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拍星空要拍一個晚上
❶ 為什麼天文攝影要曝光這么長時間
因為天文攝影一般需要在夜晚進行,而夜晚的亮度非常低。亮度是發光表面或被光源照明的景物反光表面,在人眼觀察的方向所看到的亮暗程度。夜晚的亮度與白天的亮度相差有幾十萬倍。所以白天只需曝光1/125秒的景物晚上拍速度需要減慢,一般是幾十分鍾,夜晚攝影有個好處是可以任意調節光圈值,一般調到孔徑最小,因為快門可以任意延長。這么長的時間天空一些亮度大的星星會產生漂亮的軌跡,有的攝影師為了拍攝北極星周圍星星的圓形軌跡甚至曝光時間達到8小時,而這種長時間曝光需要注意的是電量一定要足,否則會半途而廢。
❷ 怎麼拍攝星空
拍攝星空等前期攻略主要在於四個方面:拍攝時間、拍攝地點、天氣要求和尋找銀河,這是拍攝星空的前提,其中一個不完美都會導致拍攝效果的不理想。
1、拍攝時間
夏秋兩季是拍攝星空的最佳季節,拍攝時間最好在晚上九點至凌晨三點。當然,拍攝星空要避免月光的干擾,農歷十五前後一周不適合拍攝星空,所以每個月的農歷二十五至次月初五比較適合拍攝。因此,過兩周就可以准備去嘗試拍攝星空作品。
2、拍攝地點
拍攝星空的最佳地點是遠離城市的野外或者農村。那些光污染嚴重的城市會影響拍攝效果,特別是霧霾嚴重的地區更不適合拍攝星空。
溫馨提醒:野外拍攝要注意安全。
3、天氣要求
拍攝星空的夜空需要晴朗,下雨、多雲或起霧等天氣基本可以放棄拍攝。拍攝星空的天氣是最關鍵的因素,要常關注天氣預報,如果遇到了好天氣就不容錯過,帶上相機就是拍。
4、尋找銀河
拍攝星空的最佳主體就是銀河,在晴朗的夜空中仔細尋找,會發現一條像絮狀雲的物質橫跨在夜空中,這邊是銀河所在位置。
如果肉眼無法判斷銀河的位置,可以藉助手機上的尋星軟體來幫忙,如star walk,通過手機屏幕上所顯示的星群密集處來尋找銀河。
拍攝星空的參數設置
相機上的拍攝參數關鍵在於對焦和曝光參數設置,兼顧白平衡和降噪設置。
1、對焦→手動對焦
拍攝星空的對焦是難點,也是關鍵。
①建議將拍攝模式切換為【手動曝光模式】,將光圈開大、快門速度調慢,ISO調高來預對焦;
②開啟【實時顯示拍攝】,按下【放大/縮小】按鈕,就是機身上的放大鏡圖標,將畫面中的星星或銀河放大;
③手動調整對焦環,細心調整到畫面中的星星或銀河清晰為止。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大家要特別注意。
2、曝光參數設置→控制ISO
首先我們需要將拍攝模式設置為手動曝光模式,曝光時間多數不需要超過30秒,畢竟不是拍攝星軌,M檔滿足拍攝需要。
鏡頭的最大光圈不一定最適合,不妨將最大光圈縮小1/3~1檔,如F4。
然後將快門速度設置為30秒以內,避免形成星軌,建議15秒或20秒。
然後根據屏幕中的畫面亮暗來控制ISO,在1600~6400之間調整最佳,讓畫面的曝光偏向於正常。
注意:光圈需要開大,快門速度相對確定,所以一般控制ISO來調整畫面亮暗。
3、白平衡→建議自動、待後期處理
白平衡建議自動白平衡,獲得不一樣的畫面氛圍效果,想要進行調整建議後期調整。
4、降噪設置→關閉長曝光降噪
很多相機的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是默認開啟的,降噪所需時間等於曝光時間,所以建議將其關閉,提高拍攝效率,降噪可以待後期進行細調,相機的自動降噪可能會讓拍攝者不滿意,不建議使用。
綜上,拍攝設置也並不復雜,建議拍攝多張,待回家後仔細挑選。
星空照片的後期處理
拍攝到一組照片,需要對原片進行後期優化處理,在Camera Raw中:
①將【高光】調高30~50,【陰影】降低30~50,目的是突出星星和夜空的對比效果;
②調高【對比度】20~40,【清晰度】增加40~50,【飽和度】增加20~30;
③調整【色溫】,營造畫面的冷暖調氛圍,一般需要降低原片的色溫300~600,會讓照片效果更好。
上面三個後期調整過程,是小編個人拍攝星空照片時的調整過程,可以作為參考,不唯一。
❸ 怎麼用單反拍星空,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用單反拍星空,注意問題以及攝影技巧如下:
1. 拍攝設備:數碼單反相機,膠片單反相機等,只要帶有B門拍攝的相機均可進行拍攝。相機快門線。穩定性能好的三腳架。
2. 拍攝鏡頭:拍攝星空,最好要使用廣角鏡頭,而且不怕廣,越廣越好,魚眼鏡頭,廣角定焦,廣角變焦都是不錯的選擇。從14mm焦點到35mm焦段都是很好的選擇,越廣,能拍到的天空越多,這樣也會越有氣勢,所以根據手中的鏡頭焦段來合理使用。
3. 拍攝季節:夏季與初秋最佳,因為這個季節的星空時間長,月亮升起的晚,所以不會影響星星的光芒。
4. 拍攝時間:晚上十點左右到午夜兩點之間為最佳。
5. 拍攝地點:尋找越黑的地方越好,不要有任何雜亂光線的地方,這樣拍攝出的畫面會干凈,不會受到其他光線的影響。
6. 尋找星星:拍攝星空,有三個標志性的星星都是肉眼可見,一定要找到這三個星星的位置。第一,銀河,在拍攝繁星點點的作品中銀河是必不可少的點綴。第二,拍攝地點在北半球,一定要找到北極星,在拍攝星星軌跡的時候,所有星星都是以北極星做為中心點來行走轉圈的。第三,拍攝地點在南半球,要會辨認南十字星,道理如同北極星。
7. 相機設置:把相機牢固的架在三腳架上,插好快門線,把相機調整到B門這個檔位,如果相機有反光鏡預升這個功能的話,盡量打開。關於B門的使用和反光鏡預升的使用,各個品牌的相機操作略有不同,請參照相機說明書。
8. 鏡頭設置:如果是數碼單反相機,把自動對焦鏡頭調整到m檔位,也就是手動對焦檔,把對焦環擰到無限遠一端。膠片相機大部分鏡頭都是手動對焦,直接把對焦環調整到無限遠。
9. 前景運用:在拍攝星空作品時,切記在畫面中要找一些前景,一顆樹,一座寺廟,地面的公路等都可以做為很美的前景。單獨拍攝星空是不好看的,哪怕有一點前景,就會使得畫面很完美。
10. 補光運用:有的前景在長時間曝光後依然是死黑一片,在拍攝者為了表現不是剪影效果時,可以用高亮手電筒,汽車大燈等在曝光即將結束前一兩分鍾為前景畫面進行補光,這樣能使前景畫面更有層次。
11. 參數設置:iso100-10000不等,光圈1.4到光圈5.6不等,快門幾十秒到兩小時不等。
❹ 星空延時攝影的方法與要點
當你面對著一望無際的星空,在遐想的同時,一定想過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這宇宙洪荒之美。美麗的星空不能錯過,下面是我整理的星空延時攝影要點,供大家參閱。
星空延時攝影要點
1、選擇合適的拍攝地點和時間
不要選擇沒有星空的地點進行拍攝,那樣的話你必然拍不到星空。盡量不要選擇有多雲的天氣,盡管有些時候可以透過雲層拍到星星,但那樣的星空無疑會暗淡很多。無論你在何處拍攝,記得一定要使用三腳架。
2、將相機的“驅動模式”設置為2秒後拍攝
為了減少按下快門的動作造成的機器震動,將相機設置為按快門後2秒或10秒進行拍攝。
當然,如果你有一個快門線或遙控器,那就更方便了。
3、不要將焦點設置到無限遠
雖然星星理論上是在無限遠處,但是將你的鏡頭對焦在無限遠未必能拍出理想的效果。理想的對焦距離是10-100米,而不是無限遠。你可以先將鏡頭設置為自動對焦模式,選擇身邊10-100米處的物體進行對焦,然後將鏡頭設置為手動對焦模式,不要再進行調整。
理由:我們按常規思維來思考,被對焦的物體會很清楚,很銳。但是對焦在無限遠,會使星星完全處於焦點之內,星星會很清晰,那麼它在畫面中所佔的面積會很小,變成了一個極小的“亮點”,反而會看不清。我們讓焦點稍微靠近自己,讓星星處於輕微“焦外”的狀態,讓它從畫面中的一個“點”,變成一個“小光斑”,反而是更好的效果。
4、使用最大光圈
理由1:無論使用何種鏡頭,在拍攝星空時一定要使用最大光圈。縮小光圈會使感測器無法捕捉暗星的光線,這種缺陷是無法通過增加曝光時間來彌補的。
理由2:大光圈可以使拍到的星星顯得更大更清楚。這個原理同第三點,輕微焦外的星星在畫面中所佔的面積變大,就會更美。此時,夜空中過於細碎的小星星也會由於虛化作用而變得模糊,這可以讓你的照片中的星星不會過於繁雜,它們的光線匯聚起來依然可以提現星雲的輪廓,尤其是拍攝銀河時這一點非常重要。
5、不要痛恨高感
大膽的使用相機的感光度,不要覺得高感會產生噪點而變得小心翼翼,不敢使用它。很多大師拍攝星空時常用的感光度是3200-6400,而最終獲得了讓人驚嘆的照片。噪點可以通過後期降低,而你的拍攝機會不會再來。一定要使用RAW格式進行拍攝,這樣會給後期調整留出充足的餘地。
星空延時攝影 方法
1. 拍攝設備:數碼單反相機,膠片單反相機等,只要帶有B門拍攝的相機均可進行拍攝。相機快門線。穩定性能好的三腳架。
2. 拍攝鏡頭:拍攝星空,我們最好要使用廣角鏡頭,而且不怕廣,越廣越好,魚眼鏡頭,廣角定焦,廣角變焦都是不錯的選擇。從14mm焦點到35mm焦段都是很好的選擇,越廣,能拍到的天空越多,這樣也會越有氣勢,所以大家根據手中的鏡頭焦段來合理使用。
3. 拍攝季節:夏季與初秋最佳,因為這個季節的星空時間長,月亮升起的晚,所以不會影響星星的光芒。
4. 拍攝時間:晚上十點左右到午夜兩點之間為最佳。
5. 拍攝地點:尋找越黑的地方越好,不要有任何雜亂光線的地方,這樣拍攝出的畫面會干凈,不會受到其他光線的影響。
6. 尋找星星:拍攝星空,有三個標志性的星星我們都是肉眼可見,一定要找到這三個星星的位置。第一,銀河,在拍攝繁星點點的作品中銀河是必不可少的點綴。第二,如果我們拍攝地點在北半球,一定要找到北極星,在拍攝星星軌跡的時候,所有星星都是以北極星做為中心點來行走轉圈的,北極星就是北斗七星勺子頭部第一顆星星右側五倍間距最亮的那顆星星。第三,如果拍攝地點在南半球,要會辨認南十字星,道理如同北極星。
星空延時攝影技巧
1. 相機設置:把相機牢固的架在三腳架上,插好快門線,把相機調整到B門這個檔位,如果相機有反光鏡預升這個功能的話,我們盡量打開。關於B門的使用和反光鏡預升的使用,各個品牌的相機操作略有不同,請參照相機 說明書 。
2. 鏡頭設置:如果是數碼單反相機,把我們的自動對焦鏡頭調整到m檔位,也就是手動對焦檔,把對焦環擰到無限遠一端。膠片相機大部分鏡頭都是手動對焦,直接把對焦環調整到無限遠。
3. 前景運用:在拍攝星空作品時,大家切忌在畫面中要找一些前景,一顆樹,一座寺廟,地面的公路等都可以做為很美的前景。單獨拍攝星空是不好看的,哪怕有一點前景,就會使得畫面很完美。
4. 補光運用:有的前景在長時間曝光後依然是死黑一片,在拍攝者為了表現不是剪影效果時,可以用高亮手電筒,汽車大燈等在曝光即將結束前一兩分鍾為前景畫面進行補光,這樣能使前景畫面更有層次。
5. 參數設置:iso100-10000不等,光圈1.4到光圈5.6不等,快門幾十秒到兩小時不等。
6. 參數詳解:也許大家對以上參數不太理解,在這里我重點解釋下為什麼要使用以上參數。
Iso:星空拍攝的低iso是為了增加曝光時間而准備的,讓畫面細膩,減少噪點,長時間曝光會讓星星的軌跡拉伸出來而形成圓圈和半圓,高iso是為了減少曝光時間而准備的,在拍攝繁星點點的情況下,要使用高iso來減少曝光時間,使得星星不會拉出軌跡,有人覺得高iso會使得畫面噪點很高,在你機器不是很老的情況下,其實畫面噪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光圈:拍攝風光不是要用小光圈拍攝嘛?為什麼要用1.4-5.6這么大的光圈呢?在星空拍攝中,其實光圈並不是控制虛化和景深的,因為我們已經設定為無限遠對焦了,景深已經很深了。光圈在這里的主要作用是為了來控制星星軌跡粗細的,光圈收的越大,我們看到的拉伸出來的星星軌跡就越粗,如果光圈很小,不但曝光時間會很長,而且星星軌跡的線條會很細,使畫面反而不具震撼效果。
❺ 單反如何拍攝星空
拍星空只能晚上拍,白天無法拍攝,調一下相機模式就可以了。
❻ 第一次怎麼拍星空
1、選擇拍攝地點
拍攝時一定要避開城市上空的燈光。經濟發達地區的光污染都很嚴重,射向天空的橙色燈光,會把整個星空吞沒。長時間曝光後你就會發現,照片中的夜空和大白天是一樣的。
所以建議離開城市,去偏遠的地方。比如山上,或者沙漠里,總之天空越黑,星星就越多。
❼ 單反怎麼拍星空
器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先聊聊拍攝星空需要什麼樣的器材。
1. 相機:高感。這兩年的星空攝影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因為全幅單反相機的普及。而全幅單反相機相對半幅單反和更小的CMOS的相機的主要優勢之一就是高感畫質。因為星空攝影一般需要ISO1600起跳,6400甚至12800也很常見,所以高感畫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推薦全幅單反相機。半幅或者4/3系統的相機也可以拍,但是畫質會更差一點。
2. 鏡頭:超廣角、大光圈。星空攝影一般都使用超廣角鏡頭,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1)焦距越短可以減少畫面中的星星「拖尾」。因為地球自轉的關系,星星在空中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星空攝影的曝光時間一長,畫面中的星星就會有明顯的「拖尾」產生,而多少長的曝光時間會產生拖尾則和鏡頭焦距的長短有關系,焦距越短,不產生拖尾的曝光時間越長,一般根據經驗,不產生拖尾的曝光時間 = 500 / 焦距
2)取景的時候要兼顧遼闊的星空以及地面前景,超廣角視野寬闊,更容易取景
所以一般我們會選用超廣角鏡頭,而且光圈越大越好。比如尼康的14-24/F2.8或者佳能的16-35/F2.8 這里推薦一款三洋的14mm/F2.8,只有兩千人民幣出頭的價格,性價比非常高。雖然是手動鏡頭,但是星空攝影我們本來就手動對焦,所以這個鏡頭就是為星空攝影而設的。
3. 三腳架:穩定。 星空攝影都需要長時間曝光,所以穩定的三腳架系統是必須的。關於如何選擇三腳架可以參考我寫的《如何選擇三腳架》
4. 快門線:避免按快門震動。對於追求更好的畫質來說,任何震動都是需要盡量避免的,快門線可以很好的離機操作避免按快門的震動。有人說,延時自拍也可以替代快門線,這里我還是推薦快門線,暫且不說效果還是比延時自拍更穩定,而且使用B門的時候需要它,按個一分鍾兩分鍾還好,按更久那可是要斷手殘胳膊的啊~
5. 頭燈:探路、對焦、補光。星空攝影往往去遠離光污染的野外,性能良好的頭燈對於探路安全來說是必不可少,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極其昏暗的夜空中,對前景曝光極為困難,我使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頭燈打前景,然後液晶屏裏手動對焦,功率不夠強的燈輔助對焦就很困難。最後,我們往往還會給前景補一點光,這個時候頭燈就又可以發揮用處了。 所以別看一個小小的頭燈,用處可大著列。
6. 衣物帽子手套:禦寒。 拍攝星空往往是深郊野外的半夜,即便是夏天,氣溫也和白天不可同日而語,而且長時間曝光一站就是很久,所以禦寒的衣物手套帽子鞋子都是常規武器,具體情況依拍攝地而定。如果是極寒地區,可以參照我的另一篇:《冬季戶外攝影運動物品清單》
7. 手機APP:日落月出銀河時間方向 拍攝星空當然要看星象,我們要知道銀河升起的方位,我們要知道月亮幾點升起,太陽幾點落下,因為如果有太陽或月亮,他們會完全掩蓋住星星的光芒。 感謝發達的科技我們現在可以很方便的利用手機查天象了,有了這些APP,我們可以很輕松的知道銀河升起的位置時間,知道日出月出的時間方向,還可以辨別星座,太幸福了。 我主要使用的軟體有TPE、Stellarium。TPE可以用來查看日出日落以及月出月落的時間、方向,Stellarium主要來幫助查看銀河升起的時間方向位置。這兩個軟體在安卓市場和蘋果市場都是收費的,但是他們在電腦上的版本是免費的,想省錢的朋友可以電腦上查好了再行動,也可以用一些免費的軟體,比如Google Sky map,Planets。
其他諸如冷凍CCD、星軌儀等是屬於深空攝影(比如特寫拍攝仙女座星雲)的范圍,暫時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列。
關於拍攝銀河需要了解的天文學知識
首先,說說太陽。我們都知道因為地球自轉的方向,所以太陽永遠是自東升起,自西落下,但是由於地軸是偏的,所以太陽並非正東升起正西落下,而是因季節變化自東南或東北升起從西北或西南落下,具體的方位可以查軟體。
其次,談談月亮。很 多人會以為月亮是晚上升起來的,其實不是。月亮有自己升起的周期(所以有陰歷),這個周期比一天要短,差不多每天月出的時間都會往後挪一個小時,因此月亮 的升起落下也不一定和我們的白天夜晚同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落前,月亮已經高高的在天上的這種「日月同輝」的場景,就是因為月亮是白天升起的關系。所 以,可能會出現一夜無月亮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一夜基本都有月亮的情況。因為太陽的亮度要遠遠大於滿月的月亮,滿月的月亮大於鐮刀彎月,鐮刀彎月又 遠遠大於最亮的星星的亮度,所以白天有太陽的時候如果有月亮,我們是看不見月亮的,直到日落前太陽光越來越弱後,月亮方可見。如果晚上有滿月的時候,我們 也是看不見星星和銀河的,直到月亮落下以後方可見星星和銀河。如果晚上有彎月,那麼要看彎月的方向,如果和銀河星星一個方向,那麼星星和銀河還是會被月亮 的亮度大大掩蓋,如果不在一個方向,那麼還是可以看到的,只是沒有全黑無月的時候那麼明顯。
月亮升起的角度和太陽類似,也是東起西落,也有偏角,但是和太陽偏角有一點點差異,具體可以查軟體。
月亮升起的時候,光線其實是和太陽的感覺類似的,也是紅紅的,下面這張照片就是月出時候拍的。
再來說說銀河。
想像下,我們的太陽系是一個盤子,各大行星繞著太陽轉,而銀河是一個更大的盤子,我們太陽系和其他的星系一起,繞著銀河的中心轉。
需要知道的是,太陽系這個盤子和銀河系這個盤子不是在同一個平面上,他們之間有大約63度的夾角,而且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的方向和太陽系的盤子幾乎是垂直成90度的。 這個傾斜的角度,導致我們看到的銀河系在天空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這個移動有兩個周期--每天和每年,所以觀看銀河的時間因素也有兩個:夜晚的時間和一年中的季節。而相鄰兩天在同一時間,同一個地點觀察,銀河在天空的位置是基本不變的。
總結下觀察銀河的幾個因素:
1. 時間
時間因素有兩個,一個是一天中的時間。另一個是一年中的季節。
所 謂一天中的時間,指的是銀河必須夜晚才能看到。這個夜晚,指的是太陽中心低於地平線以下18度以後。大家都有感受,太陽剛落下去的時候,天空還可以呈現暗 藍色,這樣的亮度依然是遠大於星空的,所以還要過一段時間以後,滿天繁星才會顯現出來,這段時間前後,是拍攝風光和黃金時間。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地軸的夾 角,不同的緯度,不同的季節,從日落達到「太陽中心低於地平線以下18度」所需要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具體時間可以憑經驗和查軟體。
所謂一年中的時間,指的是季節。 如果以銀河中心(地球上見到最亮部分)為相對物,銀河也有升起落下的周期。銀河中心在6-7月之間是上半夜就會升起,基本整個晚上都可以看到。隨著冬天的來臨,銀河升起的時間越來越晚。(觀察也越來越辛苦,直到銀河中心在天黑之前就升起,那就看不到啦)
所以說,全年最佳的觀看銀河的時間是5月下旬到8月上旬。(牛郎織女跨銀河是七夕)
2. 天氣
一般拍攝銀河,需要晴朗無雲或者略有薄雲的夜晚。
3. 月亮的影響
由於月亮的亮度遠大於銀河,所以拍攝銀河要盡量避開月光。
避免月光的影響主要有幾個辦法: 盡量在月亮沒有升起或者落下以後拍。 盡量在新月的時候拍。 盡量找月亮角度位置和銀河錯開的時候拍。
由於月亮升起的位置和時間天天變化比較明顯,而銀河的升起時間位置差別並不明顯,所以可以利用這個規律來計算錯開月亮和銀河之間的位置和時間。
4. 南北半球觀察的區別
由於地軸偏角的關系,銀河最顯著的6,7月份,在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夏天,所以南半球的夜晚時間大於北半球,人們有更長的時間看到銀河。 其次,還是因為地軸偏角,南半球和北半球在對稱緯度同一天同一時間夜晚看到的銀河方位也是不同的。北半球的銀河相比南半球更靠近地平線,對拍照來說,北半球的更容易結合地面前景構圖。
下面我們以一張照片的拍攝過程為例解說星空拍攝
【最後成品】
前期
1、選拍攝地
拍攝星空最好是選擇遠離大城市的地區,主要問題一個是空氣透徹度,另一個是光污染。偏遠地區這兩點都比城市要好很多。這張照片我選擇的是澳洲北部名不見經傳的小鎮Narrabri……以西二十幾公里的野外。
讓我們來看看這到底是什麼地方?
見谷歌地圖:
要知道澳洲本來就是人為污染控制的極好的國家,這個地方離開悉尼布里斯班這樣的大城市都有至少五個小時以上高速車程的距離,三個字:足夠野。 而且ATCA澳大利亞望遠鏡陣列也在這里附近,既然天文觀測站都在附近,可見這個地方是極為適合觀望和拍攝星空的了。
2、選季節時間天氣
很多時候我們跑到風景優美的野外,天氣也好,但是晚上好像沒有看到銀河,為什麼?很有可能是季節不對,或是時機不對。 首先,銀河的升起落下有自己的周期,五六月份的南半球,銀河正好是七八點的時候升起,而一月份的時候如果想看到銀河,那就要等到上半夜三四點了,有多少人那麼早起來看銀河的呢? 其次,能看到銀河要避開太陽和月亮,如果銀河升起來的時候太陽和月亮還在天上,那麼因為他們巨大的光量,會完全掩蓋住銀河的光芒。 所以,首先我們可以查下銀河是什麼時候升起來的 -- 必須是晚上升起才能拍到,最好是上半夜,這樣不會太累。其次,我們還需要注意月光的影響,月亮是跟著陰歷的周期走的,月出的時間也和日出日落的周期不一樣,所以我們需要查詢月出月落的時間,以及月虧月盈,理想的情況是銀河升起的時候天上沒有月亮,如果有,最好也是鐮刀月,還是剛剛升起來的! 除此以外,天氣也非常重要,晴朗無雲的天氣是最適合拍攝星空的。一般我喜歡寒冷的夜,這種天氣空氣特別透徹,但是要注意保暖。保暖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冬季戶外攝影運動物品清單》
以上這些信息我都是在網上,比如谷歌查天氣(可以查詢到每個小時的天氣),以及手機APP里查好的。
3、選景
對星空攝影來說,前景的選擇很重要,這個道理和拍日出是一樣的,太陽哪裡都有,只有太陽就沒意思了,星空哪裡都有,只有星空也就沒太大意思了。 這里附近的景色感覺主要是稀樹草原,所以我們假想的拍攝對象就是荒原中一顆枯樹,背後是銀河,遠處還有其他的樹遙相呼應。枯樹沒有葉子,但是表面要有質感。
我們沿著公路開,慢慢的尋找合適的場景,終於找到一顆這樣的樹,而且周圍還算比較空曠,哦耶,開工了~
4、拍攝
我使用的是尼康D610單反相機,16-35/F4鏡頭。一般拍攝這樣的場景,我們都選擇最廣的那端進行拍攝。我左右觀察,選擇合適的取景點:要排除左右樹的干擾,主體的枯樹最好放右邊三分之一左右,遠處左邊最好還有一些樹的陰影呼應,銀河掛在遠近兩棵樹之間。恩,左右移動,最後選好的取景點,立三腳架,接快門線,M檔,手動對焦到無窮遠,然後往回撥一點,光圈最大,曝光時間30S,ISO6400先拍攝一張嘗試下看看。發現這里星空亮度很好,比悉尼附近明顯亮,ISO3200就夠了。
尼康D610 焦距:16mm 光圈:F4 快門:30s ISO:3200 曝光補償:0.0EV
這樣拍攝的星空已經OK了,但是前景的樹還不夠完美,特別是我們如果想表現樹的質感的話,是有點欠缺的,因為我們沒有對焦在樹上。所以這部分是實現我的思路是同一機位,再對樹進行對焦拍攝一張,然後後期和前面一張合成。 那麼黑的夜空,對樹進行對焦是很困難的,還好我的頭燈足夠強,對著樹打,我的夜景取景屏里就出現了小點,可以手動對焦。為了提高畫質,我降低了ISO,同時使用B門增加了曝光時間。但是那裡實在太暗,利用自然光曝光時間會很長很長很長,所以我們打算用頭燈進行補光,我讓隊友走到樹的側面,用頭燈的環境光(散射光)功能上下晃動進行均勻補光,最後得到下圖,仔細看可以發現因為曝光時間比較長,所以星星已經拖出了星軌。
尼康D610 焦距:16mm 光圈:F4 快門:85s ISO:640 曝光補償:0.0EV
OK,至此我們的前期拍攝差不多完成了!
❽ 如何拍星空,怎樣拍攝好星空
1.地點與時間
同時,大光圈下的點狀光源會出現膨大的趨勢,你的星星在大光圈下會顯得更大更明顯。
5.必要對焦無窮遠嗎?
風景拍照中另一個常用的技能是「對焦無窮遠」,讓畫面團體處於輕微泛焦的狀態,使畫面具有最大面積的清楚部分。
在星空拍攝時,很多人也喜好這么做。但老先輩又傳授了一個經歷:不要對焦無窮遠。
對焦無窮遠,能拍出清楚銳利的照片。但你和我搞的是星空拍照,不是天文學景象學研究,沒須要那麼清楚。
6.拍攝細致事變
①起首便是拍攝配置的題目,你和我可以准備數碼單反大概是膠片單反,但是肯定要細致要帶有B門拍攝的成果,另有便是相機的快門線和穩固性能好的三腳架。另有便是拍攝的鏡頭選擇,最好是廣角鏡頭。
②再便是拍攝的最佳時間了,你和我的發起是夏天和初秋,重要的緣故起因是:這個季候的星空時長比較長,玉輪起來的比較晚,對星空的光芒影響比較小。詳細到每天的時間段便是:晚上11點到半夜一點多的機遇為最佳。
③另有拍攝地點的選擇,你和我要找到「黑黑」的地方,越黑越好,如許都市的景觀光線就不會影響到星空的結果,拍出來就會很乾凈,不必要舉行過多的後期「修圖」,容易拍攝出更「磅礴」的星空照片。
④拍攝的時間,照片內里肯定要找一點地面上的「事物」作為襯托,不要單純的拍攝星空,光圈肯定要利用大光圈(1.4-5.6),快門的速率利用是幾十秒到一兩個小時之間不等。
喜好的朋儕,可以存眷微信大眾號:大美西部深度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