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圆珠笔的珠子为什么不好生产

圆珠笔的珠子为什么不好生产

发布时间: 2022-06-21 16:16:52

① 圆珠笔头制造难度堪比航母,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为何只有三个国家可以制作

虽然圆珠笔的笔头看起来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小小的金属珠子,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让珠子流畅的转动,让墨水流出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在制造工艺上的要求是非常精细的,需要很高的技术和技巧,就好比要在头发上雕刻图案一样,制作过程非常的高难度。

即便是世界上着名的讲究精工细琢的瑞士,都没有掌握怎么制作圆珠笔头,可见这个不起眼的圆珠笔头是有多么高难度了,因此也有人说”圆珠笔头的制作工具比造一辆航母还要复杂“。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中国就是世界上三个掌握了这种技术的国家之一,这足以说明我们国人的细心以及对精细工艺掌握的水平之高,实在让人感到非常骄傲。

② 造得出高铁大飞机的中国,为什么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

原因很简单,不赚钱。
1、圆珠笔也就是几亿的市场,而高铁、飞机都是上万亿的市场。
2、圆珠笔需要突破的技术,也不算少,当然不如大飞机,但是投入与产出不相符
3、大飞机已经有了数千架的市场,就是本国的市场的飞机,而圆珠笔没牵扯战略利益,所以企业要走市场的,如果价高不赚钱,自然没法维持!

③ 我国之前为什么不能生产圆珠笔笔头的钢珠

我国不是生产不了圆珠笔笔头的钢珠,而是能生产,但生产成本比国外企业高,况且这又不是什么战略物资,也不是非自主生产不可的东西。因为企业的目标是盈利,它去生产钢珠,生产成本高,又没有技术,市场优势,不是明摆着要 亏?因而我国企业没有去生产钢珠。这也被他人说成“我国生产不了圆珠笔笔头的钢珠”吸引流量。

④ 中国是造笔大国,为什么却造不出圆珠笔球珠

我完全没有想到………9102年都过去了还有人相信是因为技术不过关………
其实当初根本不是造不出,而是没必要,对于上游企业(比如说钢铁)来说,比起那些大型工程或者其他高耗能产业来说,需求量完全不能比,需求量太少,上游产业也就自然而然没必要扔钱进去,而对于下游企业来说,缺少了上游企业的动力,下游企业也就自然而然没有能力,也没有需要去搞这货的生产线
至于市场方面,当初普遍来说,整个市场可以说是没人愿意搞,是因为进口方面并不要太多钱(否则现在的笔就不是1块钱就能买到)再者,问题里都已经提到了,造笔大国,既然称之为造笔大国,也就是说有许多的企业都在搞,换句话说有一定的竞争在里面,在薄利多销而且有一定竞争的情况下企业为了一个笔头,扔掉已有的生产线,然后又扔钱去搞一个一样的生产线,谁会去做那么傻的事?
最后我已经说了………9102都过去了………圆珠笔早就自产了……之前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刺激了活力,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已经有企业自产了,然后现在9102年都过去了,过去出口的一些国外企业,其实有几家大的都几乎被挤死了

⑤ 圆珠笔的圆珠真的很难造吗为何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会

小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太多的生产力,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使用的都是圆珠笔,现在很多学生其实对这个工具已经不太熟悉了,因为我们已经可以生产出中性笔。不过前一段时间很多新闻都报道,中国之所以一直使用中性笔,主要就是因为在当初我们没有办法生产出圆珠笔。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圆珠笔的生产是一个高科技的过程,但实际上之所以这么多国家不生产圆珠笔,就是因为不需要去耗费极大的心力放在这个研究上面。

虽然圆珠笔的技术难度并不高,但是从另外一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工业方面上的进度,要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工业精度只能保持在100毫米,现在已经可以接近几微米。圆珠笔的生产并不能带来极大的效益,但是却能够保证我们不会受制于别人。在这项研究的过程当中,效益远远低于技术上的革新。

⑥ 中国现在可以造出圆珠笔头吗它为什么这么难研发

可以,2016年9月,太钢集团通过历时5年的研究,终于取得成功,一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可以骄傲地写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用来造笔头的)。

难研发的原因如下:

在圆珠笔头小小的“球珠”里面,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为了保证笔头书写的流畅度和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的搭配,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成人的头发丝大约0.07毫米)。这种“世界级别”的难度,难倒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

至于对于中国来说这就是一个要不想要的造的问题,要知道现在中国正在进行制造业转型,将原来的“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对于圆珠笔这个行业来说,成本才是人们考虑的主要问题。

现在中国占领了全球80%的圆珠笔市场,一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换算一下,说明世界圆珠笔年销量顶天475亿支,看起来这个数值很唬人是吧!而事实上,就算全球五百亿支的圆珠笔产业规模,整个球珠的销售额撑死不超过2亿。

而具体到每个球珠的利润,估计只能以“毫”(1分=100毫)作为单位计算了。所以对于国内许多生产制造圆珠笔的厂家而言,即便垄断全国圆珠笔的球珠生产,年利润才3000万左右。而圆珠笔尖这个东西进口又比自己研制便宜的多,所以就没什么人去研制了。

同样的,对于圆珠笔头这么小小的一块肉,许多钢铁企业并不是太过关注。据了解,国内对于笔头不锈钢材料的需求大概在1000多吨,进口价格大概是在12万元/吨左右。1000多吨的需求量,与开发出国产笔尖的太钢那数以百万吨计的不锈钢产量相比,这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生产和销售的人都不是太关注这一块,所以以前我国那个圆珠笔头就直接进口了事。

其实这个行业早在5年前就已经步入价格战了,主要是因为韩国、法国等国厂商的介入。

他们其实是通过笔的革命作为蛮荒者强行杀入这个领域了,后起的水性笔/中性笔对笔尖、笔座体的工艺要求远远低于传统油性圆珠笔,一些水性笔的笔尖甚至就是普通的杆形钢芯,光滑度要求较低。

有的厂商甚至都不需要用钢材就做出水性笔的笔尖了,门槛越拉越低,此后几年大批厂商涌进水性笔芯领域(包括中国厂商),后起厂商一下子掀起了水落石出式的粉碎性革命。

(讽刺的是,中性笔的理论概念最早居然是日本人自己提出来的,真是自己埋葬自己的利润,别跟我扯三菱的水笔,这和扯NEC的镀膜是一回事,说白了都是情怀。)

韩系厂商发动的这次产业革命得涉及到圆珠笔的定义:

传统狭义上的圆珠笔其实就是指的油性笔,这种笔对圆珠、圆珠的座体的光滑程度要求极高(其实细小的钢珠制造并没有什么难度,难度在于光滑度、钢珠曲面变化率的工艺控制)。

敢问现在还有多少人用油性圆珠笔?现在已经是改良水性笔和中性笔的时代了,圆珠笔在各方面属性上都已经沦为鸡肋,可能就剩日本,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保守国家还在大量使用圆珠笔。

也就是说水性笔的笔尖厂商已经通过新事物进行了毁灭性地弯道超车。这是对传统瑞士、日本厂商的高利润的粉碎。

实际上圆珠笔产业的产值即便像行业协会吹嘘的有600亿人民币,也赶不上IT行业下属细分类别的一个零头,更别说和迅速崛起的人工智能相比了。

至于笔的钢芯生产商的各家全年利润加起来连 台积电一个季度的利润都不如。至于其中对圆珠工艺要求较高的油性圆珠笔钢珠生产领域,全年总利润加起来估计连台积电买的一台ASML光刻机的单价都不如。

就算不提圆珠笔的圆珠已经被水性笔革命杀成了鸡蛋水饺产业。

整个笔的上下游产业链都已经是夕阳行业了,先不谈产能过剩,敢问今天你是用笔多还是用键盘/触屏多,笔的行业产值的增长幅度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无论是产值、利润还是成长率,这和今天的成长性新兴产业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如果非要说“笔”还有什么高利润率的例子,那就只有少数几个奢侈品牌了,一年卖不了多少支,比如万宝龙的笔,镶它个一堆黄金宝石的,谁还看你的钢珠啊。

笔者写这些,也是因为心中的一个质疑,当时这笔专项研发巨款完全可以划拨到芯片光刻机领域、射频芯片领域、先进半导体制程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可是立项的时候,资源被某些传统钢铁行业的院士给抢到了。这一大笔钱原本应该有更好的回报的,可惜现在看来回本都够呛。

日本所擅长的产业大多已是传统夕阳行业,就靠冗长的日吹PPT误导舆论,这类夕阳行业即便产值还不低,利润却是少得可怜或者是负利润。

所有的日本冶金、材料、电器企业的利润加起来还不如三星电子(投行预计三星电子2017年第2季度利润将超过116亿美元,直逼工商银行),大把的日企靠做假账 骗可转债成为不死僵尸(资不抵债的东芝集团面临退市的概率不小,诚信危机太严重,恐怕连僵尸企业都做不成)。

中国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集中精力抓住主导未来经济的新兴产业,多向美帝硅谷学习,才有弯道超车的机遇。

然而在一个已经杀得很成熟的传统产业拼命往往是事倍功半,一个国家的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笔者不反对在任何科研领域拼资源,但是应该集中资源按优先次序进行攻关,这是新兴国家在经济人力物力资源配置领域的一个基本原则。

既然油性圆珠笔的钢珠做成功了,中国从此可以继韩国之后,进一步把“笔”这个夕阳产业从地板价杀到地狱价,把韩国、捷克厂商的利润打到零,把日本、瑞士厂商的利润杀到负值。

⑦ 中国制造为什么造不出圆珠笔球珠

上游钢企无动力,下游企业攻坚也没用。

不管下游的圆珠笔制造企业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去做钢企做的事情。那么,既然技术都有了,钢铁为何不愿意生产这种高端的钢铁呢?答案之一是——需求太少了。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这些数据看起来是非常唬人。但是,高端圆珠笔并非大众需求,而对于更多混战中的圆珠笔厂家来讲,他们希望的是薄利多销,好用不好用,好看不好看都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高端钢材,其他廉价材料足矣。中国制笔协会副理事长陈三元说,“相对于钢铁产业,制笔是个体量很小的行业。比如,一家钢铁厂一天的产量,可能就够制笔行业消化一年。对钢厂而言,这点利润微不足道,它没有动力去搞研发生产,制笔企业也没有足够力量,因而依赖进口。”
而根据《对话》节目中的数据,从日本进口一吨造高端笔尖用的钢材是12万,龙头企业一年需要860吨,算下来也仅仅是1个多亿,谈不上是巨大的需求。
如此一看,倘若只是为了造完全中国造的圆珠笔,实在没有必要做相应的材料研发与制造。

政府补贴扶持中国高端制造是良方吗?

圆珠笔的制造尴尬又被称之为“圆珠笔现象”,甚至被赋予了期待与意义。如2011年的《宁波文具业牵头破解“圆珠笔现象”》写道,“实际上,不仅仅是文具业有尴尬的‘圆珠笔现象’,在我国的手机制造业、小家电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服装设备制造和服装加工等众多领域,都存在着‘规模大、利润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术、只赚取微薄加工费’的状况,‘大而不强’成为许多竞争性行业的真实写照……在这种背景下,针对‘圆珠笔现象’的科技攻关之路就有着较为典型的借鉴和示范意义。国家科技部立项,国家及相关企业3年投入1.8亿元对小小一支圆珠笔搞科技攻关,力图破解令人尴尬的‘圆珠笔现象’,推动中国制笔业掌握核心技术。这种模式能否‘复制’到其他产业中?值得思索和探讨。”
4年之后,答案来了。想要单纯靠官方补贴和扶持企业,是出不了高端中国制造的。毕竟,养活一个产业的只能是市场。市场太小,成不了气候,企业没有动力。高端圆珠笔也并非必需品,受众是小群体,看的也是牌子,并且没有理由期待他们为了一支圆珠笔无限提价。

高端中国制造,到底该靠什么来推动?

既然制造圆珠笔的高端钢材这么小众,为何日本有动力制造呢?答案在于规模经济四个字。
缺乏规模经济的问题,不仅仅圆珠笔原材料的制造存在,也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缩影。经济学家海闻在《时代周报》一次采访中强调了规模化对于中国制造的重要,可资借鉴:“以人们熟知的马桶盖为例。普通马桶盖的生产商可能只需要拥有几台机器,而生产目前广受欢迎的健康又舒适的马桶盖,生产商就需要组建科研团队研发新产品,并通过反复实验来保证质量,同时需要购置精密机器来替代原来的简单机器,这都需要投入。因此,企业的固定投入规模和整体成本都大大增加了——这样的投入和成本都不是一般的中小企业能够负担的。”

⑧ 为什么中国还生产不了圆珠笔笔尖的那个圆珠

有两点要纠正,

  1. 不是生产圆珠笔笔尖的圆珠,而是那种一口气能写两公里的圆珠笔的笔芯圆珠。(台湾产的笔一支能写400米,而外观差别不大的BIC圆珠笔,一支能写2000米。)

笔尖的圆珠需要采用非常坚硬耐磨的材料制成,目前最常用的材料是不锈钢和碳化钨。后者的质量更好,使用时间再长写起来都也很流畅。

制作笔头的线材,有青铜、镍银或特种钢的,通过冲压或车铣成型。国内的原料都比较低端,容易漏墨、掉珠、耐磨性差,只能占领廉价的低端市场。

2. 不是中国造不出来,不是因为原材料和设备都得进口,做出来比人家贵。而是因为咱不需要这样的圆珠笔,咱换代快呀、咱全国都用签字笔(中性笔)呀。2012年贝发集团砸6000万研究圆珠笔头时,有人曾算过一笔账:瑞士笔头加德国墨水,合计0.126元,再加上笔管、外壳等塑料配件,一支圆珠笔的成本是0.233元,而出厂价却只有0.245元,利润空间只有1分2厘。(而中性笔能赚两倍,一支的利润有2~3分钱哩)

据说如果突破笔头、墨水等核心技术,实现完全国产化,无需再进口原材料,整支圆珠笔的成本还可以至少降低5个百分点。(可一支能顶5支用的BIC Crystal,零售价也不过两块多一支啊,拼个毛线啊?)

BIC的圆珠笔是全世界公认的好笔,它好在出水流畅、书写清晰、好在顺滑耐用,好在这样好用的笔,一支只合人民币两块多,对文化的普及和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要说创造了多少利润,它肯定不如空调。虽说好的产品,不在于价格而在于价值。

可谁能闲着跟市场对着干,投巨资开发明显不赚钱的东西呢?只为了证明我能造出来?

所谓造不出圆珠笔头,更主要的的是说我国在金属材料方面与别国的差距。


注:答案参考了“66年卖出1000亿支:揭秘中国造不出来的圆珠笔”这篇文章,有兴趣可自行网络。

热点内容
为什么淘宝卖体重秤的发货难 发布:2025-05-17 12:53:55 浏览:665
微信的账号密码正确为什么登不上 发布:2025-05-17 12:50:22 浏览:312
为什么shop比官网便宜 发布:2025-05-17 12:41:07 浏览:102
微信图片为什么显示黑的 发布:2025-05-17 12:39:03 浏览:296
为什么对方微信转账不了 发布:2025-05-17 12:34:54 浏览:255
角度不同看屏幕为什么会变颜色 发布:2025-05-17 12:30:37 浏览:386
苹果手机为什么自己的流量很差 发布:2025-05-17 12:30:30 浏览:590
小米保温杯49元为什么没有304钢印 发布:2025-05-17 12:28:22 浏览:557
为什么好吃的东西难找 发布:2025-05-17 12:28:17 浏览:27
二手车为什么便宜不了多少 发布:2025-05-17 12:27:36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