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一岁半小孩子喜欢敲东西

为什么一岁半小孩子喜欢敲东西

发布时间: 2025-07-15 07:14:37

① 一岁半的小孩喜欢乱敲东西,乱摔东西,脾气犟是怎么回事

像小孩子有这种心理和行为是很正常的,要经常陪她多说话,抽空陪他玩之类的,应该可以减少他发脾气的次数吧

② 如何引导孩子的行为不做“破坏王”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做“破坏大王”的经历,孩子到了一岁以后,当他开始蹒跚学步时,就开始搞破坏了,在我们成人看来,他是在搞破坏,但对于他来说,破坏是一个 探索 世界的方式。

比如,他将玩具丢到地上,可以听到清脆的声响,但他发现这个奥秘后,就会不停地丢玩具,这是孩子在练习因果联系,乐此不疲,可父母却会被他丢满地的玩具抓狂。

对于孩子的破坏行为,我认为应该分年龄段来教育,1—3岁是一个年龄段,3—6岁是一个年龄段,相对来说,大部分学前的孩子都会很规矩了,不会轻易地破坏东西。
1—3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跟他讲大道理没有用,比如,你告诉他不许乱丢东西,不许搞破坏,不许攀上攀下,尤其是1岁到2岁的孩子,你跟他说太多,只是对牛弹琴,他对成人世界的规则是不会遵守的。

那是不是就对熊孩子没办法了,任他听之任之吗?当然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模仿能力强,你经常做某一件事,他也会跟着学,而且学得很快。

我家二宝每次看我扫地,都会跑到储物间,将撮土用的工具给我拿过来;见我每天早晨给他除去尿不湿,将其丢到卫生间,他会学着我的样子,将尿不湿丢到卫生间,现在这是每天早晨他都要做的事情,如果我代劳了,他会不高兴,他现在正处于秩序敏感期,每一个步骤都得按他设定的程序走。

言归正传,当孩子将玩具或者书本丢得到处都是时,我们可以让他和我们一起收拾,当然不是强硬地命令他,就想和他做 游戏 一样,“快来,我们看谁收拾得快!”孩子会很愿意和你一起 游戏 的。

有的家长说,孩子爱东西、乱涂乱画怎么办?这些都对锻炼孩子手指有一定的好处,那就尽情地让他去做好了,拿一些废旧的报纸让他撕,喜欢乱画,就给他准备一块专门的小黑板,让他尽情地画吧。

3—6岁的孩子
孩子到了3岁,就应该给他制定一些规则,让他知道什么事情是允许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允许做的,做得好表扬,做不好要受到惩罚。

比如,孩子乱丢玩具,那我们就可以将他丢的玩具藏起来,让他找不到,他下次想玩的时候,告诉他,因为你乱丢,所以才找不到玩具,现在你想玩,也只能等到三天后,这是规则,提前和孩子讲好,那么,下次他就会主动收拾玩具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孩子,我们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守规矩,然后再教育孩子,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一旦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教育也会变得简单了。

想要引导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不做“破坏王”,前提是要理解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目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有 探索 的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这种需要会发生改变。在孩子可以站立移动,可以走路的时候,他的破坏行为就比较明显了,他会把高处的东西丢到地上,也会把物品“藏”到相对封闭的空间,也会把东西拿到满屋子都是。每当孩子“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大人可以带领孩子一起把东西归位,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孩子的大脑有进一步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用完东西归位的好习惯。

李群峰的儿童行为心理学里写到: 孩子的破坏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生理发育不完善

比如1岁左右的孩子刚学会走路,手脚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还不太好,手上拿着东西走路时就容易把东西摔坏。

2.特定阶段的年龄特点:

心理学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破坏和攻击的本能,尤其是2-3岁的孩子,男孩更是如此。

3.好奇心的驱动:

好奇心是幼儿时期孩子主要的心理特征,对于一切事物都想要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所以你会经常看到他把东西放进嘴里咬,看到东西有洞就用手指去抠。

了解了孩子破坏行为的原因,我们就知道你对他反复说教,大声制止那都无济于事,相反,我们要对他的“破坏”行为予以包容与支持,因为“破坏”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

那么,对于孩子的破坏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为宝宝创造“破坏”的环境。

比如孩子喜欢撕书,就买撕不破的书让他撕;他喜欢敲东西,就买打地鼠玩具让他敲;家里的餐具尽量都买敲不烂的不锈钢的或者铝的。

2.给宝宝买一些能拆装的玩具。

比如积木,让他能充分体验把积木装成不同造型再拆散的乐趣。

3.参与到宝宝的“破坏”行动中来。

比如有一次小宝把钥匙塞进了电饭锅导热盘底下,我就带着他拿来工具把电饭锅拆开,把钥匙取出来后再装上4.严令禁止宝宝探究危险物品。

对于家里的火,电插座等危险物品,尽量放在高处。电插座不用时就把电源关掉。用他可以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不能触碰危险物品。

每天至少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半小时以上,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对他的关爱。全职宝妈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而且还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③ 为什么一岁多的小孩喜欢拍头,甚至拿头撞墙,这是咋回事

为什么一岁多的小孩喜欢拍头,甚至拿头撞墙,这是咋回事?

3.无意识发起:婴儿很可能发起,因为他们喜欢模仿家庭成员或卡通人物。当家长发现这种现象时,要及时制止,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帮助宝宝改善这种习惯。身体不适:一般来说,当婴儿带头时,需要高度警惕可能有颅内病变。一岁的宝宝因为语言功能没有完全掌握,往往无法表达头痛头晕的感觉。他们只能用拍脑袋和剧烈哭闹来提醒父母。这期间宝宝的模仿能力超强。看看有没有你没注意到的小动作,让宝宝也能学会。宝宝的不良行为可以反复制止。时间长了,宝宝就会知道这是不对的。同时,我们需要语言教学。不要以为宝宝不会说话,就不用说了。时间长了,宝宝就明白我们的意思了。

④ 宝宝总是“敲头”,家长又生气又心疼,怀疑孩子身体出现问题

这样的行为让家长担心孩子有自闭症或者有自虐倾向 ,然而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不用担心,随着孩子的长大会自行消失。

小月有一个一岁多的女儿,家长看着宝宝的一双大眼睛 家长给孩子起名叫“小葡萄” ,本来是一个很安静的性子,到一岁之后孩子变得越来越淘气。

最近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一个新爱好, 那就是拿手拍头,刚开始的时候是模仿爸爸 ,后来怎么也改不掉,总是在家长面前边拍手边笑。

小月越是管制,孩子越觉得有意思, 作为家长的很怕孩子被拍个好歹 ,家长更多的感觉是生气,孩子这么小就不听话。

后来孩子外婆出了个好主意,当孩子过来故意给家长看的时候,就装作看不见, 宝宝看没人搭理她,也不再拍头,恢复正常。

通过敲头来引起注意
有是时候孩子总是敲头, 其实也是宝宝想赢得家长的注意 ,现在家长下班回家往床上一躺,手里把着手机, 就让孩子自己在旁边玩

想要表达自己的清晰

孩子想要想要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情绪,但 是年级还小并不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就会拍头、哈哈大笑,都是孩子情绪的一种表达。

但是家长还是要注意 ,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很容易会抓破 ,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家长纪要及时注意孩子是否有会出现拍打头部的现象,出现之后家长要及时制止。

用跟着这样的方式实现自我放松

家长在观察孩子敲击头部时候是有节奏的, 这样的节奏运动,实际上是可以帮助宝宝安抚下来, 宝宝身上也有喜怒哀乐, 家长不要以为他们孩子还小 ,能有什么烦躁的事情。

如果有没家长是这样想的那么就是大错特错, 孩子的想法不像大人们那么复杂 ,孩子没有什么负担,孩子年纪太小, 没有办法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说出来就 ,只能用肢体语言来告诉父母。

身体感觉不舒服

当宝宝耳朵受到感染或者是身体觉得不舒服的时候, 宝宝就会通过敲击头部的方式 ,让自己感觉好受一些, 用这用这样的方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这样就可以将自己的痛感转移,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只能通过肢体动作做来告诉家长,家长会很容易忽略宝宝的行为, 就会通过敲击头部引起注意力 ,但是还有一种就是由于自闭症和其它发育障碍才导致的敲头。

1.家长将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有很多孩子敲头都是在家长面前敲, 只是希望家长能将目光移到自己身上 ,当家长将目光放到宝宝身上就可以观察到孩子是或否还在敲头,家长可以进行阻止。

家长有时将视线放在手机的时间太多了,孩 子得不到家长的关心,会想尽办法在家长身边寻找存在感 ,得到他们的注意力。

2.观察宝宝的身体是不是舒服

宝宝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敲头的现象 ,正处在出牙期的宝宝出现牙龈红肿这个时候宝宝是十分痛苦的,家长需要注意最好能找到缓解的办法。

还有想发烧、耳朵发炎孩子都有可能不舒服, 家长要及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不要让孩子总敲头,对孩子的身体没有好处。

3.家长不要习惯性训斥

家长看到孩子敲头总是会习惯性训斥和责骂 ,孩子是不会用言语去表达,但是能够感觉到家长的情绪,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家长极度的责骂和训斥,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 ,对于孩子后的性格发展影响会很大,家长要弄清楚原因,心平气和的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4.父母要正确引导

孩子有的时候通过敲头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但是孩子还小,力度是不能做放到自己掌握的,当家长发现孩子情绪不稳的时候, 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

在平时肢体接触的时候,是家长了解孩子内心的好时机, 家长可以合理的支持孩子,将错的地方耐心地告诉孩子,孩子最确实的便是安全感,作为家长应该多陪伴在孩子身边。


首先,对于大脑会造成损伤 ,轻轻敲打头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是下手重的话可能会损伤脑细胞,等到以后智商也会跟着下降。

其次,家长一定不能小看么孩子敲头的行为 ,敲打可能会给孩子的留下隐患,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已经算是轻的,重的导致性格会发生变化,智力也会出现障碍。

孩子的大脑十分的娇嫩,在坚硬的颅骨里面, 孩子大脑的动脉和毛细血管都还没有发育完善 ,所以家长不能放任孩子这样敲下去。

最后,孩子经常敲打很容易引发癫痫 ,孩子回事脑受到影响, 家长要采取合理的办法 ,一旦收到一些诱因的影响就会引发癫痫。

很多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有很大的危险, 家长更需要的是耐心教导 ,而不是暴力解决问题,为了杜绝,家长要控制孩子敲打头部。

【笔者寄语】

孩子年龄太小,发育也没有完全,总是敲打头部对于以后有很大的影响,家长要细心教导孩子该怎样去改正,而不是暴力解决,对于孩子平时的关心家长还是要多点的。

孩子用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应该放下手机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今日话题:对于孩子敲头的行为,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热点内容
导出的文件为什么是空文件夹 发布:2025-07-15 12:00:37 浏览:228
20岁男生为什么那么容易流汗 发布:2025-07-15 11:42:29 浏览:58
染了头发为什么头发没有颜色 发布:2025-07-15 11:25:44 浏览:941
为什么姨妈只到晚上疼 发布:2025-07-15 11:14:37 浏览:133
为什么小米被称为屌丝机 发布:2025-07-15 10:58:07 浏览:869
微信已经实名了为什么还有风险提示 发布:2025-07-15 10:54:00 浏览:579
为什么喜欢收集贵的东西 发布:2025-07-15 10:53:59 浏览:815
爱尔兰男人为什么喜欢女孩 发布:2025-07-15 10:48:12 浏览:620
手机上为什么没有流氓软件 发布:2025-07-15 10:46:42 浏览:909
为什么日本有两种颜色的护照 发布:2025-07-15 10:46:36 浏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