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信息 » 蘋果手機為什麼要改變國產

蘋果手機為什麼要改變國產

發布時間: 2022-11-15 02:51:19

1. iPhone手機大批搶占國內高端市場,為何國產手機無法將蘋果打下神壇

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的技術是越來越先進了,之前大家用的可能是翻蓋手機,如今大家用的都是智能手機,手機的品牌也是有很多家,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蘋果、華為、三星等品牌,如今iPhone手機大批搶占國內高端市場,國產手機之所以無法將蘋果打下神壇,主要原因有3點,第一個原因是因為蘋果手機技術過硬;第二是因為蘋果的系統永遠不會卡,這是非常受大家喜歡的;第三則是因為蘋果手機的性價比高,所以購買的人,自然蘋果就能占據國內高端市場。

三、最後則是因為蘋果手機的性價比比較高,所以能夠占據我國國內高端市場。

小編之前用過一款蘋果手機,真的是可以用很多年,如果不是屏幕過小,小編也不會舍棄它,由此可見蘋果手機的性價比是非常高的,這也是吸引大家的一個地方,並且現在很多人都是蘋果的忠實用戶,這個品牌進入我國的時間長、影響力深,自然能夠占據我國國內高端手機市場。

2.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果粉投奔國產手機國產手機哪裡香

華為 Mate 40 RS 保時捷設計是一款高檔手機,以下是手機參數:
1、屏幕:屏幕尺寸為6.76英寸,屏幕色彩1670萬色,DCI-P3廣色域,解析度:FHD+ 2772 × 1344 像素,延續了88º 超曲面環幕屏設計,弧度飽滿,左右邊框臻於無形,畫面向更廣處延伸,帶來更為沉浸的視覺體驗,觀感十足震撼。
2、拍照:後置攝像頭像素:超感知攝像頭:5000萬像素+電影攝像頭:20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1200萬像素+超級變焦攝像頭:8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像素:超感知攝像頭:1300萬像素,搭載業界頂級XD Fusion 硬體實時HDR視頻能力,後置廣角攝像頭、後置主攝像頭及前置攝像頭均支持。結合超強4核ISP 實時處理海量信息,獲得更均衡的曝光效果,高品質畫面連續不斷呈現。
3、性能:採用EMUI 11.0(基於Android 10)系統,搭載麒麟9000八核處理器,採用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是當前技術工藝最領先的5納米5G Soc 手機晶元,將處理器和5G基帶融於一體,帶來速度更快發熱更低和能效比更強的運行表現。
4、電池:電池容量:4400mAh(典型值),標配充電器支持11V/6A或10V/4A或10V/2.25A或4.5V/5A或5V/4.5A或9V/2A或5V/2A輸出,理論充電時間:約0.78小時,手機支持最大超級快充11V/6A,兼容10V/4A或10V/2.25A或4.5V/5A或5V/4.5A超級快充,兼容9V/2A快充。無線充電:支持50W華為無線超級快充,支持無線反向充電。麒麟9000將5G基帶集成於Soc單晶元之中,和外掛基帶相比功耗降低,連接和電源管理更高效。同時,更精密的工藝製程帶來功耗收益和更長續航。

3. 那麼多人都選擇蘋果手機,而不是國產手機,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買蘋果的手機,卻不願意用國產的手機?因為兩者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蘋果的手機在系統優化這方面做得很好,然後使用起來流暢度也非常高。最近這兩年國內的辦公一族就是企業的中高管理層吧,好多都已經逐漸轉到了華為。

再加上最近這幾年國內經濟逐漸發展,在iPhone4iPhone5推出來的時候,好多人想買這個手機,但那時候他自己還只是個學生,沒有錢買不起,現在到iPhone10,iPhone11,甚至說到現在的iPhone13,那些買不起iPhone5的人就已經逐漸有自己的經濟能力了。所以他們有一種消費偏好,心裡還是覺得買蘋果的手機是一種能讓自己非常快樂的事情。

4.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放棄iPhone,開始用國產手機

在我的印象中,蘋果在國內的年銷量經常都是第三、第四,幾乎沒有拿下國內銷量第一。所以國內手機銷量的主角歷來都是國產手機而不是蘋果,這樣問總感覺有點欠妥。

但不管怎麼說,國產手機越來越受歡迎是不爭的事實,蘋果正在從神壇上一步一步走下來,這是為什麼呢?

一、國產手機正在逐步縮小與蘋果的差距

在iPhone4S那個年代,蘋果新品發布大家可以徹夜排隊,甚至還有人賣腎買蘋果新機的,可見對蘋果有多痴迷、多瘋狂。但是現在幾乎很難見到這種情況了,這說明蘋果的優勢已經不明顯了,或者說被國產手機追上來甚至反超了,所以消費者感知不強烈,也就沒那麼瘋狂了。

超級快充、挖孔曲面屏、更強的影像系統、系統UI大幅改版更新等等,現在的iPhone,只能依靠iOS的生態刷點存在感,看看iPhone13,不僅加量還降價,這說明蘋果已經同質化,只能找不到其他突破點了。甚至很多人還吐槽蘋果黔驢技窮,已經沒有創新了,態度截然不同。

二、價格優勢也有,但並沒有想像那麼誇張

要承認蘋果手機確實比絕大部分國產手機貴,但影響有限。因為蘋果手機的價格比較高昂,主流機型都在5000元以上。而安卓機從一千多到一萬多都有,跨度非常大。

並且這些年,國產旗艦機的價位是有輕微調整的,並沒有因為蘋果在就不敢突破5000、6000這樣的價格大關,一樣有正面競爭。說得再簡單點,整個國產手機的高端旗艦機銷量是呈增長趨勢,這一點是鐵一般的事實。這至少證明,很多人選擇國產手機並不是因為價格,也有一部分人是因為產品。

簡單舉個例子大家就懂了,同樣是5000塊,在蘋果陣營最多就是個iPhone12(iPhone13都要6K),而這個價格可以買到iQOO8Pro、小米11U這樣的頂級旗艦,在產品的錯位競爭中,國產手機處於領先地位。

iQOO8Pro不到5000元就能買到12+256G的中配版本,再加一點還能沖擊512G的大內存版本,而蘋果手機只能選擇128G,256G都快6K了。

性能上iQOO8Pro用的是高通驍龍888plus跟獨顯的組合,這跟A14比起來雖然沒有領先,但差距也非常小,日常使用幾乎感知不到。但是iQOO8Pro有三星E5的2K高刷屏,支持120Hz的LTPO屏幕,顯示效果遙遙領先,再加上120W有線快充、50W無線快充,體驗真的很頂。即使拍照也不差,擁有IMX766V的微雲台主攝,一樣是安卓機旗艦水準,跟iPhone12比起來,真不見得誰吃虧呢。

iQOO8Pro只是國產手機中的一個縮影,要承認蘋果有iOS這條護城河,但國產手機這幾年的進步真的太大了,影像上幾乎實現了反超,快充、信號、設計這些更是走出自己的風格,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國產手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用不著大驚小怪的。

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因為,現在的選擇多了,iPhone 甚至從不再是唯一選擇「跌」到了不再是第一選擇。

產品質量

放在三五年前,我也是一度不怎麼喜歡國產手機的人,原因無它的,就是機器質量和使用體驗都不怎麼好。而從近年的手機發展來看,無論是硬體上的配置還是系統上的優化,國產手機做得是一種可以明顯感覺到的越來越好。盡管我現在也不敢說什麼「超越」,但旗艦級機型之間最起碼的分庭抗禮國產手機是真的做到了。

Android 與iOS

雖然我身邊依舊有很多習慣了iOS 而不選擇Android 的例子,但現在來看,我覺得已經沒有哪個系統比哪個系統好用這么一說,更多的是一個使用習慣的問題。

價格

並不是單單說iPhone 越來越貴,而是所有手機都越來越貴,但即便如此,iPhone 依然是領跑整個手機界(除去那些不知道有啥特別的特別版)。只要能接受系統不同的話,用上去都差不多,但價格卻高了不少,這對於國內這個市場環境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所以,我覺得在這個始終熱衷於看「性價比」的國內市場,機器性能和體驗上並沒有明確哪個好哪個差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人選擇國產手機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可能有人會覺得近年來國產手機賣得好是因為廣告做得好。但我始終堅信,即使你的廣告做得再好,產品不好依然是不會有人買賬的。

1國產手機這些年一直在發展。

從原來的功能機就有所建樹,到了智能手機時代,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

這個我國的經濟發展及整理工業製造水平及供應鏈體系的絕對領先分不開。

2國產手機功能強大,價格合理。

性價比一詞,對國產手機而言是非常貼切的。以前買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總是擔心售後和系統差異化問題。

現在國產手機也不擔心這個問題。

雖然蘋果依舊無敵,但系統便捷性還是被國產系統超越。

因為國貨越來越好,洋奴越來越少。

首先你這個結論不準確,在中低端市場買國產手機的人一直都很多好吧!因為國產性價比很高,2000塊錢就能買到非常不錯的國產手機了,當然國產手機在一些其他國家地區也非常受歡迎,但國產手機基本都在中低端市場,高端佔比微不足道。

而中低端市場蘋果根本是看不上的,也就是說只有國產手機可選,不是不願意買蘋果,而是這個價位段哪裡能買到蘋果的手機呢?除非是很老款的機型或者是二手機。

至於高端市場依舊是蘋果的天下,剛剛發布的數據,蘋果的利潤獨佔了整個手機75%的利潤。今年的iPhone 13系列降價,現在國內高端市場已經基本全部被蘋果拿下了,所以今年的情況不是越來越多人開始買國產,反而是華為高端市場下滑之後,許多人又開始買蘋果了。

所以這個問題不夠嚴謹,確實是有越來越多人買國產手機,但並不放棄了蘋果而買國產。買國產手機的人的很多,但絲毫沒有影響到買蘋果的人,要知道蘋果都是高端機型,全球銷量還排在第二,國產手機高端之路還是很難。

現在的國產手機從質量還是 科技 都不輸於蘋果,款且在某些方面還處於領先,同時價格也是一種選擇,所以就我個人而言還是會選擇國產

誰告訴你的?

我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的使用iphone手機。

以前都是用的國產雜牌機,

現在都是用iphone了,

有錢的買貴點的,

沒錢的買便宜點的,

就算買二手的也可以。

所以,你說那個什麼放棄iphone開始用國產,

只要腦子沒大病的,

估計都不會。

如果使用兩年三年不會卡的話,那性價比直線上升,幾乎可以秒殺蘋果了,但是現在國產手機的價格已經和蘋果的價格不相上下了,所以綜合性價比確實有點低。

因為華為代表國產贏了

買國產手機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由於國產手機越來越好,國產手機市場佔比越來越多,在20+年前那時國內的手機只有摩托羅拉、西門子、諾基亞、三星、松下等5種品牌,國產手幾乎沒有,後來慢慢國產手機出現了聯想、酷派、金立、華為、小米、榮耀、海信、VIVO、一加等眾多的品牌。

國產手機品牌的掘起(手機用戶經過手機海報前面的情景)

國內手機發展情況

隨著我國製造業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機產業鏈的不斷發展,國產手機不論從質量和價格都有了很好的性價比,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特別是從功能機到智能機不斷發展過程中,以華為為代表的手機產業在國內和國外市場都有很大的突破,國內手機價格也有了高、中、低各種檔次,很好的滿足了各層次消費群體的需求。

華為手機在前幾年曾一度做了國內外的第一市場份額,手機質量上已有了很大的質的飛躍發展,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設計出自己的手機處理器麒麟晶元,能夠與國外巨頭一較高下。這樣就威脅到西方強國的核心利益,才使得華為遭他們的打壓,晶元代工製造被切斷,國內又沒有能夠製造出這樣高端芯的地方,所以手機市場份額不斷下降,相關媒體曾報道過華為今年前三季度的手機銷售收入下降了75%。今年的新品手機P50和VOVA9也只能出4G手機了。所以華為也過著艱難的日子,即便是這樣也是在不斷的做晶元設計(手機處理器),並在其他方面也不斷的進行 科技 創新,就是艱難前行。

外國手機在國內的市場情況

2019年10月5日華為手機Mate30系列新品上市的場景

目前國外手機在國內的品牌主要是蘋果、三星占的份額比較大點,其他像摩托羅拉、西門子、諾基亞、松下等幾乎沒有了。蘋果全部走的高端路,市場銷售單價比較高,在國內屬於高收入群體的消費范圍;三星在中國國內走的中高端路線,但近年不知是哪些原因,在中國國內銷量不行了,但三星在其他國家銷售還是很好的。據媒體消息報道目前世界手機銷量十大排名分別是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LG、聯想、中興等等。這樣看來三星還是不錯的,世界銷量上還是居於榜首的,但是蘋果走高路線,他的利潤是很高的,蘋果佔了全球手機總利潤的75%。而手機出貨數量只佔手機總量的25%不到。其他眾多品牌的利潤只佔手全球手機總利潤的25%,所以很多手機廠商都是過著艱苦的日子,根本來說就是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靠著組裝手機過賺點辛苦錢。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買國產手機,而不是蘋果主要原因如下:

小米手機中的黑 科技 宣傳資料

首先國內還有很收入處理中低的手機用戶,他們由於經濟原因必須要選價格更低的國產手機,沒有錢還是啥不得花哪個錢去買價格更高的蘋果手機。如蘋果iphone 13起步價在6000元左右,更高價格的iphone 13 pro MAX的售價則達到了9000元;而國產價格從1000元到6000元不同價位,多種多樣,選擇非常豐富。對這一類消費群體來說,更多則是選擇價格在1000元至3000元左右一居多,這樣的手機對於他來也能滿足他們日常用機的需要。

其次國產手機的中高端質量也是越來越好了,甚至可能與蘋果這樣的高端機媲美的。現在市場上的高端手機也越來越多,如華為、小米的旗艦機華為的P系列、Mate系列,小米11Ultra、小米11Pro等。他們能滿足更多中高端消費群體的需求了,不但能滿足他們手機的使用需求,也能滿足他們面子需求。

再次由於愛國情懷等原因,有更多的原來的蘋果手機用戶和三星手機用戶都開始摒棄原來的品牌,轉向選擇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了。

總之,隨著國家 科技 術的發展,手機自主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手機產業鏈越來越完善,國產手機品牌也會越來物美價廉。肯定會有更多的人會選擇國產手機。 我這樣的觀點正確與否,有不同意見和看法請告訴我!

5.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棄用蘋果手機改用國產手機

GIF添加失敗,無法查看文件管理,電池容量太小,拍照人像功能沒有,

6. 以前喜歡蘋果手機的人都換國產機了嗎為什麼呢

眾所周知,很多喜歡用蘋果手機的人都會很難換回國產手機,而且用過蘋果手機的人都不會再換國產手機,這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蘋果和國產手機的配置還是不一樣的,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三、結語

除此之外,蘋果系統跟國產機的系統是不一樣的,因此在用慣了蘋果系統之後,都會很難的換回國產機,另外蘋果系統屬於封閉式的系統,不僅很少出現卡頓的情況,另外也不容易出現任何的垃圾或者是病毒,電池也是可以更換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蘋果手機的手機殼真的很好看。

7. 有人說用完蘋果手機就不想用國產手機,是真的嗎為什麼

這個說法還是有點片面的,對於很多人來說,確實是蘋果手機用得比較舒服,特別是其系統和整體品控,比很多安卓機做得好,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覺得用蘋果好於國產安卓手機

蘋果手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這也是果粉喜歡用蘋果手機的地方:

1、系統。蘋果的IOS系統獨一無二,由於其採用的是與安卓系統不同的沙盒運行機制,系統之間是互相獨立、互不幹擾的,對內存的佔用和系統的消耗都比較小。其次,IOS採用系統常駐進程進行推送和後台應用管理,相對於安卓每個應用都要建立自己的進程,運行的壓力更小。最後,IOS的UI端具有最高的許可權,也就是優先響應用戶的操作,安卓系統是數據處理享有最高許可權,這也造成了兩者用戶體驗的不同。總的來說,IOS系統要比安卓系統更順滑、更安全、更直觀、跟手性更好。

2、整機硬體質量和品控。雖然蘋果的外觀設計一直比較保守,不出彩,但對於整體品控的把握還是做得很出色的,作為全球手機龍頭廠商,蘋果擁有對供應商高度的掌控,所有給蘋果的零部件都是定製的,且質量要求標准很高,所以蘋果整機的硬體質量都維持在很高的水平。最直觀的感覺,你拿一部iPhone和一部國產安卓旗艦在手上把玩,就知道二者在質感方面的差距了。而IOS的優勢加上硬體品控的高水準,也讓蘋果手機十分耐用,基本用個三年以上都保持著很不錯的體驗。

3、蘋果生態。與其他安卓手機不一樣的是,蘋果擁有一整個硬體生態,手機、平板、電腦、手錶、音箱等,都可以通過蘋果系統進行連通,資料共享,信息同步,對於習慣使用蘋果各產品的老用戶來說,非常方便。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果粉很穩定的原因,蘋果獨有的優勢,確實是目前的安卓手機比不了的。

但安卓手機也有自己的優勢,有很多人就是喜歡使用安卓手機,不喜歡用蘋果的產品。

首先,國產安卓手機的陣營很強大,而且產品已經發展得很成熟,華為、OPPO、VIVO、魅族、小米等,每年都有新的驚喜給我們,使用國產安卓手機,可選擇的機型很多,根據自己對外形、品牌和功能的喜好,總能選到自己滿意的那款。相對而言,蘋果每年就那麼一兩部手機,看久了也會審美疲勞。

其次,安卓系統自由度高,對於喜歡 科技 、喜歡折騰的人來說,可以不斷地刷系統,獲得不同的體驗。而安卓較開放的系統環境也能讓我們設置更多的個性化功能,好用又好玩。

最後,國產安卓手機在一些功能上面比蘋果手機做得好,比如拍照、快充、電池容量、全面屏、外形設計等,一些對特定功能要求較高的人,選擇安卓的某部手機更加適合自己。

所以,蘋果和國產安卓手機其實各有各的優勢,確實有些人從安卓換到蘋果後,爽翻了,從此再也回不去安卓,也有些人對蘋果感到失望,用了國產安卓手機後有了很大的驚喜,從此也踏出了IOS陣營。手機說到底就是一個貼身使用的工具,你要用手機做很多事情,所以自己喜歡、用著順手就好了。

我是相反,用過安卓後就再也回不去蘋果。最開始摩托羅拉戴妃,的確不很好用,然後一直蘋果4-7,基本每代都換,算曾經的果粉,17年底換機某國產安卓。

說下體會:

一,蘋果:系統安全性更好點,ios的優勢,低運存就能相當於安卓大一倍的運存等等老生常談的優勢就不過多介紹了。缺點么,續航,降頻,自動關機,虛電,信號差,功能非常雞肋垃圾等等。

二,安卓:

1.新機得設置後台啟動管理,息屏清理管理,半夜定時清理管理,設置好後以上全部系統自動,就不需要每天清理後台啥的了。反正大半年沒清理過後台了,重啟也是靠電量用完,而不是特意重啟,近一年用下來沒卡,流暢還是杠杠的。果殘別拿安卓卡來說事啦。

2.續航,信號等,的確吊打蘋果,沒錯就是吊打,已經擺脫上班連著充電線和外出帶充電寶,已經杜絕了付款突然從30%電自動關機的尷尬,擺脫了電量恐懼症。

3.系統功能,安卓的強大不是果殘了解的,簡單舉幾個生活場景,1.買火車票機票,立馬有出行卡片,非常實用哦,含出發提醒,到站鬧鍾,目的地天氣等等。2.快遞信息,只要快遞網點接包裹了,立馬有跟蹤信息,比微信裡面的強大太多,非常實用,懶的展開說了。3.電影票等其他生活服務,含觀影提醒,取票碼等等。4.停車助手,商城地下室停車後有自動找車哦。5.手勢接聽電話,來電話不用點接聽,放耳邊就自動接聽。6.開車接電話,來電話了,語音說接通電話就接通,說掛斷就掛斷,解放雙手。開車打電話,語音喚醒智能助手,然後說句給某某打電話就成。7.長截屏,息屏快拍,智能識屏,雙卡雙4G,等等,還有非常多,非常多。

4.安全性,1.某些人說安卓全家桶,亂下載,你們是傻?我是只官方商城下載app,限制第三方下載許可權,官方app商城設指紋鎖,完全沒亂下載這回事,下載一個app連帶下載全家桶也沒有。況且安卓下載app也有安全檢測,安裝也不是自動就安卓,如果你是第三方鏈接下載,那得點好幾遍確定安裝。2.app軟體鎖,隱藏模式果粉沒見過吧,舉個栗子,支付寶軟體,蘋果直接點進去就可以操作,安卓可以設置個軟體鎖,按下指紋才可以進入支付寶。誰安全?

5.app許可權管理,蘋果完勝,但安卓已經比以前好了,通訊錄等隱私許可權非該app功能所需,全禁止,個別流氓的禁止了不給開軟體,那刪app。

三,用了安卓就回不去蘋果了,因為最基本的流暢體驗,安卓已經基本追平,其他方面更是強於蘋果。有果殘會說,我小內存抵的上安卓大一倍的內存,但安卓大一倍內存價格沒說漲啊,關鍵是看整機體驗。電池類似說法。

最後,蘋果就是老年雞肋垃圾功能機,在硬體發展到現在和安卓系統的改進後,安卓開放的路才是未來,國產的貼心功能才是未來,續航信號等基本體驗才是未來。

果殘來噴吧,安卓萬年卡哦,蘋果A10吊打855和980哦,蘋果6都可以戰幾百年哦,你們的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無知中得意洋洋的虛幻。

多年前我用過的第一部手機是iPhone3Gs,從來沒有感覺到有任何卡頓,直到後來手機屏幕碎了,才換了安卓機。

Android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主要使用於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由Google(谷歌)公司和開放手機聯盟領導及開發。

我上大學之後專門研究了一下安卓手機的可玩性,發現真的比iPhone多了不止一點半點。舉個例子,root,xposed框架,太極Magisk都是安卓的專屬代名詞,這些都是真神器啊,當然沒有一定的安卓基礎是很難掌握這些東西的。很多人認為隨著安卓的不斷優化,root已經沒有必要,但是我認為對於高端玩家來說,root不僅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總的來說,安卓機還是比iPhone更加具有可玩性,而且隨著安卓系統的不斷升級,其流暢性與iPhone相比幾乎沒有差別。安卓系統不僅僅用於手機,家電,自動售貨機,等等電子產品應用的均是安卓系統,可以預見,在未來安卓必將戰勝iPhone,成為主流中的主流。

以前我用iPhone的時候也是這么認為的,直到我用了一款國產旗艦。

因為之前上大學的時候經濟沒有那麼富裕,所以我的第一款智能手機是一款普通的華為,內存1GB,機身內存8G。剛買回來幾個月甚至半年多後,感覺這手機真是太好用了,那時候玩節奏大師,簡直不能太爽了。

可是一年後發現開始卡了,反應很慢,最不能忍受的是搶紅包時每次點開都是被搶完了,由於太卡了,影響到正常使用了,所以下定決心換一部手機,本來想換一部榮耀6來著,可是去了華為和蘋果的體驗店,分別上手體驗了一下後,果斷選擇了iPhone 6s,當時剛發布兩個月。

換了新裝備後,真有一種鳥槍換大炮的感覺,使用起來簡直不能太流暢,而且也幾乎沒有遇到過死機崩潰卡頓的任何問題,記得當時使用了一年多,中間出現過一兩次的白屏情況,其他都沒有問題。當時就想,如果以後再換手機,肯定也換蘋果的,再也不用安卓手機了。其實就是奔著蘋果的系統流暢性而去的。當時對安卓機的印象就是使用時間長了之後肯定會卡頓。

因為後來女朋友的手機壞了,然後我就把我的iPhone給了她,因為當時國產品牌非常的強勢,女朋友說,我也要送你一份禮物,於是就買了一台國產旗艦。這台是6g內存,256g的機身存儲。行到目前已經快一年了,沒有出現過任何卡頓,也沒有出現過任何死機的情況。這完全顛覆了我以前的看法。而且該國產旗艦和谷歌有深度合作,每次這系統更新基本都是最早的。比如安卓9.0系統發布之後,其首先進行了深度適配。其實我主要看中的是流暢性,這款國產旗艦使用起來感覺跟之前使用iPhone的流暢性是一樣的。

所以我的結論是使用iPhone之後,如果想買安卓機的話,一定要買一個高配置的。其實安卓機我們可以自定義很多內容,比如壁紙桌面,還有其他的一些配置。

所以用iPhone就不想用國產機,那是前幾年的情況。近兩年隨著國產手機的強勢崛起,國產手機已經基本可以和蘋果手機相媲美了。而且從價位上來說,也比蘋果要便宜。

(注: 剛入江湖,誰知江湖險惡,污我為水軍,去掉品牌名稱以國產旗艦代之,望各位同仁以此為戒!)

怎麼說的,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但這些年並非是完全這樣了,安卓的情況整體在改善。

1、蘋果:iPhone的機器的確很贊,這個贊主要還是在系統流暢度上,即便是使用多年後,整個手機日常使用依舊很流暢,啟動各種APP是不會出現安卓上普遍存在的卡頓現象。除非你的iPhone機器實在是太舊了,又升級到最新的iOS系統,那此時對於一些大型的APP應用還是能略微感覺到啟動上的緩慢。

同時,就APP的下載也比較省事,就一個APPStore直接下載完事,不像安卓應用市場很多,各個應用市場存在的坑還不一樣。當然這2年安卓應用市場已經規范了許多,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少了,APK被重新打包的現象基本絕跡了。

此外,iOS系統下的APP在各種許可權調用上更加規范些,畢竟蘋果在這方面的審核要緊的多,而安卓這塊實在太亂了,各家應用市場在這方面的審核力度並不強,應該是出於人力和技術成本考慮限制了這方面審核力度。也因為蘋果審核力度強的關系,APPStore上的應用整體質量較高。

最後,就是蘋果整個體系生態做的比較好,除了手機之外,iPhone、Mac電腦、手錶、音箱等設備均可以通過蘋果的系統進行互通,這也可以說是封閉的系統的好處。

以上這些都可以算是蘋果手機的優勢,尤其是iPhone的流暢度,而這種流暢度也保證了一台iPhone可以用上好些年,最早的5s我至今還將其當作備用機來使用,算起來已經有5年了。

2、安卓機器:題主問題里說的是國產手機,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應該說所有安卓的機器才對。這2年的安卓機器國內發展很快,由於是開放的系統,國產廠商在系統上做了不少的優化調整,單就系統而言安卓目前的流暢度並不差(主要還是些中高端機型),即便是長時間使用之後也能保持較好的流暢度,因此iOS系統的優勢在逐步消失。同時iPhone手機現在硬體上的發展也不如以前了,早前iPhone都是引領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展,各種新技術,而現在的iPhone遠不如國產手機有創新。同時,國產機型對於用戶的劃分更加細致,不同需求的用戶可以找到更符合自己定位的機型,比如喜歡拍照,比如用於商務辦公等。

再有就是安卓的機型的售價相對於iPhone來說還是較為便宜,iPhone這2年的價格是越走越高,在沒有新技術托底的情況下還玩這種高售價是不行的。這2年iPhone在國內銷量的下滑就是最好的證明。

綜合起來看,iPhone的確有自己的優勢,並且這種優勢一定程度上還將保持一段時間。但是從國產安卓機器持續的發力情況看,其也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特特色,能滿足各階層用戶的需求。因此,最後買什麼樣的機型,最終還得結合自己的實際使用情況以及需求來,而不是盲目的選擇iPhone或者安卓,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感謝閱讀,給點個贊鼓勵下吧,歡迎關注【羅氏蟲社】,謝謝~~

從2011年開始用蘋果手機,當時買的一部iPhone 4,多年來一直用蘋果手機,也算是個資深蘋果用戶了。在此,談一下這個問題。

5年前,用完蘋果手機確實不想用國產手機。最近2年,感覺蘋果手機有些落後了,尤其是拍照、續航和信號,比國產手機要差,唯一吸引人的就是iOS系統了。


客觀地說,iPhone 4、iPhone 5這兩代手機還是非常領先的,尤其是iPhone 4,高清Rentina屏幕,還有金屬邊框的機身。當時,國產安卓手機還是塑料機身,做工也非常差,與蘋果手機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真正的轉折點是iPhone 7這一代產品,這也是國產手機與蘋果手機距離明顯變小的一個轉折點。當時,很多國產安卓手機都搭載了雙攝,iPhone 7 Plus也是後置雙攝。在體驗方面,華為Mate 9 Pro使用了雙曲面屏,並且使用了徠卡認證的雙攝,拍照已經比蘋果手機好了。


當然了,華為Mate 9系列使用的是安卓系統,流暢度與iOS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不過, 綜合對比,無論是做工,還是硬體配置,2016年後的國產手機與蘋果手機差距變小了。 最近幾年,蘋果手機除了iOS系統的優勢,幾乎沒優勢了。

在拍照方面,國產千元機都可以碾壓蘋果手機。雖說iPhone 11 Pro系列的拍照很強,但與華為Mate 30和OV的旗艦機相比,要差一些了。 在系統流暢度方面,安卓與iOS已經沒明顯區別了。

所以,5年前用過蘋果手機的人肯定不想用國產手機。最近2年多,很多人用完蘋果手機,直接想用國產安卓旗艦了。這一變化背後,還是源於用戶體驗上的差異。

每個人使用習慣不同,所以選擇也不同,可能也就是因為某一個喜歡的功能去選擇了一個品牌的手機。所以習慣也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但是你習慣了另外一個東西,你也就不會回味以前的東西了。

1.喜歡蘋果的人,一般都是最開始一直用蘋果的人。也就是非常忠實的果粉。

2.因為系統流暢性喜歡蘋果的人也很多,很多年不卡頓,使用周期長,換機周期長。

3.依舊也有很多果粉用了國產手機就不想再用蘋果了,比如說很多人用過了小米,華為,榮耀,一加等品牌,也就不想再用蘋果手機了。

4.國產手機目前性能已經跟上來了,功能也非常強大,系統優化也非常不錯。

5.國產手機畢竟是中國廠商製造的,符合中國用戶的習慣和喜好。也非常方便!

6.公交地鐵刷卡,門禁卡,強大的拍照,屏幕指紋,tof,超級快充,無線充電, 科技 感的全面屏設計。等等很多好玩的用法,也都是國產手機專有的。

7.用慣了安卓系統的朋友,更難適應蘋果手機的用法。就像用慣了全面屏手勢,根本沒辦法使用按鍵操作。習慣了快充,也就沒有性子去等手機慢慢沖電。

對於手機的選擇,還是個人習慣和喜好。當你習慣了一個使用方法你也幾天放棄了以前的習慣。喜新厭舊也就是這個意思。

文/小伊評 科技

作為曾經固執的安卓黨(安卓高端機用的不少,目前也在用OPPO FindX2Pro,Mate40等安卓旗艦機型),最近在轉到iPhone12之後並且體驗了小半年之後,覺得這個說法確實有一定道理。

在生活中大家最喜歡的狀態是什麼?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就是安逸,穩定,沒有後顧之憂地生活。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對於「公務元」這種職業如此熱衷的原因之一。

穩定, 對於很多人來說,確實都是一種最理想的生活狀態,當然也包括手機體驗。

就拿 游戲 來說,如果一款手機在玩 游戲 時的 游戲 幀率反復在90幀和70幀之間橫跳,谷底幀率看似不低,但是用戶依舊會覺得「卡」,因為人的眼睛在適應了一個幀率之後,幀率突然的下降就會引起不適,從而造成頓卡的感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鎖60幀給人的感覺流暢。

而蘋果在「 始終如一的穩定性 」方面做的就要比安卓系統好很多。我們先來說軟體打開&切換這個方面來說,IOS比安卓流暢這是業界公認的。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IOS系統能夠比安卓手機絲滑?原因很簡單,因為IOS能夠給用戶提供一個始終如一的交互和動畫反饋。

舉個例子,IOS不管在打開任何APP的時候都能給與用戶一模一樣的視覺反饋,不管是不是冷啟動,熱啟動,小APP還是 游戲 等中大型APP。其中的原因其他很多回答也都給了解釋了,說白了就是底層的編譯效率更高無需中間層,其二就是UI交互層的級別更高這兩個方面,不過他們都沒有提及 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手機廠商對於應用廠商的約束力差異 ,我們舉兩個例子:

我們以微信為例,在安卓手機上,不管你的手機的處理器的性能有多高,冷啟動打開微信必定會感覺卡半秒,為什麼?這主要牽扯到微信在啟動時的策略差異。

簡單來說就是微信為了把啟動慢的鍋甩給手機,從而把能夠及時反饋的啟動頁給設置成透明的,所以在你點擊微信的時候,就會出現沒有任何視覺反饋的問題,從而造成視覺上的不跟手感,而IOS版的微信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其他很多安卓軟體都存在這個問題,大家的處理策略參差不齊,這也就會造成在體驗上的割裂感。

再譬如說這個高刷新率,在安卓這邊剛剛開始普及高刷新率的時候,很多應用都是不支持高刷輸出的,會鎖60幀,這就會造成用戶在打開APP之後感覺有割裂感,哪怕放到現在這個情況也依舊沒有任何的改觀,不同的處理器,不同的屏幕,不同的ROM下的策略都是不同的。

而在IOS系統上,iPhone12系列之所以沒有用上高刷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軟體適配還沒有做到位所致。

蘋果為了追求始終如一的操作體驗,肯定會在採用高刷新率的新一代iPhone手機出現之前完成對應用的調整, 而在對於應用廠商的控制力方面,一票安卓廠商和蘋果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蘋果可以完全封殺掉任何APP的用戶行為追蹤功能,安卓廠商有這個能力么?根本沒有 。因為安卓手機廠商是分散的,無法真正地擰成一股繩,對於應用商的約束幾乎沒有。

說完了系統流暢度這個方面,我們再來說一說另外一個看似很細節,但是卻能夠體現IOS和安卓系統細節處理差異的方面——「 原彩顯示 」,所謂原彩顯示就是指屏幕會根據環境光的色溫進行動態的調節,讓視覺觀感更舒服,這個功能此前一直都是蘋果手機的專屬功能,不過最近安卓手機也都紛紛跟進了。

然而雖然大家都是環境光自適應,但是體驗上的差別也是千差萬別,IOS上的環境光自適應非常柔和,幾乎讓你感受不到屏幕色溫的變化,而安卓手機上的色溫轉變則很明顯,給人非常強烈的突兀感,這同樣也是一個很影響消費者體驗的地方。

總的來說,IOS系統相比於安卓系統確實能給人帶來一種穩定的操作和使用體驗,這也是很多IOS用戶在使用IOS系統之後不願回到安卓手機的原因之一。

用了iPhone之後,絕大多數人都會購買蘋果家族的其他設備,譬如藍牙耳機,iWATCH,iPhone等等,這些全家桶設備在互通互聯之後的體驗確實很好,就拿屏幕顯色來說,目前業界也就只有蘋果可以做到在所有設備上的顯色傾向全部都能做到一模一樣。

其次還有一些小的功能也具備這樣的特點,譬如這個交叉定位的功能,蘋果手機用戶之間可以相互授權對方查看自己的定位,目前也只有在iPhone和iPhone之間才能實現。


總的來說吧,蘋果的操作系統以及其生態體系確實有較強的粘性,蘋果手機的用戶留存度也一直是手機行業中最高的,這確實可以說明很多問題。

但是你能說蘋果手機的體驗一定比安卓手機好么?當然不能,蘋果手機在拍照質量,ID設計,快充速度,續航, 游戲 體驗等等諸多方面都被安卓手機完爆,所以用戶忠誠度有些時候也不一定能夠體現實際的體驗。

肯定是真的,雖然我沒有用過安卓手機,但身在這維修的行業里什麼機子也玩過、體驗過、盡管目前安卓手機已經進入了高端,但在技術及系統方面跟蘋果相比之下還是有一段距離的,記得去年有那麼一位朋友自己用7P的後來說把7P轉讓了換華為P20,用沒到兩個月說問我收不收幫他轉出去,由此可見他後悔了,說真心話用過蘋果的用戶百分之80用戶不習慣再用安卓,因為蘋果的系統確實流暢、快而穩定。

對於這個問題我早有耳聞,其實這個問題簡單的說就是用過iOS系統的設備後就不想換回Android,對於這個問題並不能直接下結論是否是真的,因為每個人的用機習慣以及用機的功能訴求都不同,所以我就以我為例來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我來說這個問題是成立的,是真的!原因如下!(回答中舉例說明部分,iOS設備與Android設備都是同期產品)


系統、軟體生態

蘋果的殺手鐧就是iOS系統,不得不說iOS系統確實是現階段綜合實力最強優化最好的操作系統。系統的流暢性以及穩定性也非常令人滿意,更好的是當你身邊有各種各樣的蘋果設備,這時iOS系統在各設備間的無縫連接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而且各類軟體的下載以及使用體驗都是絕佳的,無論是流暢性以及軟體的質量都是遠超Android的!


性能

在安卓陣營自稱自己有很多核,但是同期對手iPhone的處理器性能卻是遠超同期Android旗艦處理器,就用現在比較常見的蘋果的A11與高通驍龍845對比,兩者的性能表現差距很顯然是在一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更長!(不黑不吹,事實就是這樣!)

具體的性能表現體現在 游戲 中,蘋果設備很明顯在載入速度以及畫面的流暢性都好過同的Android旗艦處理器!


保值率

這一點非常容易證明,蘋果產品的保值率都是非常高的,相比較同期產品,就以三星S9 Plus與iPhone 8 Plus為例,相同的64G,成色為95新的機器,三星S9的二手價格已經在4000元左右,而iPhone 8 Plus的價格還4600元左右,這是國行機器,外班機器安卓更慘!

以上幾點都是我無法換回安卓的幾大理由,這幾年安卓機其實做的已經非常非常好了,在系統穩定性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就在安卓與蘋果的差距越來越小的時候,蘋果發布了雙卡雙待,把這個曾經是安卓的必殺技級別的優勢一下化為烏有,接下來能夠撼動我換回安卓的只有價格了,因為蘋果的價格實在是太高了!

更多 科技 資訊盡在iCE機智

8. 國產手機性能已經不弱,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蘋果手機

國產手機性能已經不弱,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蘋果手機?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 果粉重復購買

蘋果用戶之所以還會購買,他們已經養成了用蘋果手機的習慣了,有了依賴。所以,蘋果公司搞價位活動,會刺激他們重復購買,也是他們用以往經驗判斷。即使國產手機再好,也不一定會去購買的原因可以分為兩個:1.改變以往的習慣是痛苦的,不如將就。2.身邊很多人都都還在用,如果不用會被看不起。


我們到底是選擇蘋果還是國產

其實現在很多國產手機已經在很多地方都有突破了,比如在性能方面有的已經超越蘋果了。按照相同價位的手機來比,不管是功能,還是外觀,或者是體驗來說,國產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所以不管你是選擇蘋果也好選擇國產也好,都是自己的選擇,即使將來後悔,也是你的選擇。

9.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棄用蘋果手機改用國產手機

因為蘋果品控在下降,那些降頻 氧化把蘋果名聲弄得不大好...不過地鐵上到處都是用蘋果的=-=
而國產機最近這些年越做越好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頻繁的卡頓,而且價格也要比蘋果手機低的多(這才是重點=-=)
另外現在的「國產機」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機,任何東西都是自主研發的才是國產機...

10. 蘋果iPhone為什麼能在中國市場逆勢而上呢

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上還是很受歡迎,國產手機的崛起不斷壓縮了蘋果廠商的市場份額,可以說這幾年市場份額佔領已經下降了很多了,早的時候是一度達到50%的。現在已經下降到20%左右了,但即使是這樣蘋果手機廠商攫取利潤的能力仍然是全球名列前茅的。

到現在蘋果的手機市場份額已經下降了很多了,應該說國產的廠商還是在不斷崛起的搶佔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因為國產廠商提供的手機性價比比較高,一台蘋果手機入門級別的也得五六千塊錢,但是一個國產的手機2000塊錢左右性價比的機型其實是有很多種選擇的。年輕人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又比較快,換手機可能就是1~2年的時間而已,買個2000塊錢左右的手機是很有性價比的選擇。

熱點內容
男生搬磚為什麼找不到女朋友 發布:2025-08-27 13:47:31 瀏覽:554
為什麼晚上拍照閃光燈閃兩下 發布:2025-08-27 13:41:22 瀏覽:358
為什麼女生分手了都喜歡剪短發 發布:2025-08-27 13:29:25 瀏覽:77
為什麼小米手機信號變得這么差 發布:2025-08-27 13:09:03 瀏覽:661
微信找回密碼為什麼還是登不上 發布:2025-08-27 12:46:10 瀏覽:348
獅子吃東西為什麼先舔 發布:2025-08-27 12:36:34 瀏覽:511
冰川為什麼那麼多顏色 發布:2025-08-27 12:28:17 瀏覽:459
鯽魚為什麼晚上不吃蚯蚓 發布:2025-08-27 12:22:55 瀏覽:811
為什麼頁眉圖片顏色變淺 發布:2025-08-27 12:12:40 瀏覽:572
腸胃吸收營養不好是為什麼 發布:2025-08-27 12:04:53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