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時間為什麼能讓人懂得珍惜

時間為什麼能讓人懂得珍惜

發布時間: 2022-08-11 16:14:51

Ⅰ 為什麼人要珍惜時間

也許有的事情可以重來,但時間是不可能重來的,因此要珍惜時間,因為它一去不返,而且是匆匆而過

Ⅱ 我們為什麼要珍惜時間

時間隨著鍾表的滴答聲流逝,一去不復返,失去了將不再擁有,異常珍貴,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能虛度光陰。

因為人生是由時間組成,生命的多少也是由時間來判決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每個人的時間都過得很快,如果在自己少年時不珍惜時間,當垂垂老矣之時,一定會後悔的,所以,要好好珍惜時間,不虛度光陰,這樣才會有一個充足的人生,不會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而且時間是一去不返的,每一天時間都在減少,所以珍惜時間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吧,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和愛自己與自己愛的人,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是很難得的,所以,要從現在開始行動,珍惜時間。

(2)時間為什麼能讓人懂得珍惜擴展閱讀

對一個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有限,當失去它時,生命也走到了盡頭,要是把它當作日歷一天天撕去,到最後只留下一個生了銹的日歷夾,人活著是要實現價值的,有些人生命的價值很大,有些人生命的價值很小。

有些人的一生在不斷完成那些有意義的事,那麼他的價值在學習工作中就體現出來了,只有做的事越多,做的越好,生命的價值就越大,反之,一個人不斷地浪費時間,他的生命價值就會少得可憐。

Ⅲ 為什麼人總是等到時間過去了才懂得珍惜

因為沖動,所以會失去,當時根本就無法理智下來考慮事情,有時候我們因為和一些東西或者一些人相處久了,總是會有些厭倦的情緒,於是我們就開始挑刺,只會看到一些壞的地方,有時候就算不是毛病都能被我們說成毛病,這時候不會去想那些好的地方,因為這是厭倦帶來的沖動,導致自己沒有理智考慮,從而讓自己失去。

時間過去了以後,沖動的情緒會慢慢減少,因為相處太久而產生的厭倦也會因為時間過去而慢慢抹去,這時候就可以理智的回想了,這時候會突然發現很多不習慣,很多時候會有些空虛感,原因就是那個曾經在自己身旁的東西或者人早已離去,這時候就會想起當初的那個人或東西的好,那些一直在自己身邊的人對自己的好,會被自己當做理所應當,而並沒有誰做什麼事是理所應當的。

當已經失去是才會意識到,原來當初那些人對自己的好,自己都被當作理所應當了,沒有想過失去以後自己不再擁有這些,所以才會後悔不已,才會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現在身邊的東西或者人。

不懂得珍惜是我們這些年輕人的通病,我想我們盡量提早治癒這個病吧,失去這件事可能是最讓人痛苦的事情,即使是避免不了的失去,沒有珍惜過會是更讓人懊悔的事,不要總是老了才發現自己這一輩子錯過了很多的美好的人和事物,趁年輕好好珍惜身邊的每個對自己好的人和事。

Ⅳ 為什麼人要珍惜時間

那你想如何利用好時間呢

你工作了,生活的內容會很豐富了,和當學生的時候不同了,如果你把時間的安排都用到工作上,那麼生活丟了,是不是也能失去一些東西呢?

學會生活,學會合理的安排時間。
要珍惜時間,先要接納自我,真正理解自己,認識自己,建立好自信心,多鼓勵自己,而不是打擊自己,你的心態好,工作好,時間利用的也好。

望採納

Ⅳ 為什麼珍惜時間

對於活著的人來說,時間是生命;對於從事經濟工作的人來說,時間是金錢;對於做學問的人來說,時間是資本;對於無聊的人來說,時間是債務。

如果你有3萬元錢,丟掉了300元,你會很心疼;然而,你在無聊中浪費掉了300天,卻可能沒往心裡去。你可曾想過,前者是財富的1%,而後者是生命的1%。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那就太遺憾了!按82歲的壽命計算,人的一生只有3萬天。去掉童年、暮年、生病、吃飯、睡覺的時間,真正用於工作、學習的時間就更少了。人生的路是漫長的,然而關鍵的地方只有幾步。對於中學生而言,能否升人大學是關鍵的一步,而能否邁好這一步的關鍵是能否合理地花費自己的時間。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出過一個意味深長的謎:「世界上哪樣東西最長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沒有它,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於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這是什麼?眾說紛紜,捉摸不透。

這就是時間。

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無盡;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因為它使許多人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對於在等待的人,時間最慢;對於在作樂的人,時間最快。它可以無窮無盡地擴展,也可以無限地分割;當時誰都不加重視,過後誰都表示惋惜;沒有時間,什麼事情都做不成;時間可以將一切不值得後世紀念的人和事從人們的心中抹去,時間能讓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時間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活著的人來說,時間是生命;對於從事經濟工作的人來說,時間是金錢;對於做學問的人來說,時間是資本;對於無聊的人來說,時間是債務。

歷數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樹者,無一不惜時如金。古書《淮南子》有雲:「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漢樂府《長歌行》有這樣的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晉朝陶淵明也有惜時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唐末王貞白《白鹿洞》詩中更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妙喻。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把時間比作資本。德國詩人歌德把時間看成是自己的財產。魯迅先生對時間的認識更深刻,他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法拉第中年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嚴格控制自己,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會客室里從來不放坐椅。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當代青少年多數都很羨慕美國、日本富裕的生活及其轎車、電器,然而,你知道他們是多麼珍惜時間嗎?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還沒獨立的時候,美國啟蒙運動的開創者、科學家、實業家和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富蘭克林就在他編撰的《致富之路》一書中收入了兩句在美國流傳甚廣、擲地有聲的格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遼寧青年參觀團在日本出席一個會議,出國前團長准備了厚厚一疊發言稿,可是屆時日方官員遞上的會序表卻寫著:「中方發言時間:10點17分20秒至18分20秒。」發言時間僅為一分鍾。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而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的。

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們考核崗位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准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單位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

做最重要的事情。在人才成長的諸規律中,有一條聚焦成才規律。它告訴人們要依據自己的最佳才能,選准成才目標,然後過濾信息,集中精力,目標始終如一。這樣,精神世界的智慧光芒會在聚焦效應之下形成突破性的成才能量。因此,要想使自己在一生中「有所為」,必須「有所不為」。有些事情雖然是一生中應該做甚至是必須做的,但現在不應該做或者沒有必要做,如果你做了,那就是不明智之舉,甚至會使自己陷於被動地位。

對於某些中小學生來說,主觀上想去做但現在不應該去做的事主要有貪玩兒、追求時髦和早戀等。

貪玩兒,是少年兒童的天性,玩兒可以鍛煉身體、啟迪智慧。撲克、象棋、麻將、檯球、游戲機等都挺好玩兒,甚至使人上癮,但對於中小學生來說,玩兒畢竟不是主業,過於貪戀而影響學習就屬於不務正業。光學不玩兒又不參加必要的體力勞動,不利於提高學習效率,也不利於身體健康;光玩兒不學,則是本末倒置,輕則誤事,重則喪志。科學的做法是:心中時刻想著學習、事業,而不被貪玩的惡魔所驅使,對於各種健康的娛樂活動,可以涉足,但不迷戀。在學習累了或者應該學習的內容融會貫通之後,適當安排玩一玩兒,或參加一些體力勞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從實際出發,好虛榮、講時髦就不應該了。中國有句俗話:「千頭萬緒抓根本」。學生的根本就是學習好。用知識、成就的光環妝飾自己要比用脂粉或漂亮的服裝妝飾自己所產生的魅力大幹百倍。服飾和化妝品裝點出的美,是表面的美,膚淺的美,靜止的美,短暫的美;知識、智慧煥發出的美,是內在的美,深沉的美,律動的美,永恆的美。

「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這是古代阿拉伯人關於知識的格言。下面的兩個故事或許能說明這一道理。一個朋友在紐約街頭見愛因斯坦穿著舊大衣,勸他添置件新的。愛因斯坦說:「這有什麼關系?反正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成名後,仍穿著那件舊大衣,那位朋友又勸他添置新大衣。愛因斯坦又說:「何必呢?反正這兒誰都認識我了。」

童話作家安徒生穿著儉朴。一次他戴著舊帽子在街上走,有人嘲笑他:「你腦袋上邊那個玩藝兒是什麼?能算是帽子嗎?」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邊那個玩藝兒是什麼?能算腦袋嗎?」

聽起來這是兩個笑話,但細想一下卻包含著深刻的道理。舊大衣、舊帽子並沒有影響兩位偉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光輝形象,而那些以衣冠取人者,充其量有個錦綉皮囊罷了。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不把學習放在主要位置,而是為穿上「金利來」、「老人頭」而自豪,或為騎不上山地車而苦惱,實在是可笑而且可悲的。當然,不追求時髦不等於不修邊幅,學生還是應該講究儀表的。

關於美,培根有一段論述,同學們應將其記在心間:「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勝於粉飾之美,而優雅的行為之美又勝於單純的儀容之美。」

學最需要的東西。有的同學聽說專家、學者都知識廣博,於是自己也如飢似渴地見知識就學,世界之最,天下奇觀,三俠五義,北腳南拳,逮著什麼看什麼。學到的這些知識支離破碎,沒有什麼實際用途,而且把「記憶的口袋」裝得挺亂,影響了正常學習。這是嚴重的精力流失!人才的成長,大多是階梯式的。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每上一個層次,幾乎都伴隨著競爭和淘汰,而每前一個層次都是給後一個層次打基礎的。基礎不好就要成為淘汰對象,一旦在哪個層次被淘汰,再想彌補就需要付出雙倍乃至更大的代價。一個人的才能很重要,能夠把握機遇、創造條件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更為重要。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打牢向高一層次躍進的基礎,是把握個人命運的關鍵。

同樣是知識,應先挑有用的學;同樣是有用的知識,應先挑基礎性的和急用性的學。對於中小學生來說,起碼的生活常識,課本上所規定的內容,多屬於工具性、基礎性和急用性的知識,都是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知識,應該作為現在學習的中心。對基本知識必須爛熟於心,運用自如;對於基本技能必須過得硬,無論解題還是寫文章,都要成竹在胸,得心應手。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始終踩在時代生活的「點兒」上。

古詩雲「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人一生中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是6—25歲。這20年如果用天來計算,僅為7300天。一生的命運如何、成就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段時間如何利用。而人又多是「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陰」,這就往往造成人生事業上的悲劇。因此,你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學有所成,就應該珍惜並科學地花費每一天時間。

熱愛你的身心,這是時間之源泉。昨天浪費的時間就浪費了,我們也不要過多地計較和自責,看準明天要做的事情,趕快去做。同時要珍惜你的身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健康的狀態,那麼,你的生命或許就在某種意義上得到了延長,你的時間也就得到了延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話是至理名言。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方法總比問題多》

Ⅵ 珍惜時間的含義是什麼

珍惜時間的含義:珍惜當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愛惜當前的時光,將來才不會為當下的時光流逝感到哀痛。這是珍惜時間的字面意義,要領會深層意義要從先人志士的文章中去才能理解。

珍惜應該是及時地詮釋,及時做事,及時表達愛意,及時感恩,及時享受生活,珍惜幸福,學會知足,遠離後悔和貪婪,在某事物消逝之前用心去保護。一個人所珍惜的必是他認為最美好的,即使是曾經的珍惜,那也在他的曾經中是最美好的。

(6)時間為什麼能讓人懂得珍惜擴展閱讀:

名人惜時故事

1、齊白石

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無論是畫蝦、蟹、小雞、牡丹、菊花、牽牛花,還是畫大白菜, 無不形神兼備,充韻生動,奧秘晚窮,據說他在八十五歲那年的一天上午,寫了四幅條幅,並在上面題詩:「昨日大風,心緒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2、李四光

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野外進行地質勘察時,經常用石頭做枕頭睡覺,一旦被石頭硌醒,馬上又開始工作。

3、魯迅

魯迅先生是十分珍惜時間的,他「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寫作上」,從而一生著作頗豐,成為一代文壇巨匠。

4、陳景潤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十分珍惜時間,他曾給自己擬訂出一張工作時間表,把一天24小時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來。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讀讀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門外語的單詞,就是這樣掌握的。

5、歌德

歌德是德國的大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寫出了《浮士德》、《葛茲》、《少年維特之煩惱》等世界名著。他從不肯白白浪費時間。曾經說:「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找到充裕的時間。」他終日刻苦讀書,不倦寫作。有位朋友曾問他有多少財產,他在紙上寫道:

我的產業多麼美,

多麼廣,多麼寬!

時間是我的財產,

我的田地是時間。

6、富蘭克林

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為自己制訂了一張作息時間表。五點起床,規劃一天事務,並自問:「我這一天做了什麼好事?」上午八點至十一點,下午二點至五點,工作;中午十二點至一點,閱讀,吃午飯;晚六點至九點,用晚飯,娛樂,考查一天的工作,並自問:「我今天做了什麼好事?」

朋友勸富蘭克林說:「天天如此,是不是過於辛苦……」

「你熱愛生命嗎?」富蘭克林擺擺手,打斷朋友的話說:「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Ⅶ 為什麼要珍惜每天的時間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早餐後,有人請佛陀指點。佛陀邀他進入內室,耐心聆聽此人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存疑的各種問題。最後,佛陀舉手,此人立即住口,以為佛陀要指點他什麼。

「你吃早餐了嗎?」佛陀問道。這人點點頭。

「你洗早餐的碗了嗎?」佛陀再問。這人又點點頭,接著張口欲言。

佛陀在這人說話之前說道:「你有沒有把碗擦乾?」

「有的,有的,」此人不耐煩地回答,「現在你可以為我解惑了嗎?」

「你已經有了答案。」佛陀回答,接著把他請出了門。

幾天之後,這人才明白了佛陀點撥的道理。佛陀是提醒他要把重點放在眼前,全神貫注於當下,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要點。不好好把握現在,就好比你曾經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服卻捨不得穿,鄭重地供奉在大衣櫃里,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時了;再或者你也曾經買了一塊漂亮的蛋糕卻捨不得吃,鄭重地把它供奉在冰箱里,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發現它已經過了保質期。

沒有在最喜歡的時候穿上的衣服,沒有在最可口的時候品嘗的蛋糕,就像沒有在最想做的時候去做的事情,都是遺憾。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要趁早去做。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願鄭重地供奉在心裡,卻未曾去實行,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與它錯過。我們總是漫不經心地經營我們的生活,我們總是等待反應而不做出行動,而讓做出來的事情不夠完美。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珍惜每天的時間,讓自己充實地度過。法國思想家蒙田說:「該舞就舞,該眠就眠。當我獨自走過美麗的果園,思緒卻飄向遠處,我就會引導它們回到這次散步的果園中來,和我自己盡情享受孤寂的甜美。」從現在開始,要把握、要珍惜身邊所有的人、事、物,認真經營你的生活,要學習活在當下。

珍惜青春年華,就是珍惜當下的時間,無須透支你的現在去贏取未來,把握現在的生活就夠了,用心體驗這個年齡段所應該做的事情,投入自己的激情和智慧,尤其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盡管這個時候,我們很青澀,就像春天接近尾聲的果園里剛長出葉子的樹,甚至枝葉還不是很茂盛,根須也不發達,但是接下來就是夏天,我們將會迎來的是充足的陽光和雨露,哪怕夾雜著風雨甚至是異常的冰雹,生命的生機孕育在其中。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沐浴每一縷陽光,吮吸每一滴雨露,預備迎戰極少可能的風霜,讓自己開出美麗的花,等到秋天結出碩大的果,而冬天來臨時,可以回味自己那盡管有傷痛但是充實的一生。

珍惜時間不是和時間賽跑,僅僅是要懂得抓住時間,把握當下而已。

Ⅷ 為什麼一定要珍惜時間

在窮人手忙腳亂、竭盡全力才勉強能應付日常事務時,富人已經找到了足夠的時間,不僅做完了他們非做不可的事情,而且悠然自得地做完了他們自己想做的事。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天,在富蘭克林報社前面的商店裡,一個男人在猶豫了將近一小時後開口問聃員:「這本書多少錢?」「1美元。」「能不能少點兒?」店員沒有同意。

這個人想了一會兒,然後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在,他在印刷室忙著呢。」「那好,我要見他。」在顧客的堅持下,店員把富蘭克林叫了出來。這人問:「富蘭克林先生,這本書你能出的最高價格是什麼?」「1美元25分。」富蘭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顧客大吃一驚,富蘭克林說:「我情願倒給你1美元也不願離開我的工作。」

這位顧客心想:算了,結束這場美元引起的談判吧。他說:「好吧,你說這本書最少要多少錢吧。」「1莢元50分」。「什麼?1美元50分?你剛才不是說1美元25分嗎?」「對。」富蘭克林說:「我現在能出的價錢就是1美元50分。」那顧客聽了這話,默默地把錢放到櫃台上,拿起書出去了。

富蘭克林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政治家給這位顧客上了終生難忘的一課,對於有志成大事者,時間和精力要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

成功與不成功的界限往往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有限的時間上。我們要集中精力在能獲得最大回報的事情上,別浪費時間在一些無聊的事情上。

一個享受充裕時間的人不可能賺大錢,要想悠閑輕松就會失去更多賺錢的機會。窮人的時間是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餘,不知道怎麼打發,怎麼混起來不煩呢。如果你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分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虛度一天而心痛,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如果人的一生以七十年來計算,那麼大約有25000多天,合計60多萬小時。可這只是「賬面時間」,而不是你能用的「實際時間」,可供我們實際使用的時間遠沒有這么多。如果一個人24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60歲退休,那麼他用於工作的時聞將至多不超過十六年。雖說退休後也可以繼續工作,但畢竟人的身體條件有限,此時精力已大不如從前了,想要出大成果是難上加難。在三十六年中,若每天8小時用於睡眠,8小時用於吃飯洗漱、遊玩娛樂等不可避免的事情,那麼,剩下的工作僅8小時。這么一分配,一生中工作的時間只有十二年。除去三十六年中周末和節假日總計五年左右,實際工作時間不過十年而已,相當於七十年壽命的1/7。如果再除去十年中浪費於吹牛、窺探別人隱私等一些無聊的事件中的時間,那麼所剩下的時間就更寥寥無幾了。

由此可見,時間與個人成功和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個人在時間面前如果是個弱者,他將永遠是個弱者,因為放棄時間的人,時問也會放棄他。如果一個人在時間面前是個強者,那麼他將是一個善於運用「時間」於手掌之中的成功者。因為成功者現在的每一分鍾,是經過廠過去無數億萬分鍾的拼搏後才換來的。

一個人無論以何種方式賺錢,也無論錢掙得是多還是少,都必須經過時間的積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種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閑,閑在身體,修身養性,以利再戰,腦袋一刻也沒有閑著,時間就是金錢。這就是典型的富人思維。

既然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那麼珍惜時間、合理地運用時間就很重要。如何合理地花費時間,就如同花錢的規劃一樣重要。錢花完了可以再掙,時問花了就不能再生,因此,窮人更要利用好時間。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窮人怎麼辦》

Ⅸ 為什麼時間的流逝我們才會懂得珍惜

因為大家都不懂事,在沒有經歷過之後,就不知道珍惜,時間是最好的老師,他教會我們珍惜

Ⅹ 為什麼成功人士都珍惜自己的時間

我們知道,成功的人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那些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從來都不會主動和別人海闊天空地閑聊。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寶貴的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他們想用這些有限的時間去做些有意義的事。

有人或許會說,他們都是成功人士,當然不會有閑暇的時間了。其實,不管是成功人士,還是普通人士,都要珍惜自己的時間。珍惜時間是為了創造更大的價值,要珍惜自己的時間,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時間。珍惜自己的時間,可以讓自己游刃有餘地做自己的工作。珍惜別人的時間是為了和別人搞好關系。如果總是在別人工作的時候和別人海闊天空地談一些與工作無關的話,這樣就是在妨礙別人的工作,不會有人喜歡和妨礙自己工作的人交往的。那些成功人士都不會浪費別人的時間,因為他們知道,在浪費別人時間的同時,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在珍惜時間這方面,有些人做得滴水不漏。他們最可貴的本領之一,就是與任何人交往或商談,都能簡捷迅速。這是一般成功者都具備的素質。一個人只有真正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時,他才會有意識地學會珍惜時間,學會去防止那些愛說閑話的人來打擾他。

在美國現代企業界里,與人接洽生意能以最少時間產生最大效益的人,首推金融大王摩根。為了恪守珍惜時間的原則,他得罪了很多人,因此招致了許多怨恨。雖然可能會被別人怨恨,但是我們都應該把摩根作為這方面的典範.因為人人都應具有這種珍惜時間的美德。

晚年的摩根仍然是每天上午9:30進入辦公室,下午5點回家。有人曾經對摩根的資本進行了計算,計算顯示,他每分鍾的收入是20美元。但是,摩根自己說好像還不止。除了與生意上有特別重要關系的人商談之外,摩根還從來沒有與人談話超過5分鍾。

通常,摩根總是在一間很大的辦公室里,與許多職員一起工作。他不像其他的很多商界名人,只和秘書待在一個房間里工作。摩根會隨時指揮他手下的員工,按照他的計劃去行事。如果走進他那間大辦公室,是很容易就能見到他的,但是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他絕對不會歡迎別人去打擾他,因為他不會和任何人做無謂的交談。

摩根是一個有著極其卓越判斷能力的人,他能夠輕易地猜出一個人要來接洽的到底是什麼事。當一個人在對他說話時,不管怎樣地轉彎抹角都沒有用,他能立刻就猜出對方的真實意圖。具有這樣卓越的判斷力,使摩根節省了多少寶貴的時間。對於那些本來就沒有什麼重要事情需要接洽,只是想找他來聊聊天的人來說,摩根絕對不會和他多說一句話。

熱點內容
為什麼女生親嘴會腿軟 發布:2025-05-14 20:09:11 瀏覽:697
手機投屏頭條視頻為什麼沒有聲音 發布:2025-05-14 20:06:45 瀏覽:262
微軟版本的qq為什麼沒有我的電腦 發布:2025-05-14 20:01:57 瀏覽:983
富家的孩子為什麼窮養 發布:2025-05-14 19:57:22 瀏覽:447
為什麼小學生上初中數學不好 發布:2025-05-14 19:46:17 瀏覽:411
健康碼為什麼各地顯示的顏色不一樣 發布:2025-05-14 19:24:48 瀏覽:187
微信發語音視頻為什麼沒聲音 發布:2025-05-14 19:24:05 瀏覽:920
洗浴中心的東西為什麼那麼貴 發布:2025-05-14 19:24:05 瀏覽:226
為什麼哭了眼睛干 發布:2025-05-14 18:51:41 瀏覽:406
電腦關燈為什麼自動關機 發布:2025-05-14 18:46:23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