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因果為什麼需要時間

因果為什麼需要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6-16 13:35:13

⑴ 因果關系真的存在嗎

有啊!因果定律不是佛教的專利,是客觀定律,也不是佛教發明的,而是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發現的,儒家、道教、婆羅門教乃至基督教天主教都發現了這個規律,只不過表述的方式和名詞不一樣而已。
因果報應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和規律。「因」就是起因,「果」就是結果,「報應」就是從起因到結果的演變過程,簡單的理解,因果報應就是:好的起因引發好的結果;壞的起因引發壞的結果(當然在實際應用中遠遠不止這么簡單),用現代科學的理論來說,就是「從量變到質變」。
要構成因果,就像種稻子一樣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
1、播種,也就是起因。拿「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來看,其中,「春種」就是起因,也就是你開始起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開始發芽,所以就像「一粒粟」一樣種到田裡去了。
2、緣。也就是這個「一粒粟」種下去了以後,它需要很多因素才能發芽,譬如陽光、水分、養料、土壤等,包括還不能被害蟲吃掉,——這一點你特別要注意的是,很多念頭起來為何沒結果呢,因為條件不具足,其實也是有了結果(沒有結果也是一種結果),但是沒有達到你所要的結果,這就是「因緣不具足」。99%的念頭都死在這里了,偏偏別人沒有關注,真正的因果,是「因·緣·果」的簡稱,因為簡稱,所以很多人把「緣」忽略掉了。
3、時間:為何不是馬上發生呢?很明顯啊,春天種下去,要秋天才發出來啊,為何春夏不發出來呢,因為需要一個醞釀成熟的時間,時間不夠,果也無法形成。
4、結果:「秋收萬顆子」就是結果,一是說明了時間,二是產生了比對,由「一粒粟」增長到「萬棵子」,顯然因果形成,而且還擴大了好多,這就是正確的「因」,能過得到更多正確的「果」;那麼錯誤的「因」呢?由於有違常理,也就收到很多干擾,所以往往結不了正確的「果」,連錯誤的「果」也會受到影響呢。

⑵ 為什麼因果關系這么復雜

因為時間層次不定律,例如在你的視野內的物件是流動形的,而在別人眼中卻如無物。

⑶ 佛教的因果報應為什麼 有長有短

因果報應是客觀規律,並非因佛教而存在。只是佛教看清了這個規律,並講了出來而已。因果報應也不是背後有一個人在裁判,而是自然的規律。就好像你打我一拳,我會疼一樣,並不是有人先審查你打我,再決定讓我疼一樣。你打我是因,我疼就是果,所謂因果報應就是這么簡單。這個報應來的快,有的報應來的慢,這都是客觀現象,不依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我們都想看到現世報應,但這僅僅是我們的願望而已。規律就是規律,是不因我們的願望而轉移的。比如一個人飲食不規律導致身體變差,這個果報就來的相對比較慢。又如一個人心胸狹窄,慢慢的,周圍的朋友會疏遠他,導致他人氣不那麼好,這也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其他的今生來不及報應的,只好在來世再報了。不可能在臨死的時候什麼都一起突然湧上來報應上。這多怪異啊。

⑷ 因果關系與時空的聯系

因果關系存在於我們所在的物質世界中,生命和思維誕生以前,四維體系所發生的事件全部可以用因果關系來概述。什麼宇宙大爆炸啦,隕石撞擊啦,天體崩塌形成黑洞啦……它們的產生或是發生都是必然的,總體可以用一套相當復雜、復雜到無窮無盡程度的自然科學物理公式,當然,包括生命的誕生。
因果關系的特點

1.因果關系的客觀性。因果關系作為客觀現象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它是客觀存在的,並不以人們主觀為轉移。

2.因果關系的特定性。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為了了解單個的現象,我們就必須把它們從普遍的聯系中抽出來,孤立地考察它們,一個為原因,另一個為結果。刑法因果關系的特定性表現在它只能是人的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

3.因果關系的時間序列性。原因必定在先,結果只能在後,二者的時間順序不能顛倒。在刑事案件中,只能從危害結果發生以前的危害行為中去查找原因。

4.因果關系的條件性和具體性刑法因果關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在刑事案件中,危害行為能引起什麼樣的危害結果,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因此,查明因果關系時,一定要從實施危害行為的時間、地點、條件等具體情況出發作具體分析。
時空的聯系;
1.找到極限的時空的平衡點,用接近於極限的正級能量引起能量負化,形成負能量,引起時空震盪
2.以速度提升的方式,當速度能夠使時間點A的物質在時間點到達時間點B之前到達時間點B,可能引起時空的波折
3.空間引起層疊,假設空間層成立,當A的對應空間B的共同構成物質同時崩潰時引起的能量負化,會引起AB介層的崩潰
4.對黑洞等副能量形式的物質在能量最不平衡的時候(誕生或末期),加以極強的能量作用,可能形成蟲洞(時空折疊)。

⑸ 因果關系三大條件

形成因果關系的三個重要條件分別為:(1)共變關系。(2)時間-順序關系。(3)排除掉其他可能的因素。

因果關系(causality或causation),是一個事件(即「因」)和第二個事件(即「果」)之間的作用關系,其中後一事件被認為是前一事件的結果。一般來說,一個事件是很多原因綜合產生的結果,而且原因都發生在較早時間點,而該事件又可以成為其他事件的原因。

一、概念
一般來說,因果還可以指一系列因素(因)和一個現象(果)之間的關系。對某個結果產生影響的任何事件都是該結果的一個因素。直接因素是直接影響結果的因素,也即無需任何介入因素(介入因素有時又稱中介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講,因果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稱為因果關聯。
原因和結果通常和變化或事件有關,還包括客體、過程、性質、變數、事實、狀況;概括因果關系爭議很多。對因果關系的哲學研究歷史悠久,佛教和西方哲學家如亞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提出了因果,該問題仍是現代哲學的重要課題。

二、特點

1.因果關系的客觀性。因果關系作為客觀現象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它是客觀存在的,並不以人們主觀為轉移。
2.因果關系的特定性。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為了了解單個的現象,我們就必須把它們從普遍的聯系中抽出來,孤立地考察它們,一個為原因,另一個為結果。刑法因果關系的特定性表現在它只能是人的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
3.因果關系的時間序列性。原因必定在先,結果只能在後,二者的時間順序不能顛倒。在刑事案件中,只能從危害結果發生以前的危害行為中去查找原因。

⑹ 既然不存在時間,那為何還有因果報應

時間本身確實並不存在,是人們為了方便記錄,才發明了鍾表,其實時間的本質也可以理解為運動,因果本身和時間無關,其實也並沒有因果,都是相,能破相,便能開悟

⑺ 因果關系的三個條件

因果關系成立的三大條件

一般認為,兩事物之間因果關系成立的條件是:

1、在發生順序上,因在前,果在後(temporal order)。

2、它們之間有關聯(association)或者說共變(co-variation)的關系。

3、必須排除其他可能用於解釋結果的因素(elimination of spuriousness)。




先說時間順序。假如我們認為兩事物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而現在需要確定孰是因,孰是果。經驗告訴我們,只有發生在先的事物才可能是因,時光倒逆只是幻想。時間先後順序說不清而無法斷定孰是因孰是果的,兩者有可能互為因果。

如貧困與多生多育的關系。多生多育也許是貧困的原因,然而後者未嘗不是前者的原因。因為窮,所以想多生一些孩子以增加勞力、擺脫困境。

時間順序是因果關系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把凡是發生在先的就作為因,顯然大謬不然。如我在屋子裡打了個噴嚏,外面緊跟著就響了個雷。能說我的噴嚏引起了打雷嗎?不能。有個男的騎車摔骨折了,一查原來是家裡前一天未給供奉的菩薩燒香。這未免荒謬。

盡管如此,仍然有不少人錯把時間順序當作因果關系成立唯一的條件。

再說關聯。關聯就是通常所說的「相關性」(co-relation)。當自變數引起因變數的變化時,兩個變數之間有一種恆定的聯系,也就是說,自變數方面的每一個變化都引起因變數相應的、可以預見的變化。

如果研究表明,每當我們改變事物的一個方面,事物的另一個方面就出現可以預見的變化時,我們就會考慮前者是否導致了後者。假設我們在不同的情景和條件下,重復同一項研究(如實驗),這種共變關系總是保持不變,我們對當初的判斷就更有信心了。


兩事物之間的共變關系有方向和強度的問題。當自變數的值上升、因變數的值也相應上升時,兩者呈正向的聯系;而當前者上升、後者下降時,兩者呈負向的聯系。聯系的強度說明共變的顯著性。

方向和強度都可用統計學中的相關系數來表示,可用統計軟體進行計算。相關系數數值的范圍是-1至+1之間,越向兩端,強度越大;正號表示正向的聯系,負號表明是負向的聯系,零表示沒有聯系。

⑻ 佛教因果定律:什麼是因果

因果定律不是佛教的專利,是客觀定律,也不是佛教發明的,而是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發現的,儒家、道教、婆羅門教乃至基督教天主教都發現了這個規律,只不過表述的方式和名詞不一樣而已。
因果報應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和規律。「因」就是起因,「果」就是結果,「報應」就是從起因到結果的演變過程,簡單的理解,因果報應就是:好的起因引發好的結果;壞的起因引發壞的結果(當然在實際應用中遠遠不止這么簡單),用現代科學的理論來說,就是「從量變到質變」。
要構成因果,就像種稻子一樣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
1、播種,也就是起因。拿「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來看,其中,「春種」就是起因,也就是你開始起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開始發芽,所以就像「一粒粟」一樣種到田裡去了。
2、緣。也就是這個「一粒粟」種下去了以後,它需要很多因素才能發芽,譬如陽光、水分、養料、土壤等,包括還不能被害蟲吃掉,——這一點你特別要注意的是,很多念頭起來為何沒結果呢,因為條件不具足,其實也是有了結果(沒有結果也是一種結果),但是沒有達到你所要的結果,這就是「因緣不具足」。99%的念頭都死在這里了,偏偏別人沒有關注,真正的因果,是「因·緣·果」的簡稱,因為簡稱,所以很多人把「緣」忽略掉了。
3、時間:為何不是馬上發生呢?很明顯啊,春天種下去,要秋天才發出來啊,為何春夏不發出來呢,因為需要一個醞釀成熟的時間,時間不夠,果也無法形成。
4、結果:「秋收萬顆子」就是結果,一是說明了時間,二是產生了比對,由「一粒粟」增長到「萬棵子」,顯然因果形成,而且還擴大了好多,這就是正確的「因」,能過得到更多正確的「果」;那麼錯誤的「因」呢?由於有違常理,也就收到很多干擾,所以往往結不了正確的「果」,連錯誤的「果」也會受到影響呢。

⑼ 時間和因果到底是什麼關系、如果時間不存在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不就是沒有時間嗎拜託各位大神

宇宙萬物都有各自的存在狀態,並且這些狀態都在發生著不同的變化,物體從這一態到那一態的變化過程就是時間,所以時間僅顯示變化,沒有物體的變化,就談不上有時間。我們通常所謂的時間,是依據普遍的物體狀態確定的,即,是宇宙萬事萬物的共量,不因每一個物體論短長,也不會因每一個物體而變化,它如決堤的洪水一瀉千里,一去不回頭。所以,時間與因果的關系就是,形成→發展→死亡→再形成.....每個人在世上,就是來了又走了的過程,如果沒有時間,很顯然一切都不會發。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生命過程長短,總是有自己的時間——時間是矢量,所有人的時間都只有唯一的方向,所以都有不等於沒有,而只是說明大家的時間變化都遵循著同一個規律。

⑽ 因果關系的原因和結果的發生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嗎

關鍵得看你怎麼理解因果,怎麼理解連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時間本質上是不連續的,有一個最小的時間間隔,不可能有更短的時間,叫做普朗克時間。
那麼,顯然在時間上是不連續的,因為時間本身就是不連續的。

你對連續的理解恐怕是指,因果鏈條上是否可以存在與因果無關的事件來間隔因果。
這就得看你怎麼理解因果。

就說買米的例子,家裡沒有米所以去買米,其實是一個很不含糊的表述,幾乎沒有什麼因果關系。
比較完整的表述是:家裡沒有米而家人只吃米來維持生命並且三餐固定一頓不吃也不行所以要在下次吃飯之前買到米,因此沒米只是買米的一個原因。
那麼是什麼導致你第二天才去買米呢?為什麼不在你發現的沒米的瞬間就去買米?你可以很輕易的找到原因。由此可見,當你把原因和結果表述的清楚的時候,就會發現,它們之間的因果鏈條上沒有無關的事件。
時間是一個維度,事件必定在時間維度上佔有位置,否則人無法理解。事件的過程必定占據了一段時間而不可能是一個時刻。因此,因果鏈上的事件過程在時間的坐標上構成了一個連續的區間,它們之間是不可能有空隙的,有空隙就說明有無關的事件。
這與第一個例子不矛盾。因為時間消耗作為一個事件也參與了因果鏈。當說下周舉行運動會時,就包含了時間的因素。
表達清楚就是:因為會議規定下周運動會,並且到下周需要經過一周的時間,因此運動會下周舉行而且恰好是下周舉行而不是別的時間。
從另一個角度說,因果之所以特別,是因為你使之特別,你認為它們是原因和結果。從邏輯上說,因果關系並不能得到證實。因果關系只是人對經常相繼發生事件的關系做出的概括。從邏輯上並不能保證。你可能會認為,萬有引力確保了太陽和地球的運動關系,但是萬有引力並不能得到確證,你無法窮盡過去未來所有的物體來驗證這個定律。(可以參閱休謨問題。)
比如運動會的例子,只是兩個相關的事件按時間先後發生而已,運動會舉辦起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場所,組織的人完成了他們的工作等等,會議決定只是一個這個你認定的運動會舉辦這個整個過程的開端。
從根本上說,原因和結果的概念是含糊的,沒有哲學上的明確界定。更多時候,只是以一種約定的,默認的含意使用。真正要說清楚因果關繫到底是怎麼回事,恐怕還做不到。

總結一下說的吧。1.因果關系在哲學上並沒有真正明確得到說明。
2.很難說有某個事件有唯一的直接的單獨的事件是其原因。
3.日常語言中因果的含糊在於沒有清晰完整地表達條件等,省略了很多前提。

歡迎討論。

熱點內容
為什麼有些男生就喜歡懟一個女生 發布:2025-05-22 10:07:26 瀏覽:374
熒光筆為什麼沒顏色 發布:2025-05-22 09:47:04 瀏覽:74
微信申訴密碼為什麼是申訴進行中 發布:2025-05-22 09:46:20 瀏覽:759
為什麼化妝了沒人要微信 發布:2025-05-22 09:37:40 瀏覽:627
東莞證券為什麼不能在晚上掛單 發布:2025-05-22 09:32:18 瀏覽:82
微信注冊探探為什麼不活 發布:2025-05-22 09:24:44 瀏覽:197
為什麼血顏色過一會就變黑了 發布:2025-05-22 09:24:44 瀏覽:158
為什麼有的軟體沒有ios系統的 發布:2025-05-22 09:21:03 瀏覽:281
我的淘寶賬號為什麼沒有首單紅包 發布:2025-05-22 09:01:10 瀏覽:451
手機記錄刪了為什麼電腦上還保留 發布:2025-05-22 08:45:48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