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暈的時間長是為什麼
A. 為什麼跑步很久之後頭還暈
我們都知道,很多人在運動之後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比如關節酸痛、胃疼以及頭暈等等。
跑步完後出現頭暈頭痛是近期來許多跑友都會出現的問題,有的只是在跑完步後出現,過段時間會緩解,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看看吧!
跑步後頭暈可能原因
體位性低血壓
跑步後頭暈的情況對於跑步者來說比較常見。醫學中把它稱為體位性低血壓,它是由於體位的改變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劇烈跑步運動後你的血管會額外擴張,這時頭暈症狀就有可能產生。因此,我們在跑步訓練結束後就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造成的頭暈症狀。在身體適應並調整過來後,大部分人的這種頭暈現象會很快消失。
溫馨提示:體位性低血壓狀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可以定期隨診。飲食營養方面應給予高營養、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飲食。適當飲用咖啡、可可和濃茶,有助於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改善血管舒縮中樞功能,有利於提升血壓和改善跑步後頭暈的症狀。
身體疲勞
如果在病後過早進行跑步運動,疲勞後進行運動或睡眠不足情況下進行跑步運動或比賽,都會在跑步後引起昏、頭暈、頭痛等一系列症狀。在進行訓練時呼吸節律不好,比如跑步時錯誤屏氣使體內出現供氧不足,也會發生跑步後頭暈的症狀。
溫馨提示:睡眠不好又感覺很累的情況下,適當減少跑步的時間,早點休息,保證睡眠質量也有利於跑步後肌肉的放鬆。
血糖低熱量不足
當頭昏、頭暈等症狀發生在開始跑步一段時間後或跑步後,尤其在外界溫度過高或過冷的條件下出現頭暈症狀時。這頭暈的原因極可能與體內熱量不足,血糖含量降低有關。所以在飢餓狀態下參加長時間的進行跑步鍛煉就容易發生頭暈、無力、出冷汗等就是這個道理。
B. 跑步完,為什麼會頭暈
突然跑,跑缺氧了,或者是空腹,飽飯後沒休息就跑.這都是不科學的跑步方法,做運動前要做准備活動的重要性也在於此,
適當喝些葡萄糖水,跑前慢跑,逐漸增加運動量,這樣會好些的.
長時間的不運動,然後突然的運動,肌肉需要大量的氧氣,肺部的空氣大部分全去了肌肉,腦部的氧氣量不足所以就產生了頭暈的現象!然後你一休息肺部的氧氣就能供上大腦的需求!所以你的那些想像就不存在了
那完全是由於你缺乏鍛煉的結果
和身體素質有關!
這是超負荷運動的結果 建議多鍛煉~
跑步的要領
跑步的動作並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只要身體各部位動作能協調、順暢,不會造成緊張的動作,大抵就是有效的跑步動作了。
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身體姿勢(Posture);而良好身體姿勢的先決條件是具備適當的肌肉力量。一些可以強化肌肉力量的運動如:仰卧起坐、伏地挺身、交互蹲跳、引體向上等都對維持良好的身體姿勢以及獲得有效的跑步動作有益。
標準的跑步姿勢是,頭部與軀干保持正直,身體相當放鬆,抬頭,眼睛正視前方,手臂自然下垂,手指輕握微向身體中線。腳跨步向前踩時剛好是在身體重心的正下方。
初學跑步的人都犯有步幅太大(Over-striding)的錯誤;也就是當腳跨步向前踩時,腳著地瞬間的位置是在身體重心的前方。不論體型如何,每個人都有他適宜的步幅長度。其方法是靠經常的練習與嘗試修正。
其他一些常犯的錯誤動作包:腳踩地時,腳尖向內或向外;身體彈躍的動作過分明顯;手臂擺振太大或成左右方向擺動。跑步動作,應該是力求順暢自然,並且將所有過分強調的動作減至最低程度。
千萬不要用腳尖跑,這是一般初學者常患的毛病。這種跑法,當腳尖每次接觸地面時,小腿肌肉和腳跟鍵承受相當大的負荷,長時間下來,小腿會有疼痛現象。以耐力型的長跑來說,以腳跟或全腳掌著地的方式跑才是合理。
呼吸的搭配對跑者的速度控制相當重要,以筆者的經驗,用步數搭配呼吸是不錯的做法。維持均速時,以4步吐氣、2步吸氣、加速時以3步吐氣、3步吸氣,耗氧量大時以2吐2吸為原則。
強度的控制:
控制的關鍵在於確定最適宜的運度強度(Workload Intensity),也就是所消的配速(Running Pace)。先了解跑步的心跳反應,在予以調整跑步的速度。反覆嘗試,就不難找出適當的速度了。
其公式為:(220-年齡)- 休息時每分鍾心跳 × 75%+ 休息時每分鍾心跳
例:年齡40歲,休息時每分鍾心跳為80次
則(220-40) - 80 × 75% + 80 =100 × 75%+80 =155
即此人最適當的訓練心跳數為155次/分鍾
沒有經驗的跑者,在開始跑步時前段時間因跑得太快,很快的心跳反應狀態超過了其理想心跳數,以至於後半段跑得很辛苦。
因此,對配速控制較差者,可以在開始跑後5分鍾時,測量其心跳反應,再調整其跑步速度,依此方法練習,很快地就可以將配速控製得很好。一般青少年理想的運動心跳數可於每分鍾150-180次之間。
跑步的運動傷害:
常見的跑步運動傷害有:脛骨骨膜發炎、膝痛、肌肉拉傷甚或斷裂、肌鍵發炎或骨折等。發生的最大原因在於運度過度-太多、太急,因此,一定要循序漸進,逐步增強運動功能。
開始時的肌肉酸痛屬於正常現象,原因是肌肉受到新的刺激的緣故,只需跑步方法正確,酸痛現象會逐漸消除。
跑步前後的暖身運動和伸展運動絕不可省略,它除了可預防傷害的發生,也可減低運動後的疲勞感及酸痛。
C. 跑步後頭暈是怎麼回事
每次跑完步都會感到頭暈有可能是身體缺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平時缺乏運動,突然跑步運動之後就會引起血壓上升,從而導致頭暈。建議去醫院做一下貧血檢查,然後平時加強運動,多運動幾次,應該會好很多的。
引起運動時頭昏、頭暈或頭痛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類。
1、缺乏鍛煉者從事激烈運動。平時出現頭昏或頭痛,同時還有臉色蒼白、氣喘、惡心、嘔吐,肌肉抽筋等症狀。這是機體呼器官的功能水平不能適應激烈運動時需要的反應。呼吸節律不好,使體內出現氧不足,也會發生頭暈。有時病後過早參加激烈運動,疲勞後參加運動或睡眼不足情況下參加運動或比賽,都可引起昏、頭暈、頭痛等一系列症狀。應該提出的是,原先在鍛煉時不出現頭昏、無力等症狀的人,而現在出現這些症狀,並伴有食慾減退、睡眼不佳,氣短、多汗、血壓增高和運動成績下降等現象時,就應該引起警惕。
2.體內熱量不足的表現。當頭昏、頭暈等症狀發生在鍛煉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或鍛煉接近結束時,尤其在外界溫度過高或過冷的條件下出現這些症狀時,其原因可能與體內熱量不足,血糖含量降低有關。所以在飢餓狀態下參加長時間的鍛煉就容易發生頭暈、無力、出汗等就是這個道理。
3.由於一些疾病引起的。患慢性鼻炎、鼻竇炎,內耳疾病、貧血、高血壓的人,在運動時可出現頭昏、頭暈或頭痛。在青少年中,尤其女青少年,運動時出現頭暈、臉色蒼白、心慌等症狀時,常常與血色素較低有關。對這類原因引起的頭昏、頭暈等症狀,主要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病因。
D. 跑步出現頭暈是什麼原因
跑步後頭暈,也是運動相關性頭暈。如果患者平時不喜歡運動,在運動之後,比如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身體的耗氧量會增大,頭部的不耐受會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跑步之後,大量的汗出或者低血糖,也會出現頭暈的症狀。如果大量的汗出,會造成血容量不足,如果沒有在跑步之前飲水,會造成腦的供血不足出現頭暈。如果頭暈的同時伴有心慌、汗出,考慮低血糖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應該准備好吃喝的小食品補充血容量、補充能量。
E. 跑步後暈倒是怎麼回事
血管減壓性暈厥又稱迷走反射性暈厥或單純性暈厥,其發病率占各類暈厥的首位。情緒波動、精神刺激或競賽傷痛等因素可通過迷走神經反射誘發短暫的血管擴張,使回心血量及心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發生暈厥,通常見於年齡較輕或比賽經驗不足的運動員,以女性多見。運動員在傷病恢復期、過度疲勞以及停訓後突然參加高強度的訓練或比賽時易發生此類暈厥。前驅症狀包括眩暈、出汗、惡心、面色蒼白、肢體發軟等,上述症狀持續數十秒至數分鍾後出現LOC,數秒至數十秒後可自行蘇醒。體檢無器質性疾病,無後遺症狀。重力性休克性暈厥當運動員進行以下肢為主的運動時,下肢肌肉耗氧增加、毛細血管擴張,如果劇烈運動後驟停,會使大量血液淤積在下肢血管中,腦供血不足,引發暈厥,多見於田徑比賽項目。前驅症狀包括頭昏眼花、無力、惡心、面色蒼白、四肢發冷,嚴重者可暈倒。體位性低血壓性暈厥由水平位突然變為直立位時,肌肉泵功能及血管調節功能障礙可致血液淤積於下肢,出現一過性腦缺血,多發生在游泳比賽後。突發LOC,無前驅症狀。發作性肌無力又稱突發性無力,是指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反應閾值降低造成四肢抗重力伸肌的暫時性損害而出現猝倒,多見於劃船比賽。運動員在完成比賽幾分鍾後出現虛脫無力,繼而暈厥,暈厥持續時間短,僅幾秒鍾。原發性意識喪失由於腦幹部網狀組織缺氧和低碳酸血症引起神經傳導方向異常而出現的暈厥,往往發生於激烈比賽和大強度訓練後,如長距離賽跑。發作前伴有意識模糊,LOC程度較深,暈厥持續時間較長,清醒後不能記憶比賽最後時刻的情景,蘇醒後可伴有神經系統症狀如失語等。過度換氣綜合征所致暈厥由於呼吸過度或呼吸急促時體內二氧化碳排出過多,可導致呼吸性鹼中毒,從而引起腦毛細血管收縮,腦細胞缺血缺氧,甚至暈厥。在潛水及游泳前為閉氣作準備而採取的過度通氣,可致暈厥,這是運動員溺死的主要原因。低血糖性暈厥運動性暈厥中較常見的類型,多見於長距離運動項目。有低血糖病史者運動時易誘發低血糖。前驅症狀包括飢餓感、無力、出汗、頭暈、心動過速、神志恍惚等,補充葡萄糖後意識可迅速恢復。心源性暈厥由各種心臟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冠脈畸形、冠心病、心肌炎、心臟瓣膜性疾病、馬凡綜合征、竇房結動脈狹窄、預激綜合征、長QT綜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導致的心搏量減少、腦缺氧,繼而出現暈厥,是比較危險但又十分常見的一類暈厥,可見於足球、籃球、自行車、網球、冰球、馬拉松等項目。腦源性暈厥在運動時腦部血管發生一過性廣泛缺血而出現的暈厥,見於患有腦血管先天畸形、粥樣硬化、高血壓和頸椎病的運動員及教練員。發作時多伴有頭痛、眩暈、嘔吐,有時出現失語、輕偏癱和視力減退等症狀。中暑昏厥運動時體內產熱較多,而由於外界環境溫度高,人體體溫調節能力下降,導致體溫升高和多器官功能障礙,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此外,大量出汗脫水、體內水、電解質失衡以及血容量減少,也可導致暈厥。該病多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發生,多見於長跑、馬拉松、越野跑、自行車和足球等項目。運動員在夏季進行訓練和比賽時易出現頭昏、頭痛、胸悶、口渴、惡心、嘔吐、心動過速和肌肉痙攣等症狀,此時如未採取降溫措施,可出現暈厥甚至死亡。胸內和肺內壓力增高所致暈厥舉重過程中由於長時間憋氣用力使胸腔壓力增高,左室充盈障礙,血壓下降,腦血流減少,進而出現短暫的暈厥。
F. 跑步的時候,會頭暈缺氧,這是為什麼呢
跑步後頭暈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正常跑步後是不會頭暈的,但是也不排除頭暈的可能性,跑步完不建議馬上停下來說著坐著躺著,跑步完堅持走動10分鍾左右,使得體能由於劇烈運動後供血不足等狀態恢復正常。如果跑步時感到頭暈,應該立即停止運動,繼續健身,可以會出現休克等危險。情況較為嚴重的時候,盡快到醫院就診。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G. 為什麼我跑步會頭暈
可能有極少跑步,血糖較低,姿勢不對,脫水等原因。
極少跑步,針對於很少跑步,經常不運動的人來說,跑步後頭暈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這是因為由於身體機能長期處於穩定狀態,所以導致體內各類器官功能比較弱,稍微一劇烈運動就有可能出現這類現象。
血糖較低,血糖濃度低對喜歡鍛煉的一類人群來說也會發生這種頭暈問題,具體表現在,天氣即便不是很冷,血糖濃度低的人稍微一運動,就出現全身發冷,身子容易著涼等各種問題,建議及時補充血糖為好。
脫水因素,有時候也是因為我們正常生病了,皮膚脫水,體內水分不足導致,多喝點水就行了。
姿勢不對,跑步的姿勢,我們也要掌握好,不能亂跑,我們可以學學那些運動員們跑步,一般而言,他們的姿勢是最符合標準的。
拓展資料
跑步前
人體各內臟器官及四肢從相對靜止狀態到較緊張活動需要有個適應過程,因此,人在進行跑步前同樣要作適當的准備活動,使機體生理機能能夠在動的情況下協調地工作。如果跑前不做准備活動,長跑時往往會發生關節韌帶、肌腱扭傷。特別是一起身就進行緊張的跑步,更易發生。跑步前一般可做以下幾節准備活動:
(1)站立,兩手叉腰,交替活動踝關節;
(2)半蹲,兩手扶膝活動膝關節;
(3)兩腿交替高抬腿,活動髖關節;
(4)兩手叉腰旋腰,活動腰部;
(5)一手扶持,依次前後踢腿、活動髖、膝關節;
(6)前後弓箭步壓腿;左右壓腿,牽扯腿部韌帶;
(7)上體前後屈以及上肢的輕微活動等。
只有正確的姿勢才能讓你跑得快,效率高,而且不易受傷。消耗脂肪的關鍵之一是盡量用接近你的無氧界限(無氧閾)的運動強度跑步,而正確的姿勢能使你無需浪費額外的能量就能達到這個強度。
跑步後
1.不蹲坐休息
健身運動後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迴流,影響血液循環,加深機體疲勞。該情況多見於那些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如長跑。正確的做法是在每次運動結束後,多做一些放鬆、整理活動,如慢行,舒腿等。
2.不在大汗淋漓時洗冷水浴(或游泳)
運動後大汗淋漓時,體表毛細血管擴張,體內熱量大量散發。此時若遇冷水則導致毛細血管驟然收縮,易使身體的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疾病。
3.不「省略」整理活動
每次運動後感覺心力俱乏時,應適宜的放鬆,如徒手操、步行、放鬆按摩等,會有助於消除肌肉的疲勞,快速恢復體力。
4.不貪吃冷飲
運動時會損失大量熱量,急需補充無可非議。但運動後人體消化系統仍處於抑制狀態,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瀉、嘔吐、並易誘發胃腸道疾病。
5.不立即吃飯
在運動時,全身的血液進行重新分配,使得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也大為減少,若在運動後不經休息立即吃飯,就容易引起人體消化系統的紊亂和功能性失調,易得病.
6.不吸煙
運動時人的呼吸加速,機體要保證足夠的氧氣攝入量。如果運動後立即吸煙,將會使肺內含氧量減少,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頭昏、乏力等現象。
7.不宜驟降體溫
如果室外溫度較高,運動後會感到燥熱難耐,倘若此時立即走進空調房間或風口納涼小憩,會打破正常的生理調節機能,使生理功能失調,易得感冒、腹瀉、哮喘、風寒痹痛等疾病。
8.不宜馬上洗熱水淋浴
健身運動後,體內大量血液分布在四肢及體表,若此時馬上洗熱水澡,就會增加體表的血流量,引起心臟、大腦供血不足,有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跑步
H. 為什麼一跑步就頭暈
跑步後頭暈是如下幾個因素導致:1、最常見的因素是低血糖反應,跑步是一種負氮平衡的狀態,此時體內分解代謝增加而攝入減少,分解時會動用體內三大營養物質例如脂肪、蛋白質和葡萄糖,最先消耗的就是葡萄糖,當消耗過量的糖原又沒有及時補充時會出現低血糖反應,當血糖小於3.9mmol/L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頭暈、頭疼等一過性低血糖的臨床症狀和反應。2、跑步時頭暈最常見的原因還有供血不足,在大腦血管供血不全的時候會因為跑步而發生頭暈、眩暈伴隨眼前一過性黑蒙、周身乏力等臨床症狀。3、跑步時頭暈還和乏氧有關,在肺功能不全、肺動脈高壓、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等一系列肺功能不佳的患者中,跑步時因為供氧不足產生大腦乏氧而導致頭暈。」
I. 跑步之後頭暈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辦
在這個全民減肥的時代,跑步是非常好的有氧運動,減脂速度較快,且有利於心肺功能的提升,是健身、減肥愛好者們的「寵兒」!
但跑步並不像健步走那樣適用性強、上手快,很多人難以堅持跑步,且強行跑步後會出現一些身體不適,而頭暈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下面就介紹一下跑步頭暈的3大原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低血鈉、低血鉀導致頭暈不適
長時間的跑步或跑步環境溫度較高都可能造成大量流汗,不僅使身體丟失水分,也會造成電解質的流失,而最常見的就是由於低鈉血症,不僅會造成的頭暈,如不及時救治還會造成腎臟功能損壞,輕則人會腹瀉、頭暈、抽筋,重則會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死亡!此外低鉀也會使肌肉興奮度異常,不利於運動狀態的保持。
因此,如果要在高溫環境中長時間跑步的話,不僅需要補充水分,也要補充電解質,建議選擇低滲或等滲的運動飲料,能夠快速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糖分,而高滲透壓的運動飲料含糖量較高、補水速度較慢且熱量較高,應當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
2、低血糖與貧血導致頭暈
低血糖不只是糖尿病人的專利,也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比如沒吃早飯、過於瘦弱或是運動量過大!很多剛開始健身的朋友並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素質,運動量過大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消耗殆盡,而肌肉量低下、其中的肌糖原儲備不足,無法及時支援血糖,從而導致低血糖發生!建議經常出現低血糖的朋友們不要劇烈、長時間運動,也要注意增肌,此外,運動前應當補充能量,如麵包、大棗等體積小、能夠快速釋放糖分的食物!
而鐵在人體內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形成紅細胞,輸送氧氣至肌肉。當鐵含量不足時,就容易導致缺鐵或貧血,影響跑步者的表現。很多妹子本身就常四肢發涼、口唇蒼白,很可能已經存在貧血症狀只是不自知而已!而跑步耗氧量大、對心肺功能要求加高,很可能讓貧血或缺鐵的朋友們因缺氧而出現頭暈!建議經常頭暈、手腳冰涼、口唇指甲及結膜蒼白的朋友多吃紅肉、動物及肝臟,如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補充鐵劑!
3、低血壓導致頭暈
我們在跑步時,血管擴張、肌肉緊縮、心臟泵血加速,這一過程既滿足了跑步的能量需求又加速使血液迴流到心臟中,加大靜脈回心血量,可以增加跑步所需要的氧氣量。而當長跑到達終點後,腿部活動幅度瞬間下降,導致心臟失去了肌肉輔助泵送血液的有力支持,導致停留在四肢的血液較多,引發血壓降低,出現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建議跑步結束時應當逐漸放慢速度,從快跑過渡到慢跑、再逐漸過渡到快走、慢走直至停下腳步,切不可瞬間降速!
除了以上3大原因外,患有心肺疾病的人群不建議跑步,如在跑步過程中感覺不適,應及時停下休息,並到人群集中的地帶,防止危急情況發生時無人求助;
而體重指數過大(BMI大於28)的朋友們應當從健步走逐漸過渡到跑步,否則對關節負荷過重、反而可能導致運動損傷發生;此外,跑步前一定要做足准備活動,建議8~15分鍾左右,之後在開始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