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信息 » 小米為什麼招其他公司高管

小米為什麼招其他公司高管

發布時間: 2023-02-15 22:16:21

Ⅰ 小米高管誰是從華為

小米高管楊柘是從華為出來的。因為小米公司正式官宣一則人事任命:任命楊柘(zhe)為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負責中國區市場營銷戰略制定、品牌建設等工作。楊柘可以說是一位真正的大佬,履歷不可謂不輝煌,曾先後任職於摩托羅拉、蘋果、三星電子、黑莓手機、華為、TCL通訊、魅族等,而此次加盟小米,則是楊柘自2018年從魅族離職後,再度出山!

Ⅱ 哪幾位高管成為了小米的合夥人

小米公司是一家很有特點的公司,不僅僅是因為它擁有非常高效率的發展模式,還因為它很多知名高管都是雷軍欽點的人。“復仇者聯盟”高管就是雷軍的代表作,這個聯盟的高管都是之前在其他手機公司跳槽出來的人物,雷軍將他們招進來,想必是為了吸收各家所長,幫助小米成為更加全面又強大的企業。最近小米總裁雷軍發布聲明,決定將公司的合夥人從之前的五位改成九位,那麼這幾位受到雷軍認可成為小米公司合夥人的幾個人物都是什麼來頭?

成為小米公司新合夥人的分別是以下這幾位。1.周受資。周受資是新加坡人,學歷相當高,在倫敦大學讀完本科後又在哈佛讀了MBA。周受資曾經在高盛工作過,過硬的投資能力讓他給雷軍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小米成立的初期,周受資就曾游說多家公司購買小米的股份,這也給小米前期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幫助。幾年之後,雷軍就將周受資招進了小米公司。對於周受資這樣的人才,雷軍肯定是看中了他獨到的投資眼光和開闊的國際視野,並希望他能夠帶領小米加速國際化的進程。

Ⅲ 30歲就能成為小米高管小米啟動繁星計劃,一口氣培養5000校招生

21世紀最缺的就是人才,如今 科技 和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誰能掌握大量的人才,誰就能在 科技 競爭中獲得優勢。而當今的小米正處在最為激烈的手機市場競爭中,作為高 科技 行業,小米在研發上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

因此2021年小米啟動了首次超大規模校招,到底有多大?本輪校招的規模已經達到了5000人!5000人對於小米這個體量來說,其實是非常大的了。根據往年的數據來看,小米的員工總數應該在1.5萬人左右,如果加上這5000人,那麼新員工的比例會達到25%。

當然招聘這么多校招生,小米肯定要進行系統性的培養。近日雷軍也出席了新員工集體培訓,並且在培訓上發表演講,演講主要歸結為4個部分。

首先雷軍回憶了小米是如何靠著十幾個人七八條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第二,雷軍表示新員工來到小米的工作並不輕松,但是這一段經歷一定會讓大家刺激而難忘,甚至會成為最美好的一段回憶。

第三,成長方面,雷軍認為新員工剛來不熟悉業務不要提建議,多聽、多看、多想,當你真正了解公司後,盡情的表達想法,用你的想法去改變公司。

第四,未來10年在座的各位肯定是公司的核心人物,雷軍也希望其中能誕生30歲的集團高管。

不得不說,對於剛剛步入職場的新員工來說,雷軍的演講很實在也很實用。隨著小米造車業務的逐漸落地,小米需要各種工程師的人才儲備。相信小米之所以一口氣招這么多員工,肯定也跟造車業務有關。

小米造車後續肯定還會有大動作,讓我們敬請期待吧!

Ⅳ 盧偉冰等四位高管,他們為何能成為小米的合夥人

小米公司將合夥人從原本的五位變成現在的九位這件事已經是人盡皆知了,原本的那四位跟著雷軍打拚的元老如今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小米從一開始的一家小科技公司變成現在的世界五百強,這和雷軍與其他四位初始合夥人的努力分不開。那麼現在新加入的這幾位合夥人都有什麼優勢?為什麼雷軍要挑選他們成為新的合夥人?總之,這四位被雷軍邀請成為小米合夥人的高管,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獨家功夫,雷軍自己也對他們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帶領小米沖向全世界。

Ⅳ 小米是憑什麼吸引那些已經實現財務自由的大佬來當高管的

鐵打的雷軍流水的高管,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要想保持活力就必須像人體一樣,從小到大,不斷的新陳代謝才能成長起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人來就有人走。走了是因為小米覺得你不能勝任這個職位或你覺得在小米已經不能實現自我價值;

來了是因為小米覺得你適合這個職位並且你覺得在小米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小米的過去經歷了三個不同時期的發展第一階段:2010年初創到2014年,小米的原始團隊琴瑟和諧。小米初創時是一個鬧革命勵志的故事,雷軍穿著黑色T恤、藍色牛仔褲打扮像極了喬布斯。那時黎萬強父親早上五點起來熬好小米粥,小米初創團隊每人喝一碗小米粥後,就開始了打雞血式的創業之路。

企業的興衰成敗或許不是某一個人所能左右的,雖然盧偉冰、常程、楊柘、苗雷、王曉雁、劉耀平、曾學忠等加入小米前都處於前東家與自身的低谷期,但作為業內數得上名號的高管,他們每一位身上自然有雷軍看重、小米需要的能力,可以在產品、渠道或品牌等方面補上小米的短板,同時他們又可以繼續通過小米放大自己的個人能力。這是雙贏的,為什麼不選呢?

Ⅵ 小米為什麼大量招聘店長

小米大量招聘店長的原因是人員流失嚴重,缺少店長。公司的規模和發展,需要人才儲備。企業發展太快,業務量一直不斷增加,需要增加人手。小米之家是小米公司成立的直營客戶服務中心,為廣大米粉提供小米手機及其配件自提、小米手機的售後維修及技術支持等服務,是小米粉絲的交流場所。

Ⅶ 小米公布重大人事調整,大公司的人事調整有何作用

大公司的人事調整和小公司的人事調整,在功能上來看也是差不太多的。當然對於公司人事調整這種事情來看,在大公司這個領域來說的話,一定是有戰略性的意義,而且意義是大於小公司的。因為小公司的人事調整有一定的靈活性,但是大公司的人事調整一般都不會去輕易進行。

一、大公司的人事比較固定。

大的公司因為體量比較大,每一個管理人員在一定程度上都擁有相當的穩定性,畢竟如果經常改變的話,對於該公司來說,很可能會出現在人員以及工作方面擁有突然的不適應性。但是大公司如果突然來做一次人事調整的話,那麼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次正能量的改革。

如果對於大公司來說,他們把人事調整進行一定程度的變化的話,那麼他們一定能把人事以及管理的相關培訓都通過人事調整來進行供給與傳承。人事部門在調整公司員工的時候,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種突然的改變,當然也是經過管理層的默許,畢竟大的改變都是對於公司來說有一定程度戰略性的意義。

大的公司能夠在人事調整的過程當中把一些不必要的人員進行篩選,當然把人員篩選出去以後對於他們來說也能引進一些新鮮的血液,這對於公司的整體來說也是具有正向的功能的。人員更替於公司來說是助推劑的作用。

小結: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固定戰略,如果出現突然的改革,那可能是早就已經計劃好了。

Ⅷ 那些曾經的高管精英,是怎麼加入了小米,成為了創始人

由於盧偉冰、楊柘、常程等人的加入,小米現在被大家稱為「復仇者聯盟」。但其實在小米創立之前,雷軍和他早期拉攏的三位聯合創始人才是小米真正的第一代「復仇者聯盟」,他們每一位都是各自領域的精英,同時也都遇到了發展過程中的瓶頸。

在帶領金山完成上市工作後,身心俱疲雷軍在2007年正式辭去金山CEO職務,開始了養精蓄銳的天使投資生涯。在此期間雷軍通過投資觀察市場,注意到了蘋果和安卓的崛起,而此時的雷軍也意識到,自己准備已久的硬體+軟體+互聯網的「鐵人三項」模式,已經遇到了合適的風口,於是雷軍開始了尋找同盟者的新征程。

雷軍與林斌相識於2009年,在業務交往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彼此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隨身背著一包手機,林斌這么做是工作需要,而雷軍則是出於熱愛。在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之前,在谷歌中國工作的林斌就已經感到了隱隱的壓力的憂慮,此時林斌也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得知此事的雷軍立刻找到了林斌,並介紹了他「鐵人三項」的創業想法,經過深思熟慮後,林斌決定放棄谷歌工程院副院長的職位,和雷軍一起開始創業。

在金山工作期間,黎萬強負責的是金山的用戶體驗和設計團隊。後來黎萬強從金山離職,臨行前來找曾經的領導雷軍道別,在敘舊的同時黎萬強說出了自己想開一家攝影棚的想法,而雷軍卻對他說:「別扯淡了,跟我干吧。」這一次還沒等雷軍介紹完自己的計劃,黎萬強就猜到了雷軍想要做什麼,同時黎萬強也選擇了再次相信雷軍,加入了創業的團隊。

黃江吉是林斌引薦的人才,雷軍和黃江吉的初次見面在一家咖啡廳。黃江吉在微軟工作時擔任的是Windows Mobile的工程總監,那時的黃江吉的工作並不順利,因為在微軟如果你想做一個新產品,你要向公司證明它有10億的價值,然而產品不做出來他的價值就很難證明。雷軍的想法讓黃江吉眼前一亮,在一家創業公司沒有過多的束縛,最終黃江吉決定加入創業團隊大幹一場。

關於小米公司要開在哪,創始人們煞費苦心,經過激烈的討論,辦公地點最終選擇選擇了中關村銀谷大廈,小米的四位創始人曾經分別是金山、谷歌中國和微軟中國的企業高管,而中關村銀谷大廈在地理位置上正好位於這三家企業的中間地帶,所以公司開在這里目的也很簡單:方便未來招募員工。

一切准備工作就緒,小米正式成立的那天,黎萬強父親激動到失眠,於是就親手熬制了一鍋小米粥,並送到了小米在銀谷大廈的辦公室。捧著這碗小米粥,雷軍激動的說道,我們今天正式走上了創業之路。對於小米來說艱難的征途,從此刻開始。

Ⅸ 寫在小米11發布之前,2020年人員架構大調整,手機邁入高端

2020年轉瞬即逝,在這不同於往年的日子裡,全國人民都共同渡過了艱難的「抗疫時期」,不少 科技 型企業,尤其是以手機業務為主的廠商與品牌,都經歷了或大或小的波瀾起伏。有些企業扛了過來,有些企業則沉浮了下去。這次,我們特意篩選了十餘家手機廠商進行了年終回顧與復盤,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裡面,它們究竟幹了哪些了不起的大事,有沒有改變行業格局,或者為推動行業發展作出貢獻。當然,我們是站在客觀角度,公平、公正進行闡述。

這次,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小米品牌在2020年的經歷,下面是整理的今年關於小米一些大事記,以供參考:

2020年1月2日,原聯想集團副總裁、手機業務負責人常程加盟小米。

2020年1月28日,一數據調研公司印度市場2019年報告出爐,小米持續排名第一,整體市場份額為28%,同比增長5%。

2020年2月13日,小米召開線上發布會,發布了小米10系列。

2020年5月9日,原暴風TV CEO劉耀平加盟小米,擔任小米電視部總經理。

2020年6月2日,曾任職過摩托羅拉、三星、TCL、華為、魅族的楊柘加盟 ,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全面負責中國區市場營銷戰略制定、品牌建設等工作。

2020年7月29日,原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中興手機CEO,原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紫光股份總裁、紫光展銳CEO曾學忠加盟小米。

2020年8月10日,財富中文網發布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小米集團位列422位。

2020年8月11日,小米集團十周年雷軍首次公開演講在小米 科技 園舉辦,小米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兼CEO雷軍發表了主題為「一往無前」的演講;同時發布小米10至尊紀念版。

2020年8月26日,小米集團公布2020年上半年財報,營收超出市場預期。

2020年11月12日,小米公司宣布,11月1日-11月11日,小米雙11全平台支付金額破143億。

2020年12月2日,小米集團發表內部郵件,宣布成立集團總辦,原首席執行官辦公室主任魏來出任總辦主任,向CEO匯報。

2020年12月18日,小米集團公布最新組織架構升級及幹部任命,新成立三個互聯網一級部門——分別為軟體與體驗部、互聯網業務部、業務中台部。

2020年12月23日,小米集團市值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眾所周知,今年是小米成立的十周年,雷布斯也在8月11日這天進行了公開演講。比起國內其它手機廠商,小米的資歷並不算老,但是它發展速度快,底子雖小不過短短幾年間就已經成為一個龐然大物。然而在公司集團迅速發展的階段,小米所面臨的內外憂慮都值得我們深度剖析。從2014年第一次接觸小米,我們就一直在觀察這家比較「特殊」的公司,藉此之機,簡單分享一下看法。

小米「復仇者聯盟」的得與失

首先,我們先來為小米「復仇者聯盟」進行一下簡單的復盤,畢竟相比枯燥的銷量數字,小米的引援策略則在今年多次登上了熱搜。這一年裡,不斷有手機行業老資歷進入小米高管名單。

早在2019年年初,原金立集團總裁盧偉冰加盟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兼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並且經過將近兩年的「浴血奮戰」,取得不俗的戰績。

而在今年1月2日,隨著雷軍宣布原聯想集團副總裁、手機業務負責人常程加盟小米,小米的「復仇者聯盟」團隊逐漸進入招兵買馬的新時代。

5月9日,原暴風TV CEO 劉耀平加盟小米,擔任小米電視部總經理。

6月2日,曾任職過摩托羅拉、三星、TCL、華為、魅族的楊柘加盟 ,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全面負責中國區市場營銷戰略制定、品牌建設等工作。

7月29日,原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中興手機CEO,原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紫光股份總裁、紫光展銳CEO 曾學忠加盟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兼手機部總裁,負責手機產品的研發和供應鏈等業務。

除此之外,小辣椒創始人王曉雁、努比亞創始人苗雷等行業大佬也齊聚在小米旗下。其中,王曉雁擔任小米中國區副總裁兼銷售二部總經理,苗雷擔任小米相機部總監。

乍一看,小米的「復仇者聯盟」戰力確實堪稱頂級,畢竟都是征戰行業多年的老兵,各自也都擁有過一段輝煌的經歷,並且希望能夠在小米煥發下一個春天。

那麼「復仇者聯盟」的成員是否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呢?答案並非全部理想。

據了解,前些時候聯想指責常程違反「競業協議」,而北京市海淀區仲裁庭也作出了決議:常程需返還聯想已支付價值525萬元的經濟補償金和相應股票,同時還要求常程繼續履行競業協議。不過,後期這件事已經平息,常程繼續在小米集團履行自己的職責。

無獨有偶,12月2日,一份小米內部任命書被曝光,其中,「潘俊任電視部總經理」令人生疑。據多方了解,原因是劉耀平因涉及與前東家暴風 TV 關聯的金融公司暴雷一事正配合警方調查,暫不能行使管理職責。

除此之外,11月份,楊柘因身體原因,自己主動申請辭去了管理職務,現擔任小米集團中國區營銷顧問。

而小米內部在12月初也進行了人員架構調整,其對外宣布成立集團總辦,包含集團高管團隊,以及相關的支持部門,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任命潘俊為電視部總經理。

據我們多年觀察了解來看,小米多次進行人員架構調整並頻繁從外界引進高管的原因,應該與其在短短十年間成功上市並且成為行業巨頭,在如此高速的發展勢頭下,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開始顯現。這就是集團公司創立時間短,人才培養與員工成長速度跟不上公司的發展速度,這樣一來,從外界引進人才不失為快捷添補空缺的選擇。

不過,有得就有失,引入外界高素質人員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否能匹配相應崗位,能夠快速融入團隊等等,都是公司應該多加考慮的方向。鑒於今年「復仇者聯盟」的綜合表現,小米明年或該繼續加強自身內部員工的培養,畢竟能跟公司共進退,共患難的員工,自身忠誠度極高,且能力尚可的話,未必不是一個更優質的選擇。

當然,假以時日,當「復仇者聯盟」成員擺脫自身因素影響,融入團隊後,不排除在未來大展拳腳的可能性。

小米手機起伏的十年,2020年高端之路正式開啟?

接下來,我們再來回歸到小米最重要的業務板塊——手機。你可以說一些小米熱銷機型很多時候搶不到,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手機的銷量就跟火箭騰空一般:從2011年30萬台的銷量,到2014年激增到6112萬台,排名國內第一。再到2016年,小米遭遇滑鐵盧,銷量在國內淪為others中的一員。而在經歷了一段低谷期之後,小米手機在2017年的銷量又攀升至9141萬台。去年,小米手機以1.248億台的出貨量繼續高居全球第四。

但到了2020年,因為眾所周知的黑天鵝事件影響,眾手機廠商開局不利,小米自然也沒有逃脫。今年Q1,其實小米又再次受挫,根據IDC發布的報告顯示,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僅700萬台,同比降幅更是高達33.8%。而在Q2,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為2850萬部,同比下滑了11.8%,其關鍵因素是小米在印度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了50%。而到了Q3,根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小米以13%的份額重回全球前三,本來第三的蘋果則以11%的份額下降到了第四。至於Q4,由於友商受限等某些原因,想必小米手機的銷量也不會低於預期。

從初出茅廬到與行業巨頭分庭抗爭,小米手機在短短十年時間里的成長速度確實令人吃驚。拋開「新物種」不談,小米確實沒有可以「依葫蘆畫瓢」的模板,所以足以說明小米的獨特性。但是,小米手機的高銷量是建立在性價比優勢基礎之上的,如果小米想要向高端市場挺進,必須要在性價比之外,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當然,小米一直在努力,也在不斷嘗試。

直到今年,小米或許才算真正突破了性價比標簽所帶來的桎梏,而且選擇的節點也特別耐人尋味。在小米成立十周年之際,小米對產品線大調整,將性價比標簽甩給了紅米,而精簡自身產品線,幾乎可以涵蓋為高階版本(小米10至尊紀念版),標准版(小米10),青春版(小米青春版 5G)。

在價格方面,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5299元起售價妥妥的高端價位,而小米10系列將起售價提到了3999元更是令人直接懂得了小米今年的用意,至於接下來的小米11,由於全球首發驍龍888的原因,售價大概率會高於小米10。「一年雙旗艦」,小米的高端之路可能從2020年正式開啟。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小米10系列以及小米10至尊紀念版。在DXOMark網站公布的相機評分中,小米10 Pro以及小米10至尊紀念版都曾高居第一。要知道小米手機之前的拍照水準曾經一直都是其短板,能夠在DXOMark排名中一雪前恥,足可見小米的用心良苦,綜合產品力持續提升,靠產品力帶動價格的合理區間,從而上探至更高的價格區間。

客觀來說,小米10跟小米10至尊紀念版,我們都有親自評測過,產品表現確實可圈可點,能夠熱銷也在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今年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推出,更是小米繼續上探的最佳佐證。精緻的外包裝設計,令人嘆為觀止,原來小米終於懂得「佛靠金裝,人靠衣裝」。的確,小米手機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產品包裝營銷」,譬如在手機配件中也出現了不太符合其品牌調性的皮質保護殼,令人生疑,這是否意味著小米繼續打算沖擊高端市場,進而搶奪華為手機的高端用戶群體呢?不過這只是猜測,畢竟創造品牌附加值並非一朝一日。

不過,有些令人遺憾的是,本以為楊拓會成為小米高端之路的「引路人」,但看來楊大師的營銷策略在如今年輕消費群體的身上貌似行不通。而親手將小米推向高端市場的,依然是那個英語超流利的男人——雷布斯。就在小米10發布會上,他鄭重對外宣傳,小米手機正式沖擊高端市場。

小米手機沖擊高端市場是板上釘釘,至於戰果,反正據小米財報數據顯示,Q2小米智能手機的ASP(平均售價)為每部1116.3元,相較於2019年同期的每部998.7元提升11.8%,環比增長7.5%,而這恰恰主要得益於小米高端產品的增長。

手機業務形勢大好,但底牌仍是生態鏈計劃

如果不熟悉小米的人,很可能會認為「小米就是造手機的」,這個「錯誤」觀點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堅信。事實上,小米從誕生至今,其業務版圖遍布手機、IoT、新零售等多個領域,尤其是現在比較火的智能家居產品就主要依託於小米的生態鏈計劃。

小米布局生態鏈,最早其實可以追溯到2013年孵化第一家生態鏈企業紫米開始(小米啟動生態鏈計劃是在2014年年初)。彼時,小米內部估計只有雷布斯堅信物聯網產業將會在未來某個時間節點大爆發。而當時小米手機已經積累了差不多1億活躍用戶,於是雷布斯打算再多打造一些「小米」。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雖然成立較晚,到今年只有十個年頭,但是憑借布局物聯網時間較早,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按已連接設備(不包括手機和筆記本電腦)計算,小米位列第一名。

而且,加入小米生態鏈的企業也順帶扛起了小米營收大旗。據小米2019年財報顯示,IoT及生活消費品收入達到438億元,占總收入的25%,並且連續三年這項數據都保持著80%以上的增速,總營收額僅次於手機業務。

近年來,除了小米,華為、OPPO、vivo其實都在積極布局除了手機業務之外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市場,可見IoT市場有多麼吃香。而且,放眼國際市場,三星早已在家電、智能穿戴等領域深度布局,而蘋果也在緊追慢趕。

不過,雷布斯顯然懂得,一家公司的精力是有限的,多元化擴張之路很容易拖垮企業的核心業務的進度,以至於影響其核心競爭力。而在2015年,雷布斯也曾表示,「手機硬體的競爭要多維競爭,還要保持專注,這就是我們投資生態鏈的目的。小米要剋制擴張,聚焦核心,穩步前進。」

如今來看,小米的生態鏈布局效果十分顯著。當然,在外界看來,小米雖然會盡力支持生態鏈內的企業,但是對它們提出的諸多要求卻宛如一道圍牆一般,生活在圍牆裡面的企業想要出去,而外面的企業又爭破頭顱想進去。不過,小米對待生態鏈企業的態度還是很包容的,甚至允許大家打造自己的獨立品牌,這樣一來,大家就可以在小米的支持下,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對於小米而言,生態鏈企業是數以百計的「小小米」或者「小小小米」,在這個大家庭里,小米是絕對的大家長,負責整個龐大體系的正常運轉。究其根本,小米也沒有打算困住這些企業的想法,只是希望能夠在競爭更加激烈的未來,提前卡位,為自己留一張底牌。

寫在最後

近日,小米的股價在一路高升,12月23日這天,其市值成功站上了千億美元 歷史 高位。這對於小米集團以及雷布斯本人而言,都屬於喜大普奔。可以說小米正處於上市以來最好的階段。

小米十周年演講中,雷軍也復盤了小米成立的十年歷程,重申「三大鐵律」、提拔新合夥人、開啟新十年創業者計劃、升級「手機 AIoT」戰略等等。而且,還再次祭出金句,「成功往往不是規劃出來的,危機是你想不到的機會。」在我心中,雷布斯是敢於率先跳出舒適圈的「狠人」,小米也是一家敢拼敢做的公司。

不過在經歷多次洗禮之後,雷布斯的話術變化也很大,從年初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到近似無奈的「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可見其心態變化之大,當然也或許是雷布斯真的看開了。

另外,小米在十周年之際還發布了首部官方授權傳記《一往無前》,由雷布斯親述熱血澎湃的十年。可見,小米也已經懂得在「立功」之後開始「立言」,畢竟小米沒有深厚的 歷史 ,品牌價值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而通過「立言」的方式,小米才能擴大自身的影響力,提升品牌價值。就像成功人士喜歡出自傳一樣,一家偉大的公司同樣需要一部自傳,用以「自抬身價」。

不出意外的話,小米手機11將會是小米今年完美的落幕,而明年,只要沒有黑天鵝事件,小米的機會應該還會更多一些。

熱點內容
為什麼有一段時間不瘦了 發布:2025-07-05 04:54:19 瀏覽:338
為什麼5s升級後微信不能視頻了 發布:2025-07-05 04:40:27 瀏覽:823
為什麼手機安裝不了快播 發布:2025-07-05 04:13:47 瀏覽:717
為什麼微信申訴不用兩個好友驗證 發布:2025-07-05 04:03:15 瀏覽:512
為什麼蘋果6s連不上4g 發布:2025-07-05 03:54:09 瀏覽:381
郭襄為什麼一輩子找不到楊過 發布:2025-07-05 03:54:02 瀏覽:237
為什麼手機一開流量就充不進電 發布:2025-07-05 03:47:53 瀏覽:914
為什麼父親一直要把孩子弄哭 發布:2025-07-05 03:47:45 瀏覽:646
為什麼一晚上要喝很多次水 發布:2025-07-05 03:24:09 瀏覽:633
為什麼無人機只有三種顏色 發布:2025-07-05 03:19:17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