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发明电脑病毒
① 电脑病毒的由来
电脑病毒的由来
电脑病毒的概念源起非常早,在第一部商用电脑出现的几年前,电脑的先驱者冯·诺伊曼在他的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织的进行》里,已经勾勒了病毒程序的蓝图。而在当时,多数电脑专家都想象不出会有这种能自我繁殖的程序。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的书,该书第一次描写了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作为正义与邪恶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最佳畅销书之一。
109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的科幻小说《P-1的春天》里描写了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后控制了7000台计算机,造成一场灾难。几年后,虚拟科幻小说世界中的东西,终于成为电脑使者的噩梦。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着名的AT&T贝尔实验室中,三位年轻人无耻之时玩起一种游戏:大家编写出能够吃掉别人程序的程序来相互作战。这个叫做“磁芯大战”的游戏,进一步将电脑病毒“感染性”的特点体现出来。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学的沉重弗雷德·科恩在UNIX系统下,写了一个能引起系统列机的程序,但是该程序并未引起知名教授的注意与认同。科恩为了证明其理论而将这些程序以论文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很大震撼。科恩的程序,让电脑病毒具备“破坏性”的特点具体成形。
而这种具备感染与破坏性的程序被真正称之为“病毒”,则是在两年后的一本《科学美国人》的月刊中。一位中杜特尼的专栏作家在讨论“磁芯大战”与苹果Ⅱ型电脑时,开始把这种程序称之为病毒。从此以后,这种具备感染性或破坏性的程序便有了一个可怕的名字——“病毒”
② 为什么有人制造电脑病毒
为什么有人制造电脑病毒?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
病毒可以很快地蔓
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
用户时,它们就随
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③ 为什么会有电脑病毒,是谁发起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电脑病毒是一种计算机干扰程序,借用生物学领域的术语来表示。这种干扰程序一旦进入计算机,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反复地自我复制和扩散,破坏计算机系统内存贮的数据,危及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计算机病毒一般隐藏在游戏软件、实用程序软件包和电子邮件系统发出的告示板信息中,用户如果使用、复制携带病毒的软盘,或者通过计算机网络接收隐藏有病毒的信息时,病毒就会感染用户的电脑。由于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种特殊程序,能够搅乱、改变或摧毁电脑中的软件,所以它的危害性很大。
1986年,可令个人电脑的操作受到影响的电脑病毒首次被人发现
1989年9月,“耶路撒冷”病毒使荷兰10万台电脑失灵;1989年10月,瑞士邮电系统部分电脑由于病毒侵入而瘫痪;1990年初,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公司由于电脑病毒,使该公司17万名职工推迟一个月才领到工资。
1988年11月2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生莫里斯将自己设计的电脑病毒侵入美军电脑系统,使6 000多台电脑瘫痪24小时,损失1亿多美元。1992年3月6日是“米开朗琪罗”病毒日,这一病毒使全球1万台电脑受袭击。据统计,北美的电脑病毒种类每4个月就翻一番。因此,对电脑病毒的防治已成为电脑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④ 为何发明病毒
最早的病毒起源于程序员无聊开发的小游戏
电脑病毒的概念其实源起相当早,在第一部商用电脑出现之前好几年时,电脑的先驱者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识的进行》里,已经勾勒出病毒程序的蓝图。不过在当时,绝大部分的电脑专家都无法想象会有这种能自我繁殖的程序。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Shock Wave Rider)的书,该书第一次描写了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作为正义和邪恶双方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最佳畅销书之一。
197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说《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 of P-1)成为美国的畅销书,作者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后控制了 7,000 台计算机,造成了一场灾难。 虚拟科幻小说世界中的东西,在几年后终于逐渐开始成为电脑使用者的噩梦。
而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美国着名的AT&T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很无聊的玩起一种游戏:彼此撰写出能够吃掉别人程序的程序来互相作战。这个叫做"磁芯大战"(core war)的游戏,进一步将电脑病毒"感染性"的概念体现出来。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在UNIX系统下,写了一个会引起系统死机的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未引起一些教授的注意与认同。科恩为了证明其理论而将这些程序以论文发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撼。科恩的程序,让电脑病毒具备破坏性的概念具体成形。
不过,这种具备感染与破坏性的程序被真正称之为"病毒",则是在两年后的一本《科学美国人》的月刊中。一位叫作杜特尼(A.K.Dewdney)的专栏作家在讨论"磁芯大战"与苹果二型电脑(别怀疑,当时流行的正是苹果二型电脑,在那个时侯,我们熟悉的PC根本还不见踪影)时,开始把这种程序称之为病毒。从此以后我们对于这种具备感染或破坏性的程序,终于有一个"病毒"的名字可以称呼了。
第一个真正的电脑病毒
到了1987年,第一个电脑病毒C-BRAIN终于诞生了(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一般而言,业界都公认这是真正具备完整特征的电脑病毒始祖。这个病毒程序是由一对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所写的,他们在当地经营一家贩卖个人电脑的商店,由于当地盗拷软件的风气非常盛行,因此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的软件被任意盗拷。只要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发作,将盗拷者的硬盘剩余空间给吃掉。
这个病毒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后来一些有心人士以C-BRAIN为蓝图,制作出一些变形的病毒。而其他新的病毒创作,也纷纷出笼,不仅有个人创作,甚至出现不少创作集团(如NuKE,Phalcon/Skism,VDV)。各类扫毒、防毒与杀毒软件以及专业公司也纷纷出现。一时间,各种病毒创作与反病毒程序,不断推陈出新,如同百家争鸣。
⑤ 为什么要制造电脑病毒呢他会得到什么好处吗
木马的作用比早期的电脑病毒更加有用.更能够直接达到使用者的目的!导致许多别有用心的程序开发者大量的编写这类带有偷窃和监视别人电脑的侵入性程序,这就是网上大量木马泛滥成灾的原因.鉴于木马的这些巨大危害性和它与早期病毒的作用性质不一样,所以木马虽然属于病毒中的一类,但是要单独的从病毒类型中间剥离出来.独立的称之为"木马"程序。
防止电脑中毒的最好办法就hi给电脑下载个杀软的
最好是用腾讯电脑管家的
管家拥有有16层防护 杀毒采用的是“4+1”芯引擎
“4+1”芯引擎:“4”指的是腾讯电脑的云查杀、金山毒霸、小红伞以及趋势科技的四种病毒检测查杀技术,“1”指的是此次新推出的因木马损害而造成系统文件崩溃从而实现自主修复功能。
.16层防护:一共分为三大部分,上网安全保护、应用入口保护以及系统底层保护。每个部分中都包含了更详细的保护项目,并且可以分别进行开、关控制。
⑥ 为何要发明电脑病毒
病毒用途多多呢 居心不良:哈!今天有好多号了~ 假猩猩:我用我这个毒搞一下他,看他敢来欺负你不. 技术天才:嗯~看我有我厉害,发个原创毒出去.中毒者:啊~烧到来啦~ 贪得无厌:我做这个毒功能多多呢,看我怎样用它去搞钱吧~ 啊~我竟然会写这些,真是"添塞"<--日语近音
⑦ 为什么有些人要制作一些电脑病毒
电脑病毒可以盗取用户资料。也可以影响系统的操作。有的是商业用途,有的是无聊人士玩玩而已
⑧ 为什么有人要制造病毒危害电脑
1,搞计算机的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恶作剧、寻开心制造出的病毒。
2,Cracker证明或炫耀自己的编程能力
3,黑客窃取某些信息
4,软件公司及用户为保护自己的软件被非法复制而采取的报复性惩罚措施。因为他们发现对软件上锁,
不如在其中藏有病毒对非法拷贝的打击大,
这更加助长了各种病毒的传播。
5,旨在攻击和摧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而制造的病毒,就是蓄意进行破坏
⑨ 电脑为什么会中毒 谁发明的
25年前,一名15岁的学生编写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起初它只是一个“小恶作剧”,但如今数以万计的病毒已成为所有电脑用户的噩梦,网络时代的到来更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模式。
里奇·斯克伦塔便是这“电脑病毒第一人”,尽管他后来在IT界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但他被人们提起最多的仍是在世界上释放了“ElkCloner”病毒。这个病毒会自我复制,但与现在的恶意程序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然而,回顾过去,它是所有令人头疼的安全问题的鼻祖。
最近的许多恶意程序从技术上讲并非病毒,因为它们不会自我复制,不过使用者在浏览恶意网站时会很容易感染。这些网站可利用计算机软件中的任何安全弱点。此外,病毒编写者们又看上了新兴平台,包括移动设备和以网络为基础的服务,如社交网站。
实际上,在“ElkCloner”病毒出现之前就有许多病毒了,不过它们是试验性的或者传播范围有限。许多人认为斯克伦塔编写的病毒是第一个真正的病毒,因为当时它在主流家用电脑上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