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中國銷量為什麼降
① 小米二季度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26%,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小米集團(1810.HK)公布截止到在今年的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財報。財報表明,小米集團第二季度營業收入701.7億人民幣,同比減少20.1%;經調節純利潤20.81億人民幣,同比減少67.1%。
品牌化戰略的考試成績層面,小米引用第三方數據稱,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機在中國大陸rmb3000元至4000元價錢段市場佔有率同期相比提高3.5個百分點,達18.2%;在rmb4000元至5000元價錢段市場佔有率同期相比提高2.0個百分點,達15.5%。
「小米堅持不懈走高端品牌途徑,絕對不是根據一個產品一戰決勝負,而是要長期性勤奮。大家認可,小米也做了一些不是太取得成功商品,但堅持不懈走長久線路,做長期性研發與資金投入,就是我們設定的高檔戰略方針。」在網路會議中,王翔表明。
② 小米手機現在的銷量為什麼下滑了
幾個方面:
沒有核心技術
產品同質化很多手機都是千篇一律的樣子,同樣的配置加上同樣的外觀設計,缺乏新意,讓人審美疲勞。小米能拿出手的也就剩下miui了,現今很多原生系統流暢度甚至超過了MIUI。同時也提醒小米,公司壯大同時也別忘了提示自己的內在競爭力,任何一個科技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很難走遠的。
倒戈的米粉
「因為米粉,所以小米」,這是雷軍定的小米發展的基調,這種用戶為中心的思維著實令人稱贊,筆者也曾經被打動過。但是,小米手機銷量巨幅下滑,一方面說明新進的米粉對小米已經不在狂熱。另一方面,老米粉兒對小米已經心生倦怠,智能手機的換新並沒有首選小米。風總歸會有停下來的一天。現在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基本上已經見頂了,不光是小米,中國智能手機的市場也慢慢在飽和了。去年的出貨量是3.89億台,同比下降8.2%。所以2016年一季度,小米手機的增長率直接簡單粗暴的變成了負數,同時小米手機也從國產手機老大的位置上跌落下來,更被華為手機甩的越來越遠。
飄忽不定的戰略定位
水能載舟,也覆浮舟。小米從一個小眾品牌變成一個國內知名手機製造商,沒有背後的消費者支持,很難走到今天。開始的雷軍,有幾分喬布斯的執著,堅信一定能造出物美價廉的手機,短短幾年,推出了很多經典的機型,也獲得了米粉們的支持。現今,公司做大了,雷軍也不是當年的雷軍了,開始的只做好手機到了現在要布局整個手機生態鏈,一會做電視一會做平衡車,還不忘了試水PC領域。一度被大眾戲謔稱為「小米百貨公司」。這幾年關於小米手機的負面新聞可謂不少,例如紅米note斷流門、紅米換屏事件、飢餓營銷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傷透了粉絲們的心,導致了很多粉絲對小米手機望而卻步,這也是小米手機出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供應鏈之殤
供應鏈管理是製造業的命脈,一旦被遏制,將會很麻煩,手機的元器件上百件,這對供應鏈管理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也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當年改寫電視格局的三星,正是憑借對供應鏈的管理,一舉擊潰日企巨頭索尼。今年雷軍重新掌控供應鏈,走訪三星便是積極改變的信號。可見,之前的供應鏈管理確實制約了小米的爆發,屢次跳票,讓米粉失去了耐心。
純手打,望採納😄
③ 2020年為什麼小米的銷量從國內22%掉到今天的9%了
小米銷售額不容樂觀 從22%直掉到9% 未來該何去何從
魚侃侃聊科技
科技領域創作者05-06 11:25
訂閱
在四年前,小米一直是國內的手機業的一哥,在最高峰時,小米全年的手機出貨量超過7000萬台,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進入2016年之後,小米手機卻迎來一個轉折點,不僅是銷售量下降,而且在國內排名也從原來的老大,現在退居第四,而排在小米之前的是華為,OPPO和VIVO。
進入2019年之後,小米在國內的銷量仍然沒有止住頹勢,當年小米在國內的手機銷量只有3880萬台,只及高峰時的55%,但手機市場份額仍然能達到10.5%。而根據最新公布的2020第一季度中國手機銷量排行榜,小米在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的銷量只有780萬台,市場份額是10.7%。從最近幾年小米在國內的手機銷量看,自2015年達至巔峰之後,小米的國內手機銷量一直處於下降趨勢。
產品同質化,很多手機都是千篇一律的,同樣的配置加上同樣的外觀設計,缺乏新意,讓人審美疲勞。小米能拿出手的也就剩下MIUI了,現今很多原生系統流暢度甚至超過了MIUI。小米的對手華為開始忙著研發自己的處理器和系統,大家肯定會噴,麒麟跑得過高通嗎?當然。做了比沒做強,不像小米,不務正業。隨著小米在國內銷量進一步下滑,其實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自己核心技術的話,是很難在這個時代立足的,小米只是第1個,如果後續廠商不注重這方面的問題,摔得只會比小米更慘。近幾年小米也嘗試著在技術研發方面進行投入,相對於之前來說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畢竟手機賺不了多少錢,小米的研發成本依舊是杯水車薪。
不過我們看到,在小米國內市場下滑的同時,小米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轉戰海外,目前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目前小米手機的銷量有70%多在海外,國內不到30%了,可以說是國內前四大品牌中,海外銷量佔比最高的品牌了,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還是要佩服的。此外,我們看到在國內手機不給力之後,小米努力的發展其它業務,AlOT等等產品,並且都取得了成功。隨著小米最新推出的MIUI12能否扳回在國內的銷售量一些份額,這些就得看MIUI12穩定版什麼時候出了。
小米銷量手機小米手機份額
平台聲明
推
④ 剛發布就出現降價,小米12X銷量低迷,原因是什麼
因為定價有點過高,所以才會有一定的降價空間。
我個人的看法
在硬體方面,小米12X和小米12差不多,主要是從驍龍8 Gen1換成了驍龍870,取消了無線充電功能,屏幕、攝像頭、續航完全一致。我在線下接觸了小米12X,對其屏幕印象深刻。是小米近三年來最小的數碼旗艦產品。可以肯定的是,小米12X有不錯的散熱性能。實際體驗後發現,小米12X只是玩游戲時有一種暖暖的感覺。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⑤ 第二季度營收利潤雙下滑,小米手機庫存積壓受關注,為何會出現這一狀況
這個情況其實跟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展問題有關,同時也跟市場對於手機產品的需求有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僅小米手機在整個市場上的手機庫存比較多,幾乎所有的手機品牌都出現了市場銷量明顯下滑的跡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全球范圍內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情況普遍不太好,整個設備行業也沒有什麼大的技術創新,所以很多用戶根本就不願意主動購買新機。在這種情況之下,類似小米和其他的手機品牌也在考慮進一步降低自己的產能。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想要解決庫存積壓的問題,小米手機可能會進一步推出促銷補貼活動,同時也會大大降低自己在手機業務上的研發和投入。對於小米公司來說,小米公司已經把主營業務從手機業務逐漸轉移到了新能源汽車業務上。
⑥ 消息稱:小米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95%,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今天是8月22日,根據最新報道顯示,我國的著名科技企業小米公司,半年的凈利潤大幅度下降,同比下降了百分之95,可以說下滑還是非常嚴重的,小米公司作為我國比較優秀的企業,被外界稱之為價格屠夫,不僅僅生產了很多價格低但是功能全性能好性價比高的手機,而且在各種家電甚至小生活用品上都貫徹了自己的理念,雖然大部分都是貼牌作品,但是也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高性價比的享受,那麼為何小米公司會出現凈利潤下降的情況呢?
希望小米可以重整旗鼓!
⑦ 為什麼小米的銷量從國內22%掉到9%了
來自Canalys的報告提到,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13%,至2.72億台。其中,三星重返第一,出貨量近6000萬部,但卻同比下降17%;華為緊隨其後,出貨量為4900萬部,同比下降17%;蘋果位列第三,出貨量下降8%,達到3700萬部;小米表現較好,出貨量增長9%,漲幅最高,達到3000萬部;vivo則以2400萬部的銷量排名第五,同比增長3%。
但不是失敗,而是另一種模式,原來依賴手機。而現在,手機依然是明星產品,而小米的智能傢具,性價比很高,是普通家庭唯一用的起的,智能電視,空調,洗衣機,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等等。質量不是最好的,但如果和價格掛鉤的話,那就是最好的。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⑧ 全球出貨量領先的小米,為什麼國內銷量比不過ov
1
韓國的整形,中國的美顏!國內小米的美顏和外觀設計比不了ov!所以國內銷量也比不了ov。ov對國內用戶的契合度剛剛好,不服都不行。但小米的遠景更好一些!未來可期!
因為中國人知道,售後差的爛貨賣的便宜並不是小米宣傳的性價比。多花點錢買個做工好,質量好,售後好的牌子的東西省心很多。花錢買小米,一會wifi燒了,之前我還聽說都2021年了小米手機居然還卡到需要重啟,大家都有正經事做,都要工作,誰一天天閑的沒事干去刷機,或者也沒人會想著賣便宜又不可靠的爛貨通訊設備在身邊的吧。
簡單的來說,小米是在國內率先嘗到甜頭的網路銷售的手機廠商,曾經一舉多得國產手機銷量第一的位置,但是友商的迅速模仿跟進,蠶食了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然而小米又缺乏線下的基礎(因為給於代理商的利潤太低沒人願意代賣,並且被抹黑),使得小米手機的優勢不再那麼明顯,市場份額逐步縮小。
當然了小米本身也出現過問題,比如飢餓營銷和質量參差不平,使得銷量逐步萎縮。
還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小米手機最突出的性價比變成了所有友商眼中的"眼中釘肉中刺"軟柿子",經常被吊打,能夠生存下來就不錯了!
經過十年的發展及生存環境的變化,現在正在突飛猛進。
困了解而分手。因為大部分零配件都是美韓兩國的而且都是核心配件,曾經有人統計,74%是美國的,7—8%是韓國的,拿著這樣一台手機有意思嗎?
這么簡單,國內是自由競爭,國外有性價比比小米更高的品牌被打壓,而且是被全球第一強國打壓,狐假虎威的情況下,這狐就肯定可以耀武揚威,同時還會落井下石[靈光一閃]
中國人買手機首先是買面子,而國外就沒有這個顧慮,小米給經銷商留的利潤不多,賣小米賺錢困難,線下被OV這種高利潤手機取代,而線上買手機需要收貨地址。
個,c
⑨ 從22%到9% 小米手機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為什麼逐年降低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小米在網上的聲量很高,每一個產品出來,都萬眾歡呼,每一次看都覺得小米這次要成了,只是那群歡呼的人當中多少都是下一部一定支持。就比如我自己,我一直在聲稱自己是一個米粉,然後這么多年下來就買過兩台小米手機。
很多人認為小米手機很好,其他品牌的手機收割智商稅。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或者說這種說法大錯特錯。 如果華為手機足夠坑人,入果一次坑的人可能就不會再入第二次。小米手機如果真的那麼好,買了第一台的人自然下一部繼續支持。 問題就在於,華為用戶的忠誠度遠遠高於小米,這原因怎麼解釋?如果產品本身不過關,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這么多的支持者呢?誰的口袋的錢是大風吹來的嗎?
小米一直在注重參數與性價比,而我認為這兩點是最不能留住用戶的。 往往在意這兩點的用戶都像是一棵牆頭草,只要有任何一個廠商出了一款手機,性價比更高,他們就會偏向於這款產品。 否則iqoo與realme就不能夠短時間內吞噬小米的份額。
所以,產品參數不是衡量一款手機的唯一標准,參數之外的東西品控,質量,質感,都非常重要,這種提升所要花費的資金可能更多,但是這個錢是必須要花的。 華為手機有了今天的成就,他在這些項目上投入了太多太多,多到小米無法想像。
雷軍說小米這幾年只專注產品了,忽略了品牌和營銷。我覺得是對的,但是營銷部門,如果單靠互聯網營銷,高管充當kol,互聯網聲量大,而出了數碼圈,這種聲量就變得無限小,那樣子還是不行。 雷軍現在首要做的是應該提升小米品牌的影響力,塑造品牌的形象。 至少不要讓很多人覺得一提到小米這個名字就像是一個屌絲品牌。
從創立到上市,10年間,小米完成了華麗的轉身,雷軍兌現了一定的使命, 但前方的路對小米來說,依然是崎嶇不平。
想想曾經不可一世的諾基亞,看看如今銷量下滑的蘋果,小米手機在國內銷量的下滑自然也是必然現象 ,只是這個現象背後到底蘊藏著怎樣的邏輯,需要我們去發現呢?
雷軍說過,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但是現在的手機市場,顯然不是風口,就是豬長了翅膀也很難飛起來。
據IDC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就同比下滑7.5%,並預計2020年國內手機銷量還將下滑4%。由於特殊原因,IDC預測2020上半年全球手機銷量將大跌10%,全年下降2%。
所以在這個大背景下,小米手機下滑就是必然。
自成立起,小米通 過極致的「性價比+線上營銷」模式 ,迎來了3-4年的高光時刻,手機銷量在2014年第二季度,就成為國內出貨量老大,可謂是風光無限。
但是,我們看到那時的消費群體, 面向的是剛畢業的80後 ,小米的性價比很符合他們經濟適用的理念,所以就出現了很多果粉。
如今,那批80後已經不是剛畢業的青澀少年,多數都成家甚至立業, 小米的性價比似乎已經不能再觸動他們的內心。
反觀這波消費主力已經是90後、00後的天下,這代人可不同於80那一代,他們用於追求自我,敢於標新立異,渴望展示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