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春天晚上尿多

為什麼春天晚上尿多

發布時間: 2025-07-11 08:13:11

① 春季六大節氣需要注意三大飲食原則

從這天開始,氣溫慢慢回升,人體內的陰寒之氣也逐漸融化消散,陽氣開始慢慢生發起來,所以,春季六大節氣需要注意三大飲食原則:
立春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進入春季的標志,「立」原本就是開始的意思。從立春這天開始,就算是真正進入春天了。
但是此時春寒料峭,氣溫變化大,人體如果不能對這種變化做出快速調整,就容易被風寒邪氣入侵,因此,這個時候最容易感染流行性疾病;同時,隨著天氣轉暖,各種病毒、細菌會快速繁殖,肝炎病毒也會有機可乘,因此,春季養生宜養肝。
雨水
雨水節氣到來後,降雨量開始增多,天氣進一步轉暖,人體的肝陽、肝火、肝風也會隨著陽氣生發而繼續上升,如果此時不能實時對肝氣進行疏泄條達,便會影響脾胃的健康。這也是為何我們春天喜歡發脾氣的原因,也就可以理解憂鬱症為什麼容易在春季發作。此時,養生要根據春季陽氣生發的特點,注意扶助陽氣,同時還要保護脾胃健康。
驚蟄
所謂驚蟄,就是春雷一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下冬眠的小動物們。這一時節,人們身體中的肝陽之氣繼續上升,陰血開始略顯不足,此時養生最宜養陽補陰。
春分
春分這天白天和黑夜是一樣長的,因此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說法。這時的養生要注意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我們身體的各種功能,將身體保持在一種相對和諧平衡的狀態。另外,春分前後人們最容易出現「春困」的現象,為了不影響工作和學習,睡眠可適當調整,也要多吃一些對抗「春困」的食物。
清明
對養生來說,清明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此時氣候變得潮濕,人體會出現疲倦嗜睡的感覺。天氣冷暖變化大,會使白喉、猩紅熱、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發作,也是高血壓的易發期。因此,此時養生宜調和陰陽,扶助正氣,採取綜合調養的方法養生。
穀雨
春季里最後一個節氣,此時雨量增多,空氣濕度增大,如果不注意,會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各種神經痛正是此時最容易發作,為人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不便。
此時養生應需順應時令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飲食宜綜合調養,保持內外環境的平衡協調,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進而預防疾病的侵擾。
針對以上六個節氣的氣候特點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我們總結出春季飲食養生原則:
原則一:春季養陽,重在養肝
(1)要掌握好平衡的原則,注意營養均衡,不挑食不偏食。應盡量多食用新鮮蔬果和一些高維生素、高礦物質、低脂肪的食物,減少辛辣、油炸、煎烤食品。
(2)春季養陽宜選擇辛甘發散之物,不宜食酸收之味。應盡量多食用一些像蔥、香菜、花生、大棗、豆豉等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食物。
(3)順應春升之氣,宜多食溫補陽氣的食物。早春時宜多食韭菜、蔥、姜、蒜、洋蔥、芥菜、香菜等性溫味辛的食物,有利於抑殺細菌;晚春時則應多食菠菜、薺菜、芹菜、蕎麥、菊花苗、萵筍、蘑菇等清解里熱、滋養肝臟的食物;水果可食用甘蔗、梨、香蕉等。另外,春季易上火,可自製清火茶飲,如煮些綠豆湯、菊花茶、蓮子心茶等。
(4)春季多風乾燥,宜多喝水少飲酒。早春時天氣較為寒冷,肝陽難以開發,少量飲酒具有通經、活血、化淤的作用,進而達到肝臟陽氣生發的目的,但切忌不可貪杯,否則容易傷肝。
原則二:春季宜養脾氣
唐代百歲醫家孫思邈提出的春季食養原則之一:「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中醫認為,五行中肝屬木,味為酸,脾屬土,味為甘,木勝土,春天肝氣旺盛,容易傷及脾臟。根據「食甘健脾」原則,春季宜多食甘味食品,少食酸味食品。
所以,春季應注意盡量少食難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幼兒和老人,味酸、辛辣、冷涼以及肥膩之物應少吃,盡量多食白米、糯米、玉米、蜂蜜等食物。
原則三:營養均衡,防病保健
春季陽氣生發,萬物復甦,各種病菌和微生物開始大量繁殖,成為疾病的易發期,若能均衡營養,人體體質得以增強,便能達到防病保健的效果。
早春時較為寒冷,人體為了禦寒需要消耗一定的熱量來保持體溫,此時的飲食就應以高熱量為主,高蛋白食物就成了首選,如雞蛋、魚類、牛肉、雞肉以及豆製品等應多食。另外,一些乾果類食物如核桃、花生,還有乳製品也應多食。
氣候由寒轉暖後,應適當增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的攝取,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維生素大量存在於新鮮蔬果中,像春季里常見的山楂、橘子、檸檬、枇杷、櫻桃、柚子等,以及蔬菜中的西紅柿、韭菜、菠菜、胡蘿卜、紅薯、菜花、小白菜等,都應多多食用。
春季相宜的飲食搭配一、春季五穀的飲食搭配
五穀在古代原本是指「黍、稷、菽、麻、麥」五種糧食作物,但到了今天,五穀已經成為各種糧食的統稱了,即現在所說的五穀雜糧。
關於我們老祖宗吃「五穀」的說法,《禮記·月令篇》里早有記載:「春食麥,夏食稷,秋食麻,冬食黍。」老祖宗的這句話里蘊含了關於糧食與季節的飲食智慧,也就是說什麼季節吃什麼糧食,都是一定的。所以,我們五穀雜糧的食用也要隨季節變化而有所調整。
到了春季,由於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較大,人體的抵抗力有所下降。所以,春季的飲食要選擇既有營養,又較為清淡,還有助於散熱作用的食物。並且春季是宜養「肝」的當令時節,飲食中也要選擇平、溫的養肝護脾類食物。五穀雜糧中能滿足以上春季特別要求的種類有很多,如下皆可:
小麥
小麥營養豐富,被營養學家稱為「人類天然的營養寶庫」,不僅營養豐富,還是防病治病的良葯。中醫認為,小麥性涼、味甘,具有養心益腎、和血潤燥、除熱止渴的功效,尤其適合心臟病患者在春季食用。並且小麥還有促進人體代謝,延緩身體衰老,改善肝臟功能等作用,對春季養肝十分有幫助。
另外,進食全麥可以降低血液循環中的雌激素含量,進而達到預防乳腺癌的目的;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動脈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預防作用。
對女性朋友而言,小麥還有很好的嫩膚、除皺、去斑的功效。而處於更年期的婦女則更要多食未精製的小麥,因為小麥可以幫助緩解更年期綜合征。
稻米
稻米,是五穀之長。稻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聰明耳目、補五臟、壯筋骨、通血脈、消煩止渴、止瀉等作用,經常食用能讓人「強身好顏色」。
由於春季氣候較為乾燥,如果每天能喝點米粥,可以有效預防春季口舌乾燥。除此之外,稻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較多,多吃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幾率;稻米米糠的粗纖維分子有助於腸胃蠕動,經常食用可以有效預防胃病、便秘、痔瘡等;稻米可預防過敏性疾病、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症。
玉米
中醫認為,玉米性平,味甘,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還具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功效,是粗糧中特別的保健佳品。
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很高,可預防便秘、腸炎、腸癌等;玉米中的維生素E可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抑制抗癌葯物對人體的副作用;玉米中的麩氨酸能幫助和促進腦細胞呼吸,清除體內廢物,幫助腦組織里胺的排除,具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經常食用玉米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利,尤其是愛美的女士們,由於春季乾燥,皮膚容易乾燥起皺,玉米中的營養素能幫助抑制、延緩皺紋的產生,保持皮膚細嫩光滑。
黃豆
黃豆,俗稱大豆。對於黃豆,民間俗語有言:「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葯連年。」意思就是如果每天能吃點豆類食品,就不會生病。黃豆營養價值極高,有「元素的寶庫」之稱,是豆類中具有最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因此也有「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美稱。
黃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清熱解毒、益氣的功效,因此,春季脾胃虛弱者可經常食用。黃豆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預防心臟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黃豆中的卵磷脂可以增進和改善大腦機能,增強記憶力,具有健腦益智的作用;黃豆還富含有機鍺,可治療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神經衰弱、關節炎等症;黃豆製品如豆腐,可寬中益氣、清熱散血,尤其適用於痰熱咳喘、傷風外感、咽喉腫痛者。
對女性朋友而言,黃豆中富含異黃酮素,它對預防乳腺癌,改善婦女的更年期症狀、骨質疏鬆症等有特效,經常食用還能有效改善皮膚粗糙、頭發枯黃等,具有養顏美容的作用。
但要注意,黃豆及其製品中普林含量較高,痛風病人不宜食用。
黑米
黑米是米中的珍品,素有「葯米」、「黑珍珠」、「補血米」、「長壽米」之美譽,所以在我國民間也有「逢黑必補」的說法。
中醫認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可以治療貧血、頭昏、視物不清、頭發早白等多種病症。
黑米有很強的抗衰老效果,經常食用對於預防動脈硬化有很大的作用;黑米中的鉀、鎂等礦物質還有利於控制血壓,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把黑米當成春季膳食調養的食物,而健康的人則可以通過食用黑米達到春季保健的作用。
薏仁
薏仁,又稱薏苡、六穀米等,是我國古老的葯食皆佳的糧食之一。因為薏仁的營養價值很高,不論用於滋補還是醫療,作用緩和且效果極佳,因此被稱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歐洲薏仁還被譽為「生命健康之禾」。
中醫認為,薏仁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腎、肺經,具有健脾補肺、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的作用。
薏仁含有高質量的蛋白質,並且容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是年老體弱及患病者極佳的滋補食品。薏仁中豐富的維生素B1對預防腳氣病十分有用,其中的硒元素對於抑制癌細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作用,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尤其是對於胃癌和子宮頸癌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對於春季愛美的女性,更應多食薏仁,因為薏仁中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幫助皮膚保持細膩光澤,還具有消除粉刺、色斑,美白皮膚,減少皺紋的養顏功效。
但是,便秘、尿多者及懷孕早期婦女則不宜食用薏仁。
蕎麥
蕎麥又名三角麥、烏麥、玉麥,營養豐富,其中的離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比稻米、小麥都高。而且蕎麥性涼、味甘,是典型的「三降」食品,即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而且蕎麥中的某些黃酮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和降血糖的功效。
但蕎麥中含有多種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所以體質敏感的人在食用蕎麥時要多注意,不可多食。
除了以上食物外,適合春季食用的還有芝麻、燕麥、豇豆、黑豆、豌豆等。
一般情況下,這些食物最適合的調理方式,就是混合搭配麵食和煮成雜糧飯、粥來食用。
以上就是倍領安全小編為您介紹的內容,本網老人安全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老人養生保健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喲,以便讓老人有一個快樂的晚年生活。

熱點內容
為什麼支付寶不能用淘寶購物了 發布:2025-07-11 12:12:37 瀏覽:98
抖音為什麼發布的視頻會變顏色 發布:2025-07-11 12:12:36 瀏覽:987
為什麼奧運會比賽時間那麼晚 發布:2025-07-11 12:11:46 瀏覽:261
時間幣為什麼無法下載 發布:2025-07-11 11:52:07 瀏覽:191
為什麼蘋果系統好 發布:2025-07-11 11:51:12 瀏覽:707
鋰電瓶為什麼時間長不耐用了 發布:2025-07-11 11:50:33 瀏覽:381
為什麼有人會分期買手機 發布:2025-07-11 11:49:53 瀏覽:555
為什麼軟體退出後還在後台運行 發布:2025-07-11 11:43:07 瀏覽:222
為什麼晚上做夢會哭是什麼原因 發布:2025-07-11 11:19:05 瀏覽:345
異性不想加微信為什麼 發布:2025-07-11 11:17:01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