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時間為什麼這么長
㈠ 周朝為什麼是時間最長的朝代,因為其是建立
1、周朝建立後周公制禮作樂讓諸侯和民眾在思想上統一了認識,提升了整個社會的人文情懷;2、西周中央統治較為強勢,特別是周公掛帥平叛對西周早期的社會穩定影響深遠;3、在孔子施教於民之前民智未開,社會底層對統治幾乎不構成威脅;4、東周統治實際上名存實亡已經對很多諸侯國不構成威脅,一個不構成威脅的君主就像日本早期天皇一樣,幕府盡可保留其名位。很多諸侯國還可以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來謀取私利,所以東周的統治者實際上已經淪為一張誰都想用的王牌;5、周朝所處的位置是承上啟下,夏、商兩朝統治藝術較差,整個社會長期都迫於自然災害、戰爭的影響,但是也為周朝的統治者提供了經驗;
㈡ 東周為何到很久才滅亡
周平王東遷後的東周,天子淪為傀儡。考慮到周王室的實力、政治地位、地理位置等因素,前期、中期沒有哪個諸侯國有實力能與之抗衡。隨著實力的此消彼長,秦國日漸強盛,而周王室日漸衰落,終於在戰國末期東周被秦國所滅。
▲電視劇《大秦帝國》中東周國的東周公
周王室本來勢力日漸衰落,周赧王時還一分為二,兩國內斗不斷,成為大國爭奪的工具;最後也因與秦國反目而相繼被滅亡,五百年東周被畫上了句號。
㈢ 周朝為什麼能統治哪么長時間
因為各個諸侯的實力都不夠強大,都沒有統一天下的力量,貿然取周而代之就會成為其他諸侯共同攻擊的目標,因此各個諸侯都只能暗中擴充實力,但表面上都要忠於周天子,以免落人口實成為別人攻擊的理由。因此雖然諸侯之間戰爭不斷,周朝卻可以長期延續。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8年,周朝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也就是武王伐紂的那一年,所以周朝的建國之年就是公元前1046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
周朝
周朝
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酆鎬(宗周,今陝西西安),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此後的周朝稱為東周。而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周朝存在的時間: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計約791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一百多年,問題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政府的大一統國家。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陝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後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一說是陝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另一說位於陝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採用的漢字字體為大篆。周朝行分封制,周王為「天下共主」。[1]
㈣ 為什麼周王朝是中國歷史持續時間最長的王朝
周王朝存續時間久的原因很多,包括初期的聖賢治國、較為適宜的禮儀制度等等,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周王朝實行的分茅列土的封建的分封制度:周王室把整個王朝管轄的地方分封給很多大大小小的諸侯,建立諸侯國,而周王室直接管制的面積僅及王室附近的一片區域。西周階段,周王朝這種管控較為鬆散的分封等級制度以及相配套的禮樂等制度較好的得到推行,故當時的社會和整個王朝從橫縱兩個層面都運轉的比較有序,周王室在此期間存續了近400年。公元前771年,外族犬戎攻破鎬京,平王東遷洛邑,周王朝進入被後史稱之為的「東周」階段。此階段,禮崩樂壞,周王室長期羸弱,諸侯強勢而爭霸。期間由於各諸侯國受周王室轄制很小,故與周王室的矛盾也小。周王室與眾諸侯二者之間的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或者說權力斗爭不是當時主要的矛盾,當時主要矛盾是各諸侯之間的平級爭霸、兼並的較量。且各主要諸侯之間的力量在較長的時間里(在秦獨大之前)大體均衡,相互牽制。在此情況下,哪一個諸侯國都無力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推翻周王朝。當然從另一角度上看,周王室轄制面積有限,推翻王室實際意義也不大。此外,當時各諸侯之間在爭霸的同時,為了佔領道義上的高地,一些時候還去(至少在表面上)尊同周王室,如齊桓公的「尊王攘夷」之說。如此周王室在這種力量相對平衡的情況下又存續了500多年,隨成為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王朝。
㈤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王朝是周王朝
因為周王朝採取了分封制,把利益最大的分攤了出去。
大家應該知道,矛盾的產生往往是由於利益的分割不均或者分割引起的沖突。商滅夏,源自商王朝的擴張引起了夏的敵視,而夏王朝對整個部落聯盟制的破壞和專制使得許多聯盟成員選擇了商王朝來重新劃分國家利益。(夏王朝是聯盟制的奴隸制王朝,和我們熟悉的周一樣,大臣是有自己的領土和部屬的),商滅了夏,只是把夏的中心地域占為己有,剩下的平分給了盟友。
周有了不同,武王伐紂成功、以及周公平定東方叛亂之後,大部分獨立的部落要麼消亡、要麼誠服後被削弱。太公帶著自己的部族到了東夷人的故地震懾東夷殘余,周公的長子抵達魯國依靠泰山監視齊國,成周、曹國、衛國成犄角之勢,震懾殷商子孫宋國的同時支援了東部的魯國,召公被封到北疆,抵禦著箕子朝鮮的可能的反撲。幾乎所有的王室成員都被派遣到戰略的要地,剩下的才是伐紂的盟友、最後才是臣服的敵對部族。
所以西周不同於夏商的是它不僅僅是奪取了舊盟主的財產,還近一步的蠶食了原本按照習俗要分給盟友的土地。所以,西周時期的王室就算衰落,也不是一個可以小覷的勢力。但是他又建立了嚴謹的禮制並不停的擴張、分封,不斷擴大自己的版圖和權威,也在不斷的讓奴隸主們消化著新得的利益。(這點和納粹的做法相似,通過從外部獲取土地而緩解國內的利益分割矛盾)
東周時期王室之所以被架空,原因有三:1,申侯起兵聯合犬戎殺了天子,周部落的精兵和族人死傷慘重,勢力大跌2,西周故地被犬戎蠶食,平王把它劃給了秦國,自己龜縮到成周一帶3鄭國的崛起,不僅擊敗了天子的聯軍而且和周天子互換質子,擊垮了周的禮制根基
東周的歷史,不過是一群原本老實巴交的臣子,在發現了原本讓他們瑟瑟發抖的君王實際上只剩下一副空架子之後,開始逐步的試探、維護、再試探、安心、開始挑釁、開始蔑視、開始挾持、開始利用,最後滅之的漫長過程。
周王朝是中國歷史大轉型的時代,它送走了奴隸制迎來了封建制,中國人在慢慢地摸索發展的階段里,留給了後人一個中國最長的王朝。
㈥ 為什麼周朝的統治時間這么長久,周朝一共存在了800多年的時間,周朝是不是中國古代歷史朝代最長的政權
周朝統治前後八百年,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三字經》說周朝「八百年,最長久」。周朝統治時間最長的原因主要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分封制管理地方,又制定了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宗法制和禮樂制度,進一步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和社會穩定。只是隨著時代發展這種制度逐漸受到破壞,最終導致了周王室的衰微直至滅亡。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發的繻葛之戰,是春秋初期鄭國鄭庄公為稱霸中原,在繻葛(今河南長葛北)大敗周室聯軍的一次反擊作戰,也是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後,周王室衰弱,諸侯國崛起,不聽從天子之命,覬覦和爭奪霸主地位的開始。如果以繻葛之戰為標志,周王室實際掌握天下大權只有339年。就像日本的天皇可以萬世一系一樣。周朝的長命來源於周天子的弱勢。作為標志性的存在。開始是以禮服天下,後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群雄逐鹿的時代是比較實際的操作。所以大家並不急著廢棄這個象徵。周朝也就存活了八百年。後來的中央集權王朝就做不到了。就像日本的天皇可以萬世一系一樣。周朝的長命來源於周天子的弱勢。作為標志性的存在。開始是以禮服天下,後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群雄逐鹿的時代是比較實際的操作。所以大家並不急著廢棄這個象徵。周朝也就存活了八百年。後來的中央集權王朝就做不到了。周朝統治前後八百年,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三字經》說周朝「八百年,最長久」。周朝統治時間最長的原因主要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分封制管理地方,又制定了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宗法制和禮樂制度,進一步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和社會穩定。只是隨著時代發展這種制度逐漸受到破壞,最終導致了周王室的衰微直至滅亡。
㈦ 為什麼周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久的朝代
周朝是中國古代統治最長的朝代,國家在位長達800多年,但是周朝是奴隸制社會,奴隸在周朝生活就很卑微,那時候都是分封諸侯管理天下,西周時候各個諸侯都得聽命於皇帝,周朝統治歷經了八百多年,想必它一定是有過人之處,才能在位時間那麼長。直到東周各諸侯都不認周天子,不再完全的聽命天子,到秦始皇大統一,周朝才算徹底滅亡。周朝其實我認為如果他們也擁有一個像商鞅一樣的人才,他們可能也能像秦朝一樣輝煌。
㈧ 夏商周這三個朝代統治的時間如此的長久夏朝四百年商朝六百年周朝八百年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國家政府推出了夏商周斷代工程,試圖確認這三代歷史,至今也沒有確切的結論,原因就是這三代過早,時間都是大致推算出來的,甲骨文也並沒有完全破譯,而且,遺留下來的甲骨文大多是卜算的卦辭,並沒有太多連貫可信的史書遺留,因而早期歷史大多體現為傳說,有其多可疑之處,至於說為什麼會延續那麼久,除了時間本身不太確定外,還有幾個原因,首先,夏商周所覆蓋的地域非常有限,當時的國君和後來的國君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更像是幾個大部落的聯盟主席,而在聯盟里主席自己的部落是最大的,因此造成主席選舉(相當於)不會有懸念而已,第二,實際上夏商周雖然都歷經了幾百年,但是他都是曾經斷開過的,都可以分為前夏,後夏,前商,後商,西周,東周,真實的連續時間並沒有這么長,夏曾經歷過太康失國,後經中康-相-少康,才又奪回政權,期間坐穩帝位的是著名的後羿;商也一樣從盤庚遷都,歷經盤庚-小辛-小乙-武丁,這一過程實際是政權被他人替代的過程,直到武丁才奪回帝位,受到其他部落的臣服,可惜,其間威脅商朝的部落信息不清晰,周很不同,春秋戰國時代周天子早已成為擺設,能堅持下來的原因僅僅是諸侯國誰都不想留個犯上的罵名,在沒有滅掉其他更強大敵人前,都不打算先滅周,顧及名聲而已;
㈨ 周朝是我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朝代,歷時800年,為什麼周朝可以延續這么久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東周自公元前772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共傳30代37王,延續約800年時間。
周朝享國約800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1世紀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可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西周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結束。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周朝各諸侯國的統治范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北的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