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手藝為什麼時間那麼長

手藝為什麼時間那麼長

發布時間: 2022-07-28 07:39:42

A. 有些手藝可以通過時間耗出來,有些則不一定,有些手藝沒有悟性,根本沒法通過時間耗出來

是的,不然也就不會有科學家和叫花子的區別了!

B. 手藝不能丟,為什麼手工製作的東西都貴

手藝不能丟,手工製作的東西都貴的原因如下:

一、費時費力

手工製作的東西跟機器相比要更加費時費力,可能機器幾分鍾就可以製作出一件東西,但是手工製作的話可能需要四五個小時甚至好幾個月的時間。因為手工製作的東西,每一個步驟都是藝術家精益求精製作的,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三、手工製作的東西越來越少

現在手工藝人越來越少了,很多的手工藝得不到傳承,物以稀為貴,那麼自然越是稀少的東西,價格也就越貴。機器批量生產的東西由於數量巨大,所以說沒有任何的價值可言。但是手工製作的東西除了稀少以外,本身還具有可以收藏的價值,也可能會有升值空間,所以說手工藝品完全可以當作投資來看,特別是名人的手工藝品。比如有些大師製作的紫砂壺,現在就已經升值很多了,這是量產的東西無法達到的。

C. 為什麼傳統手藝越來越少,大家都不願意學

主要是因為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使得很多傳統手藝逐漸喪失了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說,想要學習傳統手藝的人越來越少。在古時候學會一門傳統手藝,成為一個手工匠人,可以說是很多人十分渴望的一件事情,這屬於他們的一份賴以生存的本領。

如今越來越多的傳統手藝都面臨著失傳的窘境,雖然國家大力提倡保留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許多較為冷門的手藝,真正能將他它傳承下來的人卻是少之又少。甚至有許多手藝已經在民間失傳了,已不可考。原來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傳統手藝,現在只能出現在紀錄片中供年輕人們了解。

D. 學一門手藝 可時間太長 不想堅持了 想放棄了

有門手藝傍身總是好的,堅持下去之後,你回頭再看發現其實也沒這么難,如果放棄以後你可能會想如果當初沒放棄就好了,所以不要給自己後悔的機會。
滿意請採納,謝謝!

E. 過去無論學什麼手藝或者藝術,都是三年,比如木匠,戲劇等等.為什麼

一不是三年,而是三年零一節,節指的是春節、端午、中秋這個節日。比如你今年過完年來我這兒學藝,要等大後年的端午才算「功德圓滿」。
二並不是說學藝一定要一定的時間,其實很多手藝活,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掌握(學戲通常是七年,遠不止三年零一節),在徒弟完全可出師自立門戶單乾的情況下,也一定要在師傅這兒干滿三年零一節,當然,師傅管吃管喝管住但你是白乾不拿工錢的,而且相當於師傅家裡的一個傭人……
三不同行業有自己不同的規矩,有些師滿後還得給師傅再干一段時間,有些是先給師傅當雜役,師傅滿意就教你,不滿意這藝還學不成。
四要學徒,得立文書,像戲曲曲藝這些更講究口傳心授的行業,還得有引見人和保人。文書簡直跟賣身契一樣,寫明學徒期間徒弟累死病死等一切師傅都不擔責,甚至師傅打死徒弟也被視為正常。

F. 手藝多了的危害

初中生活可謂是既美好又青澀了,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同學們,正是「性意識」成熟期,對於異性更加地好奇關注,難免會珍藏許多羞澀的小秘密。而當中,最難以啟齒的恐怕就要數「傳統手藝」了。但是,由於心智的不成熟,初中生往往意識不到「傳統手藝」的危害。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學校和家庭教育中所缺乏的性教育。

一、萎靡不振

初中學習壓力還算是比較大的,需要較強的精力來迎接面對高強度的學習任務。但是,「傳統手藝」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的活動,事後往往會感到十分疲勞瞌睡,難以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

這樣一來,上課的時候難免就會分神,聽不下去老師講的是什麼了。另外,長時期無節制的進行下去,甚至會導致神經衰弱,想打起精神也難了。

二、胡思亂想

早知道,一般進行「傳統手藝」的同學都是會腦補畫面的,這些不健康的畫面會長時間浮在腦海當中揮之不去。上課的時候也想,寫作業的時候也想,難免會影響學習效率。甚至,連下課休息的時候也在胡思亂想,傻傻發呆,不知道會不會引來其他同學奇異的目光。



三、身材矮小

目前並沒有十分嚴謹的科學依據來說明「傳統手藝」和長高的關系,但有一句話說的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身高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講是很重要的資本,絕對不能拿長不高來開玩笑。大眾科普上都是認為由於影響體內激素的分泌,「傳統手藝」是導致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x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個m感話題,但是避而不談終究不是個辦法,歸根究底還是因為社會觀念不夠開放。如果不能得到正確的x教育,那麼可能會有難以挽回的損失。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傳統手藝」的危害,潔身自好,把精力投入到學習和運動中來,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

G. 學一門技術,要學多久,才能從一個生手變成一個熟手

其實這個是不一定的。如果你學的技術比較難的話,有的可能要幾年。如果學到了比較簡單,那麼可能只是幾個月至一年。當然如果你這個人不去努力不好好學的話,無論是學什麼技術,都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H. 一種手藝活兒幹了很長時間都做不好,為什麼

手藝活還是要看是不是適合做的,有的人做這個手藝活很適合做其他的就很不適合,你適合就能做得好,不適合就再花時間也做不好,可以考慮下是不是適合。

I. 為什麼現在手藝的傳承人大多是老人年輕人不願意去學手藝嗎

原文在這里木匠、鐵匠、篾匠、花(雕刻)匠、陶工、廚子…… 曾幾何時,我們生活的周圍,生活著許多手藝人,他們與我們幾乎密不可分,因為我們每日觸碰到的東西,不管是手中的碗筷,還是身下的床椅,大多出自他們之手。 只是在科技與機械替代了大部分傳統手藝的今日,一方面有些傳統手藝人漸行漸遠,差不多快埋進了我們的記憶里;另一方面,將一些傳統技藝納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正對如東陽木雕、金華酥餅等一批傳統手工技藝進行保護,並欲列為產業發展。現狀:單打獨斗的堅守者 彈了30多年棉花的彈棉花匠、做了40多年木桶的箍桶匠、編了近50年竹編的篾匠……在婺城區羅埠鎮靜謐的老街上,傳奇般地存在著一批在城裡早已難覓蹤影的手藝人。 然而,這些手藝人像老評書故事裡那種師徒成的場景已不再了。 俞根榮的長壽麵店,在羅埠頗為有名,但也是僅有的一家。他做長壽面已經30多年,這些年裡,他先後收過幾名徒弟,也嘗試著用心去帶徒弟,但這些徒弟或因太難學或因太辛苦,紛紛離他而去。 篾匠陳土泉12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做竹編,一晃47年過去了。他帶過的徒弟有六七個。他說,這些徒弟如今沒有一個在做篾匠,做生意的做生意、打工的打工,早都改行了。 除長壽面、竹編手藝人外,羅埠老街上其他傳統手藝人也都面臨著技藝傳承的困境。做了40多年木桶的箍桶匠何益松,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加上生意清淡,已經很少拿起斧頭。記者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在茶館看人家打牌,默而不語。 由於缺少繼承人,羅埠鎮上的手藝人體正越來越小,場也逐漸萎縮。從前一些有名的手工製品店甚至已經消失。據老人說,羅埠老街上曾有一個做麥芽糖的中年人,現在已難覓他的蹤跡。 探因:場萎縮後繼乏人 俗話說,家有良田千頃,不如手藝在身。曾經吃香的手藝,如今為何沒人搭理? 其實正如俞根榮和陳土泉說的那樣,一些看起來簡單的傳統手藝,工藝非常復雜,學起來費時費力,3年都未必學得會。追求快速高效的年輕人自然不會喜愛。 家傳,曾經也是傳統手藝傳承的重要形式,但這種方式現在越來越少了。因為地位較低、收入不高,很多手藝人都不願讓子女繼承自己的衣缽。 除了後繼乏人,場前景不被看好也是傳統手藝陷入傳承困境的重要因素。隨著現代業的飛速發展,各種手工製品都被機械產品代替了,因為生意不好,很多手藝人不得不轉行。 面對發展與傳承的困境,緣何一些傳統手藝人還在苦苦堅守? 采訪中,記者發現,一部分人特別是步入花甲之年的老人,轉行已難,迫於生計,不得不繼續自己的手藝;還有一部分人,老有所依,因為對自己的手藝充滿感情,將它作為一種樂趣延續下去,比如羅埠鎮上有個篾匠,從城裡退休之後又回到老家重拾手藝。 而更多的手藝人則介於這兩種人之間,他們既想保護、傳承自己的技藝,又想賺到錢、謀求更大發展。他們面對發展與傳承之間的矛盾進退兩難。如彈棉花匠董文斌,因為口碑好,近年來生意不錯,僅靠夫妻倆已經忙不過來,想擴大規模但又無人可以幫忙。 另外,整個社會對傳統手藝人體缺少關注和缺乏必要的保護手段,也是傳統手藝失傳困境的一個因素。 出路:作為傳統文化來保護 時間推移,社會發展,加上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很多傳統手藝的地位也跟著發生變化,特別是一些不適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手工藝,將面臨著被淘汰的嚴峻形勢。 然而,傳統手藝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技藝,蘊涵獨特的文化藝術,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先祖們勤勞、智慧的體現,後人有必要做好保護,盡可能不讓它們失傳。 與機器生產相比,手工製品因其採用人力多、加工時間長而往往造價高昂,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產品的銷路。如場上一張竹席售價只要多元,而篾匠陳土泉手工編制6天,人工費就達六七百元。 所以,傳統手藝的發揚光大,需要「變」,即盡可能利用現代工具,提高效率。比如木匠現在都用電鋸電刨,又如彈棉花匠董文斌,以前一天一人只能彈一床棉被,現在使用了電動工具,一天增加到3床。 對一些已經無法迎合場需求但又具有保護價值的傳統手藝,則應注重「養」。由牽頭,對一些稀有的、瀕臨滅絕的傳統手藝和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藝人進行保護。如目前金華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設立的非遺傳承教學基地。 當然,發展是最好的傳承。一味強調保護,會使傳統手藝與社會現實產生距離,更會導致場的萎縮。所以,有關方面幫助傳統手藝人拓寬手工製品的場銷路,或許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他們的生存和傳承狀況。 酒香也怕巷子深。通過宣傳推廣傳統手工製品,讓它們廣為人知。同時,引導手藝人,讓傳統手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盡可能發掘其場價值和文化價值,比如讓某些不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的手工製品重新適應人們的需要,或者乾脆從實用性向觀賞性轉變,從而打開場。 做法:傳統技藝納入非遺項目 今年6月,金華命名人為首批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跟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等項目一樣,傳統技藝也在其中。 像東陽木雕、金華酥餅技藝等一批傳統手工技藝已經列入非遺保護的范疇,並有了代表性傳承人。 一個星期前,63名民間藝人被授予金華工藝美術稱。這是金華繼年49人入選後,第二次集中向民間授予層面的榮譽。婺州窯陶瓷、木雕、竹編、家紡設計等傳統手工藝項目中的一批高人名列其中。 近年來,在部門的搭台扶持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手工技藝東陽木雕、東陽竹編日益發展壯大,成為一個獨樹一幟的朝陽產業。據最新消息,即將到來的11月8日至12日,第七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將在東陽中國木雕城。該博覽會創辦至今,影響力與日俱增。從第三屆開始,展會交易額從萬元、1.45億元、3.7億元一路攀升至5.29億元。東陽木雕、東陽竹編已經從傳統生產工藝成功邁進文化藝術的殿堂,不僅技藝得以傳承,還造就了一批工藝,這怕是早年許多手工藝人未曾想到的。 人物樣本「1饅頭」甜酒釀做 程躍初 67歲 羅埠鎮振中街 找尋程躍初的饅頭攤很容易,就在羅埠鎮的老街上。他把自己的饅頭店取名為「1饅頭」,他說,因為家裡以前做饅頭的店鋪門牌就是1。 程躍初從年開始做饅頭,到現在已經30年。他做饅頭的手藝是在以前的生產隊學的,他說,用甜酒釀做饅頭這是老工藝,現在這樣做的人很少。 在羅埠鎮的老街上,原先有4家饅頭店,後來有人轉了行,有人去開棋牌室,只有程躍初還在繼續做饅頭,他的店算是最老的一家。「饅頭店的生意季節性很強,快過年的時候,每天要做10擔麵粉,差不多個饅頭,這樣要白天晚上連著做,需做一個星期。可淡季饅頭幾乎不出去,有一天才了6個。」程躍初說,他還有輛小三輪車,負責送饅頭上門,最遠的送到20多里外的蔣堂。 在程躍初的饅頭鋪,堆放著上百個蒸籠。程躍初說,現在人饅頭都不願多,喜歡吃新鮮,這么多蒸籠只有在接到預訂或者節日的時候,才派上用場。那時候,他一個人忙不過來,在外打工的兒子也會回來幫忙,「雖然是門手藝,可干這行他可不樂意,只是忙下忙而已」。手工棕床僅此一家 周小弟 43歲 金華區雙溪西路 周小弟是金東區傅村人,18歲開始學做棕床,一干就是20多年。他的棕床在區也是小有名氣,「因為在金華已經找不出第二家手工穿棕床的店了」。 也許你想不到,周小弟開棕床店曾經也輝煌過。他回憶說,七年前,他在區有4家棕床店,僱用了七八個工人,那時候每年穿出棕床多張。可如今,他只在區雙溪西路上有一個很小的店面,平時就只有他一個人干,偶爾請個下手,一年差不多就穿張床。 「現在人都現成的床墊、床架,很少像以前一樣定製了床架,然後再來定棕床。」周小弟說,事實上,棕床比床墊更透氣,而且綠色環保。 周小弟說,過兩天他要再請個幫手,雖然年紀還輕,可低著頭穿棕床,他的肩、頸都不是很好,「這已經是職業病了,沒辦法」。可找幫手也不容易,以前和他一起穿棕床的人大都改了行,年輕人又都不願學,「太辛苦,賺錢又不多,現在誰還願意學啊」。 事實上,像周小弟這樣一年穿百來張床,差不多有五六萬元的年收入。原本他的妻子也在店裡幫忙,現在去開旅館了。「這個行當也就是能養活自己而已。」他有些無奈地說,以後他棕床了,估計金華再也沒人開這樣的店了。長壽面拉出1人高 俞根榮 56歲 羅埠鎮下羅埠村 俞根榮有做長壽面的手藝,這在金西片都是出了名的。誰家生小孩、要做壽或者有什麼喜事,都會跑來找他訂面。俞根榮說,他做面30多年,就是喜歡這行當,還是會堅持下去。 只要天氣好的日子,俞根榮都會在院子里拉起長壽面。這可是門手藝活,一般人拉著會斷,可面在他手裡,就像變魔術一樣,總能拉成細細長長的一條。俞說,他的長壽面里加過菜油,這樣吃起來會更爽滑勁道。碰到要做面的日子,他凌晨兩點不到就要起床,一天要拉上50斤的面。 「干這個活不但辛苦,而且還有一定的難度,是一項精細的技術活。」俞根榮說,和面時,如何控制水和鹽的比例,根據天氣、溫度、風速的不同,這個比例都不一樣,只有控制好了這點,拉出的面才能又細又長。然後開始拉麵,剛開始拉並沒有那麼長,差不多就半米,用兩根木棒一上一下掛在特製的架子上,過段時間再換更高的架子,繼續拉長,這樣才能保證拉出來的面粗細均勻。等面差不多有1人高時,將它放在太陽底下曬干,盤成圈狀,就可以了。 俞根榮之前收了好幾個徒弟,最後都沒能學成。他說,年輕人靜不下心來學這個,他也能理解,畢竟現在做什麼都用機器了,誰還在乎這樣手工的玩意呢。竹編手藝子承父業 陳土泉 59歲 羅埠鎮羅陳路 在尋找竹編手藝的時,巧遇了陳土泉。他說,自己是做篾最早的人,14歲子承父業就可以做了,現在生意還可以,一天到晚幾乎沒空閑。 在陳土泉的一樓家裡,剛做好的篾篩子、篾畚箕、篾席擺放在一邊,他說,這些都是別人預定的。現在城裡,要這些東西還真不容易,有些人都到農村來。「這些是最土的竹編製品,綠色環保。」陳土泉說。 他從小就和父親學這手藝,那時候家裡窮,他沒讀多少書就開始做篾。說到自己最擅長什麼,他去樓上拿了一對篾火盆下來,他說,農村嫁女兒的時候,都需要這個。記者看了看,這對篾火盆做工精美,旁邊還編出了花紋,看上去挺喜慶的。陳土泉說,圖案越精緻,編起來就越難。 一般一張1.8米的篾席,陳土泉要做五六天,售價元。他說,這和工廠做的篾席不能比,價格要貴一些,可這睡著舒服,是最天然的材料。 「篾這個東西還有個好處,破了能補,經久耐用。」陳土泉舉起自己給村民補的幾個篾畚箕說,「這手藝要靠眼、手,估計再過20年,就沒人會做了。 記者手記 傳統手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是我國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文化藝術精髓的體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外交流的增多,對傳統工藝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就在大家對傳統手工藝重新認識的時候,卻發現,傳統手工藝人才培養面臨斷檔。很多非遺的傳統手藝人都呼籲:誰來繼承瀕臨失傳的傳統手藝? 有調查顯示,在藝術類高職院校的招生中,動漫、游戲類專業幾乎是每校必有,而傳統手工藝項目幾乎沒有。有人說,傳統手工行業薪酬不高。也許剛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待遇很一般,但工作幾十年以上的傳統工藝,其薪酬堪比金領。年輕人是否能夠克服浮躁心理,潛心在這一行業工作,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以前,傳統工藝技術靠「師徒傳承」方式一代代延續下來,但為了不讓這些手藝失傳,傳統工藝技術人才的批量式培養很關鍵。 記者曾與「金華第一剪」美譽的藝術家王風老師的女兒王愛民進行交談。她說,自己傳承了父親的手藝,前些年剪紙藝術處於一種前途渺茫狀況,她也曾感到迷茫,現在剪紙被列入了非遺名錄,這幾年學剪紙的孩子開始多起來,讓她看到了一些希望。 或許民間手藝就應該進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人能夠接觸、認識,進而了解和喜愛。傳統手藝的春天在民間,傳統手藝的根在民間,民間手藝的生命也在民間,要保護並將這些傳統的東西傳承下來,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微調查 傳統手藝讓人愛「恨」交織 木桶、鐵桶不如塑料桶;綉女半個月熬夜刺綉,不及機器半小時;木匠一天都做不好的木門,工廠里幾分鍾就壓好了。隨著現代業的發展,機械生產代替了許多延續千年的傳統工藝。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手藝人還受尊敬嗎?他們的手工製品還有人喜愛嗎?上周末,記者就此對區和鄉間名居民作了一個調查,調查的結果讓人頗為尷尬。 手工製品 還是有不少人喜歡 對手藝人手工的產品,84%的被訪者稱「喜歡」,他們認為一些手工製品精良,實用環保,還富有文化底蘊。 被訪者鄒女士說,有些東西機器可以替代,但有些東西還是手工做得好。比如長壽面,機器就做不起來,而且現在很多人辦喜事、過生日就少不了它,會千方百計到鄉下去購。因為這裡面有我們最樸素的習俗和傳統文化。 但也有少數人(16%)選了「不喜歡」,理由是大部分手工產品已經有機械生產的替代品,而且質量只會更好。像涼席,機器生產的席子非常光滑、平整,還不易折斷。 手藝雖好 卻無人願讓孩子學 對民間傳統手藝人,被訪者認為值得尊敬,然而當問及「如果有願意教授,你是否願意讓孩子去學手藝」的問題時,竟然所有被訪者都稱「不願意」。 孩子正在念大學的被訪者童說,除了一些有較大藝術價值的,大部分傳統手藝遲早會被淘汰,所以孩子還是應該掌握現代科技比較好。 被訪者方先生是個木匠,以前走街串巷幫東家幹活,現在主要在城裡幫人裝潢。他說,學手藝就是做體力活,地位低,還很辛苦,他可不希望孩子走他的老路,無論如何也要做一個靠知識靠文化吃飯的人。 保護傳統手藝 你有何見解 那該如何保護傳統手藝呢?48%的被訪者認為,國家應重視傳統手工技藝的發展,在學校里開設相關課程或專業,培養後繼人才;42%的被訪者認為,應提高民間手藝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保障;38%的被訪者則表示,要推陳出新,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提高其實用性;還有34%被訪者認為,對一些傳統手工產品,要加大推廣宣傳力度。

熱點內容
為什麼手機錄指紋解鎖錄不上指紋 發布:2025-05-20 04:27:01 瀏覽:645
耳機為什麼戴時間長了聲音變小 發布:2025-05-20 04:27:00 瀏覽:366
為什麼晚上老是頭昏 發布:2025-05-20 04:20:31 瀏覽:378
電腦萬能五筆為什麼不能下載 發布:2025-05-20 04:05:19 瀏覽:708
微信小程序pick為什麼一直在 發布:2025-05-20 04:04:01 瀏覽:495
宏碁電腦為什麼閃屏 發布:2025-05-20 04:03:53 瀏覽:930
空調開很長時間為什為什麼不熱 發布:2025-05-20 03:55:44 瀏覽:490
為什麼朋友叫加他的企業微信 發布:2025-05-20 03:44:07 瀏覽:115
同一種蘋果為什麼去年味道很淡 發布:2025-05-20 03:41:34 瀏覽:347
為什麼在美團上找不到店鋪 發布:2025-05-20 03:36:23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