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絞痛為什麼是晚上鬧
① 腸絞痛的寶寶晚上愛哭鬧
腸絞痛一般黃昏和夜間發生的比較多,發作時寶寶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寶寶哭鬧的時候還會有腹脹、放屁多、肚子咕嚕咕嚕叫、使勁的感覺,排氣或者排便以後會緩解。腸絞痛是由於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的不成熟引起的,因為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多半會在出生後3周開始,至3-4個月後隨著神經系統的逐漸發育成熟,腸絞痛的症狀就會逐漸緩解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腸絞痛的誘發因素:(1)嬰兒吃奶、哭鬧時吸入較多空氣,形成氣泡在腸內移動引起腹痛。(2)餵奶過飽使胃過度擴張引起不適,飢餓時腸道痙攣也會讓寶寶發出陣陣啼哭。(3)牛奶蛋白過敏誘發腸絞痛,這也可能為寶寶自身不能消化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而引起腸道膨脹疼痛。(4)興奮型嬰兒由於各種刺激引起腸道快速蠕動引起疼痛。
知道原因之後,我們可以來預防腸絞痛。首先要注意正確的餵奶姿勢,不要讓寶寶空吸奶嘴,注意每次吃完奶後要拍隔,注意為豎著抱起拍嗝,多按摩寶寶腹部來幫助寶寶消化和促進排氣,餵奶時也要注意不要逗寶寶而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可增加拍背排氣的次數來讓寶寶打飽嗝。寶寶平時玩耍的時候,多趴著活動也有助於腸道蠕動和排氣排便。注意寶寶的排便習慣,通過飲食來糾正寶寶便秘的習慣。如果寶寶對現有的奶粉過敏,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食用專門抗過敏的嬰兒奶粉。以減少一些不易消化或者容易過敏的營養成分對寶寶發育尚不完善的胃腸的刺激。
腸絞痛發作時怎麼辦?當寶寶腸絞痛發作時,應將寶寶豎抱頭伏於肩上,輕拍背部排出胃內過多的空氣,並用手輕輕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亦可用布包著熱水袋放置寶寶腹部使腸痙攣緩解,如寶寶腹脹厲害,則用小兒開塞露進行通便排氣,對腸絞痛反應嚴重並且不宜緩解的寶寶,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西甲硅油和益生菌治療。寶寶腸絞痛的時候要密切觀察,如沒喊果寶寶有發熱、臉色蒼白、反復嘔吐、便血等則應立即到醫院檢查,不可耽擱診治時間。
腸絞痛是小兒發育中常見問題,不會影響生長發育,一般滿4-6個月會逐漸自行消失。一般不需任何干預,只對症處理即可,如果配方粉喂養兒有較嚴重腸絞痛時可換成部分水解配方,母乳喂養的寶寶可孫陪添加乳糖酶。
126 贊 踩 評論 分享
舉報
兒科醫生鮑秀蘭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知名育兒領域創作者
08-10 23:20
關注
大部分嬰兒腸絞痛病例中,需要的不是「腸絞痛的治療」,而是幫助照料者順利度過孩子生長發育所經歷的這個挑戰期。通常情況下,若嬰兒腸絞痛的症狀能夠得到緩解,且照料者的關注度能適當轉移,那麼嬰兒腸絞痛並不會對嬰兒身體造成威脅。相反,錯誤的診斷和不恰當的治療可能使嬰兒和照料者身體和情感都遭受不必要的折磨。
由於嬰兒腸絞痛機制不明,目前的處理主要是改進護理,而葯物、益生菌以及其他治療的效果有待觀察研究,只能作為輔助。
首先要安撫焦慮的父母,告知嬰兒腸絞痛是一種具有自限性的表現,並非由於某些疾病或父母自身忽視引起所致。其次,應將家長的注意力轉移至如何給予嬰兒更適當的護理,包括減少過度刺激、增加更有效的撫慰。與此同時,建議家長不要灰心,否則,應將嬰兒暫時轉交他人照看。有研究者建議,對腸絞痛嬰兒應採用行為護理,即對嬰兒進行規律性和一致性的常規護理;同時結合包裹法,給予嬰兒適當的包裹,模仿子宮內環境從而使嬰兒安靜。盡可能保持嬰兒舒服的體位,協助孩子順利排便。結合包裹法,給予嬰兒適當的包裹,模仿子宮內環境從而使嬰兒安靜,亦可用布包著熱枯凱野水袋放置嬰兒腹部使腸痙攣緩解,如果腸絞痛比較嚴重,可服用一些改善胃腸蠕動的葯物,如媽咪愛、西甲硅油,並密切觀察嬰兒,如有發熱、臉色蒼白、反復嘔吐、便血等則應立即到醫院檢查,不可耽擱診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