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智取生辰綱時間為什麼變化那麼大

智取生辰綱時間為什麼變化那麼大

發布時間: 2022-09-10 22:35:41

❶ 語文九年級上冊《智取生辰綱》教案設計

曹操怒殺楊修,畢竟還是給了我們許多遺憾,曹操怒殺楊修後,強令進軍,結果被蜀軍殺得落荒而逃,同時又失去一個才思過人的主薄,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下面一起來學習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智取生辰綱》教案的相關知識點!

語文九年級上冊《智取生辰綱》教案設計 篇1

自讀目的:

一、通過典型事件刻畫人物。

二、進一步理解敘事順序。

三、從歷史的角度、藝術的角度,認識曹操。

教學重點 :目的一;

教學難點 :對楊修被殺原因的正確理解。

教學關鍵 :目的三;

教學方法 :引導自讀;

教學時數 :一節。

內容和步驟:

一、簡介背景導入新課。

二、指導學生分析敘事的邏輯性。

1.選文圍繞曹楊之間的矛盾寫了那幾件事?記述這件事的行文順序能否變動,為什麼?

——(1)嫌門闊 忌之

(2)一盒酥 惡之

(3)殺近侍 愈惡之

(4)告發丕 愈惡之

(5)斬門吏 大怒

(6)作教 殺心

(7)雞肋 殺

2.文中這些事的記述順序不宜變動。

——七件事從時間順序看是倒敘,但從曹操「進兵收兵猶豫不決——殺楊修——進兵失敗——班師」的過程中,殺楊修的事是順序的事。因此,從篇章結構上看,殺楊修前的七件事,要當插敘對待。

3.楊修死後,原著中有幾句詩,對楊修之死是這樣說的:「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我們現在想想,說得准確不準確?

——有道理。楊修恃才放曠,喜耍小聰明。而曹操在文中是個表面上「稱美」,而「心惡之」的妒賢嫉能的人,兩種性格互相沖突,必然導致一個結局,但楊修與曹氏父子間爭寵奪權的斗爭,捲入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斗爭,這才導致他遭殺的本質原因。

4.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有「奸雄」之稱,從文中能看出他的「奸」嗎?

——一奸:借故殺人,

——二奸:不讓人識破心機,

——三奸:惠善後。

三、課堂練習:

比較下列「以」、「乃」的詞性和詞義:

(1)此乃楊修之所教也;

(2)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

(3)吾乃在夢中;

(4)門內添「活」乃「闊」字也;

(5)修以雞肋之意對;

(6)再入以惑之;

(7)操以植為能;

(8)以今夜是令,便知。

板書:

嫌門闊 忌之

恃才戲主 一盒酥 惡之

楊修 恃才傷主 殺近侍 愈惡之

(恃才故曠) 告發丕 愈惡之曹操(奸雄)

恃才幹政 斬門吏 大怒

作教 殺心

恃才亂軍 雞肋 殺

語文九年級上冊《智取生辰綱》教案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繼續學習控制視線等閱讀方法,運用直讀法、跳讀法、捕捉「路標」等方法,快速閱讀全文,把握主要內容。

2、反復閱讀課文,理清文中的明暗兩條線索,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3、了解《水滸傳》中人民與統治階級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體會梁山英雄的智慧和勇敢。

重點難點:

1、速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精讀課文,區別古今詞義,理清線索,分析人物。

3、了解《水滸傳》的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水滸傳》介紹:

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結合民間戲曲、話本中的故事,經過選材、加工和再創作而成。

2、介紹《智取生辰綱》的故事。

4、淺談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速讀課文:

思考:1、題目上的「取」字,可改用「搶」「奪」嗎?為什麼?

——「取」突出智慧,輕松取走生辰綱。

2、吳用等人的「智」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用原話回答)

——第12節。

3、文中有幾條線索?分別是什麼?

——明暗兩條線索(明線是楊志押送生辰綱;暗線是吳用等人智取)

4、楊志失敗的原因是什麼?難道是因為他很笨嗎?

——他的聰明、謹慎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較吳用略遜一籌。

三、分段:

第一段(1—4):楊志在押送生辰綱過程中與同夥間的矛盾。

第二段(5—12):楊志與吳用等人的矛盾。(主體)

四、分析:

1、楊志與同夥之間矛盾演化的過程。

A、矛盾的由來。(第1節)

B、矛盾的擴大與發展。(第2節)

C、矛盾的.深化。(第3節)

D、矛盾的全面激化。(第4節)

2、分析楊志中計的過程。

A、楊志與好漢第一次的照面。(第5—6節)

B、酒誘——白勝與楊志鬥智。(第7—8節)

C、暗中配合繼續酒誘。(第9節)

D、楊志中計。(第10—11節)

E、補敘原委,點明「智取」。(第12節)

3、課文為什麼反復描寫天氣的炎熱?

——為矛盾沖突的展開做鋪墊。

五、完成「訓練題」

六、課外閱讀《水滸傳》

七、《水滸傳》講故事比賽。

語文九年級上冊《智取生辰綱》教案設計 篇3

《水滸傳》作為在話本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小說,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畫人物時細致入微的筆法,矛盾沖突也成為人物展現個性特徵的重要環節。《智取生辰綱》中既有個體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細咀嚼,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現於紙上,使人感到親切、自然。

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從文題或有關情節尋找突破口,深入體味人物的特徵和命運,從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水滸傳》是我國最優秀的英雄傳奇小說。英雄傳奇與歷史演義都屬於歷史題材的小說,只是歷史演義以描寫歷史事件的演變為主,重在敘事,以事件為中心,因事以寫人;而英雄傳奇則是以描寫歷史人物為重點,以人物為中心,因人而運事,它比歷史演義小說有更多虛構,富有傳奇色彩,可以寫某一歷史時期的一個人,也可以寫幾個人或一群人。由於《水滸傳》的卓越成就,文人競相學習、仿效,形成了明中葉以後英雄傳奇小說的創作繁榮,出現了說唐系統、楊家將系統、說岳系統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對其他題材的白話小說如《金瓶梅》,也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同《三國演義》一樣,《水滸傳》也是群眾創作與作家創作相結合的產物。

(摘自《水滸傳》前言)

設計A

1.思路:抓住題目《智取生辰綱》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取者無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綱者就愚鈍到極點了嗎?引導學生從問題的兩個不同方面(或矛盾的雙方)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

2.導語設計:我們周圍許多同黨都比較喜歡收集印有《水滸》中梁山一百單八好漢圖像的精美畫片,收集較全者往往引以為豪。我想,大家欣賞的不僅是畫片,更主要的是佩服這些好漢的英雄豪氣。梁山好漢們殊途同歸,但他們各自的出身、地位、命運、投奔梁山的動機卻不盡相同。他們當中不乏武藝高強、具有一定教養的軍官,青面獸楊志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今天我們就來閱讀、學習楊志命運轉折的關鍵一節。

3.教學過程:

第一步:導人新課(見導語設計)。

第二步:介紹與(水滸傳》有關的文學常識及與楊志故事相關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為學生將課文(第十六回)的內容與前面的故事內容很快銜接掃清障礙。

第三步:解釋課文中較生僻詞語的意義(解釋略)。綱、權且、趲行、端的、舒頭探腦、尷尬、去處、兀自、口淺、卻才、計較

第四步:在學生通讀全文、細讀全文之後,設計三個關鍵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展開討論。

思考題1: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用"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思考題2:楊志最終失陷生辰綱從而"貽誤"終身,是否在他身上確實無「智」可言呢?

思考題3:如楊志並非無智,那麼試分析他失敗的關鍵症結在哪裡?

以上三題實際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雙方(晁蓋等人與楊志),次要矛盾的雙方(楊志與軍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節,環境描寫的作用等諸多方面。學生如能做出較為貼切的回答,將會有助於對小說內涵的理解。

討論後明確:

1.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們使用的"智"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智用天時。楊志押送生辰綱正趕上酷熱的季節,"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過了十四五日後(六月初四)"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其實十分大熱""眾軍人看那天時,四下里無半點雲彩,其實那熱不可當"。在短短幾行文字中便出現兩次"熱",天氣的特徵已得到極其鮮明的表現。所以軍漢們一見到迎面的土岡子,便"都去松樹下睡倒了"。暑熱加上一路疲憊使楊志的隨從幾乎沒有還擊之力。

而晁蓋、吳用等人卻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勞,可以說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蓋等人選擇了山岡和樹林作為劫取生辰綱的最佳地點,自然有其中原因。黃泥岡可以作為掩護,松林既可引誘急欲避暑歇息的楊志一行人進入,又可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切情況。小說中"只見松林里影著一個人"一句中的"影著"足以說明問題。這前兩"智"充分說明晁蓋、吳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調查研究了楊志一行人的行進時間、速度和路線。他們斷定在近正午時分,楊志一行人將抵達黃泥岡,而且軍漢們將急於進人松林避暑歇息。晁蓋、臭用等人為楊志一行人畫好了他們情願也好,不情願也好都將進入的"伏擊圈"。

三智用矛盾。同樣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分析,晁蓋等人發現了楊志一行人內部的矛盾並且利用了這一矛盾。楊志擔心生辰綱出事,推遲每天動身時間,讓軍漢們擔著百餘斤擔子在烈日下行走,還時常用藤條鞭打他們,唯恐在休息時會發生意外,軍漢們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樣對楊志有強烈不滿,楊志一行內部矛盾已達激化。這就註定在松林中休息,無人再去理會楊志的打罵。矛盾致使內部分裂,給了晁蓋等人可乘之機。此智更能說明晁蓋等入運用一二兩智的高明、得當,此智亦與前兩智密切相關。

四智用計謀。前面所有"智"的最終實現靠的就是"半瓢酒"。在雙方眾目睽睽之下,晁蓋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楊志、眾人得的是葯酒,劉唐與白勝的表演天衣無縫,不能不說是吳用的計謀用到了家。楊志等人在"倒也"聲中眼睜睜地看著生辰綱被劫持而去就是動彈不得。

2.楊志並非無"智"。從以下幾方面可以看出楊志是個十分精細、警覺且有智謀的"押解官"。

(1)楊志在"人家漸少"之後,推遲每天動身時間且提前休息(由原來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為"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他寧可逼迫軍漢冒酷熱前行而落得怨聲載道,也要保全生辰綱,無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襲。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願活動。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楊志也盡量減少中途休息,唯恐軍漢們心生懶怠,一旦有情況難以應敵。

(3)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選擇了連強盜也不願行走的艱難路徑,以此來保護生辰綱。

(4)楊志在黃泥岡提醒軍漢們此地險要,發現劉唐頓生疑心,唯恐白勝酒中有**……

以上諸多方面表現楊志用心、用智良苦,實非常人可比。

3.楊志既不乏智,那麼他的"智"最終輸給晁蓋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這一關鍵症結就在楊志內部分化,而晁蓋內部團結一心。老都管斥責楊志的一番話,順應了軍漢、虞侯的心願,而使楊志最終妥協,同意軍漢們買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見,楊志的「智"敗於晁蓋、吳用的"智"下,有諸多的外在因素。

總之,通過"智"的"決斗",我們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類型的矛盾,又較准確地把握了個體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徵。

設計B

1.思路:以對小說中主要人物楊志的分析為主線,以對老都管分析為副線,看梁世傑對楊志命運的決定作用,從而深入理解小說的內涵。

2.導語設計(同設計A)

3.教學步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同設計A)。

第四步:設置歸納.總結性題目。提供材料,由學生歸納.總結,最後得出結論。

第一組材料:

(1)楊志改變行程時間:

原:五更一日中

現:辰牌一申時

(2)"那十一廂禁軍,擔子又重,無一個稍輕;天氣熱了,行不得,見著林子便去歇息。楊志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鞭打,逼趕要行。"

(3)"一路上趕打著,不許投涼處歇……老都管聽了,也不著意,心內自惱他。"

第二組材料:

(1)楊志道:"這里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誰敢在這里停腳!"

(2)楊志喝道:"你等是甚麼人?"楊志又問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3)眾軍欲買酒吃,楊志調過朴刀桿便打……

(4)楊志尋思道:"俺在遠處望著……胡亂容他們買碗吃罷。"

問題:以上兩組材料能表明楊志怎樣的心理狀態?

明確:第一組材料表明楊志在押運生辰綱途中時時小心,不敢怠慢。第二組材料表明楊志抵達黃泥岡後,對地形、對人、對事件的高度警覺。

總結:無論是"時時小心"還是"高度警覺",都表明楊志一種急功近利的心理。他太在乎此行的成功了,他太想出色地完成押解生辰綱這個任務了。因為他急於靠功而獲"賞",改變自己現在的罪犯身份,從而穩步上升,落個"封妻蔭子"。楊志急於抓住這個契機,實現自己命運的轉折,仍舊保持"將門之後""幾世忠臣"的美好聲譽。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楊志把"**"重重押在了護送生辰綱這一行上,所以他不惜使

❷ 吳用智取生辰綱簡介(字數50-80)

一、楊志等人押送生辰綱:①時間:農歷五月中旬 ②地點:往黃泥崗的路途 ③主要人物:楊志(語言特點:生硬、粗魯、急躁、謹慎、小心) ④與其他人的矛盾:軍健:非打即罵 虞侯:喝、罵 老都管:頂撞、不尊重二、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 故事發生:楊志改時送生辰綱(開頭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故事發展:七雄販棗蒙楊志(「楊志卻待要回言」至「自去一邊樹下歇涼」)。故事進一步發展:白勝設計誘官軍(「沒半碗飯時」至「也這般羅唣」)。 故事高潮:楊志無奈買白酒(「那對過眾軍漢見了」至「自下岡子去了」)。故事結局:楊志誤失生辰綱(「那七個販棗子的」至「掙不得,說不得」)。尾聲:吳用智取生辰綱(最後一段)

❸ 《水滸》疑案之智取生辰綱之謎

以前寫過有關《水滸》的東西,但是到這段的時候並未提及,近日重讀之後,卻發現很多疑點,若梁中書或楊志稍加留意的話,生辰綱根本丟不了,也就是說晁蓋吳用等人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運氣好而已,與「智」好像關系不大,當然,取的時候也表現了一些智慧在裡面,這點我還是要肯定的。

這里先說護送生辰綱時的很多疑點:

一、關於地理知識的疑點;

我查了北宋地圖,看到從大名府在開封的正北方向,而濟州大約在大名府的正東方向,不知道為什麼楊志會選擇這樣一條路走呢?如果說開始往東走的話,我考慮應該是要利用大運河走漕運,下洛陽,這樣就能路經開封了。就算不走漕運,走陸路,也根本沒必要走濟州繞行的,徑直南下的話不但沒有什麼山路,而且路途也要近很多,當然最重要的是更安全。但是最終梁中書不但沒有選擇路程更近路途更安全的路線走,卻聽信了楊志的建議,走了一條既不安全又不省時間的路線,而這樣的一條路線,彷彿是楊志為了丟生辰綱而故意設計的一樣,這里我們看看楊志給梁中書說到的路線;

楊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聽得上年已被賊人劫去了,至今未獲。今歲途中盜賊又多;此去東京又無水路,都是旱路。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松林,這幾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便兼單身客人,亦不敢獨自經過。他知道是金銀寶物,如何不來搶劫!枉結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

這里我們就這條路線做一分析:

首先,楊志也是知道去年生辰綱被劫並且並沒有破案這樣一件事,但是就去年生辰綱在哪裡被劫書中卻之字未提,這里就有兩種可能:一、去年沒走這條路,而是走的上面說的比較近的那條路,路途中被劫。二、去年就是這條路,同樣在路途中被劫。而根據上下文推斷,去年應該走的就是楊志說的這條路,而被劫的原因是因為護送生辰綱的隊伍過於張揚,這個從梁中書的和楊志的對話中可以得知。

再說這條路線,上面列到了很多地名,其中的幾個後面是有交代的,二龍山,鄧龍(當時魯智深和曹正已經在哪裡准備了,最終楊志落草也是在這里);桃花山,李忠、周通;赤松林,魯智深和史進曾經在裡面也遇到強盜。由此推斷,剩下的那些地方不是沒有強盜,而是那些強盜沒和108人發生直接沖突而已,所以,根據道上的規矩,當然就是井水不犯河水了。

二、路程中的諸多疑點:

這里也要先交代上一年的生辰綱被劫是因為過於張揚,用梁中書的話說就是:「著落大名府差十輛太平車子;帳前十個廂禁軍,監押著車;每輛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著『獻賀太師生辰綱』每輛車子,再使個軍健跟著。三日內便要起身去。」這樣等於高速所有路邊的強盜,我們這里有十萬貫,大家都來強吧。這樣的話出自一個常年帶兵的梁中書的口中,實在讓人匪夷所思啊?即便他是走後門上來的,難道他手下的聞達李成等人也都不知道江湖險惡嗎?

當然,最終這個提議沒有被通過,最終採用了楊志的辦法:「……並不要車子,把禮物都裝做十餘條擔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貨也點十個壯健的廂禁軍,卻裝做腳夫挑著;只消一個人和小人去,卻打扮做客人,悄悄連夜上東京交付,恁地時方好。」這里也有疑問了:

既然楊志已經知道不能過於張揚,那有為什麼在路途上做的如此過分呢?開始的時候似乎還比較正常,像是個行路的商賈,但是後面卻越來越不正常了,細心人一眼就能看出問題的。作戲也要做的像真的,也就是要假戲真做。但是在快到黃泥崗的時候,楊志簡直就是在演戲了,這樣的表現和梁中書說的有什麼不同呢?實在佩服楊志的演技啊!

再有,運送生辰綱的士兵,梁中書責成楊志親自挑選的,這個言下之意就是讓楊志選自己的親兵,起碼好領導啊!但是看看楊志所選擇的那些士兵,那個聽過楊志的話,都是屈服於楊志的藤條而已。在黃泥崗上,老督管說了這樣一句話讓我或許明白了一些:「你們不要怨悵,巴到東京時,我自賞你。」在從他們的平時表現來看,這些士兵在走的時候其實對楊志還是很有信心的,應該也是通過行賄的辦法被選出來的。這樣的一群老爺兵,自然是對路途中所要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再者,楊志也有可能在選拔的時候收取了這些士兵的賄賂,這些士兵只當路途上楊志自然會照顧自己,卻沒想到是這樣一個結果。所以,我們看到的就是士兵們如此大的怨氣。至於行賄這樣的事情,他們自然不能拿出來叫喊了,這種心理上的反差,以及楊志的管理不當,也是造成了生辰綱丟失的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准備工作,出發前從楊志的口中我們大概知道他對於將要面對的困難還是有所准備的,但是估計楊志是沒到過沙漠地帶旅遊過,或者說楊志根本只能是個武夫,而不是那種可以領兵打仗的傢伙,因為他根本不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其實就十幾個人,十幾天的路程,要准備的東西並不是很多的,15個人是帶,20個人也是一樣的,多5個帶糧草的士兵,也許這次生辰綱就順利送到了。其實楊志還是考慮問題考慮的不夠全面,如果他知道韓信那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經典戰役的話,其實生辰綱也是丟不了的。

其實我最後提到的那件事情,其實不能怪楊志的,其主要原因還在梁中書哪裡,如果我是梁中書的話,我會這樣設計運送生辰綱的過程:

因為六月十五這天生辰綱是一定要到站的,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時間上,只有提前而不能退後,快到運送生辰綱的時候,我會選擇5個運送小組,根據情況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押運官。在此之前,我會放出話,通知江湖中人其中一組的行程,當然這個不足以讓人相信,因為太張揚了,只能騙騙那些笨賊蠢強盜,另外,我也會暗中放出一組類似楊志組打扮的傢伙,讓他們走另外一條路線。最後剩下的三組人,每組都帶同樣總量的行李出發,而每組都只帶生辰綱的三分之一,不同的時間出發,最後在開封匯合,這樣,就算是有人知道,但是總能保留大部分生辰綱的,當然這有個前提就是裝箱的必須是親信,並且不參與護送,而護送的不知道到底那個箱子里是真正的生辰綱。

三、黃泥崗上的疑點:

首先,地點的選擇及時間的選擇,前面我們說了,很多地方都已經是有其它的黑幫勢力范圍,比如二龍山、桃花山和赤松林,這些地方下手肯定是不合適的。黃泥崗這個地點的確定應該也是經過考察的,比較簡單的原則就是,如果不得手,可以很快的撤退;另外,如果智取不得,還可以硬搶。當然,硬搶的話,必定是要一番廝殺的,所以選擇的地點必須是遠離政府軍控制的。但是黃泥崗並非必經之地啊?

再說時間,古代人走路和現代人乘坐火車是有些不同的,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也就是他們如何准確的判斷生辰綱到達的時間,亦或者從此經過的客商都會被搞定,如果是後者,那麼最不透露風聲的辦法就是全部殺死,不然的話沒有不透風的牆,但是為什麼最後得手之後他們卻留下了活口呢?當時那幫押送的人根本就沒有反抗能力了。劫掠生辰綱已經是死罪,干嗎還對那些人手下留情了?

還有就是所使用的葯物,中國古代多是中草葯,我不是很清楚中國人的蒙汗葯到底是什麼成分,但是根據我的推測,應該是類似曼陀羅花之類的帶有麻醉作用的東西,既然是加入了葯物,無論什麼葯,都會帶有異樣的味道的(武松在孫二娘的店裡就一口嘗出了酒中下了葯),或者酒水中會看到一些沉澱物(古代應該還沒有速溶技術吧,也就是說葯物沒那麼快在酒中溶解的。就算溶解了,口服葯物如血並且達到致病的血葯濃度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這些對於這個經常走江湖的楊志而言,難道真的就一點都沒有察覺嗎?一路上綳的很緊的弦為什麼對於這幫人就放的很開呢?

最後就是楊志在黃泥崗上的表現,太讓人失望了,整個表現就像是一隻驚弓之鳥,對於一些很明顯的漏洞竟然全然沒有感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販棗子上東京去;路途打從這里經過,聽得多人說這里黃泥岡上時常有賊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頭自道:『我七個只有些棗子,別無甚財務,只顧過岡子來。』上得岡子,當不過這熱,權且在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涼了行,只聽有人上岡子來。我們只怕是歹人,因此使這個兄弟出來看一看。」打開地圖看看就知道了,濠州在開封的東南方向,而黃泥崗在開封的東北方向,這幾個販棗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路過這里到開封的,除非他們是路盲,或者他們已經繞地球一圈了。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看出,智取生辰綱其實不是八個人乾的,而是九個,第九個就是楊志,這個是個蓄謀已久的計劃,讓我將這個計劃重新說一遍:

整個計劃應該是楊志、吳用和公孫勝三人策劃的,而晁蓋等人不過是工具,這個就要從一年前的那次丟失說起,一年前其實他們三個就已經成功的搶劫了一次生辰綱了,搶劫後將大部分搶來的財寶都放在了二龍山上,至此三人為了不引起人的注意,三個人就此分手了,為第二年的成功搶劫開始做准備。當然,公孫勝因為有特異功能,所以被分到了大名府打聽消息,而吳用責開始物色人手(很大的可能就是第一次的搶劫者中也有鄧龍,並且打劫的地點就選在二龍山,拉鄧龍入伙其實不過是想借他的地方而已),而為了確保成功,楊志被分到了京城。也就是說,如果一路上都沒有成功的話,最後一步在京城中還有楊志可以下手。我們還記得這樣一個場景,就是楊志擔著一擔財寶到京城去,路過梁山泊。當時王倫那麼熱情的挽留楊志都沒答應,這個就是原因之一。還有他那一擔財寶,這個當然是不明財產啊?他給我們的解釋本身就是含糊不清的:…………那漢道:「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流落在此關西。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蓋萬歲山,差一般十個制使去太湖邊搬運「花石綱」赴京交納。不想灑家時乖運蹇,押著那花石綱來到黃河裡,遭風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綱,不能回京上任,逃去他處避難。如今赦了俺們罪犯。灑家今來收的一擔兒錢物,待回東京去樞密院使用,再理會本身的勾當。打從這里經過,雇請莊家挑那擔兒,不想被你們奪了。…………」首先他是逃去他處避難,然後是收的一擔兒錢物,這些本身就說明了他這些年所做的事情了。當然,楊志在京城的事情並不順利,但是誤打誤撞的卻讓他去了大名府,抓住這個機會,楊志在梁中書面前好好的表現了一把。其實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得到護送生辰綱這個差使。最後,楊志在丟了生辰綱後,根本沒再回到梁中書哪裡,其實從那些士兵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其實主要責任人不是他。再看他去的地方,二龍山,到了二龍山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鄧龍殺掉,乾的干凈利索。

下來說吳用,其實他這一年以來一直在選擇下一個下手的地方,而當時間漸漸接近的時候,他對於下一次下手的地點也選擇的差不多了,但是中間出了點小插曲,讓他不得不將晁蓋等人一起拉下水並且不得已的跟著晁蓋他們一起進入了黑幫(這個就能解釋為什麼在宋江提出招安的時候他基本上沒提什麼反對意見),其實阮氏三雄和梁山泊是他早就物色好的,因為這次要去的地方是要過水路的,沒有幾個會水的根本搞不定。且看吳用聽說這件事後的表現:

晁蓋逕邀進後堂深處,分賓而坐。吳用問道:「保正,此人究竟是誰?」晁蓋道:「此人江湖上好漢,好劉,名唐,是東潞州人氏。因此有一套富貴,特來投奔我,夜來他醉卧在靈官廟里,卻被雷橫捉了,拿到我莊上。我因認他做外甥,方得脫身。他說∶『有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送上東京與他丈人蔡太師慶生辰,早晚從這里經過,此等不義之財,取之何礙?』他來的意正應我一夢。我昨夜夢見北斗七星直墜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顆小星,化道白光去了。我想星落本家,安得不利?今早正要求請教授商議此一件事若何。」吳用笑道:「小生見劉兄趕來蹺蹊,也猜個七八分了。此一事卻好。只是一件:人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許多莊客,一個也用不得。如今只有保正,劉兄,小生三人,這件事如何團弄?便是保正與劉兄十分了得,也擔負不下。這段事,須得七八個好漢方可,多也無用。」晁蓋道:「莫非要應夢中星數?」吳用便道:「兄長這一夢也非同小可。莫非北地上再有扶助的人來?——」尋思了半晌,眉頭一縱計上心來,說道:「有了!有了!」晁蓋道:「先生既有心腹好漢,可以便去請來,成就這件事。」

吳用說的很好:「小生見劉兄趕來蹺蹊,也猜個七八分了。此一事卻好。只是一件:人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許多莊客,一個也用不得。如今只有保正,劉兄,小生三人,這件事如何團弄?」作為讀書人的吳用在面對這樣的一件天大的事情上的表現是不是有點太冷靜了,並且說這次三個人是搞不定的,上次不是就是三個嗎(鄧龍應該也是編制外的)?後面吳用去請阮氏三雄的時候,晁蓋想讓劉唐進一步打聽情況的時候,吳用卻說不著急,等他回來再說,這個分明是在等公孫勝和楊志的消息嗎?而後面公孫勝來到之後,他又和公孫勝兩個在晁蓋面前唱了一段雙簧。

本身在大名府打聽消息的公孫勝,無意間發現了楊志竟然成了梁中書的人,先是差異,然後就是安慰,這樣一來。勝算不就又多了一成。他也及時的將消息反饋給了吳用,目的有兩個:一、不能等東京再下手了,路上一定要成功;二、路線可以由我們設計了,楊志是押送官。而吳用也將他這邊的消息反饋給了公孫勝,並且催促他火速趕往晁蓋家。後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這樣一來,所有的事情就都能解釋清楚了。其實這個才是真正的「智取」全過程。

❹ 水滸傳智取生辰綱在那一天 地點在哪 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時間:六月初四,地點:黃泥崗。這是山中僻路上的一處長滿松樹前後七八里均不見人家的土崗子。

❺ 關於智取生辰綱的賞析

前一部分主要寫楊志與老都管、虞候及眾軍士的矛盾,為以後生辰綱的被劫埋下了伏筆。楊志為了應付不測可以說是處處小心,事事留意。開始還是趁涼行路,後來到了「人家漸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帶,為安全起見,改為天正熱時趕路。這本是順應地勢的防範之策,怎耐天氣酷熱、擔子沉重、山路難行,他又不講究方式方法,「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軍漢們「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聲載道。他與兵士矛盾的激化構成了楊志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說軍漢們只是些小人物,尚懼怕他的權威,不敢公開反抗,那麼,他不注意協調好與老都管、虞候的關系,使得本來就對他心存鄙視的老都管公開抵制,這一矛盾的激化就是致命的了。它直接導致了軍漢們不聽楊志的打罵(有人撐腰嘛),堅持在強人出沒的黃泥崗松林里休息。這樣,楊志一行喪失了天時、地利、人和,終於不免失敗。 後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主要寫楊志與晁蓋等人的鬥智斗勇。吳用利用酷熱難耐的天氣,知道趕了半天路的楊志一行會口渴,於是設計在酒中下蒙汗葯。當楊志一行在松林里歇息時,晁蓋等人出現了,但他們扮做行商的客人,首先使自己處在了暗處,同時為後面證明酒中無葯作鋪墊。然後,由白勝挑著滿桶誘人的白酒(此時尚是好酒)走上了山崗。果然,軍漢們垂涎欲滴,但當即受到楊志的阻攔,懷疑裡面有蒙汗葯。白勝欲擒故縱,立刻表示不賣了。然後由晁蓋等人過來先吃掉一桶,一則表明此酒無葯,讓楊志放鬆警惕,二則借舀酒作掩護,前一瓢裝做要佔便宜,後一瓢下葯。而白勝追這個,奪那個,竟和平常小販賣酒一樣,毫不露破綻。這樣一做戲,楊志也不由得有點相信這是好酒了,於是同意買。但白勝又一次欲擒故縱,一個勁兒不賣,這就徹底麻痹了楊志的警惕心理,終於全被蒙汗葯麻倒,眼睜睜看著生辰綱被劫走。 在這段文字中,楊志和晁蓋等人的鬥智斗勇始終在緊張地進行中,但並不是明刀明槍,自始至終也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因為我們無從知道那幾個販棗子的客人就是晁蓋等人,而他們之間的斗爭也被表面上的「兵士買酒」和「楊志阻止喝酒」的爭斗所遮蓋。楊志處在不聽話的想喝酒的軍漢們和一心想引誘他們喝酒的晁蓋等人中間,雖然小心謹慎,卻也是疲於應付。更重要的是,晁蓋等人「計」高一籌,無論楊志怎麼猜測,怎麼提防,他們都好像全然了解楊志的心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而且事事走在了前邊。

❻ 智取生辰綱的時間天氣地點計策是什麼

時間:六月初四(中午、午後)。

天氣:天氣炎熱。

地點:地點:黃泥岡。

計策:吳用智慧過人,利用天氣炎熱,酷暑難耐,一行七人假扮販棗子的小商販和賣酒的人,在楊志押運生辰綱至黃泥崗時,故意先買下一壇酒,然後又假裝再多饒一舀酒再酒販追時,舀酒的這位英雄,當著大夥面喝了一大口,然後邊跑邊將蒙汗葯放入瓢中,再由酒販奪回,將餘下的酒和蒙汗葯一同倒入酒壇中。運送生辰綱的眾人一看酒內不會有蒙汗葯,所以都爭搶著喝酒解暑,不想卻真的被蒙汗葯蒙到,而失去了生辰綱。

❼ 智取生辰綱

老都管在在事件中的作用是挺關鍵的,他仗著蔡太師府上奶公的身份,對楊志倚老賣老,才會有在黃泥崗松林歇腳以及買白勝酒喝的情節出現,才會恰巧中了吳用的圈套。如果沒有他,依著楊志的意思,黃泥崗不會停留,下了蒙汗葯的酒也不會進口,智取恐怕也只有變為硬搶了。
至於「智取」的體現,首先是時間和地點的選取:正午,是行路人最需要歇腳的時間;黃泥崗上的松林,是行路人最理想的歇腳地點。
其次是智取的方式和方法:酒,是飢渴的行路人最理想的解乏之物,那群軍漢也不可能隨身攜帶。(何況,也准備了一點下酒之物——棗);買棗人買酒喝酒引誘眾軍漢的同時,也消除了楊志的疑慮;那瓢「饒」來的酒更是神來之筆,嘻戲打鬧中既使眾人在歡笑中打消疑慮,也神不知鬼不覺地下了葯。
最後是一些細節的安排:假扮賣棗的客人、白勝的漚氣假怒以及裝棗的車裝運生辰綱等。

❽ 智取生辰綱中老都管對楊志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老總管先前對楊志比較瞧不起,以為楊志是待字犯人;
之後在路途中雖然表面上聽楊志的,以為升了楊志做提調,官大一級壓死人嗎,但是心裡還是不服的;
再後來,生辰綱別截,老總管又嫁禍於楊志!! 因為,人性的自私嗎,丟了生辰綱,大家都難脫其責,不如讓一個人來承擔!!!!!!!!!!哈哈哈 不知道怎麼樣!!!!!!!!!

❾ 關於《水滸》中「智取生辰綱」的問題

一、整體把握

本文節選自中國古典名著《水滸》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與此相關的章節分別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沖落草汴京城楊志賣刀」、第十三回「青面獸北京鬥武急先鋒東郭爭功」、第十四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第十五回「赤發鬼醉卧靈官殿晁天王認義東溪村」、第十七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青面獸雙奪寶珠寺」。前面說到「三代將門之後」的楊志「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刀一槍,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不想命運多舛,先是失陷了「花石綱」,又在盛氣之下殺了潑皮牛二,吃了官司,被發配充軍。後得梁中書抬舉,收在門下,「早晚殷勤聽候使喚」,並把押運生辰綱的任務交託給他。誰知生辰綱還未啟運,風聲早已傳出,由劉唐開始,串珠子一般牽出晁蓋、吳用等七條好漢,欲齊心協力奪取這批貴重的財寶,並由吳用定了一條智取之策。至於是什麼計策,作者留下一個懸念,並不著墨,而是宕開一筆,寫楊志如何接受任務,如何押送等情狀。楊志久在江湖,知道此行的凶險,他多次推託,推辭不掉時,才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趕路,避免大張旗鼓,引人注意;後又要求梁中書給自己提調眾人的權力,防止內部不和,被「賊人」鑽了空子。這也「特寫出楊志英雄精細」,事實也證明他的顧慮和准備都是必要的。課文所選的這一部分就是從楊志上路開始寫起的,這也是整個故事的高潮部分。雖然是節選,但有相對獨立的故事情節,富有戲劇性。

課文可以分為兩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寫楊志與老都管、虞候及眾軍士的矛盾,為以後生辰綱的被劫埋下了伏筆。

楊志為了應付不測可以說是處處小心,事事留意。開始還是趁涼行路,後來到了「人家漸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帶,為安全起見,改為天正熱時趕路。這本是順應地勢的防範之策,怎耐天氣酷熱、擔子沉重、山路難行,他又不講究方式方法,「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軍漢們「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聲載道。他與兵士矛盾的激化構成了楊志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說軍漢們只是些小人物,尚懼怕他的權威,不敢公開反抗,那麼,他不注意協調好與老都管、虞候的關系,使得本來就對他心存鄙視的老都管公開抵制,這一矛盾的激化就是致命的了。它直接導致了軍漢們不聽楊志的打罵(有人撐腰嘛),堅持在強人出沒的黃泥崗松林里休息。這樣,楊志一行喪失了天時、地利、人和,終於不免失敗。

後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主要寫楊志與晁蓋等人的鬥智斗勇。

吳用利用酷熱難耐的天氣,知道趕了半天路的楊志一行會口渴,於是設計在酒中下蒙汗葯。當楊志一行在松林里歇息時,晁蓋等人出現了,但他們扮做行商的客人,首先使自己處在了暗處,同時為後面證明酒中無葯作鋪墊。然後,由白勝挑著滿桶誘人的白酒(此時尚是好酒)走上了山崗。果然,軍漢們垂涎欲滴,但當即受到楊志的阻攔,懷疑裡面有蒙汗葯。白勝欲擒故縱,立刻表示不賣了。然後由晁蓋等人過來先吃掉一桶,一則表明此酒無葯,讓楊志放鬆警惕,二則借舀酒作掩護,前一瓢裝做要佔便宜,後一瓢下葯。而白勝追這個,奪那個,竟和平常小販賣酒一樣,毫不露破綻。這樣一做戲,楊志也不由得有點相信這是好酒了,於是同意買。但白勝又一次欲擒故縱,一個勁兒不賣,這就徹底麻痹了楊志的警惕心理,終於全被蒙汗葯麻倒,眼睜睜看著生辰綱被劫走。

在這段文字中,楊志和晁蓋等人的鬥智斗勇始終在緊張地進行中,但並不是明刀明槍,自始至終也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因為我們無從知道那幾個販棗子的客人就是晁蓋等人,而他們之間的斗爭也被表面上的「兵士買酒」和「楊志阻止喝酒」的爭斗所遮蓋。楊志處在不聽話的想喝酒的軍漢們和一心想引誘他們喝酒的晁蓋等人中間,雖然小心謹慎,卻也是疲於應付。更重要的是,晁蓋等人「計」高一籌,無論楊志怎麼猜測,怎麼提防,他們都好像全然了解楊志的心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而且事事走在了前邊。

二、問題探究

1.這篇小說在結構安排上有什麼特點?

課文題為「智取生辰綱」,但如何智取、晁蓋等人做了哪些准備,作者都沒有點明,而是著力描寫楊志與眾軍漢如何鬧別扭、如何鞭打眾軍漢,老都管如何掣肘,虞候如何進讒言,以及軍漢們如何埋怨,讀者的目光完全被作者引向楊志一行的矛盾上。楊志千方百計提防別人暗算,雖然有內部不和,由於他的小心謹慎,似乎萬無一失了,但吳用的妙計卻一直在按計劃實施著;等楊志一行被蒙汗葯麻翻在地,眼睜睜看著生辰綱被推走,讀者也如墜五雲霧里,弄不明白到底在哪一步酒里被下了蒙汗葯。最後作者才補敘出其中的種種情狀。這樣一邊明寫楊志如何防範和保護,一邊搶奪的計劃卻在讀者的眼皮底下偷偷實施著,最後全盤端出,造成一種意外的效果,使讀者不得不佩服吳用「果然賽過諸葛亮」。如果這個故事換一種寫法,把晁蓋等人的用計和行動明寫出來,把他們的行動和面貌直接展示在觀眾面前,那故事就平淡無奇了。可見,同一個故事,從不同的敘事角度來講,效果會大不一樣。

2.這篇小說是如何刻畫人物的?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課文無論是對楊志精明、謹慎、蠻橫的性格特徵的刻畫,還是對晁蓋等七人足智多謀、隨機應變、團結應戰的群體描寫,都是把他們放在故事情節中,通過他們的語言和行動來展現的。這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個特色,這與重視心理描寫的現代小說有很大不同。在中國古典小說史上,從最初重故事敘述,輕視人物描寫,到後來人物和故事並重,這是一個重大進步,《水滸》是這方面的代表。《水滸》里,每一個英雄逼上樑山的過程,都有生動曲折的故事,而這情節又恰恰是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不同的情節安排又與不同的性格刻畫相適應。「三代將門之後」的楊志一心希望憑借渾身本領「博個封妻蔭子」,所以一抓到機會就想拚命表現,於是就有點急功近利,再加上暴躁的性格,終於導致自己與眾軍士矛盾的激化,饒是精明能幹,卻也不由自己,最終不免失敗。而集中筆墨描寫楊志的精明,不僅增加了這個人物身上的悲劇色彩,同時也反襯了吳用等人的智慧。

3.楊志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

生辰綱最終被奪,這是否說明楊志是個很愚蠢的人?其實結合《水滸》中其他描寫楊志的章節,我們可以看出,楊志是一個精明能乾的人。楊志久在江湖,知道押運生辰綱的凶險,剛一接受任務,就多次推託,推辭不掉時,才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趕路,避免大張旗鼓,引人注意;後又要求梁中書給自己提調眾人的權力,防止內部不和,被「賊人」鑽了空子。後來在路上,也是根據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時間。開始是趁涼行路,後來到了「人家漸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帶,為安全起見,改為「辰牌起身,申時便歇」,天正熱時趕路,而且不允許大家在黃泥崗的松林里休息。後來兵士要買酒喝,他又千方百計阻攔。這都體現了楊志的精明。

那麼,既然楊志如此小心,為什麼最終還是失敗了?這一方面固然是要突出吳用計策的高妙和無懈可擊,但最主要的原因卻是他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粗暴蠻橫。正是這種性格,使得他對手下的兵士「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這就激化了運送隊伍的內部矛盾。「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有了內訌,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從《水滸》對楊志的整體描寫來看,楊志的性格經歷了「失意——得志——幻滅」的發展歷程。楊志本是「三代將門之後」,原「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刀一槍,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應該說最初也是滿懷抱負。不想命運多舛,先是失陷了「花石綱」,又在盛氣之下殺了潑皮牛二,吃了官司,被發配充軍。這是其人生的一個失意時期。但豈料卻因禍得福,得到梁中書賞識,收在門下,「早晚殷勤聽候使喚」,並把押運生辰綱的重要任務交託給他。只要他完成這個任務,前途就會一片光明,他的命運也似乎是「柳暗花明了」,離志得意滿的日子也不遠了。可是「福兮禍之所伏」,他太在乎這趟任務了,唯恐辜負了梁中書的厚愛(這也有點「士為知己者死」的心理),所以處處小心,時時在意,因此就有點急功近利,有點急躁。而且太過小心時,腦筋就死板了,他一心懷疑蒙汗葯已經下在酒里了,所以一直等到別人先喝過才允許兵士買,卻忘了酒里可能本來就沒有蒙汗葯,而別的人雖能證明酒里沒葯,卻未必清白。所以丟掉了生辰綱,自己的幻想也最終幻滅,不得不上樑山落草。

4.這篇小說是否存在兩條線索?

傳統的分析認為這篇小說存在一條明線和一條暗線,明寫楊志一行的矛盾沖突,暗寫吳用等人智取的經過。那麼事實到底是否如此呢?一位老師在一篇文章中認為該小說不存在暗線(滕偉明《〈智取生辰綱〉不存在暗線》,發表於《語文學習》1983年第6期)。他認為:

如果說楊志一行在明處活動,吳用等人在暗處活動,因此線索也有明暗之分,那就把情節和結構混為一談了。如果說「智取」一節並未寫明吳用等人的姓名,因此算暗線,那麼暗線與補敘的運用也就沒有區別。……「不出場」「不交手」和「暗示意義」,是暗線的主要特點。讓我們檢查一下《智取生辰綱》。

①吳用等人沒有出場嗎?否。他們在黃泥岡出場了,作品作了正面描寫,而且是詳寫。

②吳用等人沒有同楊志一行交手嗎?否。他們與楊志一行進行了復雜的「鬥智」,正是這個「鬥智」過程構成了故事的高潮。

③小說的主題,即歌頌聚義英雄的大智大勇,是通過「暗示法」表現的嗎?否。聚義英雄「智取」的勝利,精明強乾的楊志押送的失敗,直接表現了這一主題,無須去「悟」。

因此,說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的這條線索,在黃泥岡上是暗線,是站不住腳的。

我們同意這種觀點。因為明線和暗線指的是結構的安排。楊志一行在明處活動,吳用等人在暗處活動,這只是敘述者所描述的情節顯現的樣子,但從結構上看,楊志和晁蓋等人的鬥智斗勇始終在正面進行著,並沒有拉到暗處展示。如果我們對比魯迅的《葯》,我們就能很明顯的看出本課文並不存在暗線。魯迅的《葯》存在兩條線索,明線是華老栓為醫治兒子的病,去刑場取血饅頭,暗線是革命者夏瑜的死。這一線索存在以下特徵:夏瑜始終沒有出場,至少在表面上與華老栓為代表的愚昧民眾沒有沖突;小說所表現的革命者的無畏和民眾的愚昧都隱含在小說的情節中,並不直接表現。這才是一條真正的暗線。

練習說明

一、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楊志言行的語句,並據此分析一下楊志的性格特徵。課外閱讀《水滸》中有關楊志的其他章節,進一步談談你對這個人物的看法。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水滸》刻畫人物的手法,課外閱讀有關章節,理清楊志「失意——得志——幻滅」的性格發展歷程,並對人物發表自己的見解。

《水滸》中比較集中寫楊志的章節分別是:第十一回「梁山泊林沖落草汴京城楊志賣刀」、第十二回「青面獸北京鬥武急先鋒東郭爭功」、第十五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第十六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楊志的性格特徵:精明能幹、粗暴蠻橫。有關語句如:

五七日後,人家漸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

楊志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

楊志也嗔道:「你兩個好不曉事!這干係須是俺的!你們不替灑家打這夫子,卻在背後也慢慢地挨。這路上不是耍處!」

楊志道:「你這般說話,卻似放屁!前日行的須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尷尬去處,若不日里趕過去,誰敢五更半夜走?」

楊志跳起來喝道:「那裡去!且睡了,卻理會!」

楊志大罵道:「你們省得甚麼!」拿了藤條要打。

……

二、這篇課文用的是元、明間的白話,還夾雜著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詞語,字面上跟現代漢語完全一樣,但意思卻不同。如「計較」等。試從課文中把這類詞語找出來,同現代漢語加以對照辨析。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認識詞義的古今差異,認識到語言是發展變化的。雖然白話文很早就出現了,但明清時期的白話和現在我們常用的還是有差距的。因此閱讀時,不要以今義套古文,以免造成誤讀。

這樣的詞語很多,比如:

楊志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趕。今:動詞,拿,拿走。

這廝不值得便罵人。古:有必要。今:作某事有意義。

這里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強人——古:強盜。今:能獨當一面,堅忍不拔,有所作為的人,如女強人。去處——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只見對面松林里影著一個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詞。

你理會得甚麼!古:懂,知道。今:理睬。

你左右將到村裡去賣,一般還你錢,便賣些與我們,打甚麼不緊?還——古:付給。今:借了錢歸還別人。

五貫便依你五貫,只饒我們一瓢吃。古:(買賣場合)多給,讓人占點便宜。今:寬恕,饒恕。

我們胡亂也買他這桶吃。古:索性,乾脆。今:任意;馬虎、隨便。

連累我們也吃你說了幾聲。古:被。今:吃東西。

那計較都是吳用主張。古:計策。今:計算比較;爭論;算計、籌劃。

三、這篇課文是從楊志等人的角度來敘述故事的,課文標題卻是「智取生辰綱」,試從晁蓋等人的視角來改寫這個故事。

此題意在讓學生體會不同敘述角度的不同表達效果。

答案略。

教學建議

一、本文是節選,有必要對小說相關的情節進行必要的交待,這樣有助於了解楊志「失意——得志——幻滅」的性格發展歷程。可安排學生課下閱讀有關章節,在課堂上復述有關內容。

二、注意從分析情節入手,通過人物的行動和語言以及情節的結構安排把握人物性格,了解《水滸》刻畫人物的技巧。

三、可以根據學生學過的內容,選取自己印象比較深刻的人物,比較他們與楊志性格的不同以及逼上樑山道路的不同。

有關資料

一、《水滸》評介(章培恆、駱玉明)

1.施耐庵與《水滸傳》

《水滸傳》的故事源於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其事在《宋史》之《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以及其他一些史料中有簡略的記載,大致可以知道:以宋江為首的這支武裝有首領三十六人,一度「橫行齊魏」,「轉略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後在海州被張叔夜伏擊而降。

宋江等人的事跡很快演變為民間傳說。宋末元初人龔開作《宋江三十六贊》記載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綽號,並在序中說:「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不足采著。」由此可知,一則當時關於宋江事跡的民間傳聞已經很盛,二則龔開所錄三十六人,未必與歷史上頭有的人物相符。又據同為宋末元初人羅燁的《醉翁談錄》記載,當時已有「石頭孫立」「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說話名目,顯然是一些分別獨立的水滸故事。《宣和遺事》也有一部分內容涉及水滸故事,從楊志等押解花石綱、楊志賣刀,依次述及晁蓋等智劫生辰綱、宋江私放晁蓋、宋江殺閻婆惜、宋江九天玄女廟受天書、三十六將共反、張叔夜招降、宋江平方臘封節度使等情節,雖然像是簡要的提綱,卻已有了一種系統的面目,像是《水滸傳》的雛形。而元雜劇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水滸戲,今存劇目就有三十三種,劇本全存的有六種,它們於水滸故事有所發展,其中李逵、宋江、燕青的形象已相當生動了。概要而言,自宋元之際始,水滸故事以說話、戲劇為主要形式,在民間愈演愈盛,它顯然投合了老百姓的心理與愛好。這些故事雖然分別獨立,而相互之間卻有內在的聯系。《水滸傳》的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創作出了一部傑出的長篇小說。

但《水滸傳》究竟為何人所作,卻有不同的說法。此書最早見於著錄,是明嘉靖時人高儒的《百川書志》,雲:「《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同時人郎瑛《七修類稿》雲:「《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宋江》又曰錢塘施耐庵的本。」二者的說法其實相近。稍後的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和王圻《稗史匯編》都記為羅貫中作。明萬曆時人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則說是武林(杭州)施耐庵所作。據這些記載大致可以判斷:此書當是先由羅貫中將說話、戲劇中的水滸故事綜合、加工而成,故曰「編次」;後由施耐庵對這種本子加以發展、提高。對羅氏原本進行再加工的本子當不止一個,而以施耐庵的本子最好,故稱為「的本」。至於胡應麟說羅貫中是施耐庵的門人(見《少室山房筆叢》),當是因為見到刻本是施氏列名在前面產生的推測。

施耐庵生平不詳,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錢塘(今浙江杭州)生活。自本世紀20年代以來,江蘇興化地區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氏的資料,對其生平有較詳細的說法,然可疑之處頗多。《水滸傳》「施耐庵的本」的完成,大約比《三國演義》要遲二、三十年。

《水滸傳》的版本很復雜。大致可以分為簡本和繁本兩個系統:簡本文字簡略,描寫細節少;繁本描繪細致生動,文學性較強。這兩個系統的先後問題,研究者有不同看法,但現在認為繁本在先的佔多數,我們也持這種意見。換言之,所謂「簡本」,其實是節本。在繁本系統中,現在所知的最早版本是《忠義水滸傳》一百卷(當即一百回)。另有明嘉靖年間武定侯郭勛所刻行的一百回本,也是較早的刻本,但已經過修改……上述百回本在梁山大聚義後,只有平遼和平方臘故事,沒有平田虎、王慶的故事。繁本中還有一種一百二十回本,是袁無涯根據楊定見所提供的本子刻行的,但增入了一般繁本系統所沒有而只有簡本系統才有的平田虎、王慶故事,並作了增飾。書名因此稱為《忠義水滸全傳》。……明末金聖嘆將繁本的《水滸傳》砍去梁山大聚義以後的部分,又把第一回改為楔子,成為七十回本,詐稱是一種「古本」。因為它保存了原書最精彩的部分,文字也有所改進,遂成為最流行的版本。簡本系統的《水滸傳》也有許多種,現在只作為研究資料來使用,現知較早的本子有明萬曆年間余象斗的《水滸志傳評林》。

這是我抄我老師的教案,您自己刪改巴

熱點內容
男人見到女人為什麼想做 發布:2024-04-30 23:54:49 瀏覽:248
光纖盤顏色為什麼是深藍色 發布:2024-04-30 23:25:14 瀏覽:494
貓換牙期間吃東西為什麼咔咔的 發布:2024-04-30 22:55:30 瀏覽:644
電腦為什麼會響三聲 發布:2024-04-30 22:53:53 瀏覽:583
為什麼晚上睡覺時嘴唇發干發熱 發布:2024-04-30 22:52:10 瀏覽:657
為什麼每個軟體都有拼多多 發布:2024-04-30 22:01:44 瀏覽:325
展藝動物奶油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4-04-30 22:00:16 瀏覽:13
中午睡時間長了為什麼渾身沒勁 發布:2024-04-30 21:45:09 瀏覽:704
為什麼我們小學生愛玩手機 發布:2024-04-30 21:23:18 瀏覽:511
hp微信列印為什麼離線 發布:2024-04-30 21:14:40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