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為什麼不可以是時間單位
① 光年為什麼不是時間單位而是空間單位
因為光年的定義是光在一年中行進的路程。它是距離單位。
與之對應的還有「光分」、「光秒」等。
② 光年是時間單位嗎
是的光年是時間單位,總有些半灌水以為自己懂物理覺得光年是距離單位,根據相對論提出的概念「時空」,時空是把時間和空間看作一個整體,不分你我。在時空概念下,假設你在空間坐標xyz軸上都沒動,此時的你和1小時後的你,在時空里你已經移動了1小時,而這1小時是時空裡面的距離單位。在時空中,空間速度和時間速度成反比,空間速度越快,時間速度越慢,空間速度越慢,時間速度越快。每座一次飛機你就會比你同時出生的人年輕了一點點。簡單的說光年是時空單位。當一個物體達到光速時間就會停止,所以在物體達到光速時,0tC(光速)v,因為時間停止了是0t,0就被省略了就剩下單位時間t了所以可以寫作0tCv=Cvt。因為C是光速單位是vt(單位中包含了時間單位和速度單位),既然光速裡面就包含了時間單位和速度單位,你覺得光年是什麼單位?在時空中空間會收縮膨脹,所以距離不等於時間乘以速度。
③ 為什麼光年不能是時間單位
光年,長度單位,指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離,它是由時間和速度計算出來的,光行走一年的距離叫「一光年」.一光年即約九萬四千六百億公里
④ 光年是距離單位,但是可以表示時間嗎
不可以
距離單位
怎麼能去表述時間呢
舉一個例子
好比天津到北京要(兩小時的車程)
表述的是天津到北京的距離
因為我坐動車半小時就能到啊
我步行的話還有更久呢
所以光年是距離單位
不能表述時間長短
⑤ 為什麼還有人認為光年不能表示時間
光年 長度單位。
基本信息宇宙間的距離非常大,所以只能以光年來計量,光線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稱為一個光年。光速為每秒30萬千米,因此,一光年就是94600億千米。長度單位光行走一年的距離叫「一光年」。一光年約為9.46x10^12km。 更正式的定義為:在一儒略年的時間中(即365.25日,而每日相等於86400秒,一年就是31557600秒),在自由空間以及距離任何引力場或磁場無限遠的地方,一光子所行走的距離。因為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299,792,458米(准確值),所以一光年等於9,460,730,472,580,800米,或5,878,897,915,661.709英里,或5,108,794,455,193.632海里,或約9.46 × 10^15m = 9.46拍米。)
(註:1千米(公里) = 0.6214英里 = 0.540海里;1儒略年 = 31557600秒。)
光年一般是用來量度很大的距離,如太陽系跟另一恆星的距離。光年不是時間單位。在天文學,秒差距是另一個常用的單位,1秒差距=3.26光年。
換算
與天文學中其它常用長度單位的換算:
一秒差距約等於3.26光年;
一光年約等於63,240天文單位。
實例
光由太陽到達地球需時約八分鍾(即地球跟太陽的距離為八「光分」)。
已知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為半人馬座比鄰星,距離約4.22光年。
我們所處的星系——銀河系的直徑約有十萬光年。假設有一近光速的宇宙船從銀河系的一端到另一端,它將需要多於十萬年的時間。但這只是對於(相對於銀河系)靜止的觀測者而言,船上的人員感受到的旅程實際只有數分鍾。這是由於特殊相對論中的移動時鍾的時間膨脹現象。
目前天文觀測范圍已經擴展超過100億光年的廣闊空間(稱為總星系)。
誤用
如前所述,「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但因為帶有「年」字,它常常被誤以為是時間單位,以致於有時會產生誤用。例某些流行歌曲中可能誤用它來比喻時間的長久,如「一轉眼/一瞬間,一光年。」;又如「穿越過幾個光年。」理論依據行星距離地球約190萬億公里(約合20光年),正圍繞一顆比太陽小、溫度比太陽低的紅矮星(代號為"581」)運行。它的質量約是地球的6倍,表面溫度估計在0攝氏度至40攝氏度,與地球表面溫度相當。又訊科學家相信,「581C」的表面溫度大約在0攝氏度到40攝氏度,和地球非常相似,上面很可能存在河流和海洋;如果它是由「大冰球」組成,那麼它的表面可能會是融化的海洋、沒有一片陸地的「水世界」。由於行星"581C"距它的「太陽」紅矮星非常近,所以它的公轉也很快,一年只有13天。因此,如果人類到這顆行星上居住,每過13天就要過一回生日。美國NASA天體生物學專家克里斯·麥凱說:「那
⑥ 光年到底是不是時間單位
光年是計量天體間時空距離的單位,一般被用於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的距離,為9 460 730 472 580.8千米,是由時間和光速計算出來的。 「年」是時間單位,但「光年」雖有個「年」字卻不是時間單位,而是天文學上一種計量天體時空距離的單位。宇宙中天體間的距離很遠很遠,如果採用我們日常使用的米、千米(公里)作計量單位,那計量天體距離的數字動輒十幾位、幾十位,很不方便。於是天文學家就創造了一種計量單位——光年,即光在真空中用去一年時間所走過的距離。距離=速度×時間,光速約為每秒30萬千米(每秒299,792,458米),1光年為9 460 730 472 580.8千米。
⑦ 光年是距離單位為什麼有人非要理解是時間
因為宇宙中傳播最快的東西是光,無論你用眼睛看見還是儀器探測,所接收到的信號都不會比光快,所以當你知道恆星爆炸時,其實那個恆星一年前在9萬多億公里外已經發生爆炸了。光在宇宙中傳播速度最快,決定了光年不單純只是一個距離單位,光年不僅代表距離也反映出時間。
⑧ 光年是距離單位,但是難道就不能作為時間單位使用嗎
光年是距離單位,主要表述的是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經過一年時間的距離,而年是時間單位,即便表述的100光年,也指的是距離達到了100光年,而看到的影響並不是100光年的樣子,而是該光線在100年的樣子,其時間單位也是年,也是以年來作為單位來統計的。
宇宙中天體間的距離非常大,如果以最常見的千米為單位計算非常麻煩,以光年為單位來計量就容易多了。所以把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經過的距離稱為一個光年。
(8)光年為什麼不可以是時間單位擴展閱讀:
雖然光年聽起來很像時間單位,但其代表的距離可是很長的。據科學考察,最近的類地行星距離地球都是以光年為單位。
太陽系外的恆星距離人類太遠了,光都要走很多年,是不可能到達的。所以如果從實用角度說,想移民過去是不可能的。但對於天文學而言,如果人類真的在宇宙中發現還有地球一樣的系統存在,這也是極有意義的,這對於人類了解宇宙、了解其他的恆星系統是非常有幫助的。
⑨ 為什麼還有人認為光年不能表示時間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我們先不去糾結光年可不可以表示時間。我們可以來討論一下如何用光來正確地表示時間。首先光年在定義上是一個距離單位,那我們把它簡化。一光年,就是光行走了一年產生的距離,那我們用「一香分」來表示一炷香燃燒一分鍾的距離。那平常大家會用「一香分」來表示時間嗎?很顯然這是不會的,我們平常會說一炷香,三分之二炷香。實際上,在這里一炷香是一個簡稱,全稱應該是「一炷15cm的香以每分鍾3cm的速度燃燒,燒完所用的時間」。所以類比過來我們可以這樣說:「以光的速度行走一光年所用去的時間。」那麼,簡稱的話,從結構上類比,可以是「一光光年」,然而這里的兩個光可以抵消掉,那實際這個結果就是一年。聽起來可能比較拗口,但是如果把長度單位進行一個改變,這個問題還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我們可以說一光米,一光公里,一光一萬公里,都是可以表示時間的。我沒有去查文獻,但我記得應該是有這樣一種說法,用一光米來表示一個時間單位。
接下來我們可以接觸到一個更有趣的概念。實際上速度(上面特指光速)、時間和長度,在一個穩定的四維空間下,是一個非常穩固的三角結構體,任意兩個單位都可以定義第三個單位。所以,光年其實是作為速度和時間的結合體,他表達的就只能是距離。
以上都在宏觀環境穩定下討論。
⑩ 光年是什麼單位它是時間單位還是長度單位呢
首先你需要了解光年是個長度單位而不是什麼所謂的時間單位,1光年也就是光一年內傳播的距離,光的速度在真空中每秒大約30萬千米,1年約等於3000萬秒,由此可以算出1光年約等於9萬億千米。
以太陽為中心的微弱黃色球體的半徑為1光分。 為了比較,參宿七(左上角的藍色星)和畢宿五(右上方的紅色星)的大小按比例顯示。 大黃色橢圓代表水星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