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们为什么爱熬夜
①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喜欢熬夜
很理解家长们为之焦虑的情绪,而且不得不说,孩子长期熬夜打游戏,玩手机,不仅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和身体健康。
当妈的看孩子这样,确实是很焦虑很着急,想了很多办法,讲道理、批评、没收手机,断网,想尽一切办法想让孩子早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该怎么办呢?
说怎么办之前啊,咱们还是先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会熬夜玩儿手机?
妈心理成长学院有1万多名家长,很多孩子都存在这个问题,我分析了一下这些孩子熬夜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两种:
一是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情绪困难状态,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无处释放,让孩子的心理很痛苦,他没有办法入睡,只能通过手机来发泄或者转移自己的情绪。
其实我们大人不也一样吗?心情不好、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也会失眠。举航航的例子。
二是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想通过玩儿手机来轻松一下,减减压。
手机确实有很多吸引人的功能,比如:短视频、和同学聊天儿、打游戏、追剧、看小说、听歌儿等等。我们成年人有时候玩儿起手机来不也控制不住自己吗?
记得之前接触过一个孩子,他就是成天晚上熬夜玩手机,不睡觉,家长说了多少遍,骂了多少遍,孩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
再深入了解后,才终于了解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这个孩子和他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关系不是很好,那位老师也经常动不动就批评孩子,打压孩子,孩子曾尝试过跟父母沟通,期望能从家长那里获取一些帮助,可是家长的反应是:
为什么不说别人就说你呢?一定是你有问题!老师也是为你好!
时间长了,孩子在学校过的很压抑,回到家也得不到父母的理解,积压的情绪无处释放,只能选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玩手机。
这个时候,手机里的世界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既不用去想让人心烦的老师,也不用理会父母,他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舒畅和安逸。
和这个孩子一样,很多青少年沉迷游戏,离不开手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而父母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没收手机,剪断网线,而是探究孩子心理深处的需求。
当手机中的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反差不是那么的强烈时,孩子才有可能慢慢的回归。
那该怎么面对孩子问题呢?
第一步,和孩子沟通。
可以问问孩子,宝贝,看你睡得很晚,有什么事儿睡不着吗?还是学习比较累,想放松一下。
这样的沟通,不带批评指责,没有强迫,孩子就会比较好接受。
第二步,了解了孩子熬夜的原因之后,我们就要视情部区别对待了。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千万不要再逼孩子、指责打骂孩子,而是先和孩子建立起关系,让孩子放松下来,把心里的痛苦和创伤说出来,当痛苦和创伤被父母看见的时候,孩子的伤痛就会得到疗愈。
当然,这需要过程,更需要父母通过学习掌握沟通的技巧、情绪的处理方式才能做到。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我们要理解孩子,共情孩子,我们可以说:是啊,学习了一天挺辛苦的,想放松一下也正常,不过睡得太晚,妈妈有点担心你的身体。你自己掌握好时间,尽量在放松自己的情况下早点睡。
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而且妈妈还把管理手机的权利交还给了自己,孩子就会比较好接受,他可能一下子调整不好自己的时间,要给他时间,让他自己慢慢调整。青春期的孩子,想要自主的权利,想要自己管理自己,如果父母管理得太严格,反而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和我们对抗,就更加无法管理了。
青春期是孩子开始追求独立,逆反严重的阶段,是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危险与机遇并存。
这个阶段父母教育和引导孩子的基础是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所有的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反而会引起他的对抗,而且这种对抗会用力过猛,他明明知道不对,就是为了反抗父母故意去做。
所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了解孩子各种问题背后的心理原因,调整教养的方式,是父母帮助和支持青春期孩子顺利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
关于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厌学,沉迷游戏等问题,默薇老师在《青春期叛逆破解训练营》中都有讲到,通过心理学的原理剖析青少年行为偏差背后的根本原因,帮助家长真正的看见孩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