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腦梗老人時間久了為什麼
㈠ 請問老年人腦梗塞後偏癱在床,應該怎麼照顧生活起居和醫療保健
1、偏癱護理
腦梗塞病人多半肥胖、有些還合並有糖尿病,如今發生了偏癱,局部神經營養障礙,壓迫過久會引起皮膚破潰形成褥瘡。一旦發生可能因感染發熱而加重腦血管病,嚴重者還可引發敗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所以,家屬在護理時時應注意定時給病人翻身、拍背,用溫水將皮膚擦洗干凈,並輕輕按摩被壓過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較突出的部位,如脊柱、骶尾部等。
翻身的頻率一般在2小時左右。如果發現已有皮膚破潰要及時讓醫護人員及早處理。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勤換尿布,每次便後應用溫水清洗干凈,擦乾並撲上爽身粉
㈡ 老人患有腦梗,老年痴呆,整天瘋鬧,一刻都不停,家人照顧已有17年了,現在家裡人都很崩潰,該怎麼辦啊
這種問題,答案無非兩個,要麼繼續,要麼放棄。
其實答案你們自己心裡早有了,何必假惺惺的來問一下呢?到時候拿這個推脫責任嗎?
我國關於贍養老人的法律法規比較完善,其中有如下具體規定:
(1)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變,也不得附加任何條件進行限制;
(2)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3)贍養人對患病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
(4)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該條是遺棄罪的具體規定。二、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
1、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此外,我國婚姻法也明確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2、贍養是指子女在物質上和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子女作為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兒子和女兒都有義務贍養父母,已婚婦女也有贍養其父母的義務和權利。有經濟能力的子女,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維持生活的父母,都應予以贍養。
贍養老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由此可見,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是由法律明文規定了的,贍養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責任;同樣,在贍養老年人這個問題上也是不能附加任何條件的。
㈢ 卧床老人為何老是喊叫,長期照顧病人快崩潰了,久病的老人都自私了
人總有生老病死的循環,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積極主動的解決問題才是上策。
對於需要照顧卧床的病人,對於長期卧床的病人,他們的抵抗力差,由於長期不能動血液循環差,所以要防止褥瘡,泌尿系統疾病還有靜脈曲張的問題。
2/7
長期卧床需要的必備品:氣墊床墊。這個對於防褥瘡有很好的效果,一般的棉花褥子的透氣性對於長期卧床的人來講透氣性非常不好。這個屬於必備品,網上的價位要比實體店劃算的多。
3/7
多翻身:防止褥瘡的方法二就是多翻身,每隔兩個小時翻身,這樣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多拍背,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翻身也是有技巧的,最方便的翻身方法就是先把病人的一條腿彎曲,然後推著病人的肩膀和胯部直接就翻身成功啦。曲右腿,推右肩向左翻身。
4/7
多給病人做按摩,活動身體關節:為了防止靜脈曲張,多幫忙給病人活動活動腿,活動活動胳膊和關節,長時間不運動容易引起靜脈曲張。
5/7
對於半身不遂的病人剛開始由於病人心理變化比較大,人會比較急躁,這個時候要適當的寬慰寬慰病人,從理性的角度來幫助病人鍛煉,鼓勵其做適度的適量的鍛煉。
6/7
對於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及時幫忙處理:對於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及時處理臟的床單,被罩,由於病人的小變數比較大,這個時候適當的需要大量的棉質類的墊子,對於市面上賣的墊子對於成年人不是很合適,吸水量還是相對較差的而且透氣性也不是很好。
7/7
由於長期卧床的病人抵抗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較低,如果得了褥瘡,非常難癒合,這個時候照顧起來不僅更麻煩。
㈣ 照顧老人真的要崩潰了,癱瘓在床的老人真的不好照顧
照顧老人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人到老年也是很難過的,作為子女我們有義務去照顧老人。而且我要想到老人含辛茹苦把我們長大,他們付出了很多,把他們全部的愛給了子女,所以照顧他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然在照顧過程中我們有時會覺得很煩很折磨人。那麼我們就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把老人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把自己的愛回饋給老人。這樣你的心情就會輕鬆了很多。
㈤ 老人患有腦梗,老年痴呆,整天瘋鬧,一刻都不停,家人照顧已有17年了,現在家裡人都很崩潰,該怎麼辦啊
這個是慢性病,不要喪失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只是單純吃安定會對病人身體造成副作用,長期吃下去就造成現在瘋鬧得並發症了。建議到比較大的醫院檢查下,不要盲目用葯,延誤病情。
㈥ 老人的腦梗後為啥喜歡哭和折騰人
腦梗塞是由於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膜損傷使腦動脈管腔狹窄,進而因多種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動脈狹窄加重或完全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病。
意見建議:腦梗塞病人在短時間內從正常人變成一個殘廢人,不能繼續從事社會工作和喜愛的活動,日常生活還需要別人的照顧,而老年患者的情緒特點是傷感、孤僻、抑鬱、煩躁、易激動、主觀急躁和以自我為中心,尤其伴有失語的患者表現更為突出。對他人要求更為嚴格,當想到自己將要成為別人的累贅時,常出現情緒異常、悲觀失望。因此,平時應該要以高度的責任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急躁、不厭煩精心照料。要與患者多接近、多詢問、多安慰和多鼓勵,耐心細致地為病人整理生活,針對病人不同的思想活動、文化程度、工作崗位、病情輕重等,採取不同的措施,以真誠的態度與病人交談,答疑解惑,使其自覺配合治療,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㈦ 四川男子辭職回家照顧腦梗父親1年多,你如何評價此男子的行為
我覺得這位男子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人,其實這名男子也非常無奈,對於很多獨生子女來說,獨生子女必須在工作和家庭中做出權衡。
在現代社會,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本身屬於獨生子女群體。獨生子女群體本身給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獨生子女的父母相繼老去之後,很多獨生子女需要進一步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在家庭中的父母出現意外事故的時候,很多獨生子女會毅然辭去自己的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照顧自己的父母,這也是很多獨生子女的無奈之處。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個事情發生在四川涼山,有一名33歲的男子因為父親腦梗而辭去工作。在這邊男子出去工作之後,男子每天的事情就是陪伴自己的父親。他會帶著自己的父親去玩,這樣玩,也會幫父親梳理頭發。對於這名男子來說,男人認為家人永遠排在第1位,其他東西反而顯得沒有那麼重要。
㈧ 老年人腦梗後的心理狀態,作為家屬的你關注到了嗎
首先悲觀恐懼心理,腦梗死後遺症患者會喪失一定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常常要藉助他人才能生活,這時患者常常會產生恐慌的心理。尤其是一些患者有較長的患病時間,會出現更加明顯的悲觀心理。其表現為沉默寡言,不配合治療,甚至會出現輕生思想。其次煩躁易怒心理,腦梗死後遺症患者經常會出現力不從心的心理狀態、自我埋怨、經常亂發脾氣、情緒不佳、易煩躁發怒。
固執、易怒的心理,老年腦梗死後遺症患者因為身體的各大器官功能日趨衰退,在很多方面都感到力不從心,加上長期忍受疾病的折磨而導致心理失衡,性格變得固執,情感變得格外幼稚脆弱,導致患者經常對家人和護理人員發脾氣。長時間達不到想要的效果,也會產生焦慮的情緒。
㈨ 腦梗患者應該怎麼照顧
患者應當健康飲食,營養均衡,禁煙禁酒,低鹽低脂、高纖維、足量維生素飲食,增強體質,防治感冒。患者應當積極配合治療,如果留有後遺症則積極進行心理康復和日常護理,以求可以回歸正常的社會活動。
腦梗死如何家庭護理?
腦梗死患者家屬應對此病應有初步認知,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設工作,並給予患者適當的安撫和鼓勵,幫助患者按時服葯、勤加鍛煉、定期復查。
對卧床患者,家屬應做好護理工作,及時翻身擦洗,防止吸入性肺炎和褥瘡的發生。日常家庭飲食應注意合理營養,葷素搭配,強調蛋白質和維生素的補充。
心理護理
因偏癱、失語及肢體和語言功能恢復速度慢、需時長,日常生活需依賴他人照顧,可使患者產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進而影響疾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應關心、尊重病人,鼓勵其表達自己的感受,避免人和刺激和患者病人的言行。
用葯護理
患者家屬應熟悉患者所用葯物的注意事項,遵醫囑正確用葯。
飲食護理
體位選擇:選擇既安全又有利於進食的體位。能坐起的病人坐位下進食,頭略前屈。不能坐起的患者採取仰卧位下將床頭搖起30°左右,頭下墊枕使頭部前屈。此種體位下進食,食物不易從口腔中漏出,又有利於食團向舌根運送,還可以減少向鼻腔逆流及誤吸的危險。
吞咽方法選擇:對能吞咽的患者,空吞咽和吞咽食物交替進行。對不能吞咽的患者,應鼻飼飲食,患者家屬應了解鼻飼方法及注意事項。
側方吞咽:吞咽時頭側向健側肩部,尤其適合偏癱的患者。
點頭狀吞咽:吞咽時配合頭前屈、下頜內收如點頭樣的動作,加強對氣道的保護,利於食物進入食管。
飲水方法:由於吸管飲水需要比較負責的口腔肌肉功能,盡量不可用吸管飲水、飲茶。用杯子飲水時,保持水量在半杯以上,以防患者低頭飲水的體位增加誤吸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