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時間會越過越短

為什麼時間會越過越短

發布時間: 2025-05-29 00:25:53

❶ 為什麼現在感覺一年時間比以前短了

因為過得習慣了,你會發覺一天很快過去,一個星期也過得挺快的。所以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你會發覺聖誕節快要到了,然後盼著元旦,再到春節,元宵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國慶節,光棍節,雙十二,聖誕節,再到天貓年貨節。。等著等著一年就這樣在等待中度過。。就好象我們上學的時候,開學就開始盼著快點到暑假,寒假。。就這樣數著數著日子就一天天過去,你會發現一下子過去好幾年了,更何況一年呢。所以日子越過越快,但是你會發覺其實在這一年中也沒做些啥。。。

❷ 為什麼感覺時間越過越快

年紀越大,時間過得越快,這是普世感覺,不管你屬於什麼種族,有什麼樣的文化背景,這種感覺總是同樣的。那麼,為什麼人年紀越大時間就過得越快呢?有什麼科學的解釋嗎?讓我驚奇的是:至今還沒有人對這個現象作出確定的答案,不過,科學家們對此有三種理論:

第一種理論是從人的生理變化上來解釋。隨著人年紀的增長,人的大腦時鍾漸漸放慢了。科學家們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大街上挑選兩個年齡組的行人,一個是20幾歲的年輕組,另一個是60歲以上的老年組,讓他們閉上眼睛,等他們覺得一分鍾到了時,再睜開眼睛。年輕組的人大多等50幾秒到60幾秒後睜開眼睛,對時間的感覺與時間實際的長度很接近;老年組的人卻常常等80-90秒鍾才睜開眼睛,對時間的感覺比實際時間長度慢。科學家們認為:當人們大腦時鍾放慢時,感覺就會反過來,覺得實際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年似乎飛一樣地就過去了。
第二種理論是從時間在人的一生中所佔的比例上來解釋。對年輕人來講,一年在他們的一生中占的比例非常高,對一個6歲的孩童,一年就是她(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所以他覺得長;但當你逐漸長大時,一年在你一生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低,一年對你來講就變得越來越短,等你到了60歲時,一年不過是你人生的六十分之一,就顯得有點微不足道,感覺一年的時間太短了。
第三種理論的解釋是:當你第一次體驗事物時,你的大腦需要記憶處理很多細節,時間就顯得長;而當事物對你來講不再新鮮時,時間就過得很快。每個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新去一個地方時,去的路總是顯得很長,回來時路卻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時走這段路對你來講是嶄新的經歷,所有景象和路標都是你第一次體驗,你的大腦需要對這些新事物進行處理記憶,時間就好像過得很慢,路似乎挺長。回來時,景象和路標不再是第一次體驗,一切變得熟悉起來,大腦需要處理的事物少了,就覺得時間過得快了,路就似乎短了很多。人生也一樣,當我們是孩童時,幾乎每天都要學習體驗新的東西,時間過得就很慢;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經歷的增加,我們生活里的新東西新事物越來越少,時間也就過得越來越快。

❸ 為什麼越長大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因為年歲的增長最大的變化就是衰老。

衰老不僅意味著外表的改變,比如:皺紋、脫發、肥胖……還有來自工作、家庭的壓力。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有房貸還要每月還款,養車子、養孩子、養老人都需要花錢花時間花精力。工作:年輕的後輩越來越多,危機感爆發,前浪隨時可能死在沙灘上。

每個人精力都是有限的,繁瑣的事堆在一起,再好的脾氣也會被消磨得失去耐性。

等時間好不容易過去,孩子長大,工作戀愛了,看似熬出頭了,卻開始擔憂晚年生活,害怕時間過得太快,和兒女相處的時間越來越短。

想來想去,還是小孩子最簡單無憂了,年輕真好。

❹ 我們為什麼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往日如風,去日無痕,你有沒有覺得從小到大時間越跑越快,好像根本就停不下來?

小時候時間是以天為單位的,上學後轉眼間就是一星期沒了,中學那會,時間只有等到月考的時候才會被清晰地感知,而到了工作以後,時間竟然快到了我們必須得用天或者周來計算。

如果你去問問你的父母長輩們,你會發現對於他們來說,時間是十年十年過的,你小時候剛出生的第一聲啼哭和你大學畢業的那一刻,對於他們來說就像是前天和昨天一樣接近。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大家都知道,時間的行走速度是恆定的(這里我們不討論相對論的情況),我們所說的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只是人的一種主觀心理活動。

所以我們應該這樣來思考問題: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會產生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的感覺?

 一、大腦生物機理

你一定經常會聽到老人們說,「這一眨眼,XX都這么大啦!」,你是不是以為他們只是在誇張或者隨口說說,其實還真不一定是。

在他們看來,二十載時光真的是一瞬間的流逝,而我們卻從小到大活活經歷了二十年,好不容易熬過了高考,靠著頑強的生命力,克服了牛頓定律,發際線還勉強說得過去。

科學家們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大街上挑選兩個年齡組的行人,一個是二十幾歲的年輕組,另一個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年組,讓他們閉上眼睛,等他們覺得一分鍾到了時,再睜開眼睛。

年輕組的人大多等五十幾秒到六十幾秒後睜開眼睛,說:「一分鍾到了」,對時間的感覺與時間實際的長度很接近。老年組的人卻常常等八十到九十秒鍾才睜開眼睛,對時間的感覺比實際時間長度慢。

這個實驗表明了一種客觀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大腦時鍾會變慢,當人的大腦時鍾放慢,對時間估計變慢時,就覺得實際時間過得變快了,就如實驗的那樣,實際已經過了90秒,而在老年組的人感受起來只有60秒,時間快了二分之一(如果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那就停下來想想)。

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我們就需要了解更多一些。首先我們得來知道一下大腦的記憶機理。科學家發現,我們對於時間的回顧性記憶是基於這段時間中有多少新的記憶被編碼進了大腦的記憶中心。

在我們腦內有一個突起,稱為「海馬」區,「海馬」會對進入人腦的信息進行篩選,決定是否要記憶。研究表明「海馬」更傾向於選擇它自己喜歡的必要信息讓其進入大腦皮層。

而「海馬」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信息呢? 西方的一些腦神經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我們的「海馬」更喜歡激動人心的,新奇的,未知的信息,簡單來說就是喜歡「第一次」。比如一個女孩子長大後的初吻,第一次出國旅遊,或者看一本新書等等。

一件事情的新增加信息越多,「海馬」發出「要記憶」指令的次數就越多,在事後回憶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越慢,反之則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換句話說,一個充滿了新鮮經歷的周末短途旅行在回憶中的時間長度,一定比一個吃吃睡睡啥也沒乾的周末感覺長得多。這一現象,被心理學家Claudia Hammond 稱作假日悖論(holiday paradox)。 

這就從大腦生物機理的角度解釋了,為什麼年紀越大,回想起的時間過得越快: 對於年輕的你,每天都會有非常多的新鮮經歷,需要學習數不清的新技能,幾乎每一刻都是新奇的,令人激動的。

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看到動畫片,第一次學習數學,第一次去商場,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交到交心小夥伴。這些里程碑式的記憶在你隨後的歲月中,會感覺起來「占據了」更長的時間。

而成年之後,生活漸漸變得一成不變,也越來越少有機會體驗不熟悉的事。於是,充滿新鮮的童年在我們的記憶中總是過得很長很慢,而乏善可陳的成年期則滿是飛馳而過的憂傷。

二、比例感知

我們人體的各個器官感知有一個特點,就是當我們處理信息的時候,「比例」比「絕對值」更加重要。

舉個例子,假如你去野生動物園看獅子,在你選擇動物園的時候,A動物園有一頭獅子,B動物園有兩頭獅子,毫無疑問你肯定會去B動物園。而如果A動物園是100頭獅子,B動物園是101頭獅子,那麼去哪個動物園就沒什麼差別了。

回想你生活中的場景,如果你在學校門口花12塊錢給自己的手機貼完膜,回到宿舍舍友告訴你在你貼膜左拐50米那邊的攤子上,一模一樣的貼膜只要10塊錢,你會感覺像是被搶劫了一樣,哪怕其實只是差了兩塊錢。

而如果當你買房子的時候,花500萬買一套房和505萬買一套房根本感覺不到太強烈的差別。還有很多很多的例子,都是這個道理。

回到我們的本文主題來,作為人體感知的一種,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同樣更傾向於比例感知。

對於一個1歲的嬰兒來說,一年相當於TA人生的百分百長度,相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過了一年,在TA的生命中相當於增加了20%,而對於一個50歲的中年人來說,一年的時間只是50年中很小的2%。

而正如上面所講的,人類的感知是一種比例感知,隨著年齡的增加,時間不斷增加的比例會越來越低,也就從感官上面造成一種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的錯覺。

三、主觀情緒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當你很享受在某件事情的時候,會發現時間過得飛快(想想第一次約會,第一次牽女孩子的手)。

而當你處於一種消極情緒,或者急切想知道某件事情或者得到某個東西的時候,卻又度日如年(想想高考完等成績的那幾天,想想第一次女朋友生氣不告訴你原因,不接你電話一整天)。

就像有句話說得好,「當你在等你心愛的女孩子約會的時候,五分鍾就好像一個小時;當你和她約會的時候,你又會覺得,一小時彷彿就像五分鍾。」

除了以上的「大腦生理機制」和「比例感知」之外,我們的心理活動情況也會影響到我們對時間的感覺誤差。時間心理學認為,影響人對時間感覺的主觀因素有三個。

第一,內在的心理預期是什麼。 如有急切盼望的事情,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也就是說,你越希望時間變快,它就越是慢,比如我們以前的學生年代,高考完之後到你知道高考成績的那段時間,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那可真是度日如年。

第二,人當下的心理狀態是什麼。 一般來說,樂觀積極的狀態下會感覺時間過得快,生活中,人們常感嘆,開心時感到時光飛逝,聚會時間太短,假期總是一眨眼就溜走,都是這個道理。而痛苦時則會感覺時間像是罷工了一樣停滯不前。

第三,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高度集中時,會覺得時間過得快,漫無目的、無所事事時,則感到時間漫長。投入地去研究一項工作,或是看場好電影,會覺得時間轉瞬即逝,意猶未盡。

當你還是一個孩子,在12月會掰著手指頭數日子,日夜盼望聖誕節那天收到聖誕老人的禮物,看著電視劇裡面大人可以想吃泡麵就吃泡麵的畫面,就巴不得自己趕緊長大,也就是說你希望時間可以過得快一點的。

而就像前面我們說的,你越期待一件事的時候,恰恰是你這種期待的心理狀態,才讓你產生時間過得比較慢的錯覺。

當你長大後,心思更多地會用在關注工作、生活開銷、家庭關系、旅遊計劃、節日購物等這些煩心事事情上,沒留意時間悄悄流逝——驀然回首,你突然覺得去年的聖誕節彷彿是上星期的事情。

那我們該如何延長生命長度?

通過本文,我們知道關於時間越過越快的說法其實只是我們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錯覺,所以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這也是我們提升思維高度的一種實踐),既然這只是一種心理錯覺,那麼當然,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採取行動「延長「生命。

只要你願意,可以讓中年過得像青春般絢麗多彩,要做的只是打破常規,建立新體驗。工作中,可以嘗試學習新技能,大量閱讀,從新視角解決問題,提出想法,甚至可以嘗試開發新的工作就餐地點。

節假日,嘗試結交新的朋友,體驗新的價值觀世界觀,和重要的人去新的地方旅行。讓大腦變得活躍的新鮮經歷,可以讓成年的時間,再度變回又長又慢的少年之旅。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可以比別人的更長,更美好。

❺ 為什麼引力越大的地方時間越慢而不是越快

‍‍用具體公式解釋這一問題如果有想從具體物理公式或者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接著看看。

引力紅移公式為:這一方程。

到這里仔細看的人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速度會讓時間變慢,引力也會讓時間變慢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其實我們只要稍微放開思想就好了,確實都會讓時間變慢只不過是方式不同罷了。如果非要問有什麼聯系:V^2=GM/R!‍‍

❻ 為什麼過了春分白天就越來越長夜晚就越來越短

春分過後白晝變長是由於太陽直射點在緯度上的周年變化引起的。

1、在春分到秋分的半年中,太陽光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情況與北半球相反。

2、在秋分到明年春分的半年中,太陽光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情況與南半球相反。

3、在冬至到夏至的半年中,對於北半球而言,白晝越來越長,到春分日晝夜等長,而夏至日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

4、在夏至到冬至的半年中,對於北半球而言,白晝越來越短,到秋分日晝夜等長;到了冬至日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

5、一個地方的晝夜總是此長彼短的,如晝長了即夜就短了,夜長了即晝就短了;晝最長必然是夜最短,夜最長必然是晝最短,白晝越來越長就意味著黑夜越來越短,而黑夜越來越長就意味著白晝越來越短。

6、在春分和秋分的時候,即太陽直射赤道的時候,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熱點內容
為什麼有的男生掏襠 發布:2025-05-30 05:33:15 瀏覽:470
為什麼突然眼睛周圍很痛 發布:2025-05-30 05:13:03 瀏覽:495
和平精英用微信支付為什麼被拒收 發布:2025-05-30 04:24:53 瀏覽:576
為什麼煮出來的小米飯會發黑呢 發布:2025-05-30 04:15:12 瀏覽:898
油坊榨油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5-30 03:59:32 瀏覽:871
桌面文件重命名為什麼使用不了五筆輸入法 發布:2025-05-30 03:40:22 瀏覽:799
為什麼小米音樂歌曲收藏不了 發布:2025-05-30 03:32:54 瀏覽:125
為什麼人一天到晚上就睡覺 發布:2025-05-30 03:08:01 瀏覽:458
為什麼微信顯示的表格不一樣 發布:2025-05-30 03:06:29 瀏覽:622
長城為什麼是東西走向的 發布:2025-05-30 03:05:01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