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速度快的物體時間流逝慢
❶ 為什麼廣義相對論里認為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能否通俗的解釋一下
廣義相對論里光速是標准, 意思就是光速就是時間速度, 你若是越接近光速 那麼從你身邊流過的時間就越少, 相減就是時間現,在的速度當等於光速時, 時間值為0。
物體質量越大,引力場越強,對周圍時空的扭曲越大,也就是超強的引力場導致時間進程變慢。
引力場等效於加速度,引力場越強相當於加速度越大,體現在比如物體從A達到B只需要極短的時間,因此看起來速度很快。
時間變慢,既然說到慢,那就必須得有兩個對比的參考系,才能談的上哪個快哪個慢。通常物理上所說的,是兩個人本來處於同一參考系,其中一個人坐火箭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後我們就說這個人時間相對於原來的參考系時間變慢了。
(1)為什麼速度快的物體時間流逝慢擴展閱讀
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 描寫物質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其基礎有A.愛因斯坦於1915年完成,1916年正式發表。這一理論首次把引力場解釋成時空的彎曲。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理論在天體物理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它直接推導出某些大質量恆星會終結為一個黑洞——時空中的某些區域發生極度的扭曲以至於連光都無法逸出;而多大質量的恆星會塌陷為黑洞則是印裔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的功勞——錢德拉塞卡極限(白矮星的質量上限)。
❷ 為什麼說速度越快時間越慢
廣義相對論里光速是標准, 意思就是光速就是時間速度, 你若是越接近光速 那麼從你身邊流過的時間就越少, 相減就是時間現,在的速度當等於光速時, 時間值為0。
而尺縮效應同樣是相對地球(或其他),比如說地球距離比鄰星4.3光年,這4.3光年是在地球上測量到的距離,而如果一艘飛船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就不是4.3光年的距離,而是遠比4.3光年短,甚至只有4.3公里,這取決於速度到底有盡快,速度越快距離越短!
尺縮效應和時間膨脹的實質是所在時空的不同,地球所在的時空與飛船的時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時空,所以當然不能用對方的時間距離去衡量自己的時間和距離!事實上,即使在地球上,我們每個人所處的時空也不一樣,只不過差異太小太小了,根本沒有任何影響所以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