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信息 » 小米為什麼老是想和華為比

小米為什麼老是想和華為比

發布時間: 2022-11-03 13:56:24

『壹』 為什麼華為手機配置不如小米卻在銷量上趕超小米華為究竟好在哪

華為手機銷量趕超小米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可以說是碾壓小米。你說的華為手機配置不如小米,指的應該是高端機這一塊,同價位的小米硬體配置比華為的高,但到了高端這塊,根本就不是配置決定的,而是品牌力,用戶體驗,這些無形的東西佔了更大的作用。具體來說,華為手機銷量能碾壓小米,主要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華為高端機的技術創新突破很厲害,一直在引領,而小米是一直在跟隨。而且華為高端機產品特色鮮明,人群定位精準,賣點充分。市場宣傳也大氣磅礴。就是能營造出那種高級感,反觀小米,硬體配置能堆砌,但高級感堆不出來,這樣就落於下風。

其次,華為也出了一系列中低端機型來頂住小米。譬如NOVA系列,榮耀的數字系列,V系列等。這些手機共享了華為技術,而且刀法精準地切割了部分成本和功能。這樣這些系列手機也具備很強的性價比,加上華為品牌背書,搶下不少小米的客戶(注重性價比的消費群體)

其三,華為的線下渠道覆蓋面更廣,線上營銷這塊已經不弱於小米。

其四,華為的財力更加雄厚,成本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強過小米。所以每次新機發布現貨充足,而小米過於摳成本,對待供應鏈很苛刻,所以經常會斷貨。

總結一下,那就是華為這頭大象在中國市場開始翩翩起舞,那麼其它對手就被全面碾壓,必須要為之讓路。而且現在的格局還是在華為很克制,不主動挑起價格戰的情況下形成的。

小米,華為都不錯,以前買小米,是因為小米在山寨機組裝機當中質量最好的,價格也不高,現在買華為,是因為支持華為高 科技 的研發,抵制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手機性能夠用就行,不花冤枉錢

如果手機只看配置的話,那早就沒蘋果什麼事了,所以單靠手機配置就想一統手機市場那是不現實的,要是論配置看參數就能在銷量上趕超,那國產車早就把豐田大眾干趴下了,所以小米沒有足夠硬的看家本領,自然就被華為趕超了!

一、華為重視研發,用技術流獲得消費者好感
不可否認,華為是國產 科技 公司中最重視技術的一類,從一開始就是做通信起家,後面涉足伺服器、交換機等企業服務方案。進入手機行業後也不滿足於做運營商合約機,很早就開始投巨資研發自己的晶元,後來諾基亞潰敗後接手了Lumia的相機團隊,然後與索尼定製了手機鏡頭,以手機拍照為切入點,殺入手機高端市場。

並且華為還一心投入,想搞自己的操作系統,雖然現在還沒有問世,但這給自己「技術流」的形象加分不少。

二、川普的神助攻
從去年華為上第一次實體名單後,國內的情緒高漲,大家紛紛抵制M國產品,所以也出現一些不買HW是XX的言論,但這確實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去年第三季度華為的銷量暴漲,佔比近50%,這是在太恐怖了。所以華為在去年海外市場遭受重挫的情況下,依然交出2.4億台成績。

隨著今年M國的進一步封鎖,又激發了一波這種支持情懷,所以今年4月份,華為的銷量直接把三星都給超過了,位居世界第一,所以不得不感嘆國內消費能力的恐怖。

在這一點上,小米跟當初的聯想類似,披上了高通打手,買辦企業、組裝廠一類的罵名,所以無法享受到這一波紅利。

三、小米千年不變的搶購有點敗人品
小米的產品確實有些不錯,但稍微火一點的產品就搶購,這是在很影響消費體驗。現在的生活節奏快,不管是學習的還是工作的,大家都很忙,為了買一部手機大家還再一再二的搶購,好搶的還行,不好搶的確實搞得心力交瘁,幾番折騰後,大家已經不想去參與了。

另外則是小米的產品在用料和做工上相對較差一些,在精緻程度上超微差一點,故障率也比較高(相對來說高一點),這也算是一個制約因素。

總的來說,小米跟魅族一樣,把握住了智能手機的第一波風口,但錯過了最佳的增長時機,現在還想繼續,那難度不小。特別是華為這種注重狼性文化的狠企業,想要反超回來實在太難了。

小米因發燒而生,不吹不黑,鄙人曾買過米2,過程跟耍猴似的!現在小米因配置而生,就是類似聯想電腦的組裝機,核心技術能買就不研究,買不到就科普一下攻擊其它友商的技術無用論,總之雜貨鋪小米只有你想不到的產品,沒有他們貼不了標的產品!我支持國產,但請不要耍猴!我們是人!

我覺得在產能上,小米不如華為,所以賣得少。

小米就是一個大雜鋪匯總,有些不兼容的問題根本沒辦法解決;華為已經成系統了,邊發現問題邊改進成熟。。

華為配置不如小米,你怎麼對比的啊,那一點看出來的,請舉例讓我學習學習?

我在大約六年前用過米三,說實話太後悔了,再也不用小米手機了。後來換了華為,現在第三部華為了,明年打算再買一部華為手機。

配置誰都會堆,如果靠配置能讓大家買賬的話,那電腦手機都簡單了,堆配置就好了,優化技術都不用做了

什麼是品牌效應,華為品牌比小米高一個檔次,華為的專利創新能力甩小米幾條街,在國際上為國家爭光,樹立 科技 大國影像,作為普通國民,支持華為就是支持國家,這是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個人感覺!

『貳』 為什麼小米超過華為為什麼

小米和華為屬於不同類型的企業,擁有不同的基因和價值觀,其核心價值和競爭力體現在不同的領域。

1. 技術和研發能力,小米拍馬不及

在全球5G標准必要專利中,華為佔比達到了20%,是所有公司中最高的。2020年華為的研發費用就達到了150億美元,在全球位列第五。在華為全球19.4萬名員工中,研發人員就佔到了10.5萬人,占總人數的49%。小米全球員工約2萬人,研發人員近1萬人。

華為的研發涵蓋了5G、鴻蒙、華為雲、汽車自動駕駛等數字化和智能化領域,這些領域的研發與手機硬體和應用開發不在相同層次。

2. 華為和小米的社會影響力存在層次上的差異

5G作為一種新型網路技術,不僅能提供強大的網路移動性和容量,5G與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等其他技術還將決定一個國家的經濟競爭力和軍事實力。華為5G技術為未來的基礎通信提供了安全、有力的保障。

華為基於晶元、鴻蒙和華為雲計算構建的體系和生態,不僅是擺脫美國流氓式制裁的應對,還將是未來基於計算的智能化生態的基礎。

3. 華為和小米的定位存在明顯差異

對小米而言,手機出貨量是首要的目標,更優化的組裝,更高的性價比,都是為了更好的銷量。筆者認為,小米談不上研發型的公司,也談不上是互聯網企業,更多是手機銷售企業。

華為的定位,更多的是基於自有的核心技術,構建智能化生態、智能化社會。手機僅是一種終端。對華為,如何解決晶元問題,如何實現鴻蒙、華為雲計算的互聯和融合,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一朝實現,將浴火重生。無論華為是否面臨困境,中國的崛起都需要更多像華為這樣的企業,也只有擁有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的企業才能長久、持續發展。

『叄』 國內手機廠商這么多,為什麼老把小米和華為放在一起比較

一個是性價比的代表,一個是手機界的大佬,這兩個廠商的話題本身就多,如果把他們放在一起,那話題就更多了,而且小米和華為也確實可以比較一下,供大眾選擇。
現在的手機市場上的手機品牌幾乎是定型了,蘋果,華為,小米,ov兄弟,一加,基本用的也就這些了。不得不承認蘋果的手機做的好,華為是要和蘋果競爭的,想和蘋果比,小米現在做的也可以,能和華為競爭一下,所以就有相互比較,其實也就是相互競爭。
ov兄弟廣告做的很不錯,目前又把性能增強了,不像之前被人說成「高價低配」,但是好像其他的廠商很少和他們搭上關系。其實ov手機一直銷量都不錯,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其實手機還是需要我們自己挑選,不能被廠商的文案和廣告欺騙,只要自己用著舒服,適合自己,就是好手機。

『肆』 已經是國內第一的華為,為何很多用戶還要經常和小米比較呢

因為小米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而華為的價格比小米貴許多,因此小米有著許多固定的用戶群,再加上在智能手機的發展當中,它們都是國內手機行業中的佼佼者,自然會免不了拿來比較。現在兩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相互之間掐架也是常見的事情,它們都代表著中國製造,同為國產品牌,無論是講究技術流,還是喜歡性價比都應該支持。

小米性價比高,外形也時尚,雖然華為國內王者,但是高端機並不是所有人都買的起的,自然會拿來在性價比上面說事,進行一番較量。其實這兩個品牌各有優點和弊端,也都是國貨,兩家公司的老總也都是厲害的人物,無論選擇哪個品牌都值得國人為之驕傲。大家按需消費,萬萬不要盲目的消費引起不必要的支出。

『伍』 小米比華為便宜,但最終市場上卻不如華為,這是為何

因為小米的品牌調性、系統穩定程度、手機品控三方面比不過華為。接下來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看一下,小米到底為什麼在市場上不如華為。

『陸』 為什麼總有人拿華為技術公司跟小米科技公司比較原因是什麼

想必大家都發現過這樣一個現象,總是會有人拿華為技術公司和小米科技公司進行比較,這是因為這兩個品牌是國產手機的兩大巨頭。而且兩個手機的銷售率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放在一起比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除此之外,在最先開始的時候,小米手機是非常火的,但是現在被華為比下去,所以也成為了大家口中的話題。

不管是華為,還是小米,都能夠體現出國內手機品牌的一個進步。另外這兩款手機也充分讓大家認識到了品牌背後團隊的主要力量,不管做不做比較,這兩款手機都有相應的忠實粉絲。而且大家購買手機,也都會有自己喜歡的品牌,再加上這兩款手機都非常的不錯,因此才能夠走在前二的位置。

『柒』 為什麼有人說小米手機這幾年要把華為作為重要對手看待

「這幾年」,「重要對手」。

有人這么說是因為看出來小米手機要這樣做了,我認為小米手機正在這樣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1 面上思慮

我估計,在面上,小米手機要把華為手機作為重要對手看待是基於以下3個想法,於是頻頻動作,自2019年開始,對華為手機的攻勢比以前猛烈多了,包括在網上不斷線地對比。

(1)總體考慮。

小米手機明明是在2019年獨立出紅米手機時,就是既要做強中低端機,又要沖刺高端機。

這樣一來,就不會把O與V手機作為重要對手,對清一色高端的三星和蘋果手機也不會,只有華為了,既有中低端機,又有高端機。

(2)當前焦慮。

華為手機的銷量在2019年還是國內市場的第一名,甩小米手機最遠,其它品牌包括蘋果卻不是。

關鍵是,對華為手機兩個品牌當中的高端品牌,小米手機暫時還翹起腳也夠不著,而中低端品牌也甩小米手機的兩個品牌挺遠。

(3)長遠憂慮。

從未來的這幾年看,華為手機的銷量盡管會在海外市場下降,但在國內市場肯定是不會的,包括第一的位置不會變,O、V以及蘋果的排名也不會變。

這對小米手機而言,就讓當前第一的華為手機變成了越發重要的對手了。

2 深層思慮

小米手機格外重視地看待華為手機,是基於分外深入的考慮,就是要保持住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上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讓小米手機在小米整個戰略布局中的重要度不至於進一步降低。

這是把華為手機作為重要對手看待的核心,所有的考慮都是圍繞著這個所在。

另有人早就說,小米並不在乎手機銷量下降,從一開始就沒准備只做手機,並不需要一個可以永久傳唱的產品,想做的是一個生態,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拿出另一個特色商品,憑著自己的億級以上用戶,仍然可以做很多掙錢的事情。

然而,現在看,小米的生態還尚需建設,同小米手機一樣特色的商品更沒有拿出來,小米手機卻從銷量第一的位置直落至第五、第六,且不說已經不再是小米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了,即便是作為小米整個生態鏈的入口,用以引流、續流、擴流的重要作用,恐怕將進一步弱化。

小米手機如果在國內的銷量繼續下降,即使保持住了排名第六的位置,也是事實上被擠到了國內市場手機六強、國產手機四強之外。這是有可能的。

而這種可能一旦成為現實,就意味著小米手機用戶群的體量大大變小了,到不了億級,手機便不再是小米換取用戶的核心渠道,那麼,小米總體營收就必定受到不小的影響,因為小米手機影響到了生態鏈,於是,小米公司的整體戰略布局——5G+AIoT將很難成功落地。

這就不止是影響到小米這幾年發展的大事了。

回答完畢,感謝題主!

首先,小米目前的最大市場仍然在國內,而目前國內市佔率最大的手機廠商就是華為,禁錮ov和小米的銷量也差不多,但是畢竟不是國內第一,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所以小米想要贏得更大的銷量和認可就得和第一的華為比,如果比不過華為,那麼小米也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

華為很早之前就實行了雙品牌運作,華為品牌主打中高端,而榮耀品牌主打性價比,而小米在2019年實行雙品牌戰略後可以說和華為雙品牌針鋒相對,所以紅米的最大對手就是榮耀,和小米的對手則放到了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可以說對方如果多賣出一部,自己就少賣一部,所以兩者的針鋒相對無可避免。

此外,華為和榮耀過去也曾經對小米進行過各種抨擊,小米對這一點懷恨在心,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報復,至少不能在宣傳和流量上輸給華為,所以高管的各種針對也就來了,其實早在兩年前,小米手機的發布會也一般不會提到華為,還是和蘋果和三星對比的最多,但是這一年來完全變樣了。

其實從小米的產品以及發展方向來看,將華為作為對手也是很好理解的,畢竟華為在目前國產手機廠商當中還是遙遙領先的,所以像第1名看齊也是正常。

就比如如今的小米是對標華為的產品,而子品牌紅米則去對標榮耀,其實這兩者的品牌差異性也非常的相像。都是子品牌主打線上,而主品牌開始延續線下以及提高產品溢價。很多人說小米不配跟華為相比,但其實這也是一個進化的過程,首先小米像華為對標或者學習,這已經是把華為放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所以對於國產廠商而言反而是一個有利的進步。

至於當做對手,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幾年華為的產品做得非常出色,而且在國內無論是口碑還是用戶體驗都獲得了大眾的認可。至於小米這幾年在國內市場份額不斷下降,所以也需要尋找自身的問題以及向友商學習,很自然的就向第1名的華為去看齊。

總而言之,小米向華為去看齊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相互促進才能讓國產手機走得更遠。

你好,小米把華為作為競爭對手,主要針對的是日用電子產品設備這一塊,比如手機、路由器、電視、凈化器等日用品上面,小米的優勢在於其擁有更多的互聯網資源,雖然華為也很早就有手機業務這一塊,但是在互聯網手機紅利爆發時沒有抓住機會,或者說小米搶先一步。那麼小米如果把華為作為對手,它會從那幾個部分突破呢?

電子產品的銷售業績

因為你要和華為比知識產權,比5G技術,你肯定比不過的,作為一個互聯網的零售商,只要更大拓展自己的銷售渠道和銷售業務,那麼在手機銷售量這一塊上面,小米突破華為指日可待,畢竟現在小米商城裡面什麼都賣。

MIUI與EMUI系統上的突破

小米的系統生態鏈相對華為的要強一點,畢竟推出的時間比較長,而且小米主打的小米主題真的很不錯,華為主攻的內部底層機構,如果非要我選一個的話,我比較喜歡小米的主題,體驗上感覺都差不多。

處理器中跑分上的突破

目前小米藉助的是高通驍龍865處理器,在處理器跑分上領先於華為的麒麟990,雖然處理器是人家高通的,但是性能上確實很強,安卓機中估計是王者的存在。

拍照像素的突破

小米推出的1億像素攝像頭,在全球手機裡面像素排行也是第一的,雖然華為P40系列搭載的只有5000的攝像頭,但是支持的是五倍變焦,效果還是比小米的要好,這也是小米要突破的地方。

因為從整體表現看,華為是國產手機品牌里做的最好的。

這里舉一個例子:在今年的小米10發布會上,雷軍說憑借小米10 Pro開始正式進軍智能手機高端市場,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小米手機在之前幾年就已經極力的給產品上各種高端配置,但始終底子有些薄弱。

很明顯,這也是小米的目標。創業10年,小米近兩年不僅多次對內部架構進行調整,上市之後的業務劃分也越來越明確,「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初見成效,手機方面也拆分成了兩個部分——小米+Redmi,就是為了精確定位,各個擊破,從一個創業公司走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基於這一目標,小米首先需要超越的就是華為,不僅因為華為同是國產品牌,也因為友商之間的「互懟」是相互促進成長的途徑之一,更是一種營銷手段,幾乎每一次的「互懟」都是熱搜預定。

有時候對手也追求個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這就和戀人一樣,敢於去追求,敢於去超越才是最重要的,本身市場就是這樣,我覺得近年來小米表現不錯,至少在你追我趕的 游戲 中,還能小勝一把,在其中還能獲取一些成功的希望! 例如在華為引以為傲的徠卡相機和這幾年的相機優化方面!華為特別依仗DOX得分,而小米就算要打掉華為的這一份驕傲DOX得分!



就像十周年雷軍演講中說的,這次我們來看看DOX得分,我知道很多人不信這個。但是友商信呀,友商喜歡上DOX,那麼我們也得上吧!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事實,在商業競爭當中,有兩種戰略要麼是找其中的劣勢,從而發揮自己的優勢進行對比!還有一種就是找其中的優勢,打出出彩的成績,就像李雲龍最經典的一句話「老子打的就是精銳」。一句話就可以看出,小米的傲氣!



而且 最關鍵的是小米是通過雙從下手的策略,從對方的弱勢、對方的優勢全方位下手來進行PK ,有時候還找的太過於偏激,導致被粉絲罵但是也是說的實話,例如說華為在明年就只剩下生態鏈和相機的驕傲了。暗語就是你沒有晶元了!



把大象裝進冰箱分為幾部,雖然只是一個笑話, 但是小米完成對華為這個對手的PK,目前僅僅還是前兩步,其實還有重點的布局例如市場的布局、晶元的布局這才是最核心的關鍵因素,不然是很難真正超越華為,因為華為已經影響了用戶的心智了 ,所以小米單從產品的角度PK,單從性價比角度已經不夠了,要從自主化的 科技 力量下手才能贏得尊重!

那麼為什麼說小米有這么大的陣仗來懟華為, 從2019年的一次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披露了華為的銷售鐵軍在線下市場對於小米的排擠 ,導致小米在線下市場的口碑受到了影響!這個是小米官方說的理由, 到了2019年9月份雷軍發布會表示「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我們與華為相愛相殺……」也能看出來雷軍對於這次商業的之戰的釋懷。 既然戰書已經下達,而且華為早期是在學習小米,但是華為一旦登上了華山之巔,就不在和小米進行PK了,那麼小米不得不繼續和華為進行對比了!



因為有句話說的好,產品好不好,就要拿行業的第一名來對比 ,不然怎麼能夠證明自己的實力,所以目前看似是一個兩個智能手機的產品進行的PK,但是華為更加暗地裡進行成長,而小米則是追著華為來進行PK,從而再次建立小米的地位以及小米的品牌!



為什麼小米這幾年把華為作為重要對手看待?這個說法實際上不夠准確,因為整個手機圈都把華為作為重要對手看待,並不是小米一個;反過來說,現在的小米,對手也挺多,華為只是比較明顯一點。

第一、華米OV四大品牌中華為的體量逐漸龐大

就目前的手機市場來說,華為、小米、OPPO、vivo依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蘋果雖然有一定的下跌,但目前蘋果還是處於超一檔狀態,在手機市場整體萎靡的狀態下,大家只能「內斗」了。

就目前來說,華米OV四大廠中,華為是過得最滋潤的,去年一年銷量暴漲,銷量達到2.5億,一舉超貴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廠家。並且華為在國內的份額比例也是暴增,去年第三季度的增長份額甚至佔到46%,可以說華為已經成為了國內的第一大品牌,在民間有著很好的品牌基礎,在這樣的情況下,人紅是非多,自然被小米給盯上了。

簡單說,大家今年糧食都減產,小米發現隔壁的華為今年收成居然比去年還好了,心想這有點反常,自然就把華為當成對手了。

第二、小米和華為的恩怨由來已久

在這四大廠中,OPPO和vivo一直很低調,發布會、高管、媒體等都不是那麼活躍,也不懟人,屬於手機圈的老好人,誰也不得罪。而小米就不一樣,一開始就主打性價比,所以把整個手機圈都懟了一個遍,當然這時候小米也比較含蓄,大家也懶得搭理他。

不過華為這時候逐漸成長起來,看到小米做得風生水起,也成立了榮耀,專門用來做線上,於是兩個品牌就這樣杠上了,甚至小米的生態鏈華為跟榮耀也全部,顯示器、筆記本、電視、還有一些小玩意,等等,在這每一次交手的過程中,大家的怨氣越來越深。到了後來,累軍直接喊出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口號。

所以,華為銷量激增這是小米把華為列為重要對手的客觀因素,而小米跟華為的多次交手,兩個品牌的關系很微妙,這是主觀因素。

因為華為除了百元機,其他價位手機已經全面超越小米,而今年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年。

華為不僅產品競爭力強,銷量也和小米拉開差距

我們知道華為自從發布了麒麟970以後,手機體驗大大提升,現在的麒麟晶元的性能已經和高通晶元不相上下,互相超越,更何款還有全球第一的拍照水平,引領行業的設計。

從2019年銷量來看,小米在國內的銷量不及華為的零頭,僅僅3880萬台,而華為可是達到了1.42億台,差距非常大。

需要注意的是,以往千元機是小米的天下,華為發布了麒麟810晶元以後,直接秒殺了高通中端晶元,搶佔了千元機市場。現在小米已經只有百元機有優勢了。


今年是重要轉折點

這些年小米和華為差距越來越大,不過國內市場依然是小米的第一市場,並且小米也還沒有成為「Orthers」,如果小米今年再不翻身,那麼小米國內銷量將蘋果超越,向魅族一樣,再想翻身可就難了。

除此之外,小米手機銷量一旦下滑,失去了小米手機,用戶黏性將大大降低,小米智能家居勢必受到影響。

雖然小米還有印度等東南亞市場支撐,小米能夠在這些市場大賣的原因,是低端機小米具有很大的優勢。而低端產品利潤有限,能否撐起整個小米手機,還是未知數。

總結

小米高管盧偉冰也曾說到,今年是拐點,但是到底是拐向哪一邊就不知道了,可能小米翻身,重回大眾視線,也可能和魅族一樣一蹶不振。

不過不管怎麼說,小米確實要把華為當成重要的對手。

因為受美國之命。

其實更准確來講,不是小米手機把華為作為重要競爭對手。

換句話說是現在手機這個行業的發展,已經沒有什麼創新了,很難再有驚艷大家的黑 科技 ,已經遇到瓶頸。看最近的華為發布的p40也沒有多少創新呢。連華為這種自主創新型企業都沒辦法做到更好。可想而知,小米作為一家組裝機公司 ,就更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了。華為已經成了國內或者說行業的標桿之一。所以更應該說小米是靠華為的熱度碰瓷營銷。保持熱度。

『捌』 配置差不多,華為為什麼比小米高端差距到底在哪裡

沖擊高端手機市場是眾多手機廠商的夢想,畢竟賣高端手機更賺錢。以iPhone為例,蘋果公司公布的2021年第一財季業績顯示,蘋果凈營收1114.39億美元,其中iPhone貢獻了655.97億美元的營收,佔了總體營收的59%,手機產品是蘋果公司的最大功臣。

所以各大手機廠商也想著沖擊高端手機市場,但是多年來能夠獲此殊榮的手機品牌很少,國內只有華為是真正樹立了高端機的品牌形象。

這就讓許多人,尤其是一些小米手機的粉絲很不服。有人覺得,小米有不少機型的配置明明跟華為是差不多的,憑什麼華為手機就是高端機的代表,就能賣那麼高的價格,小米就只能賣中低端手機呢?他們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市場定位不同

小米手機一開始的市場定位就是面向普通青年,主打性價比高的千元機。2011年小米發布的第一款智能手機定價為1999元,後來紅極一時的紅米手機,售價更是低到了千元以下,自此小米的品牌形象就跟中低端機緊緊綁在了一起。

雖然在宣傳上沒有明確說過,小米手機的目標用戶是「屌絲」群體,但人們就是認定了小米手機是屌絲青年的最愛,就連小米曾經也有高管公開支持這種觀點。

2020年11月25日,小米集團清河大學的副校長在一場論壇上說,得屌絲者得天下。這話引起了小米用戶的吐槽,同時也反映出,小米內部應該有不少人就是這么定位自己的。

華為就不一樣了,很早的時候,華為就已經在沖擊高端機市場。2014年華為發布的mate7手機,宣傳語是「爵士人生」,僅僅幾個字,就樹立了成功人士專用的商務手機的品牌定位。

當年mate7的外觀和配置也對得起這四個字,因此這款手機大獲成功。自此以後,華為手機在高端機領域越走越順,推出的華為保時捷系列更是成為不少人展示財力的象徵。

其實小米也試圖沖擊過高端機市場,2015年發布的小米note是小米邁向高端機的第一步,只可惜失敗了,自此小米一直沒有實現高端機的夢想。

手機定價不同

網上有句老梗說得好,「以前沒錢買華為,現在沒錢買華為」,這句話非常准確地概括了華為手機的價格變遷史。

高端往往是靠價格來鑄就的。在產品上,華為很早就確定了主打高端機的產品線,如mate7系列,標配版售價接近三千元,高配版則是接近四千元,在當時的市場里,從價格上就和其他國產手機劃分了界限。

後來發布的P系列,定位上也慢慢往高端機靠攏,售價也漸漸比其他國產手機高出一大截。華為旗艦機常年來售價也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價位,到2021年6月時mate系列和P系列價格還基本穩定在四千到六千之間,有的型號甚至能近萬元。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養,人們認可了華為手機值得賣出高價,所以在黃牛那邊,華為手機有些機型更是被炒出天價。

小米手機一直以來的價格就是很親民,兩千到三千元就能買到小米的旗艦機,性價比超高,許多用戶也覺得小米手機就適合這個價,這導致小米每次要提高價格,就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雷軍也曾經說過,小米的利潤永遠不會超過5%,這代表著,小米手機想要提高價格是很難的。

其實2021年3月29日發布的小米11 Ultra,高配版售價都已經在六千以上了,但是並沒有在市場上激起特別大的水花,也沒能扭轉人們心中小米中低端機的形象。

取的名字不一樣

產品名字雖然說起來很玄,但確實會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直接觀感。國內主流手機品牌里,OPPO、vivo藍綠兩廠,給人的感覺就是年輕 時尚 ,是給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用的,這兩家公司也一直遵循著這樣的市場定位。

華為這個名字,被人解讀成「中華有為」,雖然有點強行解讀,但不得不說,確實是給這個名字增加了不少光環,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小米旗下手機的名字,就顯得有些朴實無華,不夠大氣,網上也有不少人吐槽小米產品取名太low,是小米邁入高端機行列的一大阻礙。或許小米內部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後來就將紅米改成了「Redmi」,至少在觀感上就比紅米更 時尚 了。

不同的名字有時候也很玄妙地對應著不同的身份,比如企業老總用華為手機,人們就覺得很合理,用小米手機就會覺得怪怪的,不太符合身份。至今仍有很多人覺得,小米就是普通年輕人才用的。

其實在配置上,現在的小米已經能夠造出不輸於華為的高端機,但是高端機並不僅僅是硬體的堆砌,品牌塑造也很重要,而在這方面,小米的形象和過去綁得太緊了,想要成功樹立高端機的品牌形象,目前來看還是道阻且長的。

『玖』 華為和小米為什麼經常放在一起比較

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必須的消費品。現在的社會幾乎人手一台手機,或者說有些是有兩三台手機,這些都是最常見的現象了。而且有一些比較有錢人家的小孩子,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有手機了。

如果說現在你問我比較火的兩種小眾手機有哪些?我說的是只有華為和榮耀了。而且現在華為榮耀真的特別火,從當初的麥芒五到榮耀九i再到今年買了一款榮耀十,我都特別滿意感覺都可以跟蘋果相媲美了。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希望華為榮耀蘋果能夠共同進步,讓我們大家拭目以待吧。

『拾』 為什麼有人說小米手機這幾年要把華為作為重要對手看待

小米與華為都是國產手機品牌,我認為小米這幾年要把華為作為重要對手看待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01、可以增加品牌的曝光度

華為近幾年的國內的知名度非常高,廣受國民歡迎,尤其是孟晚舟女士事件爆發後,華為的好感度上升了很多,作比較要跟比自己優秀的人才會有進步,目前手機領域品牌名氣稍微大點的就是華為(包括了榮耀)、iPhone、三星、OV以及小米,華為手機逐漸變成了國產手機的代表與標桿。小米把華為當作對手有利於擴大品牌的消費群體增加知名度,還有利於實現在品牌高度實現同等高度,維持手機的熱度,因為就現在情況來看,華為的熱度是不會掉下去的。

綜上所述就是小米手機為什麼要把華為作為重要對手看待的原因。

熱點內容
小米8a為什麼搜不到5g的網路 發布:2025-08-23 15:21:40 瀏覽:504
為什麼住宅樓的顏色是黃色的 發布:2025-08-23 15:13:41 瀏覽:849
剛買來的手機為什麼用電這么快 發布:2025-08-23 15:01:41 瀏覽:266
為什麼國外有時間養孩子 發布:2025-08-23 14:44:24 瀏覽:906
明明已經卸載了軟體為什麼提示 發布:2025-08-23 14:12:30 瀏覽:715
為什麼塗隔離後眼睛會難受 發布:2025-08-23 14:10:36 瀏覽:490
為什麼oppo手機不能上傳文件 發布:2025-08-23 13:56:33 瀏覽:216
為什麼qq載入不出文件了 發布:2025-08-23 13:51:44 瀏覽:459
手機為什麼有顯頻顏色 發布:2025-08-23 13:50:51 瀏覽:410
葡萄酒顏色為什麼那麼重 發布:2025-08-23 13:46:40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