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釣到大魚第一時間要把桿子立起來
『壹』 釣到大魚是該直豎魚竿與地面呈直角,還是與地面兩邊平行拉
基本都是豎著的,要是魚直直往外面拉就橫著往側面拉 這樣能增加魚調頭的概率,我釣大青魚.鱘魚都是這么做的,要是一直往上拉你可拉不過它
『貳』 台釣溜大魚怎樣持桿
一手握住桿子底部,另一隻手向上距離十到二十公分的位置托住桿子。剛中魚的時候不要把桿子舉起來,桿子立起後頂在腹部溜,魚往外沖的時候放低身子甚至可以單膝跪下來溜魚,直到把魚溜到自己往水面上來了再舉起桿子。
『叄』 盛夏是釣大魚的黃金時節,夏季野釣大魚要遵循哪些原則
盛夏是釣大魚的黃金時節,夏季野釣大魚要遵循哪些原則?
夏天是雙魚成長發育的關鍵時節,各種魚類進餐慾望強烈,就餌較猛、魚吃口大好,恰好是垂釣大魚的黃金時期。爆護或是空軍,全看釣魚愛好者們的水準多少了。為了能幫助釣魚愛好者們釣到大魚、多釣大魚,甚至常常爆護,下邊小編就把自身經過多年實踐總結出來的,夏天野釣大魚需要遵循的原則,分享給大家。
原則一、要選擇相對低溫天出釣
垂釣大魚時,漂像會假口漂像、試餌漂像和入口漂像三種,一定要勇於排掉假口漂像和試餌漂像,去抓真真正正的入口漂像。魚的個人越多,真實的入口漂像就會越穩重,並不像小雜魚那般毛毛糙糙,火箭彈口層出不窮。
1、入口漂像
大魚十分奸詐,習慣性地觸餌、涮餌,等它覺得餌料安全性後,真實的吃口卻常常較為立即,反映在魚漂上關鍵有黑漂、大頂漂、大頓口和拖漂四種漂像。黑漂是最常見的漂像,這也是大魚吞噬餌料後,立即行走而加入黑名單魚漂,黑漂以前通常伴隨魚漂啟動、發抖,或是小幅度上頂。
大頂漂也比較普遍,從來都是一直把魚漂抵到漂肚的那類,這也是大魚吞噬餌料後上調,擔負了鉤餌和鉛墜的凈重,意見反饋到魚漂上便是大頂漂;大頓口漂像也經常發生,這也是大魚用勁往下吸餌,或是是就餌後搖頭晃腦造成的;拖漂的狀況發生特別少,卻也是大魚真實的入口漂像,這也是大魚就餌後橫著拖拽釣組,造成魚漂移動行走,通常伴隨一定的魚漂上頂或是往下拉。
2、抓口起竿
懂了大魚的真正入口漂像,也知道大魚有效嘴觸餌、涮餌的習慣性,在抓口時就需要分外處事不驚,勇於放口,直到發生真正入口漂像時,再起竿刺魚,那樣上魚率才高,刺魚才牢固,而不會錨魚跑魚,攪了打窩。
3、遛魚抄魚
中魚後,要在第一時間把釣竿立起來,以防導致拔河賽情況。假如大魚外竄,就上下倒桿,增加魚嘴的疼痛感,盡早把魚牽回來。遛魚時,要一直緊綳釣竿和釣組,根據總體線組的弓力和抗拉力來遛魚。遛翻大魚動則必須30min、40min,要處事不驚、細心遛魚,不必生拉硬拖、急切抄魚,造成切線跑魚,直到把大魚遛翻,再從剁椒魚頭掄起,穩本地抄魚入戶口。
以上就是夏季野釣大魚要遵循的原則,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共同提升釣魚技巧,謝謝了
『肆』 釣大魚的提桿及遛魚技巧
提桿早了,尤其是釣草魚鯉魚時當浮標黑標時千萬不可立即提竿,黑標後心中暗念123到3的時候提竿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了(本人初釣養殖塘時也因此跑魚多多)
『伍』 釣魚中了大魚.魚竿要豎立
中了大魚,魚竿用力往上提,當魚提出水面,或者能夠看到魚了,人就往後退,慢慢的把魚拉到水邊,用抄網將魚抄起來,一般大魚的話,要人幫忙的。還有一個重點,當起竿時,發現力量很大,就要穩住,勻速用力往上提,不可太大力,容易斷竿,線,或者鉤。魚左右跑的時候,你就穩住隨它左右擺動。如果魚往水中央跑,那就要用力把它拉回來,不能讓他往水中間跑,那樣很容易脫鉤的,如果魚太大,往中間掙扎時,你拉不回頭,那脫鉤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特別是手竿,更容易脫鉤,如果是海竿,那就沒事,可以放線。一般的大魚,你要記住,要穩,不要急著拉上來,要同它玩。消耗它的體力,等它沒力了,再拉上來。魚一般把它的頭拉出水面幾次,嗆幾口水,就沒力氣了。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陸』 手竿釣大魚技巧 五個小技巧教你怎樣手竿釣大魚
1、豎竿子。
大魚上鉤後應當立即讓釣竿弓起來,在豎釣竿的時候要注意方法,否則魚兒朝前方逃竄的時候,釣竿就容易和魚兒呈現拔河的狀態,如果魚兒體型稍大猛然發力,很容易出現切線跑魚的悲劇。
其實在大魚上鉤後,我們在上豎讓釣竿弓起的時候可以順勢往左或者往右擺動,把魚兒往斜方牽引,會比弓竿時直接把作用力往後拉扯效果更好,也更容易改變魚兒逃竄的方向,如果能第一時間內把魚兒牽引到側方,就相當於成功了一半。
2、順力牽引,絕不對抗。
通常大魚中鉤之後,我們往側面牽引的時候,魚兒察覺到側方有拉力,就會掉頭往相反方向游動,我們可以順勢把魚兒往右方帶,在反復多次溜魚之後,魚兒的力度會被漸漸的消磨掉,魚兒已經沒有力量來主動調轉方向了。
此時我們就可以牽引著魚兒溜大彎,期間魚兒可能還會時不時的進行蓄力猛然掙扎,千萬不要以為魚兒沒有了勁道就強性和魚兒對抗,假如說魚兒朝突然朝右方掙扎的時候,我們不要反方向朝左方拉動釣竿和魚兒對抗,很容易斷線跑魚。
3、釣大魚的時候竿子絕對不能打滿,因為中魚後魚都是往深水扎,竿子拋的太滿基本立不起來,瞬間就拔河斷線。
4、釣大魚時釣位的周邊環境非常重要,在溜魚的時候需要有寬敞平坦的空間,有必要的話最好把釣位附近修整一下,以防萬一。
5、抄網的時機要把握好,不要太早入水,等魚兒徹底無力抵抗的時候再抄魚,尤其是使用雙鉤釣組的,如果魚兒進抄網的時候突然掙扎,空鉤很容易掛到漁網,出現意外。抄魚要從魚頭這邊抄,不要抄尾巴。
『柒』 釣魚正確的提竿方法
提竿時機,是釣技中非常難掌握的一環,也是釣魚成敗的一環。提竿的最佳時機,是魚兒攝食入口將要遊走的一剎那。若錯過這一時機則會失於「早」或失於「晚」。
有位師傅曾經對我說過,當浮標出現有效吃口信號後,嫻熟地操作一套的連貫動作,在競技或野釣當中才能夠獲得很好的收獲,經驗是:首先要了解各種魚的習性與吃鉤方式和對提竿時機有影響的諸多因素,經過長期的垂釣實踐,無數次從「提空失誤」中去摸索、體驗,從而逐步地掌握其技巧。總結以下幾點共享:
1、見魚有吃鉤跡象時,身體前傾同時手握竿向前推。比如常見的幾種漂相:送漂,漂向上升,這是魚吞鉤後抬頭、上浮產生的現象。悶漂,漂向下沉。這是魚吞鉤後溜底游去所致。漂移位(或變向),漂不送不悶,只是平行地移動。這是魚吞鉤後原地調轉方向,或緩慢地向前、向後滑行。漂又送又悶,連續點動、上下抽動或左右顫動。這是魚吞鉤後裹食釣餌牽動魚線所致。
2、一旦吃鉤,用手腕的力迅速提竿,應做到輕、快、手腕抖動有力、動作幅度一定要小。如果來不及做准備動作,就身體前傾的同時提竿。刺魚動作過輕,則無法鉤住魚嘴,容易跑魚;動作過重,則夠破魚嘴唇造成跑魚,或者增加魚的疼痛感,魚掙扎力度過大,造成脫鉤、破唇。因此刺魚要迅猛,點到而止。
3、中魚時,順勢繼續提桿,將魚帶出窩。以免攪窩,驚嚇窩內的魚。要輕輕地在魚還沒有感覺痛(就像護士打針那樣輕巧),刺魚動作輕,魚還沒有掙扎就被帶出魚窩,操作也輕松。帶魚時不能過激,並感覺下魚的分量(俗話叫稱魚)。
4、一旦魚感覺不妙發力的時候,此時也不要手軟,及時一手托住竿的底部盡量往下壓,一手扶住竿的上部往上舉(兩手的距離大概50~60公分左右,具體操作是要依據魚的大小、竿長及身高自行調整),立刻把竿抬起與水面呈直角。這一步也是考驗竿的關鍵,也是提竿起魚的關鍵。如感覺竿、線受不起,就只有丟失手繩了。
5、中魚提竿後,如果魚大要及時向後退步,一旦魚發力好有迴旋的餘地。同時也可以借力用力的方式與魚進行周旋:比如八字遛魚、來回倒竿溜魚、抖動手竿溜魚,通過綳緊桿稍及線組、嗆水等方法消耗魚的體力,待魚乏力後用抄網抄魚,避免斷線斷竿的現象發生。如果魚翻肚了,可准備拿抄網抄魚。
6、最後,竿子基本直立,這個時候,個人認為操作不當,是最易斷竿了,若魚竿已直立,此時的魚竿承載力基本全在第一節,其二節作用都不大,這個時候的力度不要向上頂,因為此時的竿子成大概「問號」形狀,要保持有向後的拉力,不能因魚不出水面,而消除向後的力量,直接將魚竿向上頂,你非要把魚竿的一節或二節頂成直角彎,哪節稍遜,必斷,道理好像你拿著魚竿直接向牆上懟,是一樣的!
需注意的是:如果魚沒有溜翻之前,千萬不要用大力氣把魚提出水面。魚一旦出水面,必定會驚慌亂竄,一旦把握不住,造成斷竿、斷線跑魚。此外,抄魚不能去兜尾巴,要抄魚頭。這是很多新手都容易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