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時間長了為什麼會精神
『壹』 為什麼午睡20分鍾會比午睡50分鍾更清醒
腺苷是一種神經遞質和大腦中產生的化學物質,當我們醒來時會抑制我們的警覺性。當你想在無聊的演講或工作中睡覺時,通常是腺苷起的作用。腺苷是大腦活動的副產品。這就是為什麼你做的工作越多,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腦力勞動的工作,比如理解和分析信息,你就會感到「精神疲勞」,這表明大腦中腺苷含量很高。當你感到極度睏倦時,這意味著你的身體含有太多腺苷。
當小睡超過30分鍾時,腦電波開始變慢並進入第一個睡眠階段。在第二階段,體溫和心率下降,腦電波變慢。在第三階段,也稱為「深度睡眠」階段,大腦變得更慢,完全放鬆。如果你不想醒來感到焦慮,你最好把午睡時間限制在30分鍾以內。
『貳』 中午睡一會午覺,下午就格外精神,對身體也有好處,但是聽說不能睡太久...
1. 中午適當休息對於保持下午的精神活力至關重要。根據中醫理論,午時是人體陽氣由盛轉衰,陰氣開始增長的時段,因此適當的午睡有助於調和陰陽。
2. 在西方國家,午睡已不再被視為懶惰的行為,而是被認為是對健康有益的日常習慣。研究表明,白天人體存在三個自然的睡眠高峰時段,其中下午1時的睡眠高峰最為明顯。
3. 午睡不僅能夠緩解工作疲勞,補充體力,還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以確保其對健康產生積極影響。
4. 午睡前應避免食用油膩食物,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臟負擔,影響午休質量。
5. 午睡時應採取適當的姿勢,如平躺或側卧,避免坐著或趴著睡覺,以減少對心臟的壓力和防止打鼾,同時有助於胃腸消化。
6. 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左右為宜,避免進入深睡眠,醒來後感到頭昏沉。
7. 午睡後應適當活動,緩慢站起,並飲用一杯水,以補充血容量,稀釋血液粘稠度,避免立即進行復雜或危險的工作。
8. 午睡時應避免受到強烈的外界刺激,如空調和電扇直吹,以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發生。
『叄』 有時候為什麼中午閉眼十分鍾一整個下午都很精神
消除睏乏
許多人都有午餐後疲倦的煩惱。英國學者就這一現象進行研究,發現每日午後小睡10分鍾就可以消除睏乏,其效果比夜間多睡兩個小時好得多。據日前出版的德國《星期日圖片報》報道,在德國越來越多的上班族有了午間在辦公室休息的習慣。
預防冠心病
午睡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預防冠心病。據醫學家研究觀察,每天午睡30分鍾,可使體內激素分泌更趨平衡,使冠心病發病率減少30%。研究者認為,地中海各國冠心病發病率較低與午睡習慣是分不開的。而北歐、北美國家冠心病發病率高,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午睡。成人睡眠不足4小時者,其死亡率比每晚睡7至8小時的人高180%。這就提示人們,晚間睡眠不足,如能在午睡中適當補充,也將有益於延年益壽。
需不需要午睡和個人自身的體質、睡眠狀態、年齡和有無疾病等條件密切相關。凡是平素睡眠不足的人及體弱多病的人都該午睡;對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和中小學生而言,午睡更值得提倡。睡眠質量差的老人也能通過午睡讓大腦得到真正的休息。
調節心情
免疫學專家說,午餐後為幫助消化,身體會自動改由副交感神經主導,這時睡個短覺,可以更有效刺激體內淋巴細胞,增強免疫細胞活躍性。西班牙醫學研究顯示,每天午睡30分鍾,體內激素分泌更平衡,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病率也可減少30%。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寫了一篇報道,刊載在最新的《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上,內容顯示,午後打盹可改善心情,降低人體緊張度,緩解壓力—效果就像睡了一整夜(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