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為什麼晚上都是登錄
㈠ 為什麼台風都是晚上刮
台風登陸據統計確實晚上多,白天少。
研究氣象的都知道「海陸風」的現象。受太陽照射影響,海陸氣溫變化不同,沿海地區一般白天吹向海風,夜晚吹向岸風。
台風風圈運行,同時還會受到地方小氣候影響。
造成台風多在晚上登陸有著類似的原因。
㈡ 為什麼台風在我國登陸比較頻繁造成的主要災害是什麼
由於我國海岸線較長,又瀕臨太平洋,所以台風較多。
台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
1、強風台風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庫,其風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於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
2、暴雨台風是非常強的降雨系統。一次台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達500-800毫米。台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台風暴雨強度大,洪水出現頻率高,波及范圍廣,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
3、風暴潮所謂風暴潮,就是當台風移向陸地時,由於台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台風的風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產生高頻率的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沖毀房屋和各類建築設施,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風暴潮還會造成海岸侵蝕,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漬化等災害。
台風登陸後,受到粗糙不平的地面摩擦影響,風力大大減弱,中心氣壓迅速升高。可是在高空,大風仍然繞著低氣壓中心吹刮著,來自海洋上高溫高濕的空氣仍然在上升和凝結,不斷製造出雨滴來。如果潮濕空氣遇到大山,迎風坡還會迫使它加速上升和凝結,那裡的暴雨就更兇猛了。有時候台風登陸後,「累」得實在動不了,不但風力減小,連低氣壓中心也移動緩慢,甚至老在一個地方停滯徘徊,這樣,暴雨一連幾天幾夜地傾瀉在同一地區,災情就更嚴重了。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全球每年死於熱帶風暴的人數約為2000—3000人。據有關資料,西太平洋沿岸國家平均每年因台風造成的經濟損失為40億美元。我國也是一個台風災害嚴重的國家。
我國華南地區受台風影響最為頻繁,其中廣東、海南最為嚴重,有的年份登陸以上兩省的台風可多達14個。此外,台灣、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也是受台風影響較頻繁的省市。有些台風從我國沿海登陸後還會深入到內陸。在西太平洋沿岸國家中,登陸我國的台風平均每年有7個左右,占這一地區登陸台風總數的 35%。台風給登陸地區帶來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如:9711號台風於1997年8月10日上午8時在關島以東洋面生成,8月18日21時30分在浙江溫嶺登陸。上海隨即出現狂風、暴雨、高潮「三碰頭」的嚴峻局面。上海市普遍出現8-10級大風,普降暴雨59-87毫米,局部地區高達152.1毫米。長江口、黃浦江沿線潮位均超歷史記錄,黃浦公園站潮位達5.72米,超警戒線1.17米,相當於500年一遇的水位。市區防汛牆決口三處,漫溢倒灌近20處, 39處電線被刮斷,電網發生故障952起,70條街路積水,倒塌房屋500餘間,損壞2000餘間。郊區受災農田近500平方千米。導致135個飛機航班不能按時起降,22條輪渡線全部停駛。直接經濟損失約6.3億元以上;1994年,9417號台風災浙江瑞安登陸,「風、雨、潮」三碰頭,全省受災農作物 750萬畝,死亡1126人;1996年,9608號台風先後在台灣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陸,10多個省市受災農作物5400多萬畝,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號台風先後在浙江溫嶺和遼寧錦州登陸,10多個省市受災農作物面積1億多畝,死亡240人;2001年廣西連受「榴槤」、「尤特」兩個台風襲擊,出現大范圍暴雨或大暴雨,全區48個縣市區上千萬人受災,40多萬人一度被洪水圍困。
㈢ 台風為什麼總是登陸台灣
台風和颶風都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范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台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東亞一帶叫台風;在南半球稱旋風。
由於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北半球的台風都是逆時針旋轉,且由低緯度向高緯度移動.我國的台灣在祖國的東部,且在熱帶到亞熱帶的過渡區域,正好處於台風的路徑上,大多數影響我國的台風都由台港附近進入我國,我國很早以前就因此稱做台風。台風為什麼總是登陸台灣或影響台灣。
㈣ 為什麼每個台風都是在晚上登陸的
這個東西沒有必然的聯系的。
不信你可以查查氣象局的網站,那裡可以看到各年的台風記錄。
你會發現其實登陸時間白天和黑夜的機會是均等的
只不過,讓人容易記得的就是黑夜。
大概是因為人類天性懼怕黑暗,以及夜晚所造成的坡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