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發射衛星時間為什麼精算到秒

發射衛星時間為什麼精算到秒

發布時間: 2022-09-12 02:48:51

A. 說一說那些地方用到時間單位秒

1、最初人們計算時間的單位是利用地球自轉周期確定的「太陽日」,但是「太陽日」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後來,人們觀測並計算出了「平均太陽日」,再把1個「平均太陽日」分為864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s(秒)。

2、體育比賽跑100米所用的時間,用秒錶來計算,計時單位是秒。

3、衛星或火箭發射時,發射前會進行倒計時讀秒准備,計時單位會用到秒。

4、籃球比賽臨近結束前,會進入倒計時讀秒,計時也會用到秒。

短於秒的單位:

1、毫秒:毫秒是一種較為微小的時間單位,是一秒的千分之一(0.001秒),簡稱ms。典型照相機的最短曝光時間為一毫秒。一隻家蠅每三毫秒扇一次翅膀;蚊子二十毫秒振翅一次;蜜蜂則每五毫秒扇一次。由於月亮繞地球的軌道逐漸變寬,它繞一圈所需的時間每年長兩毫秒。在計算機科學中,10毫秒的間隔稱為一個jiffy。

2、微秒:微秒(microsecond)即百萬分之一秒(10的負6次秒),簡稱μs。光在這個時間里可以傳播300米,大約是3個足球場的長度,但是海平面上的聲波只能傳播1/3毫米。高速的商業頻閃儀閃爍一次大約持續1微秒。一筒炸葯在它的引信燒完之後大約24微秒開始爆炸。

B. 發射火箭的精度為什麼要到秒

這很符合火箭試驗規律和人們習慣,它清楚地表明了火箭發射時間逐漸減少的情景:10分鍾准備,5分鍾准備,直到發射前10秒鍾,然後9、8、7、6、5、4、3、2、1,發射!


導演在拍片時,採用倒數計時的目的是想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後來世界各國在發射火箭和導彈、起爆核武器以及發射太空梭時,都採用倒數計時發射程序,並一直沿用至今天。


一、火箭發射的原理


火箭飛行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也就是燃料燃盡時獲得的最終速度,主要取決兩個條件:一是噴氣速度,二是質量比(火箭開始飛行時的質量與燃料燃盡時的質量之比)。噴氣速度越大,最終速度就越大。

火箭的級數不是越高越好,級數越多,構造越復雜,工作時間的可靠性就越差。火箭和噴氣式飛機一樣都是反沖的重要應用。它們具有動量由動量守恆定律可知,盛燃氣的容器就要向相反方向運動。火箭是靠噴出氣流的反沖作用獲得巨大速度的。

二、我國火箭發射的歷程

1985年10月,我國宣布長征火箭投入國際衛星發射服務市場。當時國際市場上最為活躍、需求最大的是能發射高軌道的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火箭,而我國能夠發射這種衛星的只有長征三號火箭。它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最大也只有1.5噸,在國際市場上缺少競爭力。

1992年,在長三甲運載火箭尚未首飛、長三乙運載火箭國家尚未立項的情況下,技術團隊攜帶長三乙運載火箭的設計圖紙,奔走於美歐航天大國游說。

伴隨改革開放,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積極走向國際市場,在用中國火箭技術服務世界的同時,也在國際合作中不斷提升長三甲系列「金牌火箭」的綜合性能。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在介面設計上實現了與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製造的衛星完全兼容。

C. 為什麼科學家要將時間精確到秒

在現代社會的日常生活中,時間精確到秒已經足夠了。我們從未發現有哪個民航機場會把班機起飛時間定在幾時幾分幾秒點幾幾,也沒看到有哪個學校會把學生上課、下學的時間作類似規定。即使是最新式的現代電子手錶,它給出的時間也只到秒為止。那麼,科學家們為什麼要把時間測得那樣准,要精確到萬分之一秒、百萬分之一秒,甚至億分之一秒呢難道他們真的是一些嗜奇的怪人

完全不是!

科學家最講究效益。如果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沒有需要,他們絕對不會去耗費自己的精力,浪費光陰和社會財富。

一般說來,人的時間反應大約為十分之幾秒,從反應時間到開始執行某種動作,大約要隔幾秒鍾。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小於秒的時間,要求並不迫切。

但是,在生產活動和科學研究中,情況則完全不同。

最簡單的例於是百米賽跑。在現代運動水平上,有時准確到十分之一秒還難決雌雄,必須准確到百分之一秒才能選出優勝者。

另一個例子是對於雷電的研究。雷電是大家熟悉的一種自然現象。在炎熱的夏天,突然狂風大作,烏雲翻滾,雷雨交加。撕破長空的閃電,震耳欲聾的雷聲,往往摧毀房屋、橋梁,毀壞森林、堤壩,甚至帶來人身傷亡事故。在過去,有些人常常把這種自然現象說成是雷公顯靈、懲罰人間。後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在一次雷雨中放出一個風箏,從雲層中引出電火花,才打破了關於雷電的迷信傳說。但是,在富蘭克林之後的差不多兩個世紀里,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閃電劃過天空時究竟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其原因就在於時間測量精度不高,人們難以分辨雷電發生的過程。現在我們知道,每次雷電都有一個「主雷區」,它發出沉悶的先導雷聲,然後在雲層中分叉、放電,劃出閃光傳向地面,每一過程所經歷的時間都不到萬分之一秒。如果時間測量精確不到萬分之一秒,人們就很難研究雷電的全過程,也不可能找到今天這樣避免雷擊的方法。

再如研究爆炸過程。開山劈路要炸葯,保衛國家獨立、安全要擁有各種武器,其中常規武器也要用炸葯。炸葯的爆炸過程很快,甘油炸葯或黃色炸葯(TNT),其爆炸發生在百萬分之一秒(微秒)的短時間里;現代魚雷用一種高速炸葯引爆,從引爆到爆炸只要20多個微秒。化學家和國防技術人員要試驗和記錄各種物質的爆炸速度,沒有精確到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測量,他們不僅不能找到有效的爆炸物質,而且有時連他們的生命也難以保全。

至於宇宙航行,它對時間的要求就更高。飛船或衛星的發射、人軌、制導、重返大氣層、安全回收或著陸,每一過程都需要有精密的時間測量。從發射場、飛行控制中心,到回收監視區域,都需要有專門控制時間的系統——時間統一服務系統——給各個部位提供高精度的時間信號,以保證發射成功。據說,美國發射的第二艘載人飛行的「水星」號飛船,在返回地面前,由於飛船姿態控制系統出了毛病,宇航員改用手動控制,這樣使制動火箭的點火時間稍晚了一些,結果飛船就離開正常軌道20幾度,偏離預定著陸點近枷千米,險些釀成危險。

比這更短的時間測量,發生在神奇的核物理學領域。物理學家發現,亞原子(比原子更小)微粒的運動速度接近光速,其壽命特別短,只有幾億分一秒。有位德國科學家說他發現了第109號新元素。這種新元素(尚未命名)的壽命只有億分之一秒。可以設想,如果沒有高精度的原子鍾,人們便難以研究物質的微觀變化特性,也不會有新元素的發現。

科學家們還預言,某些介子的壽命比這還短。這大概是人類近期內將要遇到的最短的時間測量。

D. 火箭發射時間為什麼是18點59分57秒

嫦娥二號發射時間: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
根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陶鍾山今天上午透露的消息,經過測算,目前選定的發射窗口有3個,如果10月1日發射,會在18時59分57秒;如果10月2日發射,將是20時43分;如果是10月3日發射,就要在22時27分。

三天的窗口時間不一樣,而且中間都相差大約1小時44分。這是根據衛星需要的運行軌道,還有地球和月亮的位置關系等等因素來測算的。因為每天的同一個時間點,位置不一樣。而這三天三個不同的時間,就需要三套不同的軟體來控制,要求非常嚴格。另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計劃部副部長毛萬標說,如果10月3日不能夠發射,就必須推到半年以後了.

因為低溫推進劑的溫度很低,會達到零下200多度,如果在10月1日晚上18時59分57秒發射,按現在的計劃來看,1日11時30分左右,就要開始加註低溫推進劑。一旦加註之後,這個過程就不可逆轉了。毛萬標告訴我們,如果說液氫液氧都加完之後,1日沒有在窗口內發射出去,這次任務可能就不能選擇2日了,所以,具體要在哪一天發射,決策必須在低溫推進劑加註之前定下來。

E. 在什麼地方用到時間單位秒

可以用到「秒」的地方有:

1、體育比賽所用的時間,用秒錶來計算,計時單位是秒。

2、日常時間使用,是以秒針來走動的。

3、衛星或火箭發射時,發射前會進行倒計時讀秒准備,計時單位會用到秒。

(5)發射衛星時間為什麼精算到秒擴展閱讀

秒的起源:

漢朝以前,「時」指季節,「一時」相當於現在的一季。一年有四季,所以一年又叫「四時」。

漢朝以後,「時」不再表示季節,而是用來表示計算時間的單位了。當時,人們把一天平均分成12個「時」,「一時」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人們習慣把這個「時」稱為「時辰」。

在一些古典書籍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時辰」這兩個字,有不少人誤認為一個時辰就是現在的一個小時,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像古代表示夜間時間的「一更天」、「二更天」的「更」就是指時辰,一更到二更,二更到三更都是相隔兩個小時。

後來,人們又把一天平均分成24份,每份仍用「時」來表示。這時的「一時」就是現在的一個小時,只相當於過去(漢朝以後)「一時」或「一個時辰」的一半,所指的時間縮短了。

接著,人們又把一小時分成60等份,每份的時間叫1分,把1分又分成60等份,每份的時間叫1秒。這樣,時、分、秒就確定下來了。

F. 北斗心臟精度每三百萬年差1秒,真的有這么精確嗎

在七月三十一號的時候,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宣布建成開通。 從單星研發到多星並舉,從艱難追趕到昂首超越,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讓中國的北斗終成世界的北斗。

銣原子鍾, 被稱為是北斗衛星的心臟,銣原子鍾 每一次跳動都直接決定著北斗衛星定位、測速和授時功能的精度。 我們中國打破了國外技術的頂峰。到不斷設計研發更高精度、更強能力的國產原子鍾,研製團隊付出了數十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自我超越的發展之路。真的不得不感嘆,國家強大人民強大,我們從一個貧困的國家走到現在,真的是很不容易。不僅僅是生活的提升,科技技術也是肉眼可見的提升了。

在北斗二號後期發射的衛星中,改變了以往的國產化銣鍾為主鍾、進口銣鍾為備份的模式,國產化銣鍾正式全面取代進口銣鍾,精度提高到了每三百萬年才會差一秒。

G. 發射火箭時,為何一定要倒數計時再發射

現代火箭衛星、導彈的發射,核裝置的起爆等,大都是採用倒數計時發射程序的:「10、9、8、7……1」,為什麼要採用倒數計時,而不是順數計時的發射程序呢?說來這里有一段頗有意思的故事。

不過,雖然有點火倒計時,但是火箭衛星的發射並不是跟著倒計時來的,因為發射的程序都是早已編寫好的。之所以用口念的新式,不過的為了增加發射活動的儀式感,渲染氣氛。除此外,並無多大的作用。畢竟現在的計算機比人工更加精確,如果真的是採用了人工口播再點火的形式,那就可能真的是帶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失誤了。

熱點內容
重症室探視為什麼時間那麼短 發布:2024-05-21 03:30:41 瀏覽:710
熬的骨頭湯顏色為什麼是綠色 發布:2024-05-21 03:17:52 瀏覽:461
為什麼到大學就丟東西 發布:2024-05-21 03:16:28 瀏覽:856
拼多多投影機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4-05-21 02:37:44 瀏覽:247
智學網為什麼找不到成績 發布:2024-05-21 02:03:22 瀏覽:273
微信為什麼不能查看歷史 發布:2024-05-21 01:54:45 瀏覽:911
曾仕強說為什麼女人喜歡氣男人 發布:2024-05-21 01:27:36 瀏覽:962
蘋果手機為什麼充到80就不充電了 發布:2024-05-21 01:02:28 瀏覽:484
蘋果x投屏為什麼不好使 發布:2024-05-21 00:53:12 瀏覽:752
月經為什麼晚上不能跑 發布:2024-05-21 00:53:05 瀏覽: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