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為什麼不能第一時間批評
『壹』 家長批評孩子要講究竅門 家長批評孩子有什麼竅門
1、批評孩子要及時:批評孩子最好是在他做錯了事情的第一時間里,因為事隔時間越短,孩子對錯誤嚴重性的認識越清楚。如果時間久了,孩子有可能淡忘了,這時再批評,孩子要麼覺得事情沒有那麼嚴重而感到委屈,要麼會以為父母口羅嗦小題大做,批評起不到好的效果。
2、批評要保持觀念的一致性:父母批評孩子,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情緒為中心,而應以教育孩子為中心,以孩子所犯錯誤的輕重與否,來決定批評的方式、環境與場合。不要因為自己心情好,見孩子犯了錯誤也不批評,甚至誇獎孩子;而下次心情不好,見孩子犯了類似的錯誤,就嚴加責備、訓斥。這樣容易使孩子無法捉摸,無所適從,以致孩子性情暴躁,喜怒無常。此外,父母雙方的教育觀念也必須保持一致。如果對一種行為表現,母親說對,父親說錯;今天說錯,明天又說對,這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只有看父母的臉色行事。
3、批評要考慮方式方法:孩子做錯了事,能在家裡進行教育的,不必拿到外面去。有的父母常嚇唬孩子說:明天我到學校去告訴你的老師。這樣使孩子產生恐懼或不信任感,其結果並不理想。對孩子的批評要把握分寸,如果批評過於嚴厲,會挫傷其自尊心,甚至引起反抗;而如果批評不力,平平淡淡又不能震撼其心靈,他就會覺得無所謂。因此,父母必須從愛護孩子出發,既嚴肅而又中肯地指出其錯誤所在、錯誤性質和危害,徹底揭穿其借口抵賴的心理。這樣做,才可以達到批評的目的。
『貳』 兒童犯錯誤,如何批評兒童
兒童犯錯誤,如何批評兒童?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解決。
3、同樣的事不要批評兩次以上
在家中經常是孩子做錯了事媽媽便當場批評,可是當晚上爸回來之後,媽又將白天發生的事與爸爸再說一遍,結果做爸爸的也跟著又批評孩子一次,這么一來孩子便因為同樣的一件事情挨了兩次批評,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挨批評一次已經懂了事卻又在批評一次,反而造成孩子往後對批評他的人產生了厭惡感,長期如此,也會影響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叄』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可以打嗎
首先我們遇到孩子不聽話一定要冷靜,絕對不能暴跳如雷的對孩子;
即使很生氣,也要壓制自己內心的火氣,不要爆發,讓孩子知道你即使打他也是為他好,而不是因為你隨便發火才打的;
對於一些內向的孩子,一定盡量多一些說教,而不要採取打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會在內心對你產生抵觸情緒;
孩子犯錯後,第一時間應該首先讓孩子知道錯了,可以變打孩子為教訓孩子,讓孩子知道下一次該怎樣做;
孩子雖然小,但是都有自己的思想,很多時候如果你用心跟他溝通,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並不見得要打孩子;
而孩子犯了錯,最忌諱父母一起無端的指責他,這樣會讓他感覺無所適從,所以在打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有另一個人講道理,做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