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面為什麼煮的時間長了就粘
發布時間: 2023-06-20 04:24:52
❶ 為什麼面條煮爛了會很黏
因為面條表面已經成糊狀了。
在中國,最初所有麵食統稱為餅,其中在湯中煮熟的叫「湯餅」,即最早的面條。漢劉熙《釋名·釋飲食》中有索餅;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有「水引餅」,是一種一尺一斷,薄如「韭葉」的水煮食品;唐朝又有稱為冷淘的過水涼面;
宋朝飲食市場上的面條品種達10種之多,豐富多彩,有插肉面、澆頭面等;元朝出現了可以久存的掛面;明朝有製作技術高超的拉麵,還有山西等地製作特殊的刀削麵;清朝乾隆年間又有經過煮、炸後,再加入菜餚燒燜而熟的伊府麵,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面條製品。
(1)掛面為什麼煮的時間長了就粘擴展閱讀:
煮麵條不粘鍋技巧
煮麵條時,待水開後先加少許鹽(每500克水加鹽15克),再下面條,即便煮的時間長些也不會粘糊。
煮掛面時不要用大火。因為掛面本身很乾,如果用大火煮,水太熱,面條表面易形成粘膜,煮成爛糊面。煮掛面時不應當等水沸騰了再下掛面,而應在鍋底里有小氣泡往上冒時下掛面,然後攪動幾下,蓋好蓋,等鍋內水開了再適量添些涼水,等水沸了即熟。
這樣煮麵條速度快,面條柔而湯清。相反,如果水沸了再下掛面,面條表面易粘糊,水分、熱量不能很快向里滲透、傳導,再加上沸水使面條上下翻滾、相互摩擦,這樣煮出的面條外粘、內硬、湯糊。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