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改開國大典時間
發布時間: 2025-09-17 13:51:05
❶ 開國大典為什麼要在下午三點舉行
開國大典選擇在10月1日的下午3點舉行,主要是為了防備蔣介石可能發動的空襲。以下是對這一決定背後原因的具體分析:
一、防備空襲的考慮
開國大典是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為了確保其順利進行,必須考慮到各種潛在的安全威脅。當時,蔣介石政權雖然已處於崩潰的邊緣,但仍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包括空軍。因此,防備其可能發動的空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二、下午舉行的優勢
選擇下午舉行開國大典,主要是基於國民黨轟炸機的性能和航程進行的縝密計算。國民黨用於轟炸的B-24轟炸機雖然時速較快,航程較遠,但其夜航能力相當差。如果上午從浙江舟山群島起飛,轟炸機可以在3個小時左右抵達北京,執行完轟炸任務之後,還可以安全返回。然而,如果下午起飛,雖然轟炸任務仍可以執行,但由於夜航能力差,轟炸機將無法返回起飛地點,從而大大降低了其執行轟炸任務的可能性。
三、3點這一特定時間的選擇
下午3點這一特定時間的選擇,是進一步考慮了轟炸機的飛行時間和到達時間後作出的決定。這一時間點既能確保轟炸機在到達北京時已是下午,增加了其無法返回的風險,又能為開國大典的順利進行留出足夠的時間。
綜上所述,開國大典選擇在10月1日的下午3點舉行,是出於防備蔣介石可能發動的空襲的考慮,經過縝密計算後作出的決定。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