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八珍汤为什么克重不一样
‘壹’ 八珍汤配方中各药的量是30克还是10克,气血严重亏虚的人用量应该是多少
15g左右,脾胃不好的人加陈皮、砂仁。用的前提是你辨证准确,不然可能适得其反。
‘贰’ 八珍汤配方是什么 怎么喝有效果
笼统的说“八珍”有好些配方,有健脾养胃的,有补血补气的,关键看你想达到什么养生目的。
一般来说“八珍汤”,多是指女性养血补气的一个配方,基本是由当归15克、川芎8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组成,口味甘甜,略带中药味,不难喝。经期前后10天连服。如果体质较虚容易上火,可在经期前后3天连服。每副药熬两次,早晚各服一次。网上也有配好现卖的,可自己选择。
‘叁’ 八珍汤配方是什么 女人喝有什么效果
目前比较传统的配方有两种,但具体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来加减药材比例,按固定的配方服用效果不明显。最好找专业的中医师来开方配药,才有效果! 【其一】 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补益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其二】 组成:人参(30克) 白术(30克) 白茯苓(30克) 当归(30克) 川芎(30克) 白芍药(30克) 熟地黄(30克) 炙甘草 (30克) 简介: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肆’ 八珍汤的功效及作用适宜人群 八珍汤不适合哪些人喝
八珍汤是由8味名贵中药配制而成,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体质虚弱的人定期服用会带来很大的功效。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八珍汤。下面,我们来看看八珍汤什么人不能喝。
八珍汤材料功效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茯苓:败毒抗癌、健脾化饮、宁心安神;
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目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加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八珍汤配方
人参9g,白术9g,白茯苓9g,当归9g,川芎9g,白芍药9g,熟地9g,炙甘草5g。
八珍汤的现代配方有所调整,这里推荐一个比较好的配方:党参6克,白术10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2-3个) ,生姜5克。
八珍汤适用人群
八珍汤适合以下人群,冬天手脚冰凉,怕冷的人; 面色苍白、萎黄,气短、懒言。
容易乏力、嗜睡、易疲劳、流虚汗者; 贫血、月经量少、起立时头晕、经期头晕头痛的女士。
气血虚月经不调女士; 准备怀小孩的女士;。因气血虚弱而流产的女士; 产后气血亏虚女士。 驻颜美容女士, 丰胸女士; 更年期气血虚女士。
八珍汤什么时候喝好
一天一副,一天三次,早中晚各一次。饭前至少半小时空腹温服。对于脾胃较虚弱的,在饭后1个小时后服用。
另外,月经结束后气血最虚,最适合补气血,可等待经血完全排干净后,早晚各服一包,连续服用3~6天。
八珍汤什么人不能喝
八珍汤是由8种中药组成,有气血双补的功效,是女性的补血养气佳品。有人认为八珍汤滋阴,秋冬进补最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宜喝哦。以下人群不能喝八珍汤:
1、感冒时:会加重感冒症状,或产生其他症状。
2、月经来潮时:会增加血气循环,造成经血量增加,严重时会造成血崩。
3、脾胃虚寒者,不适宜服用,应先用理中汤调理脾胃的虚寒问题。体质湿热者,不适宜服用,应先祛湿清热方可服用。
‘伍’ 八珍汤的配方到底是哪些啊网上有不同版本,令人难以采信。谢绝粘贴灌水,注意素质!
八珍就是四君子汤加上四物汤 四君子是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四物汤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
‘陆’ 八珍汤的配方各是多少克
八珍汤《正体类要》(补益剂:补气)
[组成] 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 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 补益气血。
[主治] 气血两虚。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方解] 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 肢体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悸怔忡。 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 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 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 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 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方歌】 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组成:人参(30克) 白术(30克) 白茯苓(30克) 当归(30克) 川芎(30克) 白芍药(30克) 熟地黄(30克) 炙甘草 (30克)
简介: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类别:补益类
出处:《瑞竹堂经验方》
【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组成】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
【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和气血,理脾胃。
【主治】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
八珍汤
【药物组成】人参、砂仁、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芷、熟地黄。
【处方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二。
【方剂主治】痘已齐,兼气血俱虚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柒’ 医学说的“八珍汤”指的是什么求解答
八珍汤指的是补气为主的四君子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和补血为主的四物汤(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的组合。
八珍汤是一种滋补的汤药,里面含有了人参、当归以及红枣等等,传统的八珍汤,主要是由八种保健的药材制作而成,经过了文火慢炖,让药材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
现在很多的人也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起到保健的作用,它有补气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可以气血双补,现代社会很多女孩子因为气血不足而导致胸部偏小,对于这个原因很适宜用八珍汤来调理的。
(7)网上的八珍汤为什么克重不一样扩展阅读
八珍汤这个方剂在古代一开始是用来治伤损等症,比如失血过多,或因克伐,血气耗损,恶寒发热,烦躁作渴等症。
原方中的八味中药及用量是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一钱),甘草(炙,五分),煎煮的方法是上姜枣水煎服。
八珍汤融合了中医两个有名的方剂之长,即汇集了四物汤的补血之功与四君子汤的益气之效。
由于八珍汤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所以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健忘、失眠、多梦等有较好的疗效。总体来说,比较适合气血两虚证的患者。
这类患者的特点是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容易倦怠,气短懒言,胃口不是很好,舌淡苔薄白。临床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一些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八珍汤虽然偏补,但是不是什么人都适合服用的。
比如感冒发烧期间、幼儿、某些孕妇等要避免服用;阴虚内热者、湿热体质者、高血压患者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