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晚上10點必須睡覺
1. 晚上10點就睡了為什麼
因為從晚上10點開始,人體各個器官就開始進入修護排毒期: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保持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凌晨3-5點,肺的排毒。
2. 為什麼說每天十點就要睡覺
並不一定每天都要十點睡覺,但是十點睡覺六點起床是最健康最科學的。
衡水中學對作息時間有嚴格的規定,我記得是有十一點半才開始睡的,而且在我們十點鍾准備上床睡覺的時候,還有學生晚自習還沒有結束。
早睡早起是有好處的。
十點睡覺的好處可以從兩個方面看。
第一就是早睡的好處:
一、讓身體充分放鬆:早睡的一大好處不得不說的就是可以讓我們一天勞累的身體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休息,讓我們的身體為第二天的工作積蓄能量。
二、讓身體按時排毒:夜晚良好的睡眠也是有助於我們身體的自然排毒,如果不能按時睡覺,那麼我們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就容易紊亂,所以要早睡。
三、皮膚變得更加細膩:早點休息可以讓我們的皮膚越來越有活力,經過一晚的修復更新,我們的皮膚會更加細膩紅潤有光澤。
四、不易失眠:如果晚上誰的比較晚,有時候最困的那段時間我們熬過去之後我們就不會在那麼困了,這樣半夜我們在躺下睡覺就容易睡不著,所以早熟是符合我們的身體規律的。
五、有精神:早睡早起的後果就是早晨起來的時候我們會感覺神清氣爽,感覺渾身都是勁,所以早睡早起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
六、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按時早睡早起,那麼我們白天工作的時候就會感覺干勁十足,不會感覺到疲勞,讓我們工作起來得心應手。
第二就是可以避免熬夜帶來的壞處:
一、易引發免疫功能失調
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呼吸與睡眠科陳宇潔教授表示: 「黑眼圈、精神疲倦都只是熬夜引發的表面症狀。其實,長期熬夜更可怕的危害是身體免疫功能失調,免疫功能失調表現在腎臟上就會產生腎炎,表現在皮膚上則是紅斑狼瘡,表現在關節上則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同時,身體的免疫能力還會降低,使人體處於嚴重的亞健康狀態,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都會找上門來。
二、導致高血壓甚至猝死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丁建東表示:有研究表明,長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類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補救措施: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對睡眠質量引起重視,平時應盡量避免熬夜,尤其是先天性心臟病以及老年高血壓患者,更應避免熬夜。
三、熬夜的人更易患癌症
醫學研究表明,熬夜的人比睡眠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症,以胰腺癌為例,經常熬夜的人發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出 3 倍多。因為癌細胞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產生的,而細胞分裂多在睡眠中進行。熬夜會影響細胞的正常分裂,從而導致細胞突變,產生癌細胞。
四、長期熬夜會傷害眼睛
熬夜對眼睛的傷害可不只是出現「熊貓眼」那麼簡單。長時間超負荷用眼,會使眼睛出現疼痛、干澀等問題,甚至使人患上乾眼症。此外,眼肌疲勞還會導致暫時性視力下降。長期熬夜造成的過度勞累還可能誘發中心性視網膜炎,導致視力驟降。
五、引發神經衰弱頭痛失眠
人的交感神經應該是夜間休息、白天興奮,這樣才能支持人一天的工作,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卻是在夜晚興奮。熬夜後的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經就難以充分興奮了,會使人沒有精神、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健忘以及頭暈、頭痛等。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
3. 為什麼我們要在晚上10點左右就睡覺呢一定會那個時間排毒嗎
我們為什麼要睡覺?
呵欠是提醒我們睡眠不足的第一個標志。如果18個小時沒有入睡,人類的反應時間將從0.25秒變為0.5秒並繼續變長。而普通人將開始體驗陣發性昏睡,不管在任何地方,大約持續2到20秒,之後你會發現需要重新讀一遍剛才讀過的東西。你的眼皮變得越來越重,到了20個小時時,你將開始打盹。而根據研究表明,這時正常人的反應速度基本等同於血液中酒精含量為0.08的人———若保持這個數值駕車,你將在很多國家遭到拘留。你還會忘記很多事情,例如二次檢查姓名的拼寫或在山坡上停車時設置剎車。
在動物王國中,睡眠是與食物、水和性交同等重要的大事。從果蠅到現代人,大家都是如此。不過科學家們都不能確切地了解睡眠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使身體重新振作嗎?不完全。人們都知道,肌肉並不需要睡眠,只是要間歇性地放鬆。是為了使頭腦保持清醒嗎?接近了。良好的睡眠將使大腦受益。但對於大腦如何從睡眠中受益,學者們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意見。
一種理論認為睡眠有助於使大腦保存人類在清醒時接受的一切信息。而另一種觀點則稱睡眠是為了恢復能量。還有一部分人提出睡眠往往利用一些神秘的形式幫助我們掌握各種技能。而睡眠到底是什麼?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發生了兩件事,將研究工作的重點引回了睡眠的實質目的。以色列魏茨曼科學院的科學家於1994年提出學者們的研究應著眼於關於錯誤的記憶處理問題上,而窺視睡眠狀態下的大腦的科技也在那時大大提高了。
魏茨曼科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人們獲取的速眼動睡眠量直接關繫到他們在電腦屏幕上識別固定圖案的能力。這種技術被稱為程序記憶,需要重復操作和實踐。而記憶事實,例如記憶美國總統的名字,便是陳述性記憶———一種與速眼動睡眠無關的能力。哈佛大學醫葯學院的神經學專家羅博特。斯蒂克高德說:「關於記憶,我們的理解總是很天真的。」
意外的發現
但某次,科學家們突然明確了記憶研究的方向。在過去的幾年間,斯蒂克高德與他的同事馬修。沃克一起在美國波士頓的貝思醫學中心研究睡眠對於運動技巧的程序記憶的影響。他們讓使用右手的受訓者使用左手一遍又一遍盡可能快地打一串數字。他們發現,不管這個實驗是在一天中的什麼時間進行,受訓者的精確度都會在6分鍾之後提高60%-70%.而如果受訓者在早晨接受實驗,12小時之後再重新測試一次,他們的精確度並沒有什麼大的提高。但是當受訓者在晚間受訓,並在起床之後再接受測試,他們的速度將提高15%-20%,精確度將提高30%-40%.
令專家吃驚的是,那些擁有最大提高的受訓者花費了最多的時間在非速眼動睡眠上。而其他關於視覺或知覺能力的訓練則要求受訓者擁有較深的睡眠或同時擁有慢波睡眠和速眼動睡眠,有些時候,就算是合上眼睛一個小時也會有很大的不同。而其他時候,整晚的良好睡眠是非常必要的。
隱藏的竅門
關於睡眠與其他有感知的技能的關系仍在繼續著。德國盧比克大學的JanBorn和他的同事們公布了一項研究表明為什麼睡眠往往給人們帶來比較好的結果。他們讓106名受訓者利用簡單但枯燥的數學等式將一串數字轉換為另外一串。受訓者們並不知道這其中有個隱藏的計算訣竅可以縮短他們的反應時間。而夜間良好的睡眠將參與者發現這種訣竅的幾率從23%提高到了59%.也就是說,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睡眠的過程
目前我們缺少一個統一的公認的理論解釋我們為什麼要睡眠,科學家們便將重點集中於闡述睡眠究竟是什麼,並處理干擾睡眠的情況,例如焦慮、下肢不寧人綜合征(忙腿症,症狀為不可控制地不停擺動小腿或整個大腿)以及睡眠呼吸暫停症。他們發現多數哺乳動物(海豚和鯨或許除外)的睡眠被清晰地劃分為兩個階段,其中之一表現為眼睛迅速轉動,也就是著名的速眼動睡眠(淺睡),而另一階段則直接被稱為非速眼動睡眠(深睡)。人類通常在90分鍾之內完成由速眼動睡眠過渡到非速眼動睡眠的過程。但根據某些觀察,我們實際上在速眼動睡眠過程中花費的時間遠大於這個時間。
如果你通過腦電圖觀察人類在速眼動睡眠過程中的狀態,你會發現儀器將顯示很多大腦的行為,如果你在這期間把睡眠者喚醒,他們會告訴你他們剛剛夢到了什麼。而在非速眼動睡眠過程中的夢的組成不會超過一兩幅簡單的畫面。不理會那些關於夢的神話,那些試圖尋找夢境隱含意義的科學家們的工作進程卻不容樂觀。目前對於夢的解釋最普遍的觀點是夢境不過是重復了一小部分先前發生過的事。
腦電圖描記器將非速眼動睡眠由淺至深劃分為4個部分。第3、4部分表現為明顯的低頻率腦電波,被專家稱為慢波睡眠。而人類在夜晚的頭三個小時花在慢波睡眠狀態的時間遠大於起床前的一個小時。小孩最容易進入慢波睡眠狀態,因此在把他們從車里抱到床上去的時候他們總是睡得非常好。另一方面,成年人擁有非常少的慢波睡眠,或許是因為他們在半夜起來的次數總是很多。
慢波睡眠
良好的儀器可以幫助研究者們更進一步了解慢波睡眠究竟為我們帶來什麼。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威斯康星州立大學的神經病理學家及精神病學家托諾尼表示大腦中那些在清醒時需要忙碌學習新技能的部分需要更長時間的慢波睡眠,這樣才能表現得更好。
托諾尼的實驗室有11名志願者,他要求他們利用滑鼠在電腦屏幕上點擊目標。但志願者們並不知道研究人員利用改變滑鼠游標的形式加大了操作難度,他們需要對滑鼠進行修正才能成功點擊目標。志願者被分成兩組,一組在練習與測試之間擁有充分的睡眠,而另一組則不睡覺。睡覺的一組大腦電波強度遠大於了另一組人,而他們第二天的表現也出色很多。
這到底意味著什麼?托諾尼推測慢波睡眠其實削弱了所有神經之間的聯系。聽起來很有悖常理,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自我保存。「總的來說,大腦消耗整個身體20%的能量。」托諾尼解釋道。大多數能量用於神經元的連接,而你學習得越多便擁有越多的神經鍵。「因此最後,如果你的神經鍵非常強大,證明你運轉大腦將消耗更多的能量。」托諾尼說:「或許是另一個20%.」然而幾天後,大腦中一些新的神經鍵需要更多的能量而身體或許不能給予。因此其中一些神經線連接將會變弱———這被猜測是在慢波睡眠過程中發生的。這種解釋仍然是個假設,但托諾尼認為他已經擁有了證據。「在慢波行為中,所有的神經細胞都活躍半秒鍾再沉寂半秒鍾。」他說,或許睡眠只是重復修剪並加固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以確保我們在學習新東西的同時不至於忘掉以前學過的。當然,我還無法解釋為什麼這發生在我們不知覺的情況下。或許只是因為在睡覺的時候比較容易操作。
人的一生中,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於睡覺的。剛出生的嬰兒幾乎每天要睡20個小時;即使成年後,每夭至少要睡 6~7小時。 不久前,英國皇家學會會報公布了一則歷史記錄,記敘了17世紀末葉一個特別會睡覺的人,名叫塞謬爾. 希爾頓。希爾頓 身體結實健壯,並不肥胖。1694年5月13日希爾頓一覺睡了1個星期,周圍的人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能喚醒他。1695年4月9 日,希爾頓及大睡起來。人們請來醫生給他放血,用火熏燙,施以各種刺激。可是全然無用。希爾頓這一次睡了17個星組, 到8月7日才醒來。 與此相反的是,有些人的睡眠時間卻少得出奇。美國《科學文摘》雜志載文介紹了一個每天只睡兩小時的人。他名叫列 奧波德·波林。每天又睡兩小葉的波林並不是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他象一般人—樣安甜地入睡。而且波林白天要連續 工作10小時,從不感覺疲勞或頭昏眼花。據波林自己回憶,在他五六歲時,每晚只睡6小時,而其他孩子在這樣的年齡至少要睡10小時。 不管睡眠時間長短如何,睡覺看來是人必不可少的行為。這一點似乎已為眾多的研究人員所接受。但是,科學家們至今還不能確切地回答人為什麼要睡覺的問題。睡覺的功能成了腦科學中一個引人入勝的謎。許多研究人員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最普遍的觀點認為睡覺是為了消除體力的疲勞,彌補一天勞累的耗損。「體力恢復」觀點的證據是:在睡眠的最初數小 時內,大腦基底部的腦垂體會釋放出大量的生長激素,這種生長激素能促進體內蛋白質的代謝,從而促進體內組織的生長和修復。倫敦臨床營養、代謝研究組織的彼得·加里克博士對此持否定態度。他認為:對體內蛋白質代謝影響最大的是飲食。 進食時組織蛋白質就增加,而禁食時則下降。蛋白質代謝在夜間變化的主要原因並非是睡眠本身,而是人們在夜間不進食。 加里克認為,一個人不管從事何種體力或腦力勞動,不管疲勞程度如何,即便一連8~11天不睡覺,身體功能仍無損害。 研究人員在一項睡眠實驗中檢查了3~5天不睡覺的人的尿液,發現這些人的尿液中氮的含量變化不足百分之一。氮是體內蛋 白質代謝的天然指標,由此可以判斷,這些受試者的生理功能並未下降。此外,那些自願減少睡眠達兩個半小時的人,在一 年以後並無任何病態表現,也沒有因睡眠減少而在白夭疲憊不堪。 最有說服力的觀點要數美國波士頓精神健康中心睡眠實驗室主任哈特曼教授。他認為,睡覺有兩個功能:第一是消除 體力疲勞,第二是消除精神疲勞。而消除體力疲勞在他看來是無容置疑的,而消除精神疲勞的功能則是近年來他在研究短睡 眠者中發現的。哈特曼曾將每晚只睡4小時的短睡眠者與每晚要睡8~9小時的長睡眠者作一比較,他發現短睡眠者和長睡眠 者在生理上沒有什麼差異。他們的身高、體重,甚至智力都是相同的。而他們各自的心理狀態卻有很大區別:長睡眠者總是 憂心忡忡,而短睡眠者卻極為樂觀。哈特曼認為,消除體力疲 勞主要發生在睡眠初期的所謂慢波睡眠中,即從瞌睡、淺睡到 深睡這段時間內以及深睡以後的慢波睡眠中。短睡眠者和長睡眠者幾乎以同等的比例經歷了漫波睡眠。而恢復精神疲勞主要 發生在深睡以後的快動眼睡眠期。由於長睡眠者比短睡眠者有過多的憂慮,他們需要恢復精神疲勞的時間比短睡眠者長;而 短睡眠者則恰恰相反。哈特曼認為:這正是每天只睡兩小時的波林的睡眠中未出現快動眼睡眠的原因所在。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睡眠的主要功能是恢復大腦的疲勞。他們列舉了海豚的睡眠事實。有一種海豚可以在清醒狀態下使 身體休息,但是它們仍需睡眠,睡眠的方式很奇特:在一小時內輪流使一半腦子睡眠,另一半腦子保持清醒狀態。據測定, 這一半睡覺的腦子是以深睡眠為主要睡眠方式的,由此看來,海豚的睡眠主要是恢復大腦的疲勞,而與體力恢復無關。海豚 在睡眠時,身作依然在水裡游弋。 英國劍橋大學實用心理學專家威爾金森博士對海豚的例子不屑一顧。他認為:動物的睡眠模式不能說明人的睡眠,動物和 人的進化環境不同,各自的睡眠機理當然有能相提並論。威爾金森等人發現:在禁止睡眠的實驗初期,不眠者仍能隨著旭日 東升而精神振奮,在許多方面與平時並無差異。據統計,75%的人在一夜不眠之後,用腦電圖反應正常。即使在長期的禁止 睡眠的實驗中,受試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也未見失調跡象。 有一種觀點走得更遠,認為人的睡眠根本沒有恢復體力的作用,僅僅是人們打發黑夜的多餘的本能行為。 以上數種觀點究竟孰是孰非,目前還難以定論。由於腦內控制睡眠的神經環路極為復雜,這就給揭示睡眠的秘密帶來了 很大的困難。
4. 為什麼人家說晚上十一點到一點前一定要睡覺
通常晚上十一點到一點是肝臟排毒的時間,所以只有你進入睡眠,肝臟才能進行正常的排毒,如果長期熬夜,會造成肝臟疲憊的。所以要盡量早入睡,不要熬夜。
5. 為什麼晚上要10點多睡覺 怎麼老是睡不著 誰能幫我想想辦法 讓我更快的睡上安穩覺
晚上10點是理論上身體機能需要休息的時間,當人長期超過這個點睡覺會導致身體和精神狀態變差。但大部分年輕人還是超過這個點睡覺的。
以前看過一個研究報告,其實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有各自的生物鍾,只要保證不過份晚(如像我這樣每天12點後)並且每天休息時間8小時以上,基本上是沒問題的。
但是如果你自己都覺得因為睡眠不足而狀態不好,那的確需要調整。以我的經驗來說有個很實用的辦法,白天到晚上8點之前,在不影響工作的狀況下,可以通過增加體力消耗(工作量、家務、運動)的方式讓自己在8-9點之間是疲憊的,然後洗個舒服的澡,上床,睡得著就睡,睡不著聽音樂聽電台聽有聲小說之類不是很吵的東西,吸引不了全部注意的話可以同時神遊想想別的任何事(瑜伽里的方法是對大自然的冥想)……也許需要一天,也許一個月,但是久而久之你回養成10點上床睡覺的習慣。
不要要求自己立刻就做到,越刻意越睡不著的
6. 為什麼要十點睡覺
正常睡眠時間是八小時最好的睡眠時間應該是晚上9.30------第二天凌晨5.30分身體器官工作表一覽-------為了健康請看 一、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二、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三、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Medicine,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五、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六、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 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7. 為什麼母親叫我今天晚上十點半之前必須睡覺,明天早上必須十點半以後才能起床
你的媽媽叫你今天晚上10:30之前必須睡覺,可能是現在沒有上學,你的媽媽就叫你可以睡到早上的10:30,讓你睡好了睡足了,白天才會更有精神。
8. 晚上十點前一定要睡覺,因為身體恢復的快不是嗎
不是的,不是身體恢復得快,而是身體在晚上睡覺的時間,排毒。在你睡覺的同時,你的身體的內臟。自行的在排除毒素。早睡早起,自古以來,就有這么一說。但是年輕人,是沒有這種概念的。只有老人,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