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犀牛为什么没有眼睛
Ⅰ 动物为什么不会近视
眼睛是很多生物体身上十分重要的一个器官,眼睛可以让生物体更好的观察世界,并对外界的一些现象做出本能的反应。对于我们人体来说,眼睛是一个重要的感官,视听嗅味触中,视觉是排在第一位的。并且人类的眼睛和我们的大脑连接在一起,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经过眼睛的神经系统的传递,最后传达到我们的大脑中,然后我们的大脑再对所看到的事情做出自己的指令,指导人类的行为。可以说眼睛是帮助人类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思考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所以人类的眼睛的近视,实际上是人类自己选择的结果。
Ⅱ 犀牛是牛吗
一、犀牛 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的动物之一。约6千万年前犀牛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种。而这五种犀牛都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编辑本段]
它们体长2-4米,重1000-3600公斤,是第二大陆生动物。犀牛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长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长可达158厘米,一般为60-100厘米。它们胆小,爱睡觉,喜群居,小牛犊十分依恋母亲。犀牛的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常有寄生虫在其中,为了赶走这些虫子,它们要常在泥水中打滚抹泥。有趣的是有一种犀牛鸟经常停在犀牛背上为它清除寄生虫。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目前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犀牛有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着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方长有单角或双角,头两侧生有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大,相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他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他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异常凶猛,往往盲目的冲向敌人。
犀牛由于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发达,故有许多褶皱,褶皱里钻进不少寄生虫,全靠一种小小的犀牛鸟为它"医治"。若是发现什么特殊情况,犀牛鸟会骤然起飞,大声啼叫,似乎在向犀牛报警:"朋友,注意!朋友,注意!"。
犀牛四岁成熟,每胎产一仔,一生也只能生5--6胎,故而繁育稀少,其寿命可长达50年以上。
犀角是名贵的中药
气味 :苦、酸、咸、寒、无毒。
主治 犀角:1、吐血不止。用鹅肝或鸭肝、犀角、生桔梗一两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2、小儿惊 (嚼舌,翻眼,不知人事)。用犀角磨水取浓汁服下,立效。服犀角末亦可。
3、消毒解热。用生犀角尖,磨水取浓汁,频频饮服。
4、下痢鲜血。用犀角、地榆、生地黄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蜜炼丸,如弹子大。每取一丸,加水一升,煎至五保,去渣,温服。
附方 犀牛是世界上稀有的动物,所以犀牛角货源很少。现在临床上用水牛角作为犀牛角的代用品,据说两药的疗效很相近,请参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的《中药志》。
种群现状
[编辑本段]
有17500只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1200只在动物园养殖。现存的5种犀牛中,其中3种处于绝种的边缘,其余2种也将绝种。
非洲犀牛
黑犀牛:3100只在野外(1800年有100万只),250只在动物园
白犀牛:11670只在野外,780只在动物园
亚洲犀牛
印度/尼泊尔犀牛:2400只在野外,140只在动物园
爪哇犀牛:60只在野外,动物园目前没有
苏门答拉犀牛:300只在野外,13只在动物园
犀牛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犀牛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盔甲,最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犀牛是有蹄动物,前脚和后脚都有3个趾头。一般来说犀牛都是灰色或棕色,而且大部分犀牛都没有毛发。
犀牛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角。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
非洲犀牛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这个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weit”一词错译过来,本来是宽的意思。雄性白犀牛可以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相比较而言,黑犀牛的体型要小很多。在亚洲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大,而唯一有毛的苏门答拉犀牛最小。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10来只白犀牛在一起,但是其他种类的犀牛都是单独活动的。除了交配季节或母犀牛伴幼犀牛。犀牛对幼仔保护至极。母犀牛通常都比较温顺,但当它们跟幼仔在一起时会因为一点点刺激而发起攻击。犀牛近距离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每小时,更能在很小的空间急速转弯。
[font size=2]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font]
母犀牛每3到4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
犀牛利用声音来交流。它们用鼻子哼、咆哮、怒号,打架时还会发出呼噜声和尖叫声。公犀牛和母犀牛在求偶时都会吹口哨。犀牛眼睛很小而且近视,但却有犀利的听觉和嗅觉。
分布范围
[编辑本段]
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
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而独角犀牛生存在沼泽丛林。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生存威胁
造成犀牛日益减少的原因有盗猎,栖息地的消失和种群的分离。
盗猎
犀牛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由于国际市场还是对犀牛角有所需求,盗猎者因此可获得非常高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和一些东亚国家,犀牛角被制成传统药材。阿拉伯国家把犀牛角看作社会级别的象征;在也门和阿曼,犀牛角被用来制作仪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
在整个80年代,许多盗猎者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黑犀牛的数量因此而锐减。从1981到1987年,95%的坦桑尼亚黑犀牛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数量从3000减到100只。由于市场日渐兴旺,犀牛总是会处于盗猎的威胁之下。
栖息地的消失
由于人口的增长,犀牛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在亚洲,因农业和人类定居而对雨林的破坏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毁犀牛的栖息地。
种群的分离
人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别是亚洲犀牛,被村庄和农场分离。这导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独自生活和近亲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
相关法律
为了挽救面临绝种的犀牛,1973年白犀牛和亚洲犀牛都被列入《国际野生物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中。黑犀牛直到1977年才被列入。这些行动虽然终结了对犀牛的合法交易,但是黑市交易却变得兴旺起来。
[font size=2]
保护级别
[编辑本段]
[/font]
1993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国境内并没有犀牛,因此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
*决不购买任何由犀牛制成的产品,包括犀牛角制作的药材和雕刻品。
*使用替代品:
水牛角的化学成分与犀牛角一样,有同样的疗效。
阿司匹林等人工合成物质也已经被广泛地使用。
*告诉朋友和家人犀牛生存的威胁
*减少,再利用,循环利用
*适当处理化学制品和其他垃圾,不要造成污染
*在我们的“全球野生动物保护誓言”上签名,并转告朋友和家人
*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
二、3d 软件——Rhino
Rhino是是美国Robert McNeel & Assoc.开发的PC上强大的专业3D造型软件,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三维动画制作、工业制造、科学研究以及机械设计等领域。其设计团队是原ALIAS Design Studio设计程序师,其Beta测试版即推出以来,历经一年半的测试,是有历以来态度最严谨的网上测试。它能轻易整合3DS MAX 与Softimage的模型功能部分,对要求精细、弹性与复杂的3D NURBS模型,有点石成金的效能。能输出obj、DXF、IGES、STL、3dm等不同格式,并适用于几乎所有3D软件,尤其对增加整个3D工作团队的模型生产力有明显效果,故使用3D MAX、AutoCAD、MAYA、Softimage、Houdini、Lightwave等3D设计人员不可不学习使用。
Rhino,又叫犀牛,是一款超强的三维建模工具,大小才几十兆,硬件要求也很低。不过不要小瞧它,它包含了所有的NURBS建模功能,用它建模感觉非常流畅,所以大家经常用它来建模,然后导出高精度模型给其他三维软件使用。
Rhino3D 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 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高级建模软件;也是三维专家们所说的——犀牛软件。Rhino是由美国Robert McNeel公司于1998年推出的一款基于NURBS为主三维建模软件。其开发人员 基本上是原Alias(开发MAYA的A/W公司)的核心代码编制成员。当今,由于三维图形软件的异常丰富, 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必定要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价值。因此Rhino就在建模方面向三维 软件的巨头们(Maya,SoftImage XSI,Houdini,3DSMAX,LightWave等)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自从Rhino推出以来,无数的3D专业制作人员及爱好者都被其强大的建模功能深深迷住并折服。 首先,它是一个“平民化”的高端软件:不象Maya,SoftImage XSI等“贵族”软件,必须在Windows NT或Windows 2000,Windows XP,甚至SGI图形工作站的Irix上运行,并且还要搭配价格昂贵的高档显卡; 而Rhino所需配置只要是Windows 95,一块ISA显卡,甚至一台老掉牙的486主机即可运行起来。 其次,它不象其它三维软件那样有着庞大的身躯,动辄几百兆;而Rhino全部安装完毕才区区20几 兆。因此,着实的诠释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一精神.并且由于引入了Flamingo及BMRT等渲染器,其图像 的真实品质已非常接近高端的渲染器.再次,Rhino不但用于CAD,CAM等工业设计,更可为各种卡通设计,场景制作及广告片头打造出优良 的模型。并以其人性化的操作流程让设计人员爱不释手,而最终为学习SolidThinking及Alias打下一个 良好的基础。总之;Rhino3D NURBS犀牛软件是三维建模高手必须掌握的、具有特殊实用价值的高级建模软件。
从设计稿、手绘到实际产品,或是只是一个简单的构思,Rhino所提供的曲面工具可以精确地制作所有用来作为渲染表现、动画、工程图、分析评估以及生产用的模型。
Rhino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建立、编辑、分析和转换NURBS曲线、曲面和实体。不受复杂度、阶数以及尺寸的限制。Rhino也支援多边形网格和点云。
不受约束的自由造形3D建模工具 以往您只能在二十至五十倍价格的同类型软件中找到这些工具。让您可以建立任何可以想象的造形,同时也完全符合设计、快速成形、工程、分析和制造从飞机到珠宝所需的精确度。
与目前非常流行的3D自由体建模工具“MOI3D自由设计大师”无缝结合,更可与建筑界的主流概念设计软件——SketchUp建筑草图大师兼容,给建筑业界人士提供了一种自由体建模的优秀工具。
参考资料:http://www.xuexiniu.com
http://www.rhino3d.com.cn
http://www.moi3d.com.cn
荒诞派戏剧:
《犀牛》是尤奈斯库的代表作。作品围绕小公务员贝兰吉的一场荒诞奇遇展开。贝兰吉是一个社会下层人物。他对生活不满,对未来感到茫然,时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孤独感,但能保持独立人格。犀牛刚刚在生活中出现,人们深为惊讶,或高谈阔论,或漠然置之。一旦演变犀牛成风,追随者又络绎不绝。这种异常的突变反而使贝兰吉头脑清醒起来,他一边挣扎,一边反抗,决不随波逐流。然而,贝兰吉对“犀牛化”现象的反抗毕竟是悲观 的、无能为力的,他的孤单的悲鸣和无力的挣 扎也并非人类的真正出路。剧本通过人蜕变为犀牛,揭示了西方社会现实中的异化现实,以及人格丧失、精神堕落带来的社会灾难。
《犀牛》在艺术上不同于一般的荒诞戏剧, 它有完整故事情节,有矛盾冲突,也有高潮与结局,但题材是超现实的,内容是荒诞的。作者采用以假乱真的写真手法,通过艺术虚构,使剧中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Ⅲ 犀牛的视力不够什么
犀牛眼睛很小而且近视,大约只能看到前方15米的物体,但却有犀利的听觉和嗅觉。
Ⅳ 犀牛的眼睛看不见吗
能看见啊就是眼睛很小!据说在非洲大草原上,在野外生火做饭,犀牛看见了火会冲过去把火踩灭!如果你发现犀牛你不断的向它靠近!他会攻击你的!
Ⅳ 犀牛有哪些外貌特征
犀牛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庞大(其中白犀是仅次于象的第二大陆生动物)象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它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在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凶猛异常,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非洲黑犀在短距离内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
犀牛头脑比较迟钝,视觉很差,但嗅觉和听觉敏锐。一些大型猫科动物,如狮、虎等有时偷猎幼犀,但成年犀牛除人类外是没有敌人的。有一种犀牛鸟经常伴随着这些庞然大物,是它们忠实的“小朋友”。这些小鸟经常站在它们身上,啄食犀牛身上的寄生虫和它们行走时踢起来的昆虫;另一方面,这些小鸟还起着“哨兵”的作用,稍有异常它们便鸣叫着飞离犀牛身上,使犀牛及时得到“警报”。
犀牛除发情期外,一般都单独生活,但非洲的白犀通常结成小群在一起。它们主要在傍晚、夜间和清晨活动,白天在茂密的丛林或草丛中憩息,休息场地有时距水源数公里远。一般它们都限在每天能走到水源去的地方栖息。在经过荆棘丛生的密林时,犀牛纯靠力量钻出一条“函洞”。它们吃各种植物通常都是多汁的。喜欢在泥水和多沙的河床中跋涉和打滚。
犀牛睡觉的姿势很特殊,它们有时卧倒,也有时站着入睡。它们激动时会发出“嗯嗯哼哼”的鼻音和尖叫声。
犀牛在固定的地方排便,积攒成堆,还经常用角在粪堆周围掘出沟。这些粪堆起着划分它们地界标记的作用。它们还在一些地方排尿和蹭上气味,以标出地界。
在繁殖季节,一对犀牛可能在一起生活四个月。每产1仔。孕期15-18个月。幼犀出生后约半个小时才能站立,一个多小时后开始哺乳。一直跟随母犀在一起到下一只幼犀出生。母犀每隔数年产一仔,寿命可达50年。
在5种犀牛之中,非洲的黑犀与白犀和亚洲的苏门答腊犀生有双角,印度犀和爪哇犀是独角。犀牛过去数量并不少,分布范围也比现在广泛得多,尤其是黑犀,过去曾遍布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非洲的犀牛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狂杀滥捕而急剧减少。主要是取其犀角而将犀牛射杀。犀牛角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同时也可用来雕刻制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其余如犀牛皮和犀牛血亦可入药。一般都认为印度犀角为上乘,但由于印度犀数量已很少,而且又受到保护,所以现在买卖的犀角面分之九十都是非洲犀牛的。目前非洲的两种犀共计约1万4千至2万4千只,亚洲的三种犀牛总共仅约2千只。在1970-1980年间,由于战乱和猎捕等人为原因,在肯尼亚、乌干达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犀牛有大约百分之九十都被杀死了。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自1970年至1976年从东非运往国外的犀牛角总重量将近24吨。这说明大约有8300只犀牛被杀,而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偷猎的数目。自从1970年以后,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成为世界上进口犀牛最多的国家。根据也门的统计数字,该国自1969年至1977年的8年之中,进口了共25吨犀牛角。在也门犀牛角主要用于制造传统的阿拉伯弯刀的刀柄。一把这样的刀价值300-1300美元。犀角的价值从1970年的每公斤34美元激增至1979年的每公斤675美元。根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统计数字估计,1969年在肯尼亚的犀牛至少有18000只,而到1979年时只剩下1500只了。由此看来,现在必须采取严格措施保护犀牛,否则它们确有灭种之灾。
Ⅵ 犀牛的习性
其实犀牛会灭火这种现象,最早流传于印度、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地。所涉及的犀牛主要是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现存犀牛共有非洲的黑犀牛、白犀牛两种,南亚和东南亚的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五种)。马来语里对会灭火的犀牛还有专有名词叫badak api ,badak是犀牛的意思,api是火的意思。 传说的真实性还没有经过证实,或许是真的,但要得到证实也很难了,因为犀牛现在已濒临灭绝,难以观察到这种现象了。只是电影《上帝也疯狂》使这一传说传播开来,使得某些科普节目介绍时也会提到这一点。 如果真有此事的话,解释生物先天性行为的原因很固定--条件反射。我想就像斗牛对红色的东西敏感一样吧。
Ⅶ 犀牛有什么特征
犀牛是热带的吃草动物,粗粗看去,犀牛的样子确实有点像牛,身躯魁伟而庞大,大大的脖子,四肢粗短。犀牛虽然有点牛相而且带个牛字,但它与牛无缘,而和马却是亲戚。当今世界上犀牛只有五种,非洲产的黑犀和白犀,亚洲产的苏门答腊犀、印度犀和爪哇犀。前三种犀牛的鼻子上有两只角,后两种犀牛的鼻子上只有一只角,不管是哪一种犀牛,都有不少奇怪之处。
犀牛的角最为奇特,它不长在头顶上,而是长在鼻子上,两只角一大一小,一前一后并不对称。犀牛角与牛角、鹿角不同,不是骨质的,而是额上的毛的特化产物。但是,它的角却格外坚硬和锋利,是它们自卫和进攻的武器。当它发怒用角来顶撞时,猛兽狮子也会退让三分呢!任何猛兽被它顶上一下,性命也难保。
犀牛的皮肤也颇为特别,皮厚2.5厘米,可与象皮媲美,其坚韧程度,真是弹打不穿,刀砍不透,所以,古时候的人们,把这粗厚的毛皮做成衣甲,供勇士披着上战场。因为皮肤的皱襞多,襞缝里的皮膜娇嫩异常,神经血管密布其间,这里容易藏污纳垢,滋生各种寄生虫,寄生虫叮咬它的嫩肉,使犀牛痛痒难忍!
犀牛喜欢在泥塘里打滚,让全身沾满污泥,穿上厚厚的泥衣。这样既凉快,又可以防蚊蝇叮咬,还可以闷死皱襞里的寄生虫,真是一举多得。犀牛行动笨拙,细小的眼睛没有一点神气,只能看到近处的东西,这对于它们的生存竞争是非常不利的。幸好它们的鼻子灵,能分辨出多种气味,那长大的耳朵就像一副灵敏的窃听器,能听到异常细小的声音,用这些来弥补视觉的不足。犀牛还有知心的小朋友——犀牛鸟,是它的义务警卫员。当犀牛休息时,成群的犀牛鸟聚集在犀牛背上歇息,一边为它们啄食藏在皱襞里的寄生虫,一边替它们放哨,一有敌人袭来,犀牛鸟马上飞起来鸣叫,报告犀牛敌人来了。犀牛接到报告,立刻警觉起来,做好迎战准备,这是自然界中和谐共生的一个生动景象。
犀牛喜欢单独生活,或者两三只在一起,悠闲地游逛或休息,犀牛有一定的领地范围,它们用自己的粪尿做防线,如果有哪个冒失鬼胆敢越过其防线,那将会引起一场激烈的搏斗,赶走入侵者。到了繁殖季节,为了争雌犀牛,雄犀牛之间经常展开肉搏,胜者留下,败者逃跑。
犀牛具黄金般昂贵的身价。犀牛皮、肉、内脏、骨和血等,都可以做药材,但最珍贵的还是犀牛角。犀牛角有消热、解毒、凉血、定惊的作用。据说,有毒的酒,注入犀角制成的杯子里,立即就起泡沫,被人发现。正因为犀牛角在医药上有如此巨大的药用价值,所以犀牛一直被人滥捕滥杀,野生数量锐减。现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组织已集中力量抢救犀牛,非洲各国政府,对犀牛严加保护,禁止无计划捕捉,限制出口,所以犀牛的身价比黄金还要贵。
我国古代也是盛产犀牛的,这可以从地层里发掘出的犀牛化石,以及出土的古铜器、古陶器中的犀牛图案得以证明;据说,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深山密林里,至今还有野生的犀牛。但现在广州动物园里展出的犀牛是非洲白犀牛,它是犀牛中的巨人,是现今陆地上仅次于象的巨兽。白犀牛的体色只是相对于黑犀牛的黑来说,略微白一点,实际上名不符实,体色灰白带黑,和大象颜色差不多,并非纯白色。它性情温顺,行动较迟钝,因为视觉差,走路时不得不低头,鼻子差不多碰到了地面。黑犀牛的皮肤灰黑,头较小,嗅觉和听觉比其他犀牛好,但脾气暴躁,好斗,有时无缘无故向别的兽类挑衅。
Ⅷ 请问犀牛是两只角的吗
有一个角的 有俩角的
种类
有17500只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1200只在动物园养殖。现存的5种犀牛中,其中3种处于绝种的边缘,其余2种也将绝种。
非洲犀牛
黑犀牛:3100只在野外(1800年有100万只),250只在动物园
白犀牛:11670只在野外,780只在动物园
亚洲犀牛
印度/尼泊尔犀牛:2400只在野外,140只在动物园
爪哇犀牛:60只在野外,动物园目前没有
苏门答拉犀牛:300只在野外,13只在动物园
犀牛在地球上生存超过5亿年,是最原始的动物之一。犀牛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盔甲,最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犀牛是有蹄动物,前脚和后脚都有3个趾头。一般来说犀牛都是灰色或棕色,而且大部分犀牛都没有毛发。
犀牛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角。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
非洲犀牛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这个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weit”一词错译过来,本来是宽的意思。雄性白犀牛可以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相比较而言,黑犀牛的体型要小很多。在亚洲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大,而唯一有毛的苏门答拉犀牛最小。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10来只白犀牛在一起,但是其他种类的犀牛都是单独活动的。除了交配季节或母犀牛伴幼犀牛。犀牛对幼仔保护至极。母犀牛通常都比较温顺,但当它们跟幼仔在一起时会因为一点点刺激而发起攻击。犀牛近距离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每小时,更能在很小的空间急速转弯。
母犀牛每3到4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
犀牛利用声音来交流。它们用鼻子哼、咆哮、怒号,打架时还会发出呼噜声和尖叫声。公犀牛和母犀牛在求偶时都会吹口哨。犀牛眼睛很小而且近视,但却有犀利的听觉和嗅觉。
栖息地和活动范围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生存威胁
造成犀牛日益减少的原因有盗猎,栖息地的消失和种群的分离。
盗猎
犀牛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由于国际市场还是对犀牛角有所需求,盗猎者因此可获得非常高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和一些东亚国家,犀牛角被制成传统药材。阿拉伯国家把犀牛角看作社会级别的象征;在也门和阿曼,犀牛角被用来制作仪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
在整个80年代,许多盗猎者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黑犀牛的数量因此而锐减。从1981到1987年,95%的坦桑尼亚黑犀牛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数量从3000减到100只。由于市场日渐兴旺,犀牛总是会处于盗猎的威胁之下。
栖息地的消失
由于人口的增长,犀牛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在亚洲,因农业和人类定居而对雨林的破坏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毁犀牛的栖息地。
种群的分离
人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别是亚洲犀牛,被村庄和农场分离。这导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独自生活和近亲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
相关法律
为了挽救面临绝种的犀牛,1973年白犀牛和亚洲犀牛都被列入《国际野生物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中。黑犀牛直到1977年才被列入。这些行动虽然终结了对犀牛的合法交易,但是黑市交易却变得兴旺起来。
1993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国境内并没有犀牛,因此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