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時間運動不會餓
① 為什麼有時候運動後,反而不想吃飯了呢
為什麼有些人在運動後總是沒有食慾?而有些人卻在運動後食慾大增,甚至總有快要餓死的錯覺?
下面,我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
1.不同運動對飢餓感的影響。
2.影響飢餓感的因素有哪些?
3.運動完不餓要吃飯嗎?不吃有沒有影響?
運動後即便不餓,最好也應該攝入一些食物,而不是直接選擇不吃了。
因為運動後身體需要補充糖原,肌肉也需要營養來恢復,如果不及時攝入或是不攝入,則會影響身體恢復。
另外,這種不餓的感覺只是暫時的,並不會長久存在,當我們有意識地准備地攝入食物時,這種飲食更容易掌控。如果錯過進食時機,感受到飢餓時,這種飢餓感也會更加強烈,飢不擇食的概率也會更高,容易亂吃一通。
② 運動後感覺不餓了,為什麼
有以下原因:1、飢餓感,是血液中血糖變低,大腦會及時的做出低血糖反應,大腦發出需要進食的信號,在做運動時,機體內的葡萄糖和脂肪可以分解,為機體提供能量,做完運動後,肌肉裡面的乳酸,轉化生成葡萄糖,為機體提供能量,就會很少感覺到飢餓感,等到平靜下來時,才會感覺到飢餓。2、人體運動時,由於肌肉需要大量的氧氣,血液大量聚集在肌肉組織,機體會減少對胃部血液的輸送,胃的敏感度降低,感覺不到飢餓,只有在機體慢慢的恢復平靜時,胃的血流量才恢復,才能感覺到飢餓感,在這之前,一般都是感覺口渴。
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時需要能量的供給,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加快,消化器官血液循環減慢、骨骼肌肉血液速度加快,與挨餓機制是不同的生理變化。
無論時無氧運動還是有氧運動,都加快了脂肪與糖的分解作用,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些都是人體內的儲存能源。
運動後,血液依然快速分散到肌肉組織,葡萄糖在肌肉內收縮生成的乳酸,通過肝臟的代謝,再次肝異生成葡萄糖轉化成能量,同樣會減少飢餓感,等到機體平靜後,才會有很強烈的飢餓感。
所以當人體飢餓時,無論你選擇了休息還是運動,都是有人體保護機制,會維持一段飽腹感,但是保護機制的同時總會有漏洞,比如說酮體的生成、低血糖的暈厥等等,所以正常飲食的重要性不能忽略,也不能相信能量會憑空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