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拍胶皮为什么贴不一样
Ⅰ 乒乓球的球拍为什么有两面都有胶的,为什么有一面胶一面胶粒的有什么区别
一)正胶海绵拍。正胶就是胶皮颗粒向上、高度与直径相等的胶皮。这是中国 选手最传统的球拍。过去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一批批世界冠军都采 用正胶海拙扫,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刘国梁也是用正胶海绵拍击退了各路好 手。它的特点是弹性好,击球稳且速度快,适合近台快攻型的球员使用。正胶海绵 拍不容易吃各种旋转,正是由于粘性小也不容易制造强烈的旋转,所以正胶球拍虽 然拉不出强有力的弧圈球,但是在处理台内旋转球和正手抽杀方面却可以大占便宜。 刘国梁对罗茨科普夫一战最能说明问题。相持球上刘国梁明显处于劣势,但刘国梁 在台内摆短时总能先对手一步抢攻,赢得主动,而且由于正胶球速非常快,一般一 板就可打死而避免形成相持。如果你觉得自己手腕动作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 够,那最好选择以速度制胜的正胶球拍。
(二)生胶海绵拍。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有下沉,搓球旋转弱,适合近台选手使用。我们熟悉的王涛,他的反手用的就是生胶, 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尤其是反手拨打台内短球时更是得心 应手,所以像陈静、耿丽娟等都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以便摆短时求得主动,同时又 能节省体力。王涛的反手弹打如今已成世界一绝,而南朝鲜以玄静和、朴境爱代表的 一批女选手采用直拍生胶的打法更是独树一帜,快速和抢先上手威胁较大。
(三)反胶海绵拍,反胶就是粘贴时向下、粘性较大的光面向上的一种胶皮,这 是现在最常见的球拍,几乎100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使用。 反胶打球的旋转力特强,所以打法以旋转为主的球员(如弧圈球、削球)必谙此道。 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塞弗、马文革等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盖亭、王涛、孔令辉等快 攻结合弧圈打法的选手们是清一色的反胶。当然,反胶容易制造旋转,也容易吃转儿,掌握有一定难度。
(四)防守型海绵拍。防守型技术一般以削球为主,也属于旋转型打法,故而横拍削球手正于多以反胶为主,反手则花祥繁多。像丁松,他反手用正胶,削出的球介乎转与不转之间,而且随来球旋转强弱产生变化,令对手判断经常失误。而陈新华反手则采用长胶,这是一种颗粒向上、直径小于高度的胶皮,旋转变化相当大,对方拉过来的球越转,削回去的越转,而且击球下沉,对方不容易借力发力。进攻型球员也经常采用防守型海绵拍以弥补其反手的不足,像蔡振华,他反手使用防守型海绵拍,类似反胶而且无粘性,击球力量减弱,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弧圈阅球尤为奏效,故而被称为"防弧圈型胶皮"。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以你最崇拜的运动员的球拍做为自己初学的样板,并且随 着球技的长进,结合自身特点相应变化。这是选择球拍的常用方法。
之四:
现代乒乓球运动,讲求快速、准确、凶狠、变化和旋转等。这些因素的大小或强弱,虽然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但与工具也有密切关系。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史证明,球拍的改进直接促进了技术的变化和发展。简单来说,球拍是由以下三个部份组成
:
1.木拍:会因木质的不同而产生软硬度不一的质量。木质稍硬的适合快攻型球手使用,稍软的适合弧圈球及削球手使用。
2.胶皮:分正贴及反贴两种(长胶属正贴的一种)。
3.海绵:有厚薄及软硬之分。厚海棉的速度会较薄海棉快。由于各人的手感不同,在选择海棉的软硬度时,得视乎个人的感觉而定。一般来说,太硬的海棉使用者较少,而青少年球手则较适合使用稍软的海棉,因这样可以提高击球时手上的感觉。
在选择乒乓球拍的时候,各人需根据自己的打法特点来决定哪一种球拍适合自己,尤其重要的是胶皮的选择,以下为大家简略介绍三种不同性能胶皮的特点:
1. 正贴海绵胶:以速度为主的球手会较多使用此类球拍,尤其是以中国式直板抉攻最有代表性。此类球拍发力打出的球会略带下旋,但在拉球及制造旋转方面不及反贴胶皮强。
2. 反贴海绵胶:由于反贴胶皮本身带有较大的粘性,兼摩擦力强,容易制造旋转,故以弧圈型选手使用者较多;但也有部份使用反贴打快攻,主要是加强在发球、搓球方面的旋转质量。
3. 长胶: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胶皮不易主动制造旋转,主要是依靠来球的不同旋转而产生相反旋转,使用者以打法多变的球手为主。他们通常会转换不同性能的胶皮来击球,以增加在旋转、速度方面的变化。
Ⅱ 乒乓球球拍两面的胶皮有什么区别
胶粒朝向不同。正胶是乒乓球拍覆盖物,胶粒向外,也叫短颗粒胶皮,反胶是指胶粒朝下,表面光滑的胶皮;两面胶皮的特点不同。正胶特点是弹性好、击球稳,容易发挥海绵及底板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击球的速度和力量。
反胶额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这种胶皮由于胶体表面很柔软,粘性大,来球与胶面接触时不易滑动,因而有利于增大球的旋转。
乒乓球球拍两面胶皮适用的对象也不同。正胶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世界冠军都采用正胶海绵直拍。适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
反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反胶海绵胶皮是直、横拍选手目前最常用的胶皮,因为这种胶皮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
胶皮是一种粘在乒乓球拍底板上的一种胶,现在通常所说的胶皮并不是直接粘在底板上的,而是覆盖于海绵上面,胶皮和海绵统称为套胶。
Ⅲ 为什么乒乓球拍海绵上的胶皮有的正贴,有的是反贴
正胶
也叫短颗粒胶皮,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过去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一大批世界冠军都采用正胶海绵直拍。世界冠军刘国梁也是采用这种类型的胶皮。
反胶
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如胶皮粘性强、配套的海绵软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胶海绵胶皮是直、横拍选手目前最常用的胶皮,几乎所有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使用。因为这种胶皮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目前国际超一流选手中,绝大部份都使用反胶胶皮。如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瓦尔德内尔、王楠等,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孔令辉、邓亚萍等,直握拍的马琳等,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正面或二面均为反胶胶皮。
生胶
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世界冠军王涛等都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韩国及朝鲜女选手对这种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独钟。
防弧胶皮
专门对付弧圈球的还有一种叫“防弧胶皮”的反胶海绵胶皮,这种胶皮拍面无粘性,表面较光滑且轻微发涩,击出球运行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着台后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付弧圈球尤为奏效。如当年蔡振华所用的球拍反面贴的就是这种胶皮。
Ⅳ 乒乓球拍为什么有正反胶面
网上查的答案:
乒乓球拍是黑红两面(至于哪一面是黑、哪一面是红这没有规定)是国际乒联规定的。
原因如下:
1、为了保证比赛公平性,能让对手以及观众知道你在用什么胶打球,保证了比赛的“透明”~
2、增加比赛观赏性,一会儿黑,一会儿红,既能提高人的注意力,不至于疲倦,同样也起到迷惑对方的作用!让对方不适应~
3、“红”“黑”两面更醒目,且与灯光的颜色相反,否则如果出现白色胶皮,就会反光!
附:
国际乒联(ITTF)技术手册规定:套胶的厚度不得超过4.0mm,胶皮的颜色只能为红色和黑色,并且规定如果球拍的一面胶皮为红色,则另一面必须为黑色。
至于正面和反面的胶皮一不一样,这也没有规定,你可以自己选。可以两面一种胶皮(例如都是反胶,)或者两面贴不同的胶皮!
Ⅳ 乒乓球拍为什么两面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用途呢(不要长篇的)
乒乓球拍上黏贴的胶皮是有颗粒的。如果正贴(颗粒在外)就适合快攻型选手,而反贴(颗粒在内)适合拉弧线球胡和削球。运动员使用一面正贴、一面反贴的球拍,在比赛时,就能不断变化,使击出的球更难以捉摸。而国际上规定,球拍两面正贴和反贴的胶皮,需要用不同颜色。
Ⅵ 乒乓球拍为什么胶皮颜色不一样呢
因为国际乒联(ITTF)技术手册规定:胶皮的颜色只能为红色和黑色,并且规定如果球拍的一面胶皮为红色,则另一面必须为黑色。
这是为了比赛的公平性而定的,我们知道球拍的胶面分为正胶(有凸点)和反胶(光滑)两种,这两种胶面打出来的球是不一样的,为了防止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突然换(球拍)面。
这一制度的制定当初也是为了对付中国选手的.当时中国出现了一批转拍打法的选手,代表人物就是蔡振华,蔡振华横板双面一正胶一反胶,在打球时通过不断的翻转球拍使对手不能准确分辨来球的特性,由于这一招使的中国更加强大,故国际乒联就制定了一个双面不同色的规定,蔡振华也是因为这条规则的出台而由赛场选手转为教练的。
至于有人说看到过黄色的,原因是我们常见的胶皮实际上分两层,和底版基础的是黄色的海绵,海绵上面的一层就是胶皮,胶皮的颜色才是我们看比赛时见到的颜色,有横板单面打发的人,有一面胶皮是不粘的,但为了握拍舒服,倒是粘了一层海绵,就是这么回事。
------网络知道
Ⅶ 刚在网上买回来的乒乓球拍为什么胶皮为什么不一致黑的短,红的长
你指的是胶皮本身的长度还是胶皮上颗粒的长度?
直拍的两面胶皮有很多都不一样长,正面会留出大约一指宽的空隙,反面则粘满。
如果是颗粒不一样长的话说明胶皮类型不同,正胶、生胶的颗粒较短,长胶的颗粒较长,他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
Ⅷ 为什么乒乓球拍两面胶皮不选同一款套胶
也是可以选同一款套胶的。当然比较少见。比如王楠,二面都是狂三。
选择不同款的套胶,是利用不同套胶击球时的性能差异,造成对手的不适应,从而控制对手,赢得比赛。
最典型的是倒板打法,倒板就是正反手颠倒, 球手在击球过程中,会利用正反二面不同胶皮的不同性能进行倒板,从而达到制造出不同的旋转、迷惑对手、为进攻创造机会的目的。比如,黄建疆和国家二队的周昕彤就是倒板打法。
因此,为了比赛公平,国际乒联规定,胶皮的颜色只能为红色和黑色,并且规定如果球拍的一面胶皮为红色,则另一面必须为黑色。从而使比赛双方通过颜色,识别对手击球时使用的套胶,然后以合适的技术回球。
Ⅸ 乒乓球拍为什么要贴海绵和胶皮,而且二面颜色不一样
胶皮是一种粘在乒乓球拍底板上的一种胶,现在通常所说的胶皮并不是直接粘在底板上的,而是覆盖于海绵上面,胶皮和海绵统称为套胶。胶短齿胶皮拍拍底板上贴一块胶皮,颗粒向外,颗粒高度在1.5毫米之内。
正胶也叫短颗粒胶皮,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过去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一大批世界冠军都采用正胶海绵直拍。当今世界冠军刘国梁也是采用这种类型胶皮。如果你觉得自己手腕动作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够,那最好正面选择以速度制胜的正胶球拍。
反胶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如胶皮粘性强、配套的海绵软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胶海绵胶皮是直、横拍选手目前最常用的胶皮,几乎100%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选手使用。因为这种胶皮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横拍两面攻选手,为求得击球的变化,采用了正手反胶(拉弧圈)和反手生胶(快拨及摆短)的搭配方法。当今世界冠军王涛及着名选手陈静、耿丽娟等都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韩国及朝鲜女选手对这种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独钟。这种性能的胶皮可作为直拍反打反面贴胶的一种选择。这种胶皮压根儿就不怕,回过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飘忽,让对手使不上劲。它被人称作“魔性胶皮”(生胶)。
长胶是一种胶粘细而长的胶皮覆盖在一薄海绵上面的胶皮海绵,是我国在六十年代发明的。当年张燮林用这种胶皮削出变幻莫测的球,被称为乒坛魔术师。这是因为这种胶皮球在拍面会产生反常的旋转现象,典型的变化是:对方搓来的下旋球,己方用长胶对搓时,将以上旋飞回;对方攻来的上旋球,己方用长胶推挡后以下旋飞回;用削球回击对方拉来的弧圈球时球会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时回球则不旋。这些反常的变化常令对方失误或回出高球,对付不熟悉长胶性能的人打这种球常可轻易取胜。
防弧胶皮是专门对付弧圈球的还有一种叫“防弧胶皮”的反胶海绵胶皮,这种胶皮拍面无粘性,表面较光滑且轻微发涩,击出球运行牲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着台后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付弧圈球尤为奏效。如前述当年蔡振华反面贴的就是这种胶皮。
Ⅹ 乒乓球拍的两面为什么不同分别被叫作什么
乒乓球的两面不同颜色是国际乒联的规定:必须为红色与黑色;
当初的时候国际乒联对胶皮的颜色没有严格的限制,以至于比赛的时候运动员器材使用很混乱,当时有种打法叫“倒拍”打法,国家队总教练就是这种打法,倒拍就是两面贴性能不同但颜色相同的胶皮,在打球过程中倒来倒去,让对方判断不好来球性能而失误;
这种打法现在看来有失“公平竞赛”的运动宗旨,故此,国际乒联对器材进行了限制:
乒乓球拍两面必须为红、黑两种颜色,便于运动员通过颜色判断对方胶皮类型,从而判断来球性质。且球拍表面附着物光泽度在规定的范围,防止在比赛过程中影响对方视觉;总体看来国际乒联的大多数变革及相关规则调整都是为了将乒乓比赛更加公平,更加有竞争性。(个别针对某一国家限制型的规定除外) ;
当初由于胶皮、海绵制造工艺的限制,胶皮的颜色一般为红色、黑色、蓝色等,可能是出于对运动员打球过程中视觉效果的保护(红、黑两色对视觉不刺激且比较明显),故此在规定中就将胶皮(拍面)的颜色固定为“红色”,“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