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賬為什麼記一段時間就不想記了
A. 很多人用記賬APP,但大部人無法堅持下去的原因是什麼
我自己了也用過我不少這樣的產品,很多時候用一段時間也都中途放棄了。結合自身使用情況我簡單介紹一下我認為的幾點原因吧。
首先是市面上很少有一款完全滿足用戶記賬需求以及用戶使用習慣的好的APP。市面上能記賬的APP很多,但大部分要麼太過專業,使用起來不夠方便,記一筆賬要走好多步,填寫各種數據,使用起來過於麻煩。要麼產品主打是別的功能,自己又不怎麼需要,需要的記賬功能過於又過於簡單,很多自己想要的功能又沒有,只能做一些最簡單的記錄。總的來說就是對用戶的吸引力不夠。用戶有時候需要記賬時只能選一款APP湊合著用,開始用沒覺得有什麼,但時間一長就覺得真的很繁瑣,很無趣,慢慢就不想在上面記了。
因此好的記賬APP應該讓用戶可以隨手記,隨時記,一步到位。甚至不用打開APP,一句話就搞定,自動幫助用戶分析出賬單數據,分類匯總,一些規律性的賬單定點自動提醒用戶去記錄,甚至幫助用戶寫好,提醒用戶一鍵保存就好。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是大部分記賬的App用戶數據沒法以文件的形式下載下來,只能在APP上看,很多用戶需要把自己的賬單備份在別的地方或者有別的用處的時候,就很麻煩了。
其次,就算偶爾碰上一個很心儀的產品,功能很適合自己的需要,開始用起來很不錯,但產品質量沒保障,用著用著經常出各種BUG,甚至崩潰,更嚴重的有時候用戶數據會無故丟失或者出現數據混亂等讓用戶無法接受的問題,又不能及時修復bug,幫助用戶找回丟失的數據或者恢復數據到正常。用戶用一段時間後就自動放棄了。還有這產品質量沒問題,功能開始也沒問題,但隨著產品的升級迭代,一些非常喜歡的功能被替代掉了或者改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了,那麼用戶慢慢就會放棄掉不用了。或者這款產品不夠吸引自己了,發現別的更好的替代產品了,自然會放棄原來的產品,改用別的產品。現在的用戶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了,而大部分產品跟不上用戶變化的需求,加之可選擇性多了,所以一款產品長期讓用戶喜歡本就是很難得事情。
最後記賬本身就算一個很枯燥乏味的事情,而且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變得更簡單更零碎了,大部分人一天要記的賬單太多太多了,大部分都是一些很小的賬單,幾塊錢十幾塊錢。因此很多人就懶於去記錄每一筆賬單了,只選擇性的記錄相對來說大金額的賬單,但時間一久就發現這根部不符合自己真正的收入和支出數據,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慢慢也就失去了繼續記錄的動力。
當然還有很多別的原因,不一一羅列了,歡迎大家繼續補充完善。
B. 為什麼我記東西一段時間後就忘記怎麼阻止
根據遺忘曲線理論,剛學完時能記住很多內容,但是在學過的短時間內遺忘的速度也很快,經過一段時間後遺忘的速度開始減慢,最後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你現在對以前學的東西的一點印象就是遺忘之後的水平。不妨試著把那些單詞、詩詞再背一遍,並及時復習,再時常復習幾遍,就能記得牢了,即使遺忘一些,你也能記住大部分,再把遺忘的那些按上述方法記住,相信你就永遠也不會忘了。
C. 為什麼很多人記賬卻無法堅持記賬
打開隨手記APP,我記賬已經有1427天了。為什麼我可以堅持記賬,而很多人卻做不到呢,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003:缺少長期目標。人人常說的開源節流,首先是節流,等無流可節了就要開始考慮開源。每月收入有多少,其中有多少是主動收入,多少是被動收入,要如何建立管道增加穩定的被動收入,要如何努力打拚增加其它的業外收入,這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最後,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先實現收入增長500,然後1000、2000……有目標才有動力。
嗨,我是怪咖娜娜,一枚通信汪、學習促進者、個人成長踐行者。
D. 記賬是不是好習慣應該怎麼做
理財最重要一步是從記帳開始,記帳也是您邁向理財的第一步。每天進行記帳,把自己收入、支出、投資、交易清晰的記錄下來,讓您的家庭財務狀況數字化、表格化,不僅可輕松得知財富狀況,更可為未來做良好的財務規劃。
記帳最重要的是讓您清楚的記錄錢的來去流向、資產財富狀態,發現自己支出是否合乎理性,財務規劃執行的狀態,如何改進自己的消費習慣、提升投資收益水平等等。因為每個人的生活資源都是有限的,每一方面的需求都需要給予適當的滿足,從平日養成的良好的記帳習慣,可清楚得知每一項目的花費是多少,以及這些需求是否得到適切滿足。
記帳是煩瑣的,您可能記一段時間後就想放棄,但我們想一想:我們每天工作10個小時左右基本上都是為了掙錢而工作,我們為什麼不花15分鍾來管理自己的錢呢?不僅僅要會掙錢,更要會管錢。
因此一定要培養記帳的良好習慣,當您養成了記帳這一良好習慣以後,定能讓您快速的達到財富自由的彼岸。
E. 總覺得記賬很麻煩,有什麼方法解決
一、記賬過程
大體流程如下
取得原始憑證→製作會計憑證→然後按製作的會計憑證登記明細賬→月底匯總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總賬和明細賬核對→製作會計報表→納稅申報→申報完成後列印申報表存檔。
那麼,具體怎麼做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起往下看吧!
1.填制記賬憑證
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匯總表填制記賬憑證。這個沒什麼好說的,遵循「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原則即可,可以每發生一筆記一筆也可以月末一次記賬完畢。
2.銀行對賬單
企業每月至少要與銀行核對一次賬面余額,書中規定我們是月末核對,但是這里跟大家說呢。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月末的最後一天企業還會有業務發生,那麼當天甚至第二天都不能夠及時地打出銀行對賬單,所以最好月初去銀行列印對賬單再進行核對。
現金、銀行存款明細核對,貨幣資金是企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資產,因此企業每月都應認真核對每筆款項的進出記錄。打出銀行對賬單同企業銀行明細賬認真核對,對存在出入的地方及時處理,如屬於有未達賬的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確保銀行賬務准確。
3.編制會計報表
企業會計報表主要包括四個報表,除了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之外還有利潤分配表和現金流量表。而利潤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編制,因為只有在年末企業才會對所盈利的利潤進行分配。
4.計算稅金及納稅申報
前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是為納稅申報准備的,因為企業只有進行了納稅申報,稅務機關才能對企業進行稅款徵收,而傳統意義上的會計報表只是記錄企業經營狀況的報表,不是稅務機關徵收稅款的依據,企業應根據申報的不同稅種填制和申報對應的納稅申報表。
這里重點強調,注意納稅時間!!!
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性質確定納稅稅種和稅率,並根據當地稅務機關要求的申報方式按時進行申報。納稅申報成功後應及時列印完稅憑證,取得完稅憑證後,一個月的會計工作才算結束。
5.填制順序
(1)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匯總表填制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分類賬
(4)根據記賬憑證匯總、編制科目匯總表
(5)根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
(6)期末,根據總賬和明細分類賬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等財務報表
6.開票
認真核對開票信息如:單位名稱、稅號、銀行賬號、貨物名稱、單價、數量、總金額及稅額等等,確保信息核對正確認真列印發票,不能出現串列、模糊、更改等現象。會計人員應當在每月20號左右就開始核實當月開票稅額,將應該開具發票的業務盡早完成。因此企業若是需要對方給其開具發票應盡快聯系,不要拖到月底再同對方交涉。另外,當月開出的發票當月入賬。
7.認證發票(或網上勾選)
進項發票只有通過稅務機關認證審核通過或網上勾選確認之後,方能進行抵扣稅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認證。目前專用發票認證一般是通過網上勾選自行認證,未在單位自行認證的應去稅務機關或中介機構代理認證。提前與銷貨方溝通好,早些將專用發票的兩聯郵寄過來,月末事情很多,稅務局的網路很容易出故障。要是因此認證不了,而產生稅額就得不償失啦。所以,企業會計應在規定時間及時辦理認證,確定當月進項稅額。一個企業每月進項發票較多時,通常不會在一個月全部認證,而是有選擇的認證部分發票。發票自填開之日起360日內進行認證。
8.結賬、裝訂賬本
月末結賬之前還要注意提取折舊,若是新的企業開辦費在第一個月全部轉入費用。計提折舊的分錄是借管理費用或是製造費用貸累計折舊,這個折舊額是根據固定資產原值,凈值和使用年限計算出來的。
月末還要計提稅金及附加。有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具體項目由主管地稅務決定。
結賬完畢我們就可以把它們裝訂成賬本啦,注意不要把順序打亂了。
▲ 注意:
(1)月末認證(進項稅)(網上勾選可在申報前完成);月初抄稅(銷項稅)。
(2)申報時應注意時間,不要逾期報稅。
(3)現金一般從「基本存款戶」中提取,一般規定結算賬戶不能提取現金,如有特殊情況方可。
二、10種錯誤的記賬方法
1.以「預收賬款」方式銷售貨物,產品(商品)發出時不按時轉記銷售收入,長期掛賬,造成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
2.原材料轉讓、磨賬不記「其它業務收入」,或者直接磨掉「應付賬款」,不計提「銷項稅額」。
3.價外收入不記銷售收入,不計提銷項稅額。如:托收承付違約金,大部分企業收到違約金後,增加銀行存款沖減財務費用。
4.返利銷售。市場經濟下的營銷方式多變,返利銷售是廠家為佔領市場對商家經營本廠產品低於市場價格的利益補償,其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商家銷售廠家一定數量的產品並按時付完貨款,廠家按一定比例返還現金,二是返還實物、產品、或者配件。商家接到這些現金、實物後,現金不入賬也不作價外收入,更不作「進項稅額轉出」,形成賬外經營。
5.視同銷售不記收入。企業用原材料、產成品等長期投資,產品(商品)送禮或作樣品進行展銷,不視同銷售記收入,不記提銷項稅額。
6.購進貨物時,工業沒有驗收人庫,或者利用發料單代替入庫單,申報抵扣。商業沒有付完款,自審抵扣,或者先虛開一張大額現金收據,先增加「現金」後,以坐支現金的方式讓對方開一張現金收據回來辦理抵扣,這些業務沒有大量的外調取證很難查清楚。
7.在建工程領用原材料或者用作本單位的福利等非應稅項目,不作進項稅額轉出。
8.流動資產損失在稅務批復後,直接記入營業外支出,涉及增值稅部分不作進項稅額轉出。
9.報銷不屬於自己單位的費用。
10.盤盈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不作損益處理。
F. 為什麼大多數人覺得記賬沒用
記賬目的有三:一是為了了解自己的收支情況;二是分析自己過往支出的規律和收入的變化;三是根據前兩步規劃未來的收支。之所以說記賬是理財的第一步,也正是因為只有弄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才能考慮如何去理財投資。
而大多數人的記賬,甚至連第一步都沒有做到。很簡單,在堅持記賬的菜友不妨問問自己:我上個月支出多少,收入多少?估計很多人都答不上來。
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記賬是為了記而記,記下之後根本沒有印象,這樣的記賬當然沒什麼用。所以,有些人在這個階段就放棄了。
再往下說,即使清楚自己每個月收支,很多人依然沒有發揮記賬的作用。問題在於沒有對自己的收支進行分析歸類總結。很多人以為記賬就是為了遏制消費沖動,就是為了不花錢,其實大錯特錯。
堅持記賬,更重要的是為了從自己日常收支中總結出規律,比如過去一年每個月衣食住行各花多少錢。
就像大數據分析一樣,你清楚錢到底花在哪裡,哪些地方錢花的太多要縮減,哪些地方還有花錢的空間,以及自己到底存了多少錢是怎麼存下來的。
等你做到這一步,你才能真正體會到記賬的作用。也只有做到這一步,才能實現記賬的終極意義:規劃未來。
當你對自己的收支很清楚,每一次花錢的時候都明白花多少合適,對自己的結余有多大影響,你才能提前規劃預算,才能明白要拿出多少錢來投資理財。
只可惜,很多人對記賬的用途認識不到位,反而認為記賬是沒用的。事實上,有用沒用其實還是得看你怎麼用,方式用得不對,自然就覺得沒用,但事實上很多人是從記賬中學會了理財的。
G. 為什麼當時記住的東西過一段時間就又忘了那 怎樣達到永久性的記憶那
傳說中的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啊
德國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名叫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發表了他的實驗報告後,記憶研究就成了心理學中被研究最多的領域之一,而艾賓浩斯正是發現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
根據我們所知道的,記憶的保持在時間上是不同的,有短時的記憶和長時的記憶兩種。
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後,便成為了人的短時的記憶,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的復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而經過了及時的復習,這些短時的記憶就會成為了人的一種長時的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持著很長的時間。那麼,對於我們來講,怎樣才叫做遺忘呢,所謂遺忘就是我們對於曾經記憶過的東西不能再認起來,也不能回憶起來,或者是錯誤的再認和錯誤的回憶,這些都是遺忘。艾賓浩斯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是拿自己作為測試對象的,他得出了一些關於記憶的結論。他選用了一些根本沒有意義的音節,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單詞來的眾多字母的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經過對自己的測試,得到了一些數據。
然後,艾賓浩斯又根據了這些點描繪出了一條曲線,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遺忘規律的曲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圖中豎軸表示學習中記住的知識數量,橫軸表示時間(天數),曲線表示記憶量變化的規律。
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丟掉幾個,轉天又丟幾個的,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後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後,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即"先快後慢"的原則。觀察這條遺忘曲線,你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甲組在學習後不久進行一次復習,乙組不予復習,一天後甲組保持98%,乙組保持56%;一周後甲組保持83%,乙組保持33%。乙組的遺忘平均值比甲組高。
你可以自己查下相關資料,然後根據曲線去記憶呢
還有,不要太疲勞了哦
H. 有記賬的習慣,前面段時間有點事,沒記怎麼辦,花了啥記不住了
我覺得睡覺你有記賬的習慣,但是可能前段時間有些事情沒有記賬,所以可能也記不起來就買了什麼東西,花了多少錢,這個是很正常的。
I. 養成記賬習慣,是否是學習理財的第一步
記賬不能使你致富,為何我們還要苦苦記賬?在理財之前,有人會告訴你:理財的第一步是學會記賬。但是,不少人覺得記賬根本沒用,身邊的一些朋友在堅持一段時間後也放棄了。記賬真的沒有用嗎?今天,桑尼就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⑤資金規劃
記賬,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熟知自己的收支情況,以便做出合理的資金規劃,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記賬堅持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提前規劃預算,要留出多少錢作為日常消費,還可以設置預算上限,避免沖動消費。扣除日常開銷之後,預留出3-6個月的應急資金,其餘閑置資金用於投資。
理財是從記賬開始,這句話不可能憑空出現的,能被那麼多人認可,證明是有人已經實踐過了。記賬,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已經獲得的財富。而理財,則是為了讓金錢為我們打工,為我們創造出更多的被動收入。
J. 記賬了四年,真的懶得再記了!太累了!到底應不應該記賬呢!
如果不記賬會更快樂,那就不要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