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同一母题为什么主题不一样

同一母题为什么主题不一样

发布时间: 2022-10-07 19:09:34

1. “母题”与“主题”有什么差别“意蕴”与“内容”有什么层次

母题是只的一个观点可以延伸到另一个观点上,主题是指的你要围绕这个观点,不能跳出这个观点。意蕴是指的,你看到的东西有能影响到你精神的东西。内容,只是你看到的东西本身,没有延伸到精神层次。

2. 举例说明主体与母题的区别。

19世纪德国民俗学的发展为主题学开拓了道路,尽管“主题学”一直处于一个倍受争议的境地:在很长时间内,巴尔登斯贝格、克罗齐、韦勒克等大师级人物都对它表示了诘难与非议,但我们仍可以从基亚、维斯坦因、哈瑞列文的研究中看到主题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主题学是比较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索的是相同主题(包含套语、意象和母题等)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作家手中的处理”它关注的是研究对象外部的东西,如手段和形式。它的着眼点是一条线,甚至是一个面。它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主题本身,对其他诸如母题,题材,情景以及套语等与主题密不可分的术语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特性也要进行探讨。在对这些术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主题学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两个术语——主题与母题很容易混淆,并且引起了较多的分歧。现在甚至还出现了取消“母题”这一提法而以“题旨”代替的意见。笔者这里并不认同,毕竟“主题”“母题”这对概念已经长期存在并且广为人们所接受,它们的存在必定有起合理的理由。这里我们无需论证。进而在下面的篇幅中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母题什么是主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一、 主题

关于主题的定义,笔者可查到的资料中有以下几种:

※门罗·C ·比尔兹利:“主题是指‘被一个抽象的名词或短语命名的东西’”。

※尤金·H ·福尔克:“主题可以指从诸如表现人物心态、情感、姿态的行为和言辞或寓意深刻的背景等作品成分的特别结构中出现的观点,作品的这种成分,称之为母题;而以抽象的途径从母题中产生的观点,则可称之为主题。”

※杨乃乔的《比较文学概论》中提到:“主题是一种概括的判断(包含了价值或情感倾向)”

※陈敦和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中认为:主题是通过人物和情节被具体化了的抽象思想或观念,是作品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往往可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述

可以看到主题是从作品的题材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的观点、倾向。无疑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但纵览全局我们可以看到某一主题往往是在许多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如“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就是由古自今在无数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主题。又如对“人无法战胜命运”这一主题从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到现代的萨特的《墙》反映的都是这一主题。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对同一主题的处理上,在不同作家的手中可以得出很多不同的主题。比如堂璜这一传说中的人物就被很多作家利用过。拜伦的讽刺长诗最为有名,霍夫曼写有同名的音乐小说,普希金的悲剧《石客》,大仲马的幻想剧《马兰的堂璜,或天使的堕落》等等都有堂璜这一形象。但是他们有的是怯懦而又刁恶的诱惑者,或是玩世不恭的浪子,或是什么都不在乎的情郎,或浪漫的梦想者,或虚妄理想的追求者也有非常精明,勇于诱惑勇于占有,永不满足的享乐者。不难发现,堂璜这一传说中的人物题材被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家打上了不同的烙印,也提炼出了不同的主题。

作为比较文学研究范围内的主题研究将以上两种情况都包含了进来,但还不准确。比较文学主题学关注的是超乎个别作品的主题之上以一种俯视的角度来把握主题的相互取舍,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他即要研究同一主题如何在历时上不断重复和演变,也要研究同一主题在共时上被不同作家的接受处理。

陈敦、孙景尧主编的教材上将主题研究分为了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作家对业已存在的故事、情节、事件,包括作家对前人作品的加工和重处理。如伏尔泰对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和布莱希特对《灰栏记》从情节到题旨的再处理。第二方面是对代表了一定主题的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如普罗米修斯、美狄亚、浮士德等等。这些主题人物在反复出现的同时被赋予了不同的主题,如雪莱笔下的普罗米修斯和埃斯库罗斯悲剧中的主人公所表达的主题就大异其趣。第三方面,作家对某些已经取得一定主题含义的植物动物和地理题材等的再处理。比如玫瑰、水仙、夜莺、高山、日出等经几千年来诗人的吟诵描写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或称意象),获得了某种特定的主题含义,因而也是其研究对象。

同时,笔者认为同一主题在没有任何事实联系的基础上有时会重复出现在世界文学的各个角落。比如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英雄就具有这种国际性。非洲、印度、意大利、玻利尼西亚、埃及甚至中国都有这类“盗火”主题的出现。这类问题笔者认为也在主题研究的范围里:为什么在没有联系的基础上,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条件下,不同作家的手中会有出现雷同的主题,这些主题在不同的作品中又表现出什么具体的差异性?

二、什么是母题

母题(Motive),是主题学中与主题密不可分的另一大概念,是主题学的最基本研究对象。

※尤金.H.福尔克:“把母题看作作品中表现人物心态、感情、姿态的行为和言辞式寓意深刻的背景等作品成分。”

※德国学者弗伦泽尔认为“母题"语系指一个较小的主题的单位,它还不包括整个情节与故事脉络,而是在其自身内形成同内容和情景有关的一个元素。”

※图松则附合了这种观点,认为:“母题是什么?我们选用了这个这个用语来表明一种学习环境,或者一个大概念,要么指某种态度和叛逆,要么指一种基本的非个人的情景,其中演员尚不具个人特色。比方说,处于两个女人之间的一个男人,两个朋友或者父与子之间的冲突,被遗弃的女人等等情景。”这无疑把母题看作了素材的一部分。

※俄国形式主义学者托马舍夫斯基说:"作品不能再分解的部分的主题称为母题,实际上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母题。"这一论断无疑过于抽象和偏激化了,将母题的无限扩张只会导致母题研究无法进行下去。

陈敦、孙景尧的《比较文学》一书上归纳了他们的看法,“主题学中的问题,通常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离、死、别、喜、怒、哀、乐、时间、空间、季节、沟泽、山脉、黑夜。”

我个人认为,母题是从故事情节中简化抽离出来的、不是有任何主观色彩的、甚至只剩下一个基本动作或一个基本名词,它必须带有普遍存在并且广泛推广意义的文本中的最小元素。如战争如复仇又如忠诚。

在一般文学类型中,一部分作品的构成不是一个母题可以做到的,它往往需要很多个母题,相互作用而成,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就有复仇、忧郁、延宕、乱伦、篡位等多个母题。但作品中有一个核心母题(Kenmotive),即是复仇,其他母题都是以"复仇"为中心而存在的,而故事情节也是根据这些母题的组合而建立起来。

母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具体方面。

一是纯粹的母题研究这种研究可以局限在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框架之内,也可以跨越国别和民族的界限,对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和传统文学中的母题作清理式研究。如战争这一母题,在各个国别、民族的文学中都有体现,但是具体表现出的主题却大有不同。二、是人物母题研究。那些在神话传说中,历史上甚至文学作品中人物,经长时间检验和认同,成为了某种与某些母题等义的人物形象,如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奥德塞(妒忌),美狄亚(复仇),普罗米修斯(无私)。对这些具有母题性质、象征意义的文学或传说人物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三、主题与母题的区别的联系

主题和母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对概念。

首先,母题是作品中不能再分解的组成部分,它是客观的而不具有任何主观色彩和倾向性的,它不提出任何问题。而主题是母题经由作者处理之后从中归纳出的某种带有主观色彩的观点。如战争,无所谓好坏,但经由作者处理就会提炼出残酷、不义、或者正义、力量等不同的主题。一旦母题具有了倾向性,它就上升为了主题。主题已经达到了提出问题的高度,从某个意义上说,母题是潜在的主题。主题是母题的具体体现,母题可以在不同的主题中再生。

其次,母题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主题却是无限的,据学者统计,母题总共只有一百来个,但是不同的母题可以组合出不同的主题。因此,主题的数量从理论上说可是无限的。这一点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作品中得到印证:无比丰富的各国各民族的文学作品,林林总总,难以记数,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独特的主题,但它们蕴含的母题却总是那么几个:爱和恨,生和死,聚散离合,喜怒哀乐,等等。

第三,母题一般与情景有关,主题与人物有关。母题是素材的一部分,母题出自情景,而主题是通过人物具体化。可以说,每一个特定的情景必然蕴含着一个母题,譬如,"两个女人之间的一个男人","女儿与父亲政敌的儿子相爱"这两个情景就清楚地昭示了"爱的选择"和"爱情与责任的冲突"这样的母题。而主题除了在一些诸如抒情诗的文学作品中,总是通过人物来体现。例如《失乐园》中反教会的主题正是在通过撒旦形象而表现出来的。

结语

关于主题与母题的讨论到现在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来自各个不同的理论背景的比较文学学者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无论他们是从结构主义理论还是符号学的理论,或者语言学的理论,甚至从传统方法上对主题学的对象进行研究,表述与研究角度会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只是一门学科发展中的必然阶段,是会推动、促进对主题与母题的认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吸收各个不同学者的观点,帮助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会寻找到更有价值的课题,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书目:

1、陈敦、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陈敦、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3、[美]乌尔利希·维斯坦因 《主题学》

4、杨乃乔 《比较文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比较文学中主题和母题的区别联系

席碧云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最年轻的美女总裁。一双水灵灵的美眸,身着女性格林职业装,虽身为总裁却是拥有一张娃娃脸,如果穿上学生装也是十分合体,因为她只有24岁,而外表完全像一个高中生,青春靓丽,朝气活力是她的代名词。公司很多优秀的高学历职员都是奔着本市最美丽最年轻的总裁来的,当然,人才济济,公司自然是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她也落了个清闲,平日闲来无事就去河边钓鱼,有时候还回去外国旅游,小日子过的相当滋润。

最令她难过的是她的父母早早离世,撇下她孤零零一人,如今她充裕的生活却无人与她分享。她觉得赵本山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人死了钱没花了不对,而是人活着,钱也有,就是无人与她分享,她想尽孝都没有对象。所以她把注意力转到了慈善事业,她不仅用钱来帮助贫困者,也不辞劳苦的告诉每一个人:贫困不是可以索取的的理由,你们每一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成就自我。席碧云的思想是:我宁愿给你创业的基金也不给你一口米饭。

人要懂得上进,尊严是最起码的,穷人的骨气不比富人差,斗志甚至都强于富人。从精神层面讲,穷人的潜力要高于富人。所以,慈善事业不仅是捐钱而已,如果是那样毫无意义只算是对他们的可怜、施舍而已。正这样想着,她有些游神,就如同现在都市的大多数低头族般,她却是因为思考慈善这方面的事情没有能够注意前方出现了一辆急急地跑车正向她开来,就像是直奔她来一般,刹的一声,一向敏捷的她没来的及反应过来就已经倒在血泊里了。她虽是个成功的年轻的总裁,还是个慈善家,但是社会是残酷的,在社会顶端的人必定是一块贼人眼中的有肉的美餐,她终究是太单纯太善良了,就了那么多贫民的性命到头来却忽视了自己。

“来人呐,快来人呐!这里有个人被车撞了,司机逃逸了,大家快来帮忙啊。”有一位大婶惊慌又恐惧的圆睁着眼,额头上的汗大滴大滴的往下流甚至滴在了地上,双手不住的颤抖,眼神迷离,显然是没看过这么赤裸裸的车祸现场。“怎么了?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发生这种事情.”“是啊,这女孩太可怜了。”“大家别议论纷纷了,赶快叫救护车吧.”一个戴着眼镜的看上去应该有点学历见过世面的样子,突然严声喊道。“是啊,可是这女孩恐怕是没得救了.""谁知道呢?起码得给她送去医院让医生来诊断啊!”“可是,要是这女孩要是孤儿那就惨了,送去医院无人认领的话,可能就死无全尸了。”“对啊,听说医院可缺这个那个器官了,要是治好一位有钱主儿啊不知道会得多少万呢~”“是啊,到时候,正好着女孩年轻器官新鲜。”“那也太不尊重人了吧,虽然是死人……’”去去去,别说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别说是死人了,就活人也许还得被‘拍花’活活器官被挖呢。“”救护车来了,我们也走吧,待着多晦气啊~大家快走啊。“

”迪迪迪迪~“席碧云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危在旦夕地被救护车拉走了,没有人为她担忧,没有人为她伤心,只有天,只有云知道她的美好却又如此不幸,是的,她的死也许不能水落石出,但天地可鉴,她的灵魂会得到安息的,因为孤独她终于可以见到幼时的父母亲了,她不觉得她这么多年吃的苦打拼的事业付之东流的,因为她曾经自己有一次无意中出于好奇和好玩的心理跟随潮流就像保险般的立了份遗嘱:

虽然如果我只有24岁,正当青春年少,但我是没有安全感的一介孤儿,跟随潮流,我提前立了份遗嘱。我算是拥有上亿财产,但没有一分一毫是轻松刮来的,而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与智慧从小拼来的。但我觉得自己就像个不受用的奴婢,享不了清福,就是受苦的命。所以我决定我如果死了,死后所有财产都捐给慈善机构,如果我将来结婚了,有了宝宝,也不会分给他,而是让他自己奋斗!富二代是不成器的,我不需要把财产留给他,我相信我的后代会和我一样的想法,他不会怪我的。

这样一个女孩却有这样的睿智的想法的确是很是难得,都说好人有好命,席碧云为什么身世凄凉,死的离奇,到底是老天不开眼,还是?

公司里的同事各有纷纭“听说了吗?席碧云席总裁好像不幸被车撞了。”“对啊对啊,听说,很惨呢。”“是啊,年纪轻轻就死了。”“那你们说是不是蓄意谋杀呢?”“是啊,平白无故怎会遭遇车祸呢?席总裁不是那么不谨慎的人呐?”“我觉得肯定是羡慕嫉妒恨席总裁年轻美貌智慧钱财并有,所以看着不舒服才会下此毒手的。”“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可这人也太残忍了。对美女也下的去手啊?”一个戴眼镜的屌丝花痴的说道。就如同席碧云一般美丽的女孩叫席飘飘,她和母亲有过之而不及,一双泛着些许忧愁的美眸,好看的面容却不见一丝笑意,白皙的脸蛋略显清瘦。她比母亲带了一丝冰冷与刚强,却很少有快乐。她辗转难眠,自父亲告诉她的身世之后她经常这样静静的发呆。

母亲,你不知道,我有多想念你。我真的很后悔没有和你相认。父亲是爱你的,他不想耽误你的学业,不想耽搁你的前程,虽是你生下了我却不知道我的存在!父亲知道你无父无母,身世可怜,他却自见你的第一面无可救药的爱上了您。父亲虽不是富二代,但家里还算殷实。对于高大帅气的学生会主席的热烈追求,您也无法自拔的同父亲坠入爱河。你们从相爱到分手不过一年的时间。因为一次聚会您不甚被灌醉,父亲也喝多了,你们本来就相爱,酒后就乱性了。然后您怀了我却不自知,是父亲发现的,但他没说。碰巧您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竟然昏迷了,您知道父亲有多担心您吗?他日日夜夜守在您的床前照顾您,不吃不喝,终于还是病倒了。您真是个迷糊姑娘,怀了我却也没一点发现。您身子本来就虚,竟然足足昏迷了四个多月早产生下了我。父亲不想让您有负担,您是一名三好学生,父亲不想让您就此背上未婚妈妈的“罪名”。所以父亲辍了学一心一意的抚养我长大。我会牙牙学语时显现出比其他孩子聪慧的特性,有了问题和想法。“白白(爸爸),白白(爸爸),为什么飘没有妈咪?"席飘飘撅着红嘟嘟的小嘴不满地指着邻居家抱着小磊的妈妈。"这,这个……”“白白,白白,你怎么不说了?"刚会说话不就得飘飘竟然惊人的口齿清晰。“这个……怎么说呢?你妈妈正在忙事业,这么说你不懂吧”飘爸擦了擦汗,说道。“没事,飘以后会去找妈咪的。”

4. 母题的主题

在具体的文学研究中,有学者将母题定义为常见的题材,但更多的是将母题视为主题的同一语。有的说:“小说创作的文化性母题是时代的文化主题的艺术体现。每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题。”(吴予敏《论新时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价值观念》,《小说评论》,1988年第5期)有的称:“母题乃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谭桂林《论长篇小说研究中的母题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0卷第6期)这将母题研究纳入主题研究是不可取的,必定会带来这两个概念的混淆。
母题是对情节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种综合价值判断;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具有主观性;母题是一个基本叙事句,主题是一个复杂句式;母题是一个常量,主题是一个变量;母题在数量上是有限,主题在数量理论上是无限.

5. 主题和母题的区别

“孤独”是母题,“孤独是痛苦的”是主题
“复仇”是母题,“复仇好艰辛”是主题

6. 您好,请问您所说的“在不同地域(或时间),同一母题呈现出不同文本,就是异文。”这句话,出自哪里呢

这话是我自己的解释。
简单地讲,母题(motive)可以理解为类型(type)包含的更小结构,类型是相对稳定的结构,它们可以重复出现。而类型具体讲述出来,就是文本(text)。《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就是收集各种抽去具体内容的类型而成。
比如说《洪水神话》可以作为一个类型,壮族《布洛陀》与《旧约》“诺亚方舟”就是相同的类型,但这是两个文本,它们的关系就是异文。其中“人类犯错”、“兄妹结婚”等,就是母题。
如果只是感兴趣,查查网上资料可以了。如果要考试,那得看指定教材。国内的民俗研究者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是有差异的。

热点内容
山楂泡酒没颜色是因为什么 发布:2025-08-20 19:12:55 浏览:314
为什么喜欢用微信钱包 发布:2025-08-20 19:01:49 浏览:811
女生的秋裤为什么不开裆 发布:2025-08-20 18:48:07 浏览:915
为什么年轻人找不到对象 发布:2025-08-20 18:47:28 浏览:201
打开一个大文件为什么特别慢 发布:2025-08-20 18:47:18 浏览:580
为什么做了ps之后找不到 发布:2025-08-20 18:38:36 浏览:746
为什么电脑连接苹果手机不显示磁盘 发布:2025-08-20 18:21:52 浏览:815
为什么反复沸腾的水不好 发布:2025-08-20 17:49:19 浏览:786
为什么我的淘宝退货运费那么高 发布:2025-08-20 17:49:18 浏览:491
睡觉喜欢夹紧眼睛为什么 发布:2025-08-20 17:43:48 浏览:573