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花為什麼早上開晚上滅呢
Ⅰ 牽牛花開花的時間
牽牛花一般的花期在6~10月,通常在早上4~5點鍾就會開花,大約到中午時分花朵就會凋謝。這是因為,牽牛花花大而薄,花朵中含有一定的水分,當太陽照射時,花里的水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蒸發。如果在陰涼的地方,牽牛花的凋謝速度會慢些,有時到下午花兒還開著。
而且影響其花期的還有播種時間,如果播種時間不同,開花時間也略有差別,基本上在播種後,約四五個月的時間便可等到它開花。比如在十一月份播種,次年四月便可等到花期。
(1)喇叭花為什麼早上開晚上滅呢擴展閱讀:
開花時是最需要養分的時期,所以一定要保證它在最適宜的外界條件下養殖。栽培土壤需要疏鬆、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以防出現積水爛根現象;注意適量澆水,雨水過多時要及時清理積水,高溫時要保證水分充足;
要保證陽光充足,每天的日照時間最好在十二個小時左右,以便植物利用光合作用為花提供養分;鑒於矮牽牛是一種藤蔓性植物,所以在其開花期間,要插一根竹竿令其攀附,以便它能纏繞生長,葉片數量大於七片時要及時修剪,這樣可以讓花朵長得更大、顏色更鮮艷。
牽牛花的常見品種有裂葉牽牛,有瑩藍、玫紅或白色;圓葉牽牛,葉闊心臟形,花型小,有白、玫紅、瑩藍等色;大花牽牛,葉大柄長,,花色豐富多彩;三色牽牛,莖、葉光滑,花大,具明麗的海藍色,變種有淡紅或白色;還有少見的重瓣牽牛。
Ⅱ 農村路邊常見的牽牛花,從不受待見,殊不知價值珍貴
農村路邊常見的牽牛花,從不受待見,殊不知它的種子卻有大用處
張愛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要趁早的不僅是出名,看花也要趁早,尤其是朝顏,稍晚些就萎謝了,只能等次日清晨再看。
朝顏其實就是田邊、路旁尋常可見的牽牛花,這種花開如喇叭狀,早上盛開,中午便凋落,因此才有了這樣一個很文藝腔,然而卻很貼切的名字。
說起牽牛花,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葉片肥大,花朵或淡黃或深紫,花期長,從這個時候可以一直開到十月底。小時候總認為這種花除了美麗,好像也沒有任何實際的用處,但即便如此,在當年那個自留地十分金貴的歲月里,籬笆上也還總是有它的一席之地,每天早上起床,看到一批又一批新的喇叭綻放,窮困貧苦的日子裡也能給人帶來一些新鮮與歡喜。
雖是尋常野花,但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筆下的主題素材,其中宋代詩人陳宗遠曾寫過一首七絕,名字就叫《牽牛花》,頗為清新怡人。「綠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繞竹籬開。披衣向曉還堪愛,忽見蜻蜓帶露來。」這首短短的小詩,寫出了牽牛自生自滅的特點,以及它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而那一隻帶露而來的蜻蜓,更是映襯出牽牛花晨開時的靈動與美好。
01植物價值
牽牛花不但名見花譜、花志、名著,而且歷代有許多的詩文吟詠,不僅如此,後來在葯典里看到,才得知牽牛花的種子卻是一味常用中葯,名叫牽牛子,卻有大用處,別稱黑白二丑,秋末果實成熟、果殼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一般炮製方法,將牽牛子,置預熱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裂聲,稍鼓起,顏色加深,微有香氣,斷面黃色,取出晾涼。
有這些隱秘問題,都能幫你解決。中醫認為,牽牛子味苦辛,性寒有毒,具有殺蟲功積、消痰滌飲、瀉水通便的功效,可治滌蟲病、氣逆喘咳、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等症狀,炒後可降低毒性,用時搗碎。
02植物文化
它有瀉水下氣、殺蟲的作用,為治療水腫痰瘀之要葯,並且有很好的除鼓脹作用。關於它葯名的由來,來源於一則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河北晉州李庄有個青年叫李虎,得了鼓脹病,屢次請醫生診治,都不見好轉,他妻子最後請來山西潞州府一個老郎中,看後開了個葯方:「用野喇叭花子煎湯服用。」李虎的妻子從來沒聽說過這種葯,只好再次登門,向老郎中咨詢,老郎中聽後說:「在我的山西潞州府老家門口就有這種野花,它的花子就是此葯。可以派人到我家去取。」李虎的妻子趕忙去山西,取來野喇叭花子,煎湯給李虎吃了,果然沒多久李虎就痊癒了。為了感謝老郎中救命之恩,李虎牽了一頭牛,來到老郎中家,要把牛送給老郎中,並問:「老先生,您給我治病吃的是什麼葯呀?」當時這種野喇叭花還沒名字,郎中一時難於回答。看到李虎牽的牛,說道花子既然能治好你的不治之症,且力能牽牛,不如就叫「牽牛花」吧!從此,野喇叭花就有了牽牛花這個名字。
需要注意的是:牽牛子對人體有毒性,大量使用可能會直接引起嘔吐、腹痛、腹瀉及黏液血便,還會刺激腎臟,引起血尿,嚴重者可損及神經系統,發生語言障礙、昏迷等,尤其孕婦不能服用牽牛子。
03結語
其實每種植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即便是牆角不起眼的牽牛花,但人們能夠賦予它一個美麗的名字——朝顏,足可體現出它在植物界中也佔有一席之地,不過,朝顏雖然美,卻終將凋零,就像人生易老,紅顏易逝一樣。我們留不住朝顏,就像留不住青春與美貌,但或許我們可以努力挽留內心的朝顏,葆有朝顏般清澈美麗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