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間為什麼很精確
發布時間: 2022-06-16 09:09:46
1.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發明的為何會如此准確
二十四節氣可以說是發明,也可說是發現。說的那麼准,那是有地域限制的,不是在地球內所有地都准,在我國,是在中原及黃河中下游地區就特靈驗准確一些。因為我國古人多生活在這一區域,二十四節氣制定也是依此地物候為主而論。
我們現在用的農歷(陰陽歷)來定日子的,與西歷無關,所以每個節氣的日期不是固定的,才會有幾天變動,這也能說明與西歷紀年的不同。
而現在所說的農歷,實際是陰陽歷,即太陽太陰之結合,紀年用太陽歷,紀月用太陰歷。
關於太陽歷,可以參考《夏小正》,這是一本相傳為夏代遺留之物候及農事歷書,文極簡奧,古老。
2. 為什麼萬年歷標寫今年立冬是農歷十月初二21時1分
所有的節氣都是根據天文觀測算出來的,我們通常說的哪天什麼節氣實際上是個大概數,節氣都是精確到分的分的,另外今年立冬權威時間應該是20時46分
3. 為什麼立夏等節氣的時間可以精確到幾時幾分
古代勞動人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把一年平分為24等份。現在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