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淘寶標題黨為什麼不治理
Ⅰ 為什麼有人從淘寶京東上買比原價便宜東西然後轉手賣
這個問題沒有那麼復雜 實際上去網站買東西 只要不著急的話 可以先把貨放進購物車里 然後經常去看看它的價格 有時就會驚喜發生 比如 某網站上 同一款進口葡萄酒時而會賣98元一箱(6瓶)時而會賣468元一箱 最後的價格是在468元時全部售完了(網站會顯示最後的庫存數) 而同一款雙開門大冰箱放進購物車後 它的價格也一直在變化 從3299元 一直賣到2599元全部售完 所以購物只要有耐心就有可能買到便宜貨。說的這些基本都是一些皮毛,還是我來說說吧。黃牛擼東西很少用淘寶客優惠卷下單的,沒意思價格不夠買菜,也就是糊弄小白去下單,或是應需才這樣玩,平時擼便宜的都是時時監控平台價格,發現特別白菜的才會大批量的下單,打個比方,衛生紙,清風的,原價賣18一提,歷史最低16。但是京東和天貓偶爾會突然降價幾分鍾,或是價格變成16了,但是跟著平台的某些優惠卷可以用,忘了設置了,那我們就會可勁擼,199-100直接軟體上號領卷批量下單,等可愛的京東發現弄錯了,其實已經下了完了。還有就是秒殺,比如天貓聚劃算,第一名免單,或是洗衣液前100免單。也有時候是商家出錯,記得有兩次是運費6快,中糧集團的和田棗500克,應該限購1份。但是它弄個限購20那就是6.2元買20袋。一共是活動賣2000袋。我下了有大概600袋子。回家棗出乎意外的好。市場價也要十幾塊一斤,我賣5塊錢一袋,上午10點多快遞車送過來,晚上8點全部賣完。自己也就是留了一箱20袋。還有一次是稻香村的蜂蜜蛋糕也是出現了這樣類似的情況。第一名,半價洗衣機,半價電視,免單衣服鞋子,因為這些都是大多聚劃算上做活動,價格比較就算低了,再來的半價還是可以擼的。但是這樣的商家很少會弄後台卷。玩秒殺第一那種都不用自己電腦,都是用租金伺服器,10點下單1秒付款,就是這樣也不見得是第一,因為現在軟體黨太多了。也要看運氣。現在聚劃算很給力的活動不多了。我還擼手裡,華為小米之類的也是軟體擼,現在都帶盾了,淘寶號死的快,成本也很高。不過還是可以擼到的,v9首發,米6現在還有利潤一二百塊錢。我大概知道的也就這么多了。足的地方希望補充
Ⅱ 為什麼網上賣德運奶粉(1000g/袋)價格差別這么大,從五六十一袋到一百多一袋都有,淘寶和京東都是
我也來說兩句。 首先,請把真貨假貨反正一邊暫且不論。也請國內的代購們或京東鐵桿們耐心看完。我和我親人也不從事代購,不會去特意批評或贊美任何一方。 按照京東的宣傳,京東是德運股東之一,但絕不是前三大。那麼以這點為基礎,展開一下的說法: 第一,澳洲的兩大超市集團(兩個國際巨型集團的公司)跟國內公司不同,...黨的領導么,每年必須公開稅務,利潤等。最新2015年平均利潤是5.7%,而廠家的利潤點一直在下降(澳洲超市的競爭打壓價格,尤其是奶製品)。那麼從此可以看出,打特價時候的奶粉為$9 (8.99),從廠家進貨價格按6%超市利潤點來算是$8.46,即$8.5。 超市的進價絕對是最低的一類,他們也在做自己的產品並且有股份,但是有股份不代表其他股東會同意你損害他們的利益。所以這個價格應該是最低一批的進貨價了。 現在來算郵費,澳洲普遍中國快遞公司(都是跟中國政府有些關系的)一般價格是$9/kg,一袋奶粉是1kg,不算包裝箱。那麼我們按50%的利潤和某些黑色上交來算,郵費最低成本不可能低於$4.5。 現在,總計費用為$13,即65人民幣(匯率按5計算)這個是最低成本價,也就是國際巨頭的最多進價,不包含任何成本,例如人工等。 而京東等如此低廉的價格有些人會說是因為京東是股東,請耐心再看一遍,那兩大超市集團比京東要大得多,也是入了很多股份,進價不應該比京東高,而且,如同以上所說,一個小股東(包括京東和兩大超市)是不可能讓集團來低價出售給你讓你掙錢其他股東喝西北風去。所以在澳洲銷售的奶粉最低進貨價就是65元。 那麼,如果京東不想關門的話,即使有再大的背景,那麼是不會賣假貨的,或者大量假貨。那麼如此低廉的價格是從何而來的呢? 請看評論!
Ⅲ 淘寶,京東為什麼那麼多黃牛明碼標價,不違法,不封店嗎
1.之前國家的互聯網相關法律並不完善,所以網路上的確有很多違法的,但是無法追繳
2.自19年開始電子商務互聯網領域法律逐漸完善,會有越來越多的這種黃牛無法存活,或者轉為淘寶標題微信交易
3.法律出台後估計阿里巴巴也會加強監管,封店可能會越來越多,就像之前沒人管代購,結果今年代購就很難生存了
Ⅳ 雙11戰績披露,為何說淘寶拼多多終於斗不過京東了
中國的電商市場,是淘寶、拼多多、京東三足鼎立的格局,而近來有網友斷言,劉強東的「物流真經」,肯定敵不過淘寶拼多多的「吸星大法」。
但問題是從這次雙十一的成交額漲幅來看,京東的物流優勢,非但能與淘寶拼多多的低價優勢分庭抗禮,甚至還隱隱佔了上風。
京東所堅持的品牌戰略,始終就那一句話:「品質、品質、再品質!」
淘寶和拼多多通過價格優勢爭取到的那些用戶,原本就不是京東致力於捕捉的受眾主體,甚至即便是這些「長尾用戶」,在涉及品質因素時,也會更傾向於考慮京東。
結語
所以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淘寶和拼多多的低價攻勢,恐怕難以對京東的品控打法構成實質性威脅,但是光說不做也是假把式,「吸星大法」和「物流真經」到底誰厲害?
就讓時間來說明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