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吃碳水晚上不睡覺呢
❶ 中午晚上不吃碳水
碳水消化吸收後,進入血液,成為血糖。血糖直供身體機能需要,超出需求的,以肝糖元等形式儲存起來,最終變成脂肪。你需要給自己的身體雇個會計,來幫你告訴你的身體,因為我早晨和中午吃夠碳水了,所以這裡面有一部分血糖是留著晚上用的,不要急著存起來。然而,並沒有這樣的會計。因此真實情況是:早晨和中午的碳水變成血糖供當時的身體消耗,但一定時間內不能及時消耗掉的,仍然要存為脂肪。而,你又因為要兩餐吃夠三餐的碳水……所以,中午到下午你會有更高的血糖,更多消耗不掉的能量,更多的脂肪。至於晚上,你的身體又得不到足夠的血糖補充。但是……我們雖然不能為身體雇一個會計,我們的身體自身卻是一位很嚴格的管帳。人類700萬年的飢餓史,將「寬進嚴出」四個字牢牢的刻進了基因里。你以為晚上不吃碳水,身體會自動將下午多存的脂肪調出來用。事實是:你的身體雖然會調出一點肝糖元和少量脂肪來應急,但更多的,是會在晚上自動降低活力,調低體溫,調低免疫能力,調低思維活力,調低運動能力,以節約用量的方式,來渡過晚上時光。然後,等待著第二天存下更多脂肪。畢竟我們那位嚴格的管帳先生,知道你晚上沒有碳水,他總得為可能的飢荒作足准備,幾百萬年了,人類就是這樣生存下來的。如果你還沒明白,更簡單的理解方法是做個思想實驗:想像兩個一樣的你,兩個你唯一的不同點,一個按你提問所說將一天的碳水需求集中在早中飯,晚飯不進碳水;另一個按正常的,將一天的碳水分成早中晚飯。在這個思想實驗中,兩個你一天的進食碳水總量是相同的。問:第一個你,晚上的精力和體力,可以和第二個你相等嗎?當然不能,晚上沒有吃碳水,自然沒有活力,顯而易見。因此兩個你即使碳水攝入量完全相等,第二個你的能量消耗也大於第一個你。這個思想實驗如此簡單就可以得出結論,我不知道有些「晚上不吃碳水」的減脂方法是怎麼流行起來的。這更不用提前面說的血糖調節,以及肝糖元到脂肪的轉化等知識點了。所以真正正確的做法是少食多餐。在不增加熱量攝入總量的前提下,將碳水分成更多餐,更加平均的分攤到一天的時間里,而不是反過來把三餐並成兩餐。少食多餐,可以將熱量攝入分成更多小塊,維持血糖在每一個小段時間里都剛好夠用的范圍內,以盡量避免「一時用不掉的」能量被儲存為脂肪。但少食多餐存在一不小心就吃多了的陷阱,所以,這就體現出計算食物熱量的意義所在。同時,也要注意規避零食陷阱。零食多為高GI的食物,有著更快的升糖指數,簡單的講就是會很快的抬高血糖,加速從血糖到儲存的步驟。總結:進食能量吸收成為血糖。血糖如過量則轉化為肝糖元等形式儲存。肝糖元儲存到一定程度即轉變為脂肪。人體活動消耗血糖。血糖低到一定程度則從肝糖元等形式轉化出來。然而因為嚴格的管帳先生的存在,從脂肪分解出糖元供能這一步,將比存儲脂肪這一步要難得多。因為「寬進嚴出」的存在,儲存脂肪易,消耗脂肪難。所以,我們應當適當減少血糖到肝糖元這一步(這一步不可能避免,也不要避免,因為我們無法不停進食,身體總歸是需要一個能量安全庫存的),以及盡量避免肝糖元到脂肪這一步。但如果你使用延長碳水攝入空窗期的方法,管帳先生就會啟用刻在基因里的飢荒應對模式,降低體質和運動能力,以減少能耗的方式來應對你的行為,總的來看,你會消耗更少能量,變得更加容易儲存脂肪。你可能因此掉一些體重,但那是因為身體失水,體能降低等原因造成的。你會成為「面黃肌瘦」的那種瘦。綜上,如果你不愛運動,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少食多餐了。
❷ 晚上不吃碳水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晚上不吃碳水化合物對身體會有一定的不利影響。身體健康需要的是各種生素和礦物質的綜合。能的攝入各種營養幾個健康是非常有益處的。你應該均衡的攝入各種維生素。要充足的睡眠,適量的運動才能保證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