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口号为什么不一样
Ⅰ 武汉属于什么地域空间结构模式
武汉一般认为组团式,因为三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商业区等功能区,彼此独立。
应该分别是指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布局形式吧。布局形式有分散疏松式和集中式,城市的地域形态则有集中式和组团式
武汉地处中部,是中部地区最大的产业、人才、交通聚集地,然其一段时间以来的发展、变化仍难如人意。中央慧眼识玉,大胆确立武汉及周边地区为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模式试验区, 使武汉乃至湖北,在全国经济一盘棋中的地位与优势以一目了然、鸡群鹤立的感觉,更给武汉发展带来了无以比拟的机遇及无人项背的特殊地位。武汉城市的确切定位:必须坚持以“九省通衢”名城为主,不宜过分强调建设“经济强市”、“金融中心”
“两型”社会试验区之所以冠以武汉,原因只能是武汉具备独特的地理空间优势,就是“九省通衢”,就是中部地区。当然也包括武汉具备的文化人文优势,金融、环境和生态优势。最基本的“资源禀赋”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论述,给予我们这方面的启示与告诫。
近年来,在我省和全国很多地区,都经常听到和看到所谓建设“经济强市”、“金融中心”的口号,殊不知,不同城市基础和条件是不一样的,而且具备不同的性质和职能。“九省通衢”就是武汉的经济名牌,也是武汉的文化名牌,更是武汉的城市名片。武汉的发展不是在“金融强市”、“制造中心”的名义下争取资源和政策的投入,而是在“九省通衢”的光耀下,获得巨大的、不可置否的资源、政策乃至发展的机遇和实在的利益。“九省通衢”名城地位的品牌运用和巩固好了,一切都将是顺水顺风,理所当得。相反,一味地、单一地追逐“经济强市”、“金融中心”,甚至以此为发展战略和城市口号,实际上是对武汉城市地位的弱化和放弃,也是对试验区建设意义的短视和误解。中央选择武汉作为“两型”试验区的作用和意义,决不仅仅在此,试验区要完成的工作和实践的意义是广泛和深远的。探索“两型”社会建设模式与单纯推进和推出某个“经济强市”、某个“金融中心”有着根本的区别。
总之,地处中部腹地、辐射广阔、不临海不沿边、人文地理优势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试验区非武汉莫属。
武汉城市的确切定位,即以凸显“九省通衢”名城地位为主,不宜过分强调建设“经济强市”、“金融中心”,决不是放弃经济、制造业基地、金融辐射城市等的建设与打造,相反,在凸显“九省通衢优势的前提下,在“两型”社会试验区框架内,实现城市经济、金融和文化的全面振兴和跨越,有着更广阔的操控空间和余地。借用一句名言,那就是“什么都可以试,什么都可以闯”,制造业比肩广东、金融业试比上海,决不是没有可能。合理和巧妙地处理城市定位(“九省通衢”)与城市功能(制造和经济金融中心)打造的辩证关系,需要我们发挥更多的智慧和想象力,两相比较,前者为先,后者为末。因此,武汉的发展应该把“九省通衢”名城地位放在首位,科教、制造、金融、商贸中心的功能打造放在其次。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斗胆放言,在中国内陆和长(江)黄(河)流域,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城市只有两个,即上海和武汉,上海可能成为中国外向型的经济金融大都市,而武汉则可能成为中国内陆大区域性的经济金融大都市。武汉的优势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地理空间的区域性,除此无他,这是一种天然的分工。应当说,在尽量短的时期内,快速创造合乎“两型”社会发展要求的更多更高的经济增长速率和规模,是中央乃至全国对武汉“两型”试验区的殷切希望。大武汉也不是没有基础和优势,武汉可以也一定能够探索出许多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成功经验。
Ⅱ 武汉每天不一样是什么口号
武汉每天不一样是武汉城市形象口号。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Ⅲ 武汉为什么叫大武汉.
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大”的城市,一个是上 海,再就是武汉。“大武汉”之称由来久矣 。
大武汉非武汉人的自称,而是源于广东中 山人氏的概括。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 》里说:“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 ,要建设成东方的芝加哥”。辛亥首义成 功,中山先生称“武汉一呼,四方响应”。 武汉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Ⅳ 武汉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口号
1、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
1、全市人民齐行动 我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家一分
2、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做文明武汉可爱市民
3、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建设美好家园
4、市文明委号召:我市争创2008年度全国文明城市
5、武汉是我家 建设靠大家
6、做文明市民 创礼仪武汉
7、争创文明城市 建设文明武汉
8、排队守秩序 文明又时尚
10、我排队 我文明 我礼让 我快乐
11、武汉城市精神: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
12、做当文明市民 做创文明家庭 争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排头兵
13、喜迎天下客 满意在武汉
14、实践基本道德规范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15、全面动员 全民参与 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1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树立良好文明形象
17、文明是城市之魂 美德是立身之本
18、人人动手参与创建 个个争当文明市民
19、以发展促文明 以文明求发展
20、文明城市你我共建 美好家园你我共享
21、文明执法理当先 文明城市文明建
22、树立新风贵在坚持 文明创建重在行动
23、讲文明话 办文明事 做文明人 创文明城
24、文明城市 携手共建
25、创建文明城市 构建和谐武汉
26、铸诚信形象 建文明城市
27、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建设温磬美好家园
28、和谐城市魅力无限 文明武汉精彩有约
29、积极行动起来 投身文明城市创建
30、献出你的爱心 共创温馨家园
31、加强道德建设 共建美好家园
32、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 传承文明
33、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34、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5、“四进社区”科教、文体、法律和卫生进社区
36、家庭美德基本要求
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37、守法交通 文明出行 用实际行动支持北京奥运
38、文明创建重在行动 树立新风贵在坚持
39、公德装在心中 文明贵在行动
40、檫亮服务窗口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41、倡导文明新风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2、百年奥运到我家 文明出行支持她
43、立足本职岗位 争做文明使者
44、规范文明行为 塑造文明形象
45、文明从脚下做起 创建自你我做起
46、人人都是文明形象 处处都是和谐环境
47、家家争做文明家庭 人人参与创建活动
48、文明人塑造文明城 文明城彰显文明人
49、从我做起 告别陋习 树立文明新风尚
50、文明从一点一滴做起: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做文明人
51、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 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 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52、文明用语从我做起 文明举止从我做起
53、言行有礼仪 举止有规范
54、上车不争先,下车不恐后,老弱扶一把,人人把你夸
55、文明礼让 平安出行
56、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
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
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
57、你让我让 心情舒畅
58、倡导排队 倡导礼让 倡导文明
共建秩序 共享效率 共创和谐
59、做文明市民 建文明城市
60、同爱一方热土 共建文明家园
61、文明城市全民共建 美好家园你我共享
62、文明武汉文明人 我的城市我的家
63、一言一行总关情 携手共建文明城
64、文明见于细节 创建从我做起
65、武汉是我家 清洁靠大家
66、做文明市民 创文明城市
67、文明武汉 温馨家园
68、文明乘车 快乐同行
69、圆百年奥运梦 展文明城市风
70、文明交通 文明武汉
71、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建设全国文明城市
72、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73、文明城市 以市民为本
74、来了就是武汉人 文明武汉欢迎您
75、人人讲文明 处处重礼节
76、净一点 静一点 敬一点
77、你我讲文明 武汉更文明
Ⅳ 武汉城市口号内容是什么
武汉城市形象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
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武汉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武汉市旅游口号:高山流水白云黄鹤
Ⅵ 创建武汉文明城市的口号以及相关理念
59、做文明市民 建文明城市
60、同爱一方热土 共建文明家园
61、文明城市全民共建 美好家园你我共享
62、文明武汉文明人 我的城市我的家
63、一言一行总关情 携手共建文明城
64、文明见于细节 创建从我做起
65、武汉是我家 清洁靠大家
66、做文明市民 创文明城市
67、文明武汉 温馨家园
68、文明乘车 快乐同行
69、圆百年奥运梦 展文明城市风
70、文明交通 文明武汉
71、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建设全国文明城市
72、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73、文明城市 以市民为本
74、来了就是武汉人 文明武汉欢迎您
75、人人讲文明 处处重礼节
76、净一点 静一点 敬一点
77、你我讲文明 武汉更文明
Ⅶ 论点武汉每天不一样写一篇片段200字
当前,武汉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大变化的黄金时期,塑造传播一个不断追求、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是增强武汉自信,凝聚发展共识,加深国内国际对武汉认识和了解的迫切需要。近期,武汉城市推出形象主题口号,其中“大武汉,每天不一样!”这句口号符合前期从案例比较分析中总结出的一般规律,最契合武汉历史根源,易于国际国内传播,让“大武汉,每天不一样”为复兴大武汉成中国梦圆新动力。
大武汉,每天不一样”契合武汉城市的历史之根和城市演变的脉络,是武汉这座城市几千年历史基因的凝结,巧妙地将武汉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串接起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语出《礼记·大学》),系中国商朝开国之君成汤的“盘铭”(即刻在洗澡盆上铭文)。史载商汤以此为铭提醒自己每天除垢图新:“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正是商朝向长江流域开拓进取留下的一座城邑。武汉是中国大城市中经历战火摧毁、洪水围困最为剧烈的城市。3500年城廓屡毁屡建,人民愈挫愈勇。楚文化传祥之地,知音黄鹤传说,明清四大古镇,九省通衢,开端口通商,张之洞新政,辛亥首义,建设新中国重要工业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中国光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还有武汉在全国铁路交通枢纽中被称之为“高铁之心”,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是中国地理上的“心脏”,故被称为“九洲通衢”之地等等,许许多多全国第一出自武汉。求新求进求变,是武汉最具特色的历史血脉。生活了60多年的武钢退休职工徐秀兰说,她选择“大武汉,每天不一样!”理由是有大气魄,也准确描绘出了武汉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