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为什么每个月要出血
❶ 为什么女生会有月经呢为什么会流血
月经是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女性为什么会有月经?首先必须了解女性的生殖器官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才能说明这一问题。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宫和输卵管则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几十万个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1个卵子。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没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渐发育,同时合成雌激素。当卵泡雪育成熟并排卵之后,卵铴壁塌陷,细胞变大、变黄,称为黄体,它不仅合成雌激素同时还产生孕激素。随着卵巢的变化,子宫内膜受其影响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增多、增大,知管变得愈加迂曲,呈螺旋状,称为增殖期子宫内膜。排卵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宫内膜发生水肿,腺体产生大量粘液及糖原,内膜厚度由1毫米增到6毫米,称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如果此时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则受精卵经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内发育,称为妊娠,妊娠组织合成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持卵巢黄体继续发育;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在排卵后14天左右,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收缩,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因此,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的长短,一般为28-30天,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甚至3个月或半年为1个周期。只要有规律,一般都属于正常月经。出血的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总量不超过100毫升。 月经期间,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子宫颈口微微张开,盆腔充血等致使生殖器官局部防御机能下降,如不注意卫生,细菌很容易侵入生殖器官。所以,月经期间要学会照顾自己。 1.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每天坚持用清水清洗外阴部,并尽量沐浴。月经期间女性更容易感染疾病,这是因为阴道环境大部分时候都是弱酸性的,能够很好地保护阴道内的平衡,但在月经到来前后,阴道中的pH值会从4.5过渡到6.0左右,为一些条件致病菌创造了有利的生长环境。所以,月经期间必须好好注意卫生。 2.注意经期用品的卫生。月经期间,要注意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卫生巾。养成勤换卫生巾的习惯。在使用卫生巾时如发现有瘙痒或红肿等过敏症状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停用后一般皮肤可恢复正常。 3.保持乐观和稳定的情绪,适当控制运动量 在月经期间,往往会因为身体的某些不适,情绪烦躁不安、易怒或抑郁,而情绪波动反过来又会影响月经。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自我调节情绪,以减轻月经期的不适感觉。 此外,月经期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增加体力。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可以参加一些轻松的运动,如体操、散步等。 月经期间的饮食 月经期间的禁忌饮食 任何补品(当归、四物、麻油炖品……) 容易造成子宫过度收缩。 生食、冰冷的饮品 容易造成下腹部血液循环不佳,而影响经血顺利排出。 咖啡、任何刺激性饮品 容易影响情绪。 黄露慧老师的健康私厨~经期间 好朋友来时的最佳补品~姜丝猪肝汤 女性月经期间不宜食用任何中药补品,因为太补的炖品会影响子宫的收缩,使经血不易排净,而姜丝猪肝汤是最佳的选择,可以舒缓子宫肌肉,帮助经血排出,而且做法简单,经济又实惠! 做法: 两大碗水,水滚后放入一把姜丝,一分钟后再放入八小片猪肝,大火热滚后再放入菠菜及少许葱花,最后加点香油和盐即可。
❷ 为什么女人经期会流血
子宫内膜失去这二种激素的支持而剥落、出血,即发生月经。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在月经周期中的月经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很低,从而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除;
导致下丘脑对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加,继而导致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多。
此时,雌激素又刺激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黄体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导致排卵。此期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均升高。这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加强的作用,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发生月经。
(2)女人为什么每个月要出血扩展阅读:
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宫和输卵管则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几万个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1个卵子。
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没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渐发育,同时合成雌激素。
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的长短,为21-30天,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甚至3个月或半年为1个周期。
❸ 为什么女人每个月都要流血,男人不用,如果说流掉的那些都是废血,难道男人就没有废血吗
姐姐`
这个问题 太考人了
只能怎么说呢?
子宫内膜的脱落是周期性的,每月一次,它受到卵巢内分泌 的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每次内膜脱落后,卵巢中卵泡开始发育, 在它分泌的雌激素影响下,子宫内膜包括其中的上皮细胞、血管 及腺体开始重新生长增厚,这时的内膜叫做增生期。大约在月经 周期的中期,确切地说是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卵巢中的卵 泡发生排卵(以28天周期为例,第14天为排卵日)。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能分泌雌激素与孕激素。这些激素作用在子宫内 膜上,使内膜变得更厚,血管弯曲充血,腺体变粗扩张分泌很多 营养物质,这时的内膜称为分泌期。这些变化主要是为了供给受 精卵种植在内膜后的营养发育所需。如果这个月排出的卵子没有 受精,卵巢中黄体就要退化,产生的雌激素、孕激素就减少,子 宫内膜得不到雌、孕激素的支持,就发生萎缩、塌陷,内膜中的 血管痉挛收缩,最后破裂出血,内膜层就从子宫腔剥离脱落,经阴道排出,这就是月经。在生育年龄的妇女,除非受孕,这种变 化周而复始,所以称为月经周期。也可以这样理解,月经是每月 一次排卵后未能受精的表现。
❹ 女人为什么会每个月流血呢
月经
是指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127;女性为什么会有月经?首先必须了解女性的生殖器官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才能说明这一问题。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宫和输卵管则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几十万个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1个卵子。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没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渐发育,同时合成雌激素。当卵泡雪育成熟并排卵之后,卵铴壁塌陷,细胞变大、变黄,称为黄体,它不仅合成雌激素同时还产生孕激素。随着卵巢的变化,子宫内膜受其影响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增多、增大,知管变得愈加迂曲,呈螺旋状,称为增殖期子宫内膜。排卵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宫内膜发生水肿,腺体产生大量粘液及糖原,内膜厚度由1毫米增到6毫米,称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如果此时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则受精卵经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内发育,称为妊娠,妊娠组织合成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持卵巢黄体继续发育;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在排卵后14天左右,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收缩,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因此,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的长短,一般为28-30天,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甚至3个月或半年为1个周期。只要有规律,一般都属于正常月经。出血的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总量不超过100毫升
❺ 为什么女人月经会流血
所有的雌性哺乳动物都具有生理周期 卵巢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以及类固醇激素。卵巢紧靠输卵管开口。内部含有大量滤泡,卵就在滤泡之中发育,成熟后按照一定的生理周期释放,即排卵。 月经来潮 月经来潮是指在未受孕时,由于黄体退化,黄体素下降,使子宫内膜剥落由阴道排出的情形,流出的量约50-60c.c.。月经中含有抗凝血物质,大部分的经血呈液状,月经来潮约4-7天。 滤泡期 滤泡期是由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至排卵日。这段期间受到滤泡刺激素的影响,体内雌激素荷尔蒙浓度升高,滤泡逐渐成熟,子宫内膜增厚。 排卵期 排卵是指卵子由滤泡中释放出来。在排卵前,黄体刺激素的浓度会达到最高峰,基础体温约略上升。破裂的滤泡细胞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逐渐生成黄体细胞。 黄体期 这段时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以利受精卵着床,若无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便会崩解,月经周经随着月经来潮结束。 其实,母牛、母马、母骆驼、母猪、母羊……也会来月经。哺乳动物的进化程度越是接近人,其月经的周期(天数)同人也越相似。 灵长目动物青春期以后就有规律地产生月经,不管其形体大小如何,有的和人类差不多——大致每月一次。它对雌性的行为没有任何明显的影响,然而在野外的雌性黑猩猩偶尔也会注意到流出的血,并试图用树叶把它擦掉,不过这对雌性的行为也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雌性是物种的牺牲品。在一年的某段时间(这段时间对每个物种都是固定的)雌性的整个生命都在受着性周期(发情期)的支配。性周期的持续时间以及其节律的顺序因物种而异。性周期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卵子(其数量因物种而异)发育成熟,子宫内膜变厚,内膜血管充血;第二阶段,(若未受精)卵子消失,子宫内膜破裂,内膜碎片随多少有些明显的血流从体内排出,血流的时间并不长。这种现象在女人及相关的哺乳动物那里通称为月经。如果受精的确发生,第二阶段就为怀孕期所替代。排卵期(第一阶段结束时)通称为规删(发情期),它和动情、发情或性活动的周期是一致的。 蝙蝠在计划生育研究上有特殊用途。它是一种最小的、有月经周期的哺乳动物,体重10~100克,个别达1公斤,生理特点类似灵长类,蝙蝠的两侧卵巢在功能上往往是不对称的,某些种类只有一侧(多为右侧)排卵,也有些种类两侧卵巢均有功能,但交替排卵。蝙蝠月经周期为22~26天,平均24.0±0.1天,每周期如不受精,则黄体退化并伴随子宫内膜相应的变化,最后坏死、脱落、月经来潮,其出血量虽很少,但与灵长类一样,是真正的月经。 与此不同的是发情期,它影响着所有的雌性哺乳动物。这些雌性动物只在一年的某些时间产生性欲,在这时间才能够交配。例如黑猩猩、狒狒以及大多数猕猴,雌性发情期的来临常常伴随着生殖器区域里一块皮肤的变化,这块皮肤经期后开始肿胀,在发情高峰期变得鲜红、发亮和十分肿胀。在这一期间,雌性表现出强烈的性欲,她寻求雄性为伴,雄伴也会主动来和她交配。然而发情期一结束,这一切就全过去了,雌性不再是一个性目标了,交配也就不再发生 满意请采纳
❻ 40岁女人最近老是一个月的中间又有出血是怎么回事
属正常,与绝经有很大关系。为了健康还是去看下医生。 更年期一般有以下特点: 1、月经周期不规则:一种是月经周期缩短,另一种是月经周期延长,可达2—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来一次,或停经与有规律的月经轮流出现。 2、月经周期和经期不规则:月经周期和经期可长可短,时多时少或表现为淋漓不断。 3、月经量的改变:部分妇女表现为月经量逐渐减少,但有的妇女表现为经量明显增多,伴有大血块,大量出血,严重者出现心慌、头晕等贫血症状。
❼ 女人为什么下体每个月会流血
月经是女子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什么叫月经?女子的子宫内膜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不断增厚,然后,由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发生坏死、脱落、出血。血液和脱落的内膜一起由阴道排出,这一现象就叫做月经。上述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泡的变化密切相关。下面主要介绍卵泡的变化过程,阐述月经的由来。
卵泡的发育
女子体内的卵巢中有10多万个原始卵泡,但是在女子一生中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卵泡则发育到一定阶段就自行退化了。青春期开始后,在脑垂体分泌的促卵泡成熟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下,一部分卵泡就先后成熟(一般每次只成熟一个)。卵泡在成熟过程中产生雌性激素。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促使子宫内膜增厚。这一时期相当于子宫内膜的增生期。
排卵
发育成熟的卵泡,由于泡内压力的增高和蛋白溶解酶的作用而破裂,其中的卵子即由卵泡排出。这一过程叫排卵。
黄体形成
卵子排出后,卵泡变成黄体。黄体不仅能分泌雌性激素,还分泌大量孕激素,这两种激素促使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内膜中的胭管和腺体都增多。腺体具有分泌功能。这就是子宫内膜的分泌期。
黄体退化
黄体形成9~10天以后,开始退化萎缩。同时,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迅速下降,因而供应子宫内膜血液的动脉收缩,供血减少,使已经增厚的内膜缺血、坏死、脱落而发生出血,形成一次月经。这就是月经的由来。
从上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卵泡死亡的过程,也是导致子宫内膜变迁的过程。而子宫内膜的变化,完全依赖于卵泡和黄体所产生的激素。
❽ 女人为什么每个月都会流血
女性的性激动并达到高潮依赖于动情区所接受的性刺激。一般而言,性交过程中小阴唇,阴道外三分之一、乳房、口唇这些动情区可以受到异必的直接刺激,然而,性动情区的关键部位-阴蒂却受不到直接的刺激,这是许多女性做爱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未能获得性的根源所在。
实际上,阴蒂的性敏感性较强,倘若受到直接适当的刺激,达到性兴奋的速度不会比男性慢多少。根据这一点,夫妻在做爱中,除了改变性交的体位对阴蒂的直接直接刺激外,还可以手作为辅助手段,缩短男女达到性高潮的时间差。问题的关键是做爱的男女不应对性生活中的这种“手淫”有偏见,认为其不正当或由此达到的性高潮也不正常。事实上,单纯手淫(手-生殖器)与性交中辅以手的爱抚所达到的性高潮仅有的差异是感觉上的,因为单纯手淫仅仅是对阴蒂的直接刺激,而性交过程中的手的刺激是两性身体全方面的的广泛接触、磨擦,能使几乎所有的动情区都接受刺激,故达到性高潮的感觉要和强烈得多。
研究表明,女性最富有性感的器官是阴蒂头,其次是阴蒂体,小阴唇、阴道外三分之一区,而且,在性交过程中,阴蒂受到的刺激比手淫时阴蒂爱到的要低。因此可以推测,除了众多妨碍女性达到高潮的原因之外,阴蒂得不到足够的刺激是常有的最基本原因。有的女性对阴茎寄予过高的期望,然而性设法却迟迟不来。那么,在这种时候,手的帮助是必要的。需要过多的用手刺激女性并没有毛病,非不正常。但在使用时得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地位。用“手--生殖器”性行为方式,与手淫的不同;后者是主导地位,而前者是辅助地位,因此不能忽视对其他部位的刺激。
二是时机。一般应在性反应的平台期辅以刺激,促进高潮的到来。
三是手法。需要夫妻间加强交流。
四是力度。在女性性唤起并不完全时,避免过早,过快,过重地用手刺激
❾ 女人为什么每个月都会来月经,流那么多血身体不会缺血吗从哪流出来的
月经是一个妇女在整个生殖生命中,周期性的,大约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脱落的子宫内膜;这血性的分泌物称为月经或经血.
月经的第一天是一个月经周期的第1天.月经的平均持续期是5(+2)天.月经周期长短的中值是28天,但只有10%~15%的周期恰好为28天;排卵周期的正常范围约25~36天.一般讲来,初潮后的几年与绝经前的数年较常见到无排卵的周期,于是在此期间其间隔期最长,且变动最大.每个周期的出血量平均为130ml(范围,13~300ml),往往第二天最多.一条浸透的月经垫或棉塞吸收20~30ml.月经血一般不凝结(除非出血很多),可能是由于溶纤维蛋白和其他因子抑制凝结.基于内分泌的变化,月经周期可分为三期(图234-5).卵泡(排卵前)期是从月经的第一天延伸至排卵前LH高峰前一天;其长度是各期中变化最多的.在此期的前半期间,FSH的分泌稍微增多,它刺激一组3~30个卵泡的生长.这些卵泡是在前一周期最后几天为了加速生长而补充的.当FSH水平降低时,补充卵泡中的一个被选作排卵;它成熟,而其余的进入衰萎.血液中的LH水平慢慢上升,始于FSH增加后的1~2天.在此期的早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与孕激素是较为恒定的,
并维持于低水平.
❿ 女人为什么每个月都会来月经,流那么多血身体不会缺血
首先必须了解女性的生殖器官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才能说明这一问题。
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宫和输卵管则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几万个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1个卵子。
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没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渐发育,同时合成雌激素。当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之后,卵泡壁塌陷,细胞变大、变黄,称为黄体,它合成雌激素的同时还产生孕激素。
随着卵巢的变化,子宫内膜受其影响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增多、增大,间质内小动脉变得愈加迂曲,呈螺旋状,称为增殖期子宫内膜。排卵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宫内膜发生水肿,腺体产生大量粘液及糖原,内膜厚度由1毫米增到6毫米,称为分泌期子宫内膜。
如果此时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则受精卵经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内发育,称为妊娠,妊娠组织合成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持卵巢黄体继续发育;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在排卵后14天左右,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收缩,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
因此,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的长短,一般为21-30天,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甚至3个月或半年为1个周期。只要有规律,一般都属于正常月经。
出血的时间一般为3-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总量为30-50ml。有人认为月经量多于80ml即为病理状态。
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在月经周期中的月经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很低,从而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除,导致下丘脑对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加,继而导致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多。此时,雌激素又刺激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黄体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导致排卵。此期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均升高。这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加强的作用,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导致黄体退化,进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失去这二种激素的支持而剥落、出血,即发生月经。此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减少,又开始了下一个月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