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女人分家产为什么只有一个人

女人分家产为什么只有一个人

发布时间: 2022-08-28 19:30:15

⑴ 在农村,为什么分家产只给儿子不给女儿

传统村落注重宗族和住房。根据法律,子女有权享有老年人的继承权,但许多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即当老年人分割家庭财产时,一切都留给他们的儿子,而女儿一无所有。更开明的家庭可能会在女儿结婚时为她们准备嫁妆,愚蠢的家庭甚至会在女儿结婚时为她们的儿子索要嫁妆。然而,在农村地区,将家庭财产仅分配给儿子而不是女儿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在农村家庭财产只留给儿子?接下来,老农民揭示了真相,其中一些我们不能忽视。

总而言之,当然,我只是在谈论一些情况,而不是全部。事实上,有些比我说的要好得多。许多家庭不仅为他们的儿子买房子,还根据家庭情况为他们的女儿分一份。简而言之,无论如何,作为孩子,我们必须记住“孝道是一切美德中的第一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是每个孩子的共同责任!

⑵ 在农村,分家为什么都分给了儿子,没有闺女的份

养儿防老,是农村人的一句老话,也是一种传统。

在农村,儿子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明白,意味着传宗接代,所以,生儿子的观念更强一些,也有人说是重男轻女。

在我们老家,分家产的时候,房子和土地,还有一些值钱的东西,基本都是儿子的,闺女是没有份的。因为儿子才是自己家的人,闺女嫁出去之后,就是人家的。

养儿子,不但是要养大,还要给他娶媳妇,要想给他娶媳妇,还要盖房子,买车,要不然没人愿意嫁,但是,闺女基本是找个婆家就行了。所以还流行这样一句话,生个闺女是福气,生个儿子是名气。

在我们老家,以前兄弟多的时候,分家的时候,主要是分房子,而且方式很原始很落后,就是抓阄,弟兄们抓阄,抓住哪个算哪个,愿赌服输,分家的时候,基本都有长辈见证。分了房子,锅碗瓢盆再一分,就各过各的了。

为什么没有闺女的份?一是为了家庭和睦,大家都是这么分的,闺女要抢娘家的财产,是会被笑话的。二是闺女心疼父母,理解她们的难处,也不想让家庭闹矛盾,宁可自己吃一点亏。三是,你不分娘家的,小姑子也不分婆家的,父母老了,基本也是儿子出钱,闺女出力。

以前,闺女不分父母的财产,父母老了,生病的时候,儿子负责出钱,闺女和儿子一起轮流着伺候。但现在的情况基本是,闺女不分娘家的财产,但父母老了病了,依然要一起出钱,一起伺候。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时代进步了吧!至于财产,闺女一般也不眼馋!

在农村,父母年轻的时候,自然是要顾儿子的,赚钱帮儿子,看孙子也是主要的任务,全心全意的放在儿子身上,要不然儿媳妇会提意见,日子也过不好。至于闺女,能帮多少是多少,闺女一般也不愿意麻烦娘家人。父母老了,干不动了,还是闺女照顾的多一些。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房子这个东西,基本是不会给闺女的。农民赚钱不易,一辈子能盖多少房子?有的人,干了一辈子也就盖了一座楼,还是儿子的媳妇本。有的别说给闺女了,还要指望闺女补贴儿子,这个也是少数个别的!

除非是儿子特别不孝顺,不养父母了,有些闺女为了赌气,才会要求分娘家的财产,甚至闹上法庭,但这种事在农村基本都是闹剧,会被人笑话的。

公平吗?家庭从来不是讲理的地方,只要父母过的好,何必在意那么多呢?所以,闺女一般也不要父母的财产!

我友友,这个问答题,不至是在农村存在,在当今小城市也还存在。分家,财产只分给儿子,不分给闺女,基本上是涉及到财产的继承和父母的养老.后事等问题。闺女是要出嫁从夫的,女儿既然没有财产继承,也就对父母的养老,老后善事也同时免去了责任或义务。至于女儿给父母在生的物质生活的关心,或父母死后给与的财物,只能说是女儿对父母的孝道,同时也是为家里的兄弟的帮衬。这件事(分家财产分配)是祖祖辈辈传留下来的产物。夹含着姓氏父系部落的封建传统,认为女嫁后是外氏中人,只能享受夫家应有待遇。女子出嫁后现在还有一个连法律都没有帮助解决的事一一坟山,女人死后只能葬在夫家姓氏的坟山里呀。不过(回答中)我提到:“在农村,分家为什么都分给了儿子,没有闺女的份’中提到,分家指的是将儿子分户,对儿子的财产的置配,再是这个为什么?两个问题,分家之事前边讲了,还有个为什么的事不明白或需讨论。本来按当今的法律制度,儿子、闺女都属第一继承人,完属父母的财产都是同等分配,父母养老,老后善事共同同等供养,且有部分人家(农村子女)这样(养老)做了。而父母的财没有按现行法律来做,只能说是兄弟姐妹之间的肚量大以及父母的财产不多了。自然里面还存在一个因素,姓氏中的亲房只帮儿子按封建伦理说话,不顾全女儿考虑呀。

这是与习俗大大相关吧,因为在农村,一般女儿都是嫁出去的,儿子会给父母养老,而女儿顶多就是逢年过节,来娘家住几天,孝敬孝敬父母,很少有养父母的,其实如果都是这样,也没有什么争的,毕竟在女方的婆家,公婆分家时,也不给姑子,所以这样还是公平的,没必要计较那么多。

以前农村人穷,没啥家产。分到的财产大都不够给老人养老的费用,女儿自然不参与分家产,因为分到家产要负责养老,得到比付出少,没东西好挣的,所以70年代成家的很少出现女儿跟兄弟挣分家财的事。现在穷富差距大,农村有些地方也有点小家产了,分到财产比给老人养老成本多的多,自然就有女儿同兄弟挣家财,矛盾也越来越多。说到底就是得到和付出之间的选择。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有病没钱需要用大钱治病时,试问几个女儿敢抢着分家财负责老人养老,基本能怎么避就怎么避。男女都一样选择趋利避祸,吃亏的事没几人抢着做。只不过男的如果避不养老,会被村民,宗亲,叔伯至亲指责,当面或上门问责的,加上传统思想,男的没理由的推托。女的倒可以以外嫁,重男轻女,不分财产等推托。

就拿我家来说吧。我老婆家小县城效区。兄妹俩人。丈母娘家有点重男轻男。二老人有退休工资,不多,加起来四千多点,有次谈话中无意说起,他们大概存了十万左右,准备以后全给儿子,他们也知道,我不会眼红那些钱,毕竟,我有个不太会赚钱的舅子。我的态度,钱及家产可全给儿子。但生老病死,,全是小舅子的责任,女儿只能表示孝心,可出钱,可照顾。全凭自己良心,想分摊,门都没有,我这做女婿的第一个反对。

现在人们思想不一样了,当然也得看具体情况,在我的概念里,老人把家产分给儿子是准备让儿子来养老,毕竟很多女儿出嫁了以后生活的重心就会由娘家转换到婆家,就会有太多的力不从心。

前几天我妈偶然说了一句,他们老了就得靠我跟我弟弟养了,虽然这看似是一个很普通的话,但是我听出了我妈在对待我跟我弟弟的态度上是一样的。我很开心,不是因为他们或许以后会给我分家产,而是即便是我出嫁了也不拿我当外人看,在我看来父母生养我二十多年,操劳了半辈子,能赡养他们也是我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我弟弟比我小十岁,还在上初中,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成为网友们口中说的伏弟魔,虽然有时候爸妈会开玩笑似的说我是外人了,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爱没有随着我的出嫁而减少!

知道中国为什么重男轻女吗?改革开放前因为农村占了绝大部分,那时候农村需要大量的体力活,扛打稻机、用牛翻地、挑稻谷等等这些体力农活。

那时候谁家男人多、家里的活会更快,家庭致富会更好,完全取决于劳动力。女人外家,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都在潜移默化进行着这种规律。

加上,儿子生的娃跟自己姓,感觉延续了自己祖宗的血脉。女儿生的跟别家姓,总归是外人。三代过后,嫁出去的女儿几乎不太被娘家记住,也慢慢的成了外人。这是几千年留下来的现实。

只要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规矩。这样才可以让 社会 比较正常的运行。每家都是这样想法的时候,大家也就没有什么异议了。

我自己是女人,我为娘家爸妈、哥嫂付出是哥嫂的几倍,我也想深思过这个问题,总归女人,娘家的侄儿不一定能记住姑姑的名字,嫁去婆家以后,自己以后的孙子估计不会知道我姓什么。

有一户人家,五个女儿都嫁人了,每月还要付娘家人的生活费学费,家里有人生个病都是找女儿出钱,儿子好吃懒做,烟钱都要姐姐们出,家里盖房子自己没有一分钱,姐姐们出钱,他倒是力都没出,一盖他人就出去了。脾气又不好,家里有个媳妇,生了个儿子,家里整理的干干静静,饭菜做好,然后叫公婆老公吃饭,可他到好嫌饭菜难吃,老太太就在旁边起哄,背地里叫儿子打儿媳,还看不起别人,第一任媳妇离婚了,姐姐们给他介绍一个媳妇,这个就更懒,饭菜不会煮,家务不会干,只会打牌,一家老小吃饭都要等老太太煮。可是老太太和他对她就特别好,生个儿子,然后的然后第二任也走了……现在都没人给他做媒,媒婆都说免得祸害姑娘了。老太太啥都只为儿子想,有的女儿嫁的好,她就啥好吃的都可以拿出来给女婿吃,有的女儿嫁的不好,女儿女婿回娘家饭都没得吃。

很显然是绝对不公平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什么要有这样歧视女儿的分家规矩呢?这是民间一个很恶劣的风俗习惯,一个绵延千年的不公正的风气。所以现在在乡镇乃至城市,都有一些很尴尬!很可悲!很可怜!可叹又令人深思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父母把家产都给儿子了,一心想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让儿子养老送终!但是往往是被儿子儿媳撵了出来,这中间儿媳绝对是个关健人物!她发淫威,这一家就不会安生!所以,老人没有了房子,财产只好投奔女儿!那女儿也是一肚子怨气!当初你们把家产都给了儿子,没我什么事儿!现在倒好你们被儿子和儿媳赶了出来,一文也没有上我这来!养你们可以,可是我心里委屈不得劲!凭什么有人得了家产不养老人,凭什么我一分钱未得到反而要养你们?所以,民间这样的家庭纠纷真的好多好多!所以奉劝那些有儿女的老人想开一些,分家一家要公平,否则你们很可能走投无路的!!!

在农村从实质上说,这不是个什么重男轻女问题。这是婚嫁遗留下来的一个传统问题。女儿出嫁了,家里留下了儿子,儿子要娶媳妇娶的是人家闺女重新组成家庭,父母要和儿子一块生活(父母没有跟着出嫁女去的,也不可能跟着出嫁女去。财产是父母的,父母留在那财产就在那。丨)家产自然就留给了儿子,分家那只能是二个和二个以上儿子才发生的事。闺女不能算一份那她在人家继承了别人家财产。假设婚嫁留下来的传统是出嫁儿子,留女儿娶女婿,那么财产就由女儿多少来分,就没有儿子的份。没有儿子的招了女婿的,那财产就是女儿和女婿的。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传统,在经济势力雄厚的家庭,儿子和女儿都能得到父母的财产,就是所占有的多少不同罢了。我想父母都是想有财产给儿子和女儿是他们富裕幸福,可是有限度的财产无法满足各方的需求,虽然尽了最大努力还是不得不走传统的老路,落的个重男轻女。其实儿子女儿都是父母心头肉,一样的爱,一样的呵护精心养活大的。爱这个不爱那个是满足不了自已的自私心理所产生的心理误差,父母心里一直还是尽力奉行“儿一角的女一份。”还有老话说的“养儿为防老”,把老了的一切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女儿终究是嫁到了人家的人,一切都随着人家的家庭转,受人家家庭的经济状况约束,自然就以为成了“门缝的太阳"能晒上了就晒晒,晒不上就阴着。所以将财产首先下传的是儿子。至于嫁女娶儿媳这个传统是怎么留传下来有能考证到的网友说说看。

⑶ 在农村,为什么分家产只给儿子不给女儿,你知道都是什么原因吗

在农村家产只给儿子不给女儿这是农村普遍的现象。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刚出生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跟爸爸姓的,而且很多农村人认为,有儿子多儿子就是一种福气。这是自古以来的封建思想。受以前封建王朝的影响,很多农民觉得男人比女人的能力等各方面都强,认为男人的社会地位比女人高。

⑷ 分家产怎么分的,是不是女人没有

1,通常情况大家会说法律上每个子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财产均分给子女就行啦。这么做真的很省事,不操心,还有法律依据
2,有些家庭把财产全部给儿子,女儿一分也没有,甚至要求女儿出钱出力支持娘家。对女儿也很不公平,她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啊。
3,要是你有万贯家产,财产资源集中在优秀的继承人身上,财产不会被稀释。纵观古今中外的大家族,无一例外需要培养并挑选优秀的继承人
一般来说,只要对老人尽了赡养的义,都得分到相应的家产,这才合情合理。对老人没有尽孝和赡养义务的,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不能继承其家产

热点内容
为什么眼睛睁大会特别有神 发布:2025-05-19 14:55:47 浏览:876
晚上戴着眼镜照相为什么有双影 发布:2025-05-19 14:49:48 浏览:103
重庆两江颜色为什么不一样 发布:2025-05-19 14:45:32 浏览:642
小爱为什么我找不到男朋友 发布:2025-05-19 14:41:02 浏览:895
为什么学编程都是自己带电脑 发布:2025-05-19 14:29:20 浏览:420
为什么有蛀牙吃东西没胃口 发布:2025-05-19 14:24:17 浏览:775
为什么恢复聊天记录还找不到 发布:2025-05-19 14:08:38 浏览:218
女人为什么无视我付出的感情 发布:2025-05-19 14:07:08 浏览:904
老婆微信为什么上锁 发布:2025-05-19 13:54:24 浏览:176
为什么指甲油买了后不好用了 发布:2025-05-19 13:45:42 浏览: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