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曲靖年夜饭不一样
㈠ 了解南北两地年夜饭的不同
萝卜阿妹::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辞旧迎新的除夕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天,年夜饭也是一年之中最特别的一顿饭,寄寓着团圆的喜悦,新年的祝福。如今的春节,携妻带子出门旅行渐成新时尚,享受不一样的年俗,品尝特别的年夜饭。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 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南方人吃米团子、水磨年糕, 江浙和闽粤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不一而足。和家人一起,用舌尖去旅行,让味蕾记住美好的生活滋味。
江南 一杯元宝茶的味道
从年少时对肆无忌惮享受美味的期待,到年华渐去对山珍海味也厌倦之时,年夜饭几经变味,却始终是许多饕餮之徒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说到除夕夜,扬州人董先生说,年夜饭最能体现扬州人对食物的热情与讲究。各种烧、煮、煎、炸的食物,花样繁多,香味诱人,但无论如何餐桌上不能缺的 就是鸡。象征吉祥如意,“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肘子象征荣华富贵,豆苗象征平平安安,这些好意头的菜年夜饭一般都会 有。年夜饭扬州人也很讲究吃水芹菜,意味着路路通;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借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春节里喝“元宝茶”,从字面上理解,它带有“富贵”、“财富”之意。上海人在正月初一的茶杯中放一两枚橄榄,名曰“元宝茶”。过去茶馆中跑堂还会讨个吉利口彩,说道:“吃了元宝茶,一年四季赚元宝。”茶客听后大悦,加倍付茶钱。
为何要在茶中放橄榄?据说以前人们为了在丰盛的年夜饭后消腻,巧用橄榄,因其有清热生津、清肺利咽、消食化痰、恢复体力的功效。于是,便将其泡茶,而后广为流传。
而今在江南一带,尤其是上海,他们用“元宝茶”来款待登门拜年的亲友,放入橄榄,有时再加入一两颗金桔,寓指“恭喜发财”之意。
湖北 一碗排骨藕汤里的亲情
湖北人喜欢拿藕和肉骨头煨汤,文火煨到肉烂脱骨,藕块吃起来口感粉糯又不失清脆,最绝的汤喝上一口,香浓清甜,不禁要感叹藕香与肉香的搭档简直是天下绝配。
年三十的团圆饭,湖北人的餐桌上,“三全”宴可吃得相当讲究。年夜饭中,一般要用“三全”,即全鸡、全鱼、全鸭,还要有“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
鸡在年夜饭中并不算什么新奇的菜式,不过湖北人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比如他们习惯在过年的头一餐喝鸡汤,这象征着“清泰平安”之意。鸡的哪个部位归谁 吃也十分讲究。据说家中主要的劳力则要吃鸡爪,意味着来年可以“抓财”,而年轻的学生则需要吃鸡翅膀,意指能展翅高飞,而剩下的人则要吃鸡骨头,表示“出 人头地”。
除此之外,在荆州、沙市一带,人们在新年的第一餐中必吃鸡蛋。这表示在新的一年中,人们能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寄予“吉祥如意”的希望。
如果有客人登门拜访,则需要准备几个又嫩又滑的荷包蛋,这样他们便可以在来年中“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四川 麻辣团圆饭
四川人即便不在家过年,通常也会收到来自家乡自制的腊肠,在他们的年夜饭中,可以没有鸡鸭鱼,但是不可没有川味香肠。和广东一带的腊肠不同,四川过年必备的香肠多半是麻辣味的。
来自四川的王小姐说,无菜不辣,香肠也不例外。四川人将购买的猪肉切成肉丁状放入盆子里,放入花椒粉、辣椒粉、盐、味精、白糖、白酒等调料。腌制 4~6个小时,待味入肉丁里。然后再将肠衣洗干净,将一头打死结,将肉丁灌入肠衣里。大约10厘米的时候,用麻绳打一个结,接着继续灌入肉丁,在10厘米 处又用麻绳打结,一直循环,直至肠衣用尽。最后将制作好的川味香肠悬挂在通风的地方,待7天左右,便可放入沸水中蒸煮。而其中最大的区别莫过于调味料的掌 握,麻辣味才是其精髓。
四川传统年夜饭很丰富,有凉拌鸡、腊肉香肠拼盘、镶碗、甜烧白、咸烧白、粉蒸肉、红烧什锦、豆瓣鱼、坛子肉、八宝饭等,还要加上俏荤菜、炒时蔬、银 耳羹等。传统川味年夜饭,由于四川人多地广,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有细微差别。如川南风味,就以煎、炒、蒸、烧居多,味道偏甜酸,名菜有东坡肘子。川东风 味,则擅长咸鲜味,颜色深味道浓,名菜有达州的灯影牛肉。
东北 小鸡炖蘑菇的乡土情
雪村的一首歌,让许多人认识了猪肉炖粉条,在东北人的年饭中,猪肉炖粉条是分量十足的大菜之一,所用的粉条是用东北特产薯仔淀粉轧制而成的。而赵本山的小品让更多人认识了小鸡炖蘑菇。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小鸡炖蘑菇的营养价值很高。因为小鸡炖蘑菇里用的小鸡,是用乡下的笨鸡。由于笨鸡吃五谷杂粮和虫子长成,其味也纯,其 余香也浓;炖鸡的蘑菇是用野生的榛蘑,细杆小薄伞的那种,越炖越香,榛蘑因为长在榛树下而得名,用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衬托出鸡肉的鲜香,萝卜兼职。大学生最好的兼职平台。
㈡ 中国南北各地团圆饭的风俗
团圆饭一般指农历大年三十晚上的家宴,又称“年夜饭”、“年饭”等,北方多吃饺子,寓“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多吃鱼类,取“年年有余”之意。
除夕守岁,吃团圆饭,喜气洋洋,辞旧迎新,是中国民俗的一大特色。北方饺子南方鱼是南北除夕年夜饭的差别。北方守岁不可以没有饺子。饺子,形如元宝,音同交子,除夕子时进食,有招财进宝和更岁交子双重吉祥含义。明时饺子叫扁食。《明宫史》说:“正月初一五更起”,“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现在还有在饺子中包硬币卜吉祥的习惯。南方守岁必备年糕和鱼,年糕有年年高的吉祥意。鱼含“连年有余”和辟邪消灾双重含义。唐人丁用晦在《芒田录》中说:“门钥必以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因为鱼眼无眼皮,死不瞑目,人称能监察鬼魅,助人守岁。在一般情况下,除夕上鱼不可随便进食。湖南有些地方端上的是木鱼,防止小孩犯忌。江苏有些地方端上鱼后,全家齐说:“余啊!余啊!”立刻撤下,放在对大门的桌上守岁。
㈢ 年夜饭和平常的晚餐有什么不同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㈣ 网友们纷纷晒照年夜饭,南北方年夜饭会有何不同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而且春节又称过年,有着辞旧迎新,阖家欢乐的寓意。而除夕是春节整个节日中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需要好好的和家人待在一起,团团圆圆。家人们聚集在一起吃年夜饭也是这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年夜饭的寓意是非常重大的二,人们通过丰盛的美味佳肴和家人一起共享美食,一起度过新年最重要的一天,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因此,在中国,每个家庭对年夜饭是非常重视的。众所周知,中国地大物博,有着34个省级行政区域,每个地方对于年夜饭,对春节都有着不同的习俗和饮食习惯。最常见的就是网友们经常会在各个节日时讨论各地的习俗和饮食习惯,通常会分为两大阵营,就是常说的南方北方。
虽然南北方对于饮食有很多区别,但是对于年夜饭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够团圆在一起,能够一起开开心心地过年,享受家人一起过节的气氛,一家人在一起,有时候吃食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所以年夜饭除了好吃的菜,最重要的作用是让一家人欢乐地在一起,享受家的温暖和好。
㈤ 南北年夜饭因地域不同导致差异太大,都有什么差异
年夜饭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中国饮食文化、年俗文化和礼仪文化。古代人有除夕驱逐恶人的说法,所以,吃年夜饭也是家人一起驱除疾病,强身健体的意思。后来,我们才知道,除夕夜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也有一起守岁的意思。
一般来说,南方人习惯吃年糕,北方人更注重吃饺子。年糕也渗透到了北方,但是比较单调,只有南方人才能做出无数的图案。北方人习惯在过年的时候吃饺子,意思是“年纪小生孩子”。饺子谐音,就是互相交叉,运气好,发大财。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象征着团圆和财富,所以桌子上的上菜锅象征着“新年发财,元宝滚滚”的意思。
㈥ 年夜饭在南方和北方,都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不可否认,南北方确实饮食会因为有着地域和饮食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作为一个北方人,对南方也不大了解,这边就只能来谈谈我说知道的北方与南方年夜饭有所不同的地方。单从食材选择来看:北方因为气候原因缺少新鲜食材。除肉类是鲜杀的外,蔬菜基本使用储存菜类,比如薯仔,大白菜,蒜苗,韭菜等。而南方比较多使用鲜菜类,鲜鱼类。同时,如果从制作手法看:北方比较常用炖,且是提前炖好很多,因为有正月给女人放假的习俗,春节之前一般做好很多菜肴放在室外。
三鲜汤示意新的一年三阳开泰,吃年糕,节节高!而且,在南方,他们菜品现在过年吃的都相当丰富,除了普通的哪些鸡鸭鱼肉等等,还有海鲜等比宴席还丰富,但必吃的菜好像记忆中相对没有哪个概念了。丰富的菜品,也是大家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象征,说明大家的生活好了!更多的菜名称也是同样寄有着更多好的意愿!
㈦ 南北两地年夜饭的不同
南方的年夜饭在南方五月份可谓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腊鱼腊肉鸡腿猪脚的满满一桌子吃都吃不完南方的年夜饭菜谱中一定会有年糕年糕的形状多种多样主要是方形和塔形的方形的年糕取四分之一像真一家人团圆又有四方劲宝之意他新的年糕象征来年日子蒸蒸日上生活节节调高年糕通常是面粉做的的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红糖糖象征来年的生活美满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抽满升级年糕的颜色通常是黄色白色象征黄金白银北方的年夜饭北方人过年习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饺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金元宝一排排端然正着新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所有人包饺子还会包景没硬币即食吃到这意味着细雨能挣很多钱
㈧ 不同地方的年夜饭有哪些不一样的风俗
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颇似元宝,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重庆人过年“扣肉”“灌海椒”不可少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南大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居住在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㈨ 年夜饭的不同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年夜饭的目的并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互相之间近距离的交流。
关东年夜饭:保留古风俗汉满互影响
中国知名民俗专家曹保明介绍说,年夜饭在除夕的夜晚又称“团年”或“合家欢”,因为这顿饭以后就要告别旧岁迎来新岁了,所以又称“分岁”。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年夜饭通常是旧时关东农家中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必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满桌的酒菜中必须要有鱼,表示新的一年有余钱、余粮,一切都很宽裕。还必须有一碗红烧丸子,表示阖家团圆。曹保明介绍说:“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关东老百姓始终有“穷过年,富过年,不吃饺子没过年”的说法。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说,饺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围绕饺子的起源,民间产生过不同的传说和故事,但关东人一直崇尚春节的第一顿饺子在除夕夜子时(零点)吃,此风俗遍布关东城乡,并世代相传至今。
如今在东北的许多农家,年夜饭依然保持着古时的许多风俗,如吃饭前祭祖,放鞭炮,吃饺子等。但由于近年来年夜饭的吃喝已不重要了,施立学认为:“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它温暖在一家人的问候和温情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重庆土家年夜饭:“扣肉”“灌海椒”不可少刚进腊月,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乡红杏村农民许文旭家就忙开了。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许文旭说,“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许文旭介绍,土家人之所以重视这两道菜,是因为以前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回肉,糯米也是稀罕东西,因此家家都把这两道菜当作年夜饭展示手艺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犒劳辛劳了一年的家人。
令人意外的是,海带还曾一度成为土家年夜饭的主菜。因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区吃盐巴都困难,医疗条件也差,经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为了给家人补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饭上一道海带,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在当时的条件下,海带对土家人来说,真可谓“山珍海味”,经常吃根本不可能,因此成了年夜饭上的一道好菜。如今,海带早已退出年夜饭的“舞台”。
土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各家都会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达对田地的热爱。
朝鲜族:“岁酒”和“德固”占据特殊位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主要聚居地区,春节也是朝鲜族的传统的和最重要的节日。朝鲜族的年夜饭有着自己传统的食品和特色。
民俗专家曹保明介绍说:“朝鲜族的年夜饭非常丰富,大大小小的盘子七八十个,有的人家甚至达上百个。其中占特殊位置的是‘岁酒’和‘德固’二种。”
春节前夕,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各乡村,很多朝鲜族村民都在酿造“岁酒”。今年52岁的金真实是珲春市密江乡的村民,她介绍,朝鲜族在年夜饭有喝“岁酒”的习俗。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多味中药材,是一种药酒。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他们认为饮用此酒可以避邪、长寿。
金真实说,“德固”是一种汤饼,就是将大米面和好蒸熟后,捣成大粘团,再搓成椭圆形圆条,切成薄片,倒入鸡、野鸡、牛肉汤锅中,吃时再放些麻油或香油以及紫菜,味美可口。
据了解,在年三十那天,朝鲜族妇女都要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大多数家庭从一大早就开始做打糕。“尽管现在有卖做打糕的机器,但我们还是喜欢用打糕槌自己动手做,因为感觉味道还是不一样。”朝鲜族村民朴英子说。
金真实说,除夕夜自己一家十几口都围在一起吃年夜饭,是非常幸福的时刻。他们全家都会守岁通宵达旦。与汉族不同的是,朝鲜族大年夜这顿饭会载歌载舞,伴着朝鲜族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迎接新年的到来。
㈩ 不同地区的年夜饭有什么特点
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
在安徽南部仅肉类的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让人垂涎欲滴。
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指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指鱼丸、肉丸、藕丸。
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至16个菜不等,但必须是双数,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江西南昌地区一般10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菜二汤。在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意为安乐菜;黄豆芽,寓意如意菜;芹菜,意为勤勤恳恳。在湘中南地区,年夜饭必有一条1000克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000克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安徽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菜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
安徽省安庆县农户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被称作“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进财进宝、年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