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軟體國產化
❶ 國產化適配
國產化:打造安全與創新的基石
在數字化時代,國產化不僅關乎國家安全,更是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其中,安全可靠與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安可與信創)是國產化的核心概念。
基礎設施的國產化進程
CPU: 在全球CPU市場,盡管x86(intel+AMD)和ARM架構占據主導,但ARM憑借其低功耗和成本優勢,預計份額將在2025年增長至20%。國產CPU如RISC-V和PowerPC等,正努力縮小與國際巨頭的差距,尋求在特定市場和應用領域的突破。
GPU: GPU從游戲到高性能計算的轉變,使其成為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國產GPU在數據中心通用計算領域逐漸嶄露頭角,為國內AI計算需求提供了強大支持。
整機適配: 伺服器與PC機的國產化面臨核心零部件市場外資主導的挑戰。整機廠商需協同國內外軟硬體廠商,優化適配,以提升性能和用戶體驗,滿足AI算力的強勁需求。
存儲基礎設施: BIOS固件和BMC系統作為計算機運作的基石,國產化需廠商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跨領域的合作。隨著國產存儲技術的發展,國產化趨勢正在加速。
基礎軟體
操作系統作為軟體基石,國產資料庫如Oracle、MySQL、Informix和PostgreSQL各有特色,為國產化提供多樣化的選擇。中間件市場則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廣義中間件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為不同場景提供靈活性和兼容性。
應用軟體
辦公軟體領域,國產流版簽軟體如Word、Excel與電子簽章軟體,正與國際接軌,提供與國際標准兼容的解決方案。同時,版式軟體如PDF和OFD的國產化也為文檔管理和安全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系統架構與適配遷移
在進行國產化適配時,必須充分考慮國產伺服器與X86伺服器性能的差異。通過對系統資源進行調整,如將1台X86伺服器的資源需求轉化為1.5台國產伺服器的配置,是確保系統性能的關鍵。
信創適配的資源需求管理
國產化適配不僅需要技術層面的投入,更需精確的資源估算。通過對性能指標的細致考量,確保國產化系統在滿足性能需求的同時,實現經濟高效的運行。
國產化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各個層面的持續優化與協作,以實現技術自主與應用創新的雙重目標,為中國的信息技術發展打開新的篇章。
❷ 我是這樣看待軟體正版化和國產化進程的,你呢
推進軟體正版化工作,不僅對振興軟體產業、提升全社會版權保護意識至關重要,也是政府依法行政、履行國際承諾的必要之舉,更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軟體版權保護,並將正版化作為重要專項工作。自2001年起,國務院對國務院系統使用正版軟體進行全面部署,中國軟體正版化工作持續了20多年,從中央機關、地方政府逐步擴展至全國企事業單位。
在機關單位和學校,正版化軟體使用已深入人心,包括操作系統和Office軟體。在國產化進程中,麒麟操作系統和金山辦公(WPS)在機關單位和職業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軟體正版化與國產化並非止步於此。正版化應擴大至不同領域,如教育、軟體開發、影視製作和財會等。在校學生使用盜版軟體進行課程學習,這類軟體往往版本過時,難以滿足當前技術需求,難以適應工作環境。
國產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軟體無論源於何地,技術無國界。使用自主開發的軟體和系統,體現了知識產權保護和自主知識產權,是國產化的重要標志。
正版化與國產化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進程。軟體是否「國產」,需要理性看待。在軟體開發中,完全自主開發與集成開發並存。自主開發意味著業務邏輯和核心代碼由自身編寫,集成開發則可能使用成熟IT半成品。無論哪種方式,最終產品應符合自主知識產權的要求。
社會上對於國產化熱情高漲,希望廣泛使用國產化軟體和操作系統。然而,市場決定軟體的選擇。在基礎工作領域,如微軟操作系統、Office軟體,大量教學和使用並未強制要求「國產化」。但在行政和科研領域,國產化具有政策性要求。正確理解知識產權保護,為軟體國產化建立起無形的邊界,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慧都科技自2003年成立以來,為全國超過3萬家企事業單位提供正版軟體服務,贏得了超過30萬軟體從業者的信任。在19年裡,慧都為企事業單位定製信息化、智能化、軟體國產化解決方案,推動國內軟體生態的良性發展。
❸ 推進軟體正版化工作的意義
1.軟體正版化工作是我們履行國際義務,塑造大國形象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加入WTO鄭重承諾履行WTO一系列規則之一。
2.軟體正版化工作是我們國家保護知識產權、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是建設創新性國家的需要
3.事關國家和企業信息安全,事關企業的誠信和規范管理,對促進中國軟體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增強國內軟體企業的競爭力,避免外國軟體企業形成壟斷和降低軟體成本。
正版化在我們不同領域的學習和工作環境中,概念也應該逐步擴大。比如在教育環境中,我們教學設計、軟體開發、影視製作、財會等都需要行業的正版軟體,這樣才能實時的跟進社會實用領域的知識。筆者看到很多的在校學生學習軟體編程,為了學業實用盜版軟體,這類軟體通常版本陳舊無法支持當前的技術框架和智能體驗,完成課程容易,融入工作環境很難。
國產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說軟體都是計算機開發語言組成,abcd看上去都是國外的,但是技術不分國界,用自己的思維邏輯、知識體系,為我們自己的工作環境開發出的軟體及各類系統都是國產化,都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志。
❹ 為什麼會出現國產化替代
國產化替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受到國外科技壟斷的影響:在許多關鍵領域,國外的科技產品往往占據主導地位,這使得我國在某些重要領域的安全面臨風險。為了打破這種局面,我國開始推動國產化替代,以建立由我國主導的IT產業生態,這包括對IT軟硬體各個環節的重構,建立自主可控的IT產業標准和生態。
2. 國家戰略的推動:信息安全和國產化已經被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各種國產化政策相繼出台。這些政策要求核心單位優先使用安全可控的國產化網路管理軟體,這催生了針對管理國產軟硬體和網路管理軟體的研發和應用。
3. 實現產業鏈自主:國產化替代的目標不僅僅是替代被壟斷的外國產品,更重要的是實現產業鏈的自主可控。這涉及到從硬體製造到軟體開發的多個環節,包括CPU、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伺服器等多種類型的產品。通過全面的國產化替代,我國期望逐步實現各環節的「去美化」。
4. 應對國內外安全挑戰:近年來,國內外發生了許多安全事件,如微軟黑屏門、棱鏡門、中興華為等事件,這些事件提醒我國必須加強自身的技術獨立和安全防範。通過國產化替代,我國可以更好地掌握自身的發展和安全。
總的來說,國產化替代的出現是由於國外科技壟斷的影響、國家戰略的推動、實現產業鏈自主以及應對國內外安全挑戰等多方面的原因。
❺ 數字辦公自動化全棧國產化的意義
數字辦公自動化全棧國產化的意義有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可定製性強,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產業生態的形成。
1、降低成本:國產化的數字辦公自動化全棧產品可以避免因為使用外國軟體和技術而支付高昂的版權費用,同時降低了因為軟體升級和維護而導致的額外成本。
2、提高安全性:國產化的數字辦公自動化全棧產品符合國家安全標准,可以避免因為使用外國軟體而導致的信息泄漏和網路攻擊等安全隱患。
3、可定製性強:國產化的數字辦公自動化全棧產品可以根據國內市場的需求和特點進行定製,滿足不同行業和企業的差異化需求。
4、推動產業升級:國產化的數字辦公自動化全棧產品可以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升級,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增強我國在數字化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5、促進產業生態的形成:國產化的數字辦公自動化全棧產品可以促進相關企業和機構之間的協作和合作,推動產業生態的形成,提高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