,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提示,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人都會出汗,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提示,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還有一種可能是缺蓋,和維生素.
Ⅹ 冠心病患者總出汗怎麼辦
在夏季,有些冠心病人白天一動就汗流浹背,早上一覺醒來,連枕巾都被汗浸濕了。這是不是預示著病情加重了呢? 如果突然大汗淋漓,伴有心前區不適或疼痛,則有可能是心絞痛發作甚至是急性心肌梗塞發生,這種情況應盡快去醫院就診。 在生活起居方面,愛出汗的冠心病人應盡量少吃油膩、辛辣之類耗陰傷氣的食物,多吃魚類、水果、蔬菜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晚上睡覺前可先用熱水浸泡雙足,並按摩足心湧泉穴,以加速血液循環。 另外,經常反復出汗,容易使患者感受風寒之邪侵襲,使機體的免疫力下降,也會增加冠心病發作的次數,所以還要注意衣著,以避免出汗後著涼。 同時,專家還推薦了一個食療方:用蓮心、紅棗、百合與大米共同煮粥,每天一小碗,加珍珠粉3克一次服用。有益氣養陰、養心安神的作用,對氣陰兩虛、出汗睡不好覺的人尤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