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白肉是什么肉啊特点是
所谓红肉、白肉是研究人员为了分析不同颜色的肉类对健康的影响而分的。这种方法是根据肉类食物在做熟前的颜色来分。
那些在做熟前是红色的肉就属于“红肉”,包括我们经常吃的猪、牛、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
而那些在做熟前是浅颜色的肉类就属于“白肉”,包括我们平常吃的鸡、鸭、鹅、鱼、虾、蟹、牡蛎、蛤蜊等非哺乳动物的肉。
其实,这种分类的方法并不十分完善,例如三文鱼的肉做熟前就是红色的,但它属于白肉。另外,不能用做熟后的肉类食物的颜色来判断是红肉还是白肉。做熟前的猪肉是红色的,但做熟后会变成白色,但猪肉还是属于红肉;虾、蟹加热后会变成红色,但还是属于白肉。大家了解一下大体的分法就行了,不必去钻牛角尖。
我们的血液是红色的,这主要和血液中的红细胞有关,而红细胞的红色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之一就是铁,血红蛋白把氧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样的道理,红肉的颜色主要是由于哺乳动物肉中含有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它的组成成分之一也包括铁,肌红蛋白能够将氧传送至动物的肌肉中去。
研究人员分析吃红肉、白肉对健康的影响发现,吃红肉多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危险性会增高;研究还发现,男性吃太多红肉还会导致得前列腺各种疾病的概率加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吃红肉多的”,并不意味着吃点红肉就增加得病的危险。
分析吃红肉多的人得某些疾病的危险性高,这主要是因为,和白肉相比,红肉中含的脂肪多,并且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多。动物脂肪主要是提供能量。能量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和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是导致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最强因素。
不管红肉还是白肉:1.都含有脂肪,只是含的多还是少;2.都含有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是相对的。同样重的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即使在红肉的瘦肉中,脂肪的含量也不少。鸡、鸭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鱼类中的脂肪含量一般较低,并且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中富含EPA和DHA,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B. 红肉和白肉都要吃,那该怎么吃
红肉从营养学角度讲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最常见的是猪肉、牛肉、羊肉。这些肉类因为脂肪含量偏高,被认为是导致很多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
比如近期国外研究就发现每天每份食物中,总红肉与冠心病风险增加12%有关,而未加工红肉和加工红肉分别与冠心病风险增高11%和15%相关。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导致血胆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冠心病埋下了恶果。
另外红肉在加工、烹饪过程中,还会在高温和油烟下产生多种致癌物。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红肉(摄入)被列入了2A类致癌物清单。吃红肉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危险性会都会增高。
当然红肉作为上千年来人类培育出来的成熟食物,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如红肉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与人类需要接近,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为利用率高的优质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0~20%,牛羊肉含量可达20%;猪肉也在13.2%左右。还有以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为主的多种维生素。以及铁、磷等多种矿物质(是补铁的良好来源)等等……
而白肉也并不是指我们大肥肉,而是在烹饪前呈现白色的肉类,比如鱼、虾、鸡肉、鸭肉等等。
因为白肉所含的蛋白质丰富,同时饱和脂肪含量偏低,目前被认为是更好的肉类食材选择。鱼类摄入对降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疾病发病风险有重要作用。禽类适量摄入也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当然白肉可能铁含量和吸收不足,需要有侧重补充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控制红肉的摄入量,同时适当增加白肉的摄入。与此同时,还要关注红白肉的烹饪方式,例如烧烤方式和腌制的方式,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就偏多,进而增加了癌症的发病。应当尽量采取蒸煮的方式对肉类进行加工。
同时还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英国医学杂志近期研究发现,用富含植物蛋白食物(豆类、谷类等)替代红肉带来的获益在65岁男性中更显着,且获益可持续长达20年。
用全谷物和乳制品(如牛奶、奶酪和酸奶)代替红肉,用鸡蛋代替加工红肉也与降低冠心病风险有关,年轻男性中尤其明显。如用高脂或低脂奶制品、全谷物替代红肉,冠心病发生风险也降低。
C. 一直听人家管一些肉叫红肉、白肉什么的,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吗是怎么区分的哪种对人体比较有好处
红肉是指牛肉、猪肉、羊肉等
白肉包括鱼肉、鸡肉、鸭肉等
红肉白肉哪个好
通常把牛肉、羊肉和猪肉叫做红肉,而把鱼肉、禽肉叫做白肉。红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而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红肉和白肉对人类慢性病的影响也不一样,最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性增高,而吃白肉可以降低患这些病的危险性,延长寿命。
1990年,美国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报告表明,消费者中吃红肉越多的人,结肠癌发病率越高。按红肉摄入量多少分组,摄入量最高组的结肠癌相对危险性比最低组增加70%。以每周食用5次以上红肉的男性与每月食用红肉不足一次者对照,前者的结肠癌相对危险性增加2.57倍。反之,多食乳品、家禽和植物性脂肪的人群,患肠癌的危险性降低。
美国另一项研究表明,与经常吃鸡肉、鱼肉和蔬菜的妇女相比,常吃红肉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更大。1985年至1991年对14291名妇女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吃红肉多的妇女比吃红肉少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显着增多。
地中海地区希腊的克里特岛和意大利南部的萨卡人,60年代的慢性病发病率为世界最低,寿命最长。调查发现,传统的地中海膳食中的红肉很少。美国调查发现:克里特岛人60年代每周只吃红肉1-2次,而吃其他动物性食物(奶类、禽肉)比红肉多。
由此可见,“宁吃天上飞禽四两,不吃地上走兽半斤”的说法是符合现代营养新观念的。为了健康,建议您多吃白肉,少吃红肉。
D. 白肉是什么
通常把牛肉、羊肉和猪肉叫做红肉,而把鱼肉、禽肉叫做白肉。红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而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红肉和白肉对人类慢性病的影响也不一样,最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的人群患结肠
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性增高,而吃白肉可以降低患这些病的危险性,延长寿命。
1990年,美国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报告表明,消费者中吃红肉越多的人,结肠癌发病率越高。按红肉摄入量多少分组,摄入量最高组的结肠癌相对危险性比最低组增加70%。以每周食用5次以上红肉的男性与每月食用红肉不足一次者对照,前者的结肠癌相对危险性增加2.57倍。反之,多食乳品、家禽和植物性脂肪的人群,患肠癌的危险性降低。
美国另一项研究表明,与经常吃鸡肉、鱼肉和蔬菜的妇女相比,常吃红肉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更大。1985年至1991年对14291名妇女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吃红肉多的妇女比吃红肉少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显着增多。
地中海地区希腊的克里特岛和意大利南部的萨卡人,60年代的慢性病发病率为世界最低,寿命最长。调查发现,传统的地中海膳食中的红肉很少。美国调查发现:克里特岛人60年代每周只吃红肉1-2次,而吃其他动物性食物(奶类、禽肉)比红肉多。
由此可见,“宁吃天上飞禽四两,不吃地上走兽半斤”的说法是符合现代营养新观念的。为了健康,建议您多吃白肉,少吃红肉。
E. 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贫血吗
中国人为什么多贫血
中国最富有的村庄之一江苏太仓金星村,近年来60%以上的人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而中国平均贫血发病率为20%左右,明显高于西方。太仓是中国的百强县,金星村是太仓的富裕村。为什么人们生活越富裕,血液中的铁越贫瘠呢?
这是饮食错误导致的营养缺陷!
过去20年来,金星人的收入增加了10倍以上。随着收入的增加和“专家”的倡导,金星人用海产品取代动物性食品,白肉取代红肉,还有很多人用素食取代肉食,细粮取代粗粮,且吃得越来越细。而铁元素主要含在粗粮、坚果和红肉中,并且红肉中的铁最容易吸收。而素食者只能吸收食物中10%左右的铁。
人体中的铁有60%左右分布在血液中,铁是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并使其呈红色。
铁是氧气的载体,缺乏铁就会缺氧。因此,缺铁就会面色苍白,头晕无力。
在众多“专家”和媒体的倡导下,人们普遍认为素食比肉食降,因为肉食含有脂肪和胆固醇;应少吃“红肉”而多吃“白肉”,因为鸡鸭鱼这类“白肉”比猪牛羊这类“红肉”含有更少的饱和脂肪。
但是,肉食是营养全面的食物,我们的先祖吃了几百万年。饱和与不饱和脂肪含量是相对的,几乎所有天然脂肪食品都同时含有二者,即使红肉例如猪肉中的脂肪也大半是不饱和的。白肉中所含不饱和脂肪虽然比红肉多,但在现有的高温烹饪如油炸、微波炉环境下,不饱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自由基和毒素,容易将其营养价值减少。红肉含饱和脂肪更多,但其稳定不易被氧化破坏,因此烹调红肉不会产生较多的自由基和毒素。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的祖先在5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冰川纪和漫长的狩猎时期,那时主要以吃肉为主,又以大量进食红肉为主。因此,红肉对于人类的基因遗传、免疫系统来说是熟悉的。由于女人平均比男人少吃肉尤其是红肉,又由于每月的月经更使女性失血丧铁,因而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患上贫血。调查发现,太仓的女人近一半贫血。由于更久远的农业文明和人口压力,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多地依赖植物性食品,因而容易得缺铁性贫血。
记住,肉食比素食更营养,红肉比白肉更补铁,女人比男人更需要红肉!
编后语:看完这篇文章后,您也许会问:从前营养专家都在倡导多吃白肉,还说“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说的就是两条腿的鸡鸭和没腿的鱼类比四条腿的猪、牛、羊肉要好,但现在为什么又说要吃红肉?
专家说得确实不错,白肉中饱和脂肪的含量确实比红肉少,即使倡导吃红肉的专家也从不否认这一点。但在强调白肉好处的时候,并不等于要让人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拒绝吃红肉。
专家在此强调红肉的好处,并非要否定白肉,否定的是对白肉不正确的吃法和对红肉的完全排斥。从前,我们初步知道白肉比红肉好,现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知道对肉类食品科学全面的知识,不是自相矛盾,而是对营养知识的进一步加深。此外,作为媒体,我们也有责任将营养学的最新认识或新的观点及时传播给读者,让读者了解新的知识和观点,而不是做一种观点的传声筒。
F. 我们通常所说的“白肉”究竟是什么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肉,因为肉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对营养的需求,而且口感也很好,但是我们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多样化,不要因为自己喜欢吃肉就不吃蔬菜。我们通常所说的“白肉”究竟是什么肉?这里所说的白肉是指肌肉纤维细腻,脂肪的含量比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白肉,有鸡肉,鸭肉,鱼肉,鹅肉,里面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和其他的矿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
以上只是小编个人的看法,那么现在你知道白肉有哪些了吧!
G. 为什么多吃白肉少吃红肉
为什么说多吃白肉少吃红肉,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首先大家需要分清楚什么是红肉,什么是白肉。
肉类的颜色被分为三个种类,第一个是红色,白色,还有无色。红肉的意思就是那些肉的颜色是鲜红或者暗红,比如羊肉、牛肉、猪肉这些肉;白肉就是肉色或者嫩白色,比如鱼肉、鸡肉、鸭肉等;无色肉就主要是水生贝壳类,比如蟹肉、牡蛎等。 所以,红肉和白肉的区别在于营养成分不同。
那为什么大家需要多吃白肉而不是红肉呢?
因为颜色越浅的肉类,那么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越高。原因是在于,肉颜色是浅色和无色的肉中,含有的饱和脂肪以及脂肪胆固醇的含量是明显低于红肉的含量,而且这些体积越小的动物,肉质的颜色就会越浅,也就是说,体积越小的食物,含有的食物营养价值含量越高。
根据食物营养师专家来说,不管是红肉还是白肉,各有各的缺点,各有各的优点,在营养上各有各的优势。目前,大家认为应该多吃白肉,因为白肉中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有利于大家的身体健康。
H. 为什么普遍认为吃白肉比吃红肉好
红肉白肉哪个好
通常把牛肉、羊肉和猪肉叫做红肉,而把鱼肉、禽肉叫做白肉。红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而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红肉和白肉对人类慢性病的影响也不一样,最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性增高,而吃白肉可以降低患这些病的危险性,延长寿命。
1990年,美国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报告表明,消费者中吃红肉越多的人,结肠癌发病率越高。按红肉摄入量多少分组,摄入量最高组的结肠癌相对危险性比最低组增加70%。以每周食用5次以上红肉的男性与每月食用红肉不足一次者对照,前者的结肠癌相对危险性增加2.57倍。反之,多食乳品、家禽和植物性脂肪的人群,患肠癌的危险性降低。
美国另一项研究表明,与经常吃鸡肉、鱼肉和蔬菜的妇女相比,常吃红肉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更大。1985年至1991年对14291名妇女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吃红肉多的妇女比吃红肉少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显着增多。
地中海地区希腊的克里特岛和意大利南部的萨卡人,60年代的慢性病发病率为世界最低,寿命最长。调查发现,传统的地中海膳食中的红肉很少。美国调查发现:克里特岛人60年代每周只吃红肉1-2次,而吃其他动物性食物(奶类、禽肉)比红肉多。
由此可见,“宁吃天上飞禽四两,不吃地上走兽半斤”的说法是符合现代营养新观念的。为了健康,建议您多吃白肉,少吃红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