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木星晚上看起來很小
Ⅰ 為什麼在地球上看木星大小和水星一樣啊
因為正常眼能區分物體上的兩個點的最小視角約為1分,而木星和水星的由於離我們都很遠,所以視角都遠小於肉眼能分辨的范圍,所以看上去都是差不多大的一個光點。
Ⅱ 前幾天天氣特別好我用80mm望遠鏡去看木星,但為什麼木星特別小,只能模糊看出紅色條紋,是因為倍率小嗎
解析度由口徑決定,再怎麼放大也無法突破客觀的限制(我之前應該和樓主說過吧,放大倍率是沒用的)。
樓主能夠看到木星的雲帶,還能找到四顆小衛星,實際觀測效果也就大抵如此了。
Ⅲ 為什麼木星只有硬幣大小
因為樓主對於木星的期待太高了。
先來說一個和這個問題沒什麼關系的問題。請樓主閉上眼睛,想像一下月球~~~~然後再來想想一下木星~~~~好,這兩幅畫面在你的腦海中是什麼印象的呢?他們的大小和解析度是差不多的?還是前者是後者的千倍。我相信在絕大多數的印象里,木星和月亮的想像應該部分伯仲吧。
但問題來了,實際觀測起來,木星的大小隻有月亮的幾千分之一。現在再來想想,只有硬幣大小難道不正常么?附上一張望遠鏡的效果示意圖。
Ⅳ 夜空中的行星為什麼看起來都是一個一個的星點
其實這個話題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月亮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直徑達到了3483KM,平均距離約38.4萬千米,太陽則接近140萬千米,與地球平均距離約1.5億千米,盡管兩者大小距離各不相同,但它們有個共同的特徵,即看起來的視角幾乎就是相等的,都是0.5度左右!
上圖是1982年九星連珠的情況,統統都看到了哦,只不過海王星和冥王星肉眼是不可能看到的,天王星也夠嗆!所以金星最近,木星最大,兩尊大神都只有一個點,其他小嘍嘍就不用說了,最多最大哦也就一個點!
Ⅳ 為什麼木星的可視星等是-2,井宿五的可視星等為-4但晚上為什麼能只能看見井宿五卻看不見木星
按照樓主的說法,看到井宿五然看不到木星是在正常不過的現象了。星等越小,天體亮度越高,兩個天體,理所當然能看見更亮的一個。
然而實際情況並不如樓主所描述,井宿五對應雙子座ε星,2.98等。相比與木星,亮度只有其百分之一不到。目前兩顆星的距離非常近,拋卻一朵遮擋的非常巧妙的雲彩,否則是不可能出現樓主所言的情況的。
Ⅵ 晚上用肉眼看木星與火星哪個比較亮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天空中哪些區域有可能會看到它們。九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並不在一個平面內,而是彼此斜交的。如果我們以地球的軌道面即黃道面為准,各大行星的軌道傾角都小於7°,只有冥王星的軌道傾角大於7°。這就是說,用肉眼可以辨認的大行星軌道傾角都在7°以內,或者說,用肉眼可以辨認的大行星總是在黃道南北7°以內的天空區域出現,而不會在天空其它區域出現。因此,只要我們在黃道12星座中發現特別明亮而又不屬於黃道星座中的天體,就大致可以確定它是某顆大行星了。關於黃道12星座,我們可以藉助天球儀或者《活動星圖》去熟悉,此不贅述。另外,每年的《天文年歷》都載有九大行星任意日期的位置和亮度,《天文愛好者》雜志每期都刊登下個月的「重要天象預告」和「日、月及大行星動態」,藉助於這些資料,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確定任意日期天空中哪些亮星是大行星。
對星空進行連續觀察就會發現,在以恆星構成的天空背景上,行星常常有明顯的相對移動,這是用肉眼辨認行星最可靠的辦法。行星的「行」正是相對於恆星的「恆」而言的,由於行星與地球一起圍繞太陽公轉,它們的速度和周期各不相同,所以,行星無法在恆星組成的背景上保持一定的相對位置,或者說,行星總是在星座之間穿行,而不會長期在哪個星座之中保持不動。各大行星在恆星背景上位移的速度差別很大,最快的是金星,其次是火星,木星位移的速度較慢,土星比木星還慢。
用肉眼可以辨認的大行星中,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的亮度都比1等星還亮,在天空中,它們的出現都十分引人注目。天王星在好的觀測條件下也能被觀察到。
具體如下:
金星:全天最光亮的星(
除太陽和月球外),非常白亮,它的亮度比木星最亮時還要亮六七倍,在日出前日落後48度內。不會在深夜的天空中看到。
火星:有獨特火紅般的色澤
。
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天王星,都位於地球的軌道以外,稱為地外行星。在地球上看,地外行星有時會和地球、太陽成180°(但不一定在一條直線上)。如果這時太陽在中間,就稱為「合」,「合日」的大行星與太陽在同一方向上,我們當然看不到它們;如果這時地球在中間,就稱為「沖」,「沖日」的大行星與太陽分別位於地球的兩邊,當太陽下落時,它們從東方升起,當太陽升起時,它們從西方落下,在地平以上停留的時間最長(整夜可見),這時的大行星不僅可以在深夜的天空中看到,而且可以在午圈及其附近的黃道附近看到。除「合日」、「沖日」之外,其它日期,通常的情況是:從合到沖,下半夜可見;從沖到合,上半夜可見。
綜上所述,用肉眼辨認行星,不僅要看它出現的天空區域,還要看它的亮度、顏色、光穩度、視位移、出現方位以及在地平以上停留的時間。只要我們在觀察星空時,注意綜合考慮以上各因素,我們就完全可以很容易地用肉眼從點點繁星中將大行星辨認出來。當然,用肉眼辨認行星是需要經驗的,只要我們能夠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我們就能做到洞察秋毫、准確無誤。甚至,我們還可以舉一反三地運用上述原理,使用天文望遠鏡去辨認、發現新的大行星或小行星。
Ⅶ 拍到的木星好小啊
沒問題,也就這么點大,我們對於木星的影響來自於抵近觀測的探測器,和地球上用小口徑望遠鏡窺探的效果自然是天壤之別。
Ⅷ 木星不會發光,為什麼我們在夜晚還會看到它呢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雖然很大,但它還只是一顆行星,而行星本身是不會發光的,然而天文學家們卻經常在木星上發現閃光現象,特別是其大氣層中,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所以它的引力比地球強得多,小行星在很遠的距離上就會被它的引力吸引,從而以重力加速度飛向木星,進入木星大氣層之後發生摩擦燒蝕現象,而木星的大氣層又非常厚,因此大型小行星在撞擊木星的時候,絕大部分都會在木星的大氣層中直接的燒蝕掉,而在這一過程中,就會發出極為明亮的光,以至於在地球上都能用望遠鏡看到。
所以,作為行星的目前雖然不會像恆星那樣發光,但是它上面有些自然現象也是可以發光的,我們的地球也是如此,木星上的這三方面的發光現象,在我們地球上也同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