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鵑為什麼晚上會叫
① 杜鵑鳥為什麼不分白天黑夜的叫
《自然-生態與進化》發表的一篇論文Female cuckoo calls misdirect host defences towards the wrong enemy報道雌性大杜鵑會模仿鷹叫來糊弄葦鶯。研究發現雌性布穀鳥在葦鶯巢里下蛋後會模仿鷹叫,分散葦鶯的注意力,降低它們發現寄生在巢中的布穀鳥蛋的概率。
杜鵑鳥這種名字非常好聽,但其巢寄生的繁殖後代行為很令人不齒,巢寄生指的是大杜鵑鳥多在宿主鳥開始孵卵之前,乘宿主鳥離巢外出時快速寄生產卵,每飛到一個巢窩里只產一個杜鵑鳥蛋,讓宿主鳥幫忙孵卵卵化成鳥。
小杜鵑鳥往往是第一個被卵化的,小杜鵑的眼睛都沒有睜開,就將宿主鳥的鳥蛋往鳥窩外推,讓其掉落下地破損,接著宿主鳥只能養小杜鵑。
杜鵑鳥這種繁殖行為,將宿主鳥繁殖成功率降低,卻幫它養大了後代,也只能說杜鵑鳥非常「聰明」,會迷惑宿主鳥,大杜鵑常表現在產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或全部推出巢外,迫使宿主重新產卵,讓宿主鳥認為小杜鵑就是它所生所卵化。
杜鵑年的巢寄生的繁殖後代行為很令人不齒,也被稱為「惡鳥」,但也有好的一面,杜鵑以昆蟲為食,尤其像松毛蟲、毒蛾等其它鳥類都不敢吃,對杜鵑來說卻是美味佳餚,是有名的森林益鳥!
(1)鷹鵑為什麼晚上會叫擴展閱讀
杜鵑,杜鵑科鳥種的總稱。杜鵑科的家族比較大,我國有20種,其中較為常見的有大杜鵑、鷹鵑、普通鷹鵑、四聲杜鵑、中杜鵑、小杜鵑、八聲杜鵑、噪鵑等。杜鵑科大多外觀相似,但叫聲有別。
布穀鳥,就是大杜鵑的俗稱。叫聲響亮,為兩個音節,很遠便能聽到它「布穀—布穀——」那柔和而單調的聲音,每分鍾可反復叫20次左右。農民知道,布穀鳥叫,就是播種的時節到了。
而四聲杜鵑為響亮清晰的四音節哨音,有人把它譯為「光棍好苦」,顯然已不入時了;也有人把它譯成「割麥布穀——割麥布穀——」,它都在「割麥布穀」季節里叫,這樣譯有點道理,但又讓人容易跟大杜鵑混淆。
把布穀鳥說成杜鵑,或把子規說成杜鵑,都可以。因為它們都屬杜鵑科。布穀鳥=大杜鵑,子規=鷹鵑,但是布穀鳥≠子規,正如大杜鵑≠鷹鵑。布穀鳥不是子規鳥,但都可以把它們叫作杜鵑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